桃花坞

第304章 开业

    
    为了更好的写书,杨义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将自己的写作地点搬回了金沟村,但他并没有将印书工坊搬过来。他知道,他如今正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如果他将印书工坊也搬过来,那他的书都不一定能运进城。
    虽没有皇帝下令禁止,但守城的武将是有权扣押的。只要扣押下来,说成反书上报、询问、调查等等程序下来,他的钱就别想赚。
    再加上要加码桃花坞的建造,特别是那些造景的地方要亲自指导。
    怎么建造?这时可没有他后世那种休闲胜地的想法,他不亲自指挥的话,别说造不出来,连造个轮廓都难。
    幸好他有先见之明,早几年前就培养这样的人才,如今使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只要他提出某项事情的细节,管事们立马心领神会的做出来,虽然没达到杨义百分百的要求,但只要动手做了,就能更好的做出来。
    按理说,他开业应该是春天开比较合适,那时正盛开着满山遍野的桃花。但他偏偏选在接近中秋节的时候开,这时候已经是北风呼呼,早晚温差很大。
    像他这以桃花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应该是桃花开满地的时候开业最受人欢迎,可他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经过三年多的精心培育,桃树已经长成得像箩筐一样大的树冠。虽然离他的目标还很远,但有了那么大的树冠,花盛开时也相当壮观。
    到时候再用桃花制作各种美食售卖,而且更可以用桃花酿酒,这时候可没有桃花酒。杨义要利用桃花这个噱头,用这种酒来牟取暴利。
    如今的大金沟已经完全变了样,还在入口的大门处修了个碉堡,在碉堡的旁边有一块黄色大石头,石头上并没有雕刻杨云当时所说的,而是雕刻了杨义抄来的那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好文章啊!”
    “如此大才,天下少有啊!”
    “这到底是谁的手笔?”
    路过的人无不议论纷纷,对这首赞誉有加。而这首也被刊登在了上,引得全长安城都轰动起来。
    当李世民听到传言,他急忙要身边的宦官将整首诗念出来。他听完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似乎感觉到这首诗像在哪里听过?可是又想不起来。
    “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可知道是出自何人手笔。”
    “回陛下,如今满长安城都在传,名声甚至超过了。还有许多人纷纷前往金沟村探查,看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诗。”
    “你说什么?这是金沟村的事?”
    “是的,居传言,这首诗是刻在金沟村大门口的一块石头上。据说这是杨驸马为了宣传他的桃花坞要开业。”
    李世民听到这心中豁然开朗,他终于想起来了,这是在贞观二年,他听说杨义的才名时,在前往金沟村见这小子时,他无意中念出来的。但当时他只念了前半部分,后面的一大部分却被他推脱说是胡诌的。
    李世民咬牙切齿生着闷气,老半天后才想起给杨义弄个官职,好让这个深藏不露的混小子有个事情做。虽然他当了雉奴的老师,但他却连一天老师也没当过。
    可就在他想着给杨义找点麻烦的时候,就有人来求见了,而且是有瞌睡就有人送枕头那种。
    “臣,太史令李淳风拜见陛下,陛下万福。”
    “是李爱卿来了,李爱卿到此不知所为何事?”
    “臣是来找陛下要人的……”
    “哦?你太史局人才济济,也会缺人?在朕这里,可有人能让你看得上眼,尽管说出来。”
    “陛下说笑了,臣前些日子特向陛下请旨建造浑天黄道仪之事,虽得到了陛下十万贯钱的支持,但人才方面却没几个人帮得上忙。如今正是要紧时刻,臣恳请陛下再拨几个能帮上臣忙的人。”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他立马想到杨义这混蛋。他不由得笑了起来:“李爱卿啊!你去看看各布司衙门的人,有谁能帮上你的忙的尽管开口,还有,朕想给你个惊喜。”
    李淳风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不知是何惊喜。”
    “朕打算将杨义那小子派到你那里帮忙,但他是待罪之身,不可能实授官职。所以,他明着是去帮你的忙,实际是担任浑天监一职,从七品下。你可有异议?”
