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徐晓伟的指示,两人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照片挑选工作,很快,几组好的照片就挑选出来了。照片挑选出来后,徐晓伟又找到了另外一位多才多艺的队员樊磊,让他负责版面设计。樊磊是防暴队的文艺多面手,也是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文艺小分队的骨干队员,身上绝活很多,比如在防暴队的文艺晚会上,他就曾经表演过吉他弹奏、独唱、相声、小品等。除此之外,他还是一名电脑高手,会自己制作、剪辑视频、效果图,是个多面手。根据徐晓伟的意图,樊磊很快就把照片墙的设计效果图拿出来了。按照徐晓伟的思路,进入中国防暴队的大门,左右两侧分别是两面照片墙,左边主要展示队员的英姿和先进个人事迹,右边是防暴队的重要活动和工作。现在樊磊拿出来的效果图,左边整体是一艘红船的样式,队员的图片在船的中间,上面刻着党徽和党旗,寓意着中国防暴队将以“红船精神”引领队伍发展。右边是由艺术字“杭州”两字构成的整体图案,这两个字融入了西湖美景,具有浓郁的浙江人文特色。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设计采取了时光轴的形式,把防暴队组建以来的大事逐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樊磊的设计得到了队领导的一致认可,大家纷纷为他的精妙构思鼓掌。
“我们这两面照片墙设计得很棒,但是我提个建议,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其核心思想?”黄侃提出了意见。
这正是徐晓伟思考多日的问题,对此他早已经有了想法:“我已经想好了,既然要展现咱们浙江边防的特色,我看就用习 总 书 记在杭州 G20 峰会上提出的新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是习 总 书 记对‘浙江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指引咱们这支来自浙江的维和警察防暴队努力的方向!”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一句话,言简意赅。回顾维和这一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队员们深有体会。因为这一年,他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每一个困境,都是在防暴队临时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以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咬紧牙关,艰难渡过的。如果没有这种走在前列的精神劲头,许多队员可能早已经心生怯意、落荒而逃了。正是在这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在面对艰苦卓绝的环境时,他们战天斗地,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讶的奇迹,获得了来自各方的赞誉与肯定。
后勤官刘月富永远忘不了第一次面对联利团装备大核查时的情景,对于他来说,后勤战线就是他的另一个“维和战场”。每天,他要往返于联利团总部泛非大厦与后勤支持部所在的星基地,与联利团的职员反复沟通,尽量为中国防暴队争取更多的后勤支持。
接到联利团将要过来检查这个消息的时候,刘月富正在联利团星基地里与后勤支持部的职员讨价还价。今天刘月富要争取的是油料供给。
“刘,联利团的油料供给是固定的,按照前三支中国防暴队的标准供应给你们,现在你提出来要增加,理由是什么?”联利团的职员问道。
刘月富并不赞同联利团职员的话,他说:“我们的标准肯定不能等同于前三支防暴队。以前他们驻扎在格林维尔地区,担负的只有一小块地方的管理职责。但是现在你们给我们下发的是七个州的武装巡逻任务,我们要去的地方更远,油料需要更多。还有就是你们要求我们巡逻的次数也增加了很多,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油料。这个理由充分吗?”
联利团职员想想,也对啊。中国防暴队现在担负的职责确实不一样了,油料的供给要根据任务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联利团的职员却在担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前段时间有人反映,有的单位利用多加的油料进行私卖,从中获取不当利益。职员并非都是不讲道理的,现在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杜绝这种谋取不当利益的方法。于是,他向刘月富提出了问题:“刘,给你们增加油料是可以的,但是怎么保证你们不会用这些油料去贩卖呢?”
前段时间的事情刘月富也听说了,所以他早有准备,说:“我们的车子装有行车记录仪,每次进出营门都有登记,你们随时可以调取行车记录仪的数据,与出入营门的登记簿核对!”
显然刘月富的话击中了联利团职员的要害,他也接受了这个提议。
一番讨价还价下来,刘月富终于说服了联利团职员,顺利拿到了中国防暴队需要的油料。
临走的时候,联利团职员告诉刘月富道:“刘,下星期联利团的装备核查组要对你们进行半年核查了,回去准备准备吧!”
“什么时候下的通知?”刘月富闻言大吃一惊。
“正式通知还没下发,不过应该就在这两天。昨天开会的时候决定下来的,祝你们好运!”
