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利剑

第四十六章 中国形象

    
    徐晓伟听后连连点头说:“你们的意见都很好,我完全赞同。你说说看吧。”徐晓伟把目光转向了正在低头记录的副队长徐彪。
    负责防暴队部队管理和训练的徐彪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他认真地看了一下在笔记本上记录的设想,缓缓说道:“培训谁,在哪里培训,这些问题刚才几位领导都说了。我重点关注的是我们培训哪些内容,由谁组织实施?我个人认为,前期我们对利比里亚整个国家的警察进行了摸底,他们最缺乏的技能有两方面:一是执法理念。一个战后重建的国家,社会的秩序肯定也是在重建阶段,这时最容易产生执法不规范的情况。驻利的华人向我们反映,他们经常在进出检查口时,当地个别警察向他们索要小费。这种情况咱们都不陌生,反映了警察执法理念的落后。所以,我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整个警察体系执法理念提高了,像咱们现在提倡的‘稳边固防’群众工作一样,心中唯有群众重,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执法素质。二是实战技能。这段时间我了解了蒙罗维亚的治安状况,不是很理想,枪战几乎天天有。很多警察动不动就掏枪,其实相对来说,武装抢劫的次数虽然多,但是整个蒙罗维亚的犯罪率还不算太高。所以,在一般性的案件中,当地的警察缺乏必要的技能,不会擒敌技术,只会掏枪射击,导致了枪击案件的高发。所以,我认为提升警务实战技能是他们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徐彪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想法。众人细细思索,觉得挺有道理。那么,问题来了,中国防暴队有这样的专家去授课吗?
    “那肯定有!我带的队伍,我最清楚!”徐彪充满信心地说,“大家还记得随我们一同出征的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的教员孔炜良吗?那可是理论与教学都一等的专家。”
    大家心里“哦”了一声,一个清晰的影子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了。
    孔炜良,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的一位年轻教员,从小习武,尤其擅长散打、搏击,进入学院后,其射击的天赋也被挖掘出来了。在第四支维和防暴队集训期间,他担任维和防暴队的射击教员。跟随着大部队来到利比里亚任务区后,他又担任了中国防暴队的训练教员,教授队员警务实战技能。作为一名专职的教员,孔炜良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准,所教的知识和技能又正好符合中国防暴队即将开展的中利警务合作培训的要求。
    “好!”大家一致赞成并通过了成立由孔炜良为主要教员,李利钱、张哲伟、徐忠涛、刘英豪、黄彪等队员为辅助的教员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正如中国防暴队预想的那样,当接到邀请函的时候,利比里亚警察总局高度重视,局长科尔曼亲自带着全警察总局的高层到中国防暴队营区参观学习。从进入营区开始,他们就被中国防暴队的装备武器吸引住了。当中国防暴队队员向他们展示了擒敌、警棍术、小组战术、抓捕等技能后,他们更是赞不绝口。而当徐晓伟政委向他们提出举行中利警务培训交流活动的提议后,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7 年 1 月 5 日,按照双方约定的内容,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派出教员组到利比里亚警察学院开展警务技能培训,帮助该国警察加强执法行动能力建设。防暴队徐晓伟政委、利比里亚国家警察学院院长提特斯•金巴、副院长塞巴斯蒂安•法尔等领导出席,防暴队骨干队员、学院教职员工、学员共 120 余人参加了培训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培训当天正好是学院的假期,很多教职员工本来已经回家休假,但是听说中国防暴队要过来培训,全部放弃休息,回校参加培训。
    要知道,在利比里亚这个国家,让人主动放弃休息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对此,指挥中心的值勤官王相伟深有体会。王相伟是中国防暴队的先遣队员,2016 年 2 月 22 日随队先期进驻格林维尔营区。由于当时面临着搬迁工作,很多技术上的活计需要联利团职员或者当地的公司员工来协助。为了赶工期,王相伟常常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和周末加班。但是他发现,在休息时间加班工作的,可能也就只有中国防暴队一家单位了,其他联利团的员工和本地公司员工根本没有加班这个概念。有一次,营区的通信出现了故障,王相伟打电话给联利团的职能部门,得到的回答是“对不起,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我不能过来给你工作”。王相伟提出,可以适当给予金钱上的补助,没想到对方还是一口回绝了。要知道,在贫困的任务区,几乎没有什么赚取外快的机会。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职员宁愿饿着肚子休息,也不会主动加班来赚取外快。后来队伍归建蒙罗维亚后,他也多次遇到类似的紧急情况,可是不管如何好说歹说、“威逼利诱”,就是请不动人员来加班。得到的回答千篇一律都是“休息是天赋人权,不能随意剥夺”。
    唯有这次中国防暴队到警察学院培训,全部教职员工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来参加培训,令人感到十分意外。