    李淳风一听这话立马乐得合不拢嘴,连忙行礼拜谢:“臣谢陛下厚爱,臣无异议。臣能得如此神人相助,此乃臣之万幸也。”
    “呵呵,虽然是朕下旨让他去你那做官,但他还在金沟村那里为了铜臭之物而伤神。这次得你亲自去相请,先说是你要人帮忙,如果他不肯,再搬出朕的诏书来。”
    李淳风嘴角抽搐,特么的,想到太史局任职的人都挤破头,居然还要他亲自去请这混小子。可是他也没办法,等李世民将圣旨写好后,他才将圣旨揣在怀里出门而去。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和宣传,才在中秋节的前两天,桃花坞终于开业了。只见桃花坞里处处皮红挂彩,丝竹声声,极为喜庆。
    而桃花坞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特别是大门口旁边的大广场上更是欢声雷动。只因这里有一个戏台,搭台唱戏的地方自然是人最多的地方,这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也没有多少文化活动。看戏,就是人们的一大乐趣,像这种免费的戏,又怎能不令他们围观。
    而在大门口那块巨石的前,这里则是聚集了众多的大儒名士,他们一个个拈着胡须摇头晃脑的宣读起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满肚子墨水似的。
    “此文章真乃绝佳之作,和东晋陶渊明的也不惶多让。”
    “是呀是呀,此处为何不刻桃花源记呢?桃花源记和此处不更应景?”
    “谁知道呢?或许是此文章就出自杨驸马的手笔。”
    “有可能,早就听说杨驸马才艺双绝,此文章为他所作也有可能。他想让自己的诗作出名,更想宣传自己这个桃花坞。对了,这桃花坞是干啥用的?”
    众人看完这篇文章后,便开始议论起桃花坞来。从一开始议论桃花坞的诗作,再到如今议论这是干啥用的。
    “不清楚啊!也没人听说过。”
    “你们真是老糊涂了,还是躲家里没见过世面?”
    “你知道?”
    “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这事早就刊登在上,而且还说得清清楚楚。难道你们没有看见?”
    “哼!这些粗鄙之言,老夫懒得去看。”
    “就是,只有山野村夫才看这种下三滥的文章。”
    这人看着这些自命不凡的儒士,冷哼一声后转头就走,他也懒得向这些浑身腐臭的木头瓜子解释。再说,这种人也没几个钱,他们哪消费得起这桃花坞里面的东西,他们最多就是到里面的碑林读读诗,写写诗罢了。
    这是儒士见那汉子走了,他们也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人为什么生气?更不知道那上到底说了什么?
    而在他们疑惑的时候,有一个邋里邋遢的道士带着两个骨瘦如柴的弟子,也在向他们走近,他们如今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
    那两个弟子看这里正在搞活动,心想肯定有吃的。一个稍矮的看向老道士:“师父,那里正有人办喜事,咱们不妨过去化点斋来吃吧。”
    他不说吃的还好……
    “咕噜,咕噜,咕噜!”
    三声咽口水的声音,在老道三人的肚子咕咕相继响起。老道士重重的咽了口口水,又擦了一下嘴角后,向两个徒弟打了个眼色。
    他两个徒弟心领神会的立马头前带路往人最多的地方而去。可令他们傻眼的是,这里虽人多,也非常热闹,但却没见到有吃的。
    眼看他们饿得发昏,再听到现场这场戏罗锣鼓声,轰隆隆锣鼓声震得他们头晕目眩的。
    “师父,这里好像没吃的。”
    “是啊师父,要不咱们到别的地方去吧?”
    老道士这两个徒弟见这地方没吃的,立马劝这老道走。可老道心里却在发苦,自己已经饿的浑身发软,别说是到别的地方再化缘,如今是腿都快迈不开了。
    “大家静一静,大家静一静!”
    正当老道士犹豫不决的时候,在大门口处的一个高台上站着一个人,他脸被一个大圆筒挡住了。
    站在高台上的自然是杨义,他看到时辰差不多了,立马提着他的简易喊话器,跑到那先前的大高台上喊了起来。
    “现在,及时已到。我宣布,桃花坞综合休闲观光度假区,正式开业!”
    不知是谁大喊:“鼓掌!”
    。手机版网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