联利团装备核查组要过来核查的消息让中国防暴队有点措手不及,因为这个时候刚刚距离营建工作结束还不到一个月,前期忙于营建工作,投入的精力很大,所以中国防暴队面临的问题非常多。
问题主要来自三方面:第一,营房的建设。虽然新营地已经初步建成,但是后续还有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库室的设置,建成后的营区只能提供队员住宿和吃饭,其他的活动室和杂物房还没有认真地进行清理,营建工作留下的大量废料还堆积在营区的角角落落,导致营区还不够美观。营房检查是装备核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挑剔的检查组成员来说,一定会抓住这个问题大做文章。又比如营区水电线路的铺设,以前尼泊尔防暴队驻扎在这里的时候,不是很注意水电线路铺设,很多电线都裸露在地表上,给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有一天晚上,在徐晓伟房间后面的空地上,一段电线无缘无故地短路起火,幸亏哨兵及时发现,否则火势蔓延到房间里,三合板结构的房间将会快速燃烧,后果不堪设想。第二,老化的装备。第四支防暴队的绝大部分装备都是从格林维尔营区搬迁过来的,这些装备在经历了将近三年的使用后,已经开始出现故障,加上在搬迁过程中频繁拆装,性能也大不如从前。比如发电机组,就会经常出现跳闸的现象,有时甚至在下半夜跳闸,让机电组的队员们苦不堪言。
但是与第三个问题比较起来,前两个问题简直可以算是小儿科了,因为防暴队面临的最大隐患就是车辆问题。这次核查是全面的,按照联合国的规定,只有通过了装备核查,才会给防暴队继续下拨相应的经费;要是不合格,就会停发补助款。对于驻扎在国外、无依无靠的中国防暴队来说,任何的补助物资都是十分重要的。以前为了确保执勤用车正常使用,队员们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把警车的上好的零配件拆卸下来,组装到故障车上,才勉强维持了勤务车的使用。但是现在核查组要来了,每辆车都必须经受考核检验,这一招办法是瞒不过去的。
怎么办?这是阻挡在防暴队面前一道仿佛迈不过去的壁垒,令每个人一筹莫展。
“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可以想出办法来!咱们不管这次的难关有多难过,坚定理想信念,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创造出奇迹!不拼一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徐晓伟在动员会上,激昂地给全体队员鼓劲。但是他也明白,有些困难,也许真的不是尽力了,就可以克服了的。
动员会结束后,队员们撸起袖子、挽起裤腿,以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无畏精神投入这场荣誉保卫战中。当时他们绝对想象不到,就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创造了奇迹!
每天凌晨 2 点的时候,后勤队员汪正宴的手机闹铃会准时响起。为了能醒过来,他把手机闹铃调到了最大的响声,在寂静的营区里,铃声“哔哔哔哔”地响着,格外嘈杂,让与他同住在一个集装箱板房里的队友们不满地翻来覆去。
2 点,正是深度睡眠的时间,营区里呼噜声此起彼伏,但是汪正宴却不得不勉强睁开沉重的眼皮。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起来,发电机房的四组发电机很快就会熄火。在利比里亚炎热的天气里,要是发电机熄了火,就意味着营区全部断电。晚上加班的同志不说,就连熟睡的战友也一定会因为空调关了而热得辗转反侧睡不着。所以,一听到闹铃在响,不管身体怎样疲惫不堪,他都会一骨碌爬起床,有时候下意识地穿好衣服后,脑子还没有清醒过来。
走出集装箱板房,汪正宴来到水龙头边上,用冷水冲脸,好让自己的头脑赶紧清醒。维护保养发电机组不是个轻松的活,不仅麻烦,隐患也大,一不小心哪个程序出了问题,还会有生命危险。
汪正宴是来自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台州支队的一名三级士官,他的本领厉害得很。以前在台州支队的时候,他只是个驾驶员,来到维和防暴队后,他因为悟性比较高,被选去学习修理车辆。没想到,来到任务区后,防暴队面临着更多老旧的机器,比如发电机组和净化水设备,以及队员们唯一能与国内通话的绿岛发射塔。防暴队里维修能手不多,汪正宴仗着年轻气盛主动请缨,一个人独自承担了整个防暴队机器维修的重任。刚接手他就明白过来,自己接手了一个多么烫手的山芋!所有的机器都有毛病,光是检修一遍,就得花去他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每天工作到凌晨。