    当日的培训仪式在中国和利比里亚两国的国歌中拉开了帷幕,徐晓伟政委与提特斯•金巴院长先后致辞,并互赠了纪念品。面对警察学院教职员工渴望的眼神,徐晓伟政委在致辞中说道:“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是利比里亚和平进程的维持者,也是中非友谊交流的使者。我们会全力支持利比里亚警察执法行动能力建设。双方共同分享、借鉴先进的警务理念和有益的经验,将推动警务合作朝着更紧密、更务实的方向发展,努力打造成为中利友谊的典范样板,共创中利友谊的美好未来!”徐晓伟的发言让人群中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在理论课上,孔炜良结合长期从事警务技能培训的工作实践,通过理论讲解、动作示范、互动教学等多个环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国际执法安全理念和安全要素,得到了学院教职员工和学员的高度评价。学院人事主管艾利克斯听后动情地说:“从孔教员的授课中,我了解到中国是一个执法先进的国度,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是充满了幸福感的。如果有机会,我想到中国看看,感受文明而伟大的中国生活。真心感谢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指导,你们的经验太实用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孔炜良的授课结束后,培训班转移到了室外进行实战培训。教官结合蒙罗维亚近期接连发生的警匪交火的案例,详细讲解警务安全常识中的“语言、距离、戒备、掩体、位置”等安全五要素,增强学员安全意识,夯实实战理论基础;着眼一线警员日常执勤需要,重点开展徒手控制、警械使用,以及车辆盘查等实用技战术,强化单警和小组必备技能掌握;针对利国游行事件不断增多、升级的实际,系统讲授谈判、封控、驱散等人群控制战术,组织协同演练,帮助系统掌握人群控制技巧方法。课间,教官团还注重借助传统文化交流促进相互感情,向学员展示太极拳、醉拳等中国传统武术,组织学员学习中国话。参训学员也积极展示热情奔放的当地舞蹈,将整个培训氛围不断地推向高潮。在整个过程中,中国防暴队队员教得认真,学院教职员工和学员学得热情高涨,互动频频。直到天黑结束培训后,他们还舍不得让中国防暴队队员离开。学员维拉表示:“教官展现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令我们非常感动,这是我接受的标准最高、纪律最严、效果最好的一次培训,我对未来充满信心,非常期待能得到更深层次内容的培训。”战术教员伊曼努激动地说:“早就听说中国防暴队是当前联利团最出色、最有纪律、最能代表联合国形象的维和警察队伍,今天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大受启发,希望有机会能到中国进行学习深造。”利比里亚警察总局局长科尔曼称:“随着2017年总统大选的日益临近,利比里亚国家警察正采取一切手段打击犯罪,重建社会和平。
    中国防暴队专门派遣教员来帮助我们提升警务执法能力,提供的培训非常及时,感谢中国防暴队,你们是真正的和平使者。”
    78 岁的金巴院长在送别时,三次脱下帽子向中国防暴队队员敬礼。他紧紧地握住徐晓伟的双手,充满感激地说道:“我代表全国 6000 多名警察谢谢你们!你们无私帮助我们培训技能,提升执法水平,为利比里亚的和平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徐晓伟谦虚地说道:“金巴先生,您过誉了,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已,您说我们为利比里亚的和平进程做出突出贡献,这么高的赞誉,我们不敢当啊!”
    金巴院长诚挚地对徐晓伟说道:“徐,我说的是事实,没有丝毫过度赞誉的话。你知道,利比里亚明年就要举行总统大选了,现在的蒙罗维亚,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各派势力为了争夺总统的位置都在暗中角力。
    咱们这个国家内战过后,几乎没有像样的军队,平时国家的安全基本靠联利团和本地警察来维持。现在联利团正在裁撤,明年剩下的人员不多了,最大的治安力量就是全国的 6000 多名警察,他们能不能维持大选期间的安全,靠的就是执法能力建设。你也知道,我们警察的执法水平相对还是较低的,这点我不得不承认。我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警察学院,我深知我们的教学水平是有限的,在短时间内很难把全部警察的素质提升起来。这次你们过来,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执法理念和警务技能,这些经验我们将应用到全国 6000 多名警察的身上。如果他们提升了素质,确保了总统大选期间的安全稳定,国家就不会出现内战。你说,你们是不是为我们国家的和平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徐晓伟听后深受感动,也对金巴院长说道:“只要你们需要,只要我们拥有,一定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咱们的愿望是一样的,希望利比里亚和平长存!”
    警务培训活动成功举办,受到当地《观察者报》《新黎明报》《非洲首页报》和《分析家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赢得利比里亚社会各界高度的认可和赞誉。中国防暴队用实际行动再次在利比里亚树立了“中国形象”。
    对于利比里亚官方来说,显然中国防暴队为其带来了无比珍贵的帮助。
    而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这种感受更为直接。因为民众关心的,不仅是国家的和平进程,更多的是事关自身的利益。在他们的生活中,中国防暴队队员就像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危难时刻总会出现在他们面前。比如,残疾人皮特•拉加先生。
    皮特•拉加先生最近有点烦恼,烦恼的原因在于轮椅的零部件似乎出了些问题,让他出行不便。
    皮特•拉加先生是个残疾人,内战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脊椎,导致他的下半身瘫痪,于是他的下半生也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因此,轮椅等同于他的双腿。轮椅运行良好时,皮特•拉加先生每天都能自由地在蒙罗维亚的大街上穿行——尽管这并没有什么意义。而现在,轮椅出了问题,这就有些麻烦了。
    轮椅很简陋,是用自行车的两个轮子搭配几根钢铁焊成的,按理说这样的轮椅早该扔掉了,但是皮特•拉加先生却一直舍不得扔掉。原因有两个:第一,这个轮椅是他曾经的战友给他做的,感情深厚,他舍不得扔掉。在那个内战的年代,没有什么比出生入死的战友更让人怀念的了。可惜的是,战友虽然能给他做轮椅,却熬不到战争结束后给他推轮