但是这都是次要的,修理上的难题,他可以通过百度搜索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探索,主要是机器运转的时间,给他的生活作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发电机组,防暴队有发电机四组,为了保证营区的生活用电,发电机是 24 小时不能停止的。为了使发电机组有个休息的时间,每隔 4 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切换,切换前还需要对准备使用的发电机组进行检修,对即将关闭的发电机组进行维护。每天4次的切换,意味着中午和凌晨必须都有一次。也就是说,别人在工作时,汪正宴得一起工作;别人在休息时,他还要在半夜起床工作。然而,维护发电机组还只是他所承担的任务的一部分,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净化水设备的维护。防暴队曾经为了用水而发愁,徐晓伟多次到联利团协调后才争取过来两个水袋储水,一个 40 吨,一个 20 吨。有了水袋后,徐晓伟又继续与蒙罗维亚市政水公司协调,市政水公司感动于中国防暴队为利比里亚和平进程做出的无私奉献,同意为防暴队安装了单独的管道接通到营区。但是毕竟这个国家总体处于贫穷状态,市政水公司能供应的量是有限的,供应的时间也不正常,一天之内,任何的时间段都有可能停水或者通水。这就把汪正宴给难倒了,因为他无法知道什么时候有水接通,但一旦有水能接通,他就要马上来到净化水设备前给水袋打满水。其实,他本可以不这么做的,营区没有水了,大不了用水车到外面拉,或者节约用水。汪正宴考虑的是车辆的性能,运水车都是老爷车了,外出拉水磕磕碰碰的在所难免,故障也时有发生,所以能够通过市政用水解决生活困难,他宁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要把水袋装满,这样就可以减少用车的次数。除了发电机组、净化水设备以外,还有绿岛发射塔、营区家电、物资仓库的管理,以及线路的维修、无人机的保养等,汪正宴都独自一人承担下来。他经常笑称自己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为了井井有条地做好繁杂的工作,他用闹钟设置好每天的工作时间,闹铃一响,手机掏出来一看,他就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了。他统计过闹钟设定的数量,最多时每天居然达到了 30 多个!
也许这样的工作量,让普通的队员干上一天是没问题的,一个星期也可以,咬咬牙就过去了;一个月,基本上人就受不了了。然而,汪正宴却保持了整整一年,一直到归国!
冰凉的水从龙头里喷涌而出,打在脸上,阵阵凉气驱散了脑子里的混沌状态,汪正宴觉得必须抓紧时间去切换发电机了。然而,就在他准备动身的那一刻,只听到“咔嚓”一声响,营区顿时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中。汪正宴大惊,发电机组出故障了!
就像他看到的一样,发电机组确实出了故障,一台发电机慢慢地减弱了轰鸣的声音。汪正宴来到发电机房,却意外地看到了徐晓伟也站在门口。
“政委好!”汪正宴向徐晓伟打了个招呼。
徐晓伟担忧地看着汪正宴,说:“小汪,发电机组好像出了些问题啊!”
汪正宴闻言回答说:“是的,机器太老旧了,故障经常有,现在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我马上进去看看。”
徐晓伟说:“行!我给你打手电筒吧。”
徐晓伟打开警用手电筒,照亮了发电机房。汪正宴掏出身上的维修工具,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机器维修中。发电机房内闷热无比,很快,两人身上就出了一层密密的汗珠。汗水顺着脸庞不住地滴了下来。
不愧是“万能宴”,半个小时后,发电机组在汪正宴的维修下终于重新启动起来,灯光再次照亮了营区。
“好样的,小汪。”徐晓伟称赞道,“只是不知道联合国进行装备核查的时候,发电机组会不会还出问题,要是出了问题,咱们可就麻烦了。听说过来检查发电机组的是德国的专家呢!”
汪正宴满脸汗水地回答说:“请政委放心!这几天哪怕是不吃不喝,我也一定要把发电机组保养得妥妥的,绝对不会给防暴队带来麻烦!”
听到汪正宴充满自信的回答,徐晓伟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
在这个平静的晚上,熬夜的不止汪正宴一人,在营区东侧的车辆修理间里,还有几名挑灯夜战的队员。装备核查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面对几十辆故障车,车修组的组长李宗先的头大了很多。但是没有退路,他是车辆的“总管”,只有他和他的队员们能够“驯服”这些故障车辆,所以他们不分昼夜地连轴转,恨不得一天有 100 个小时用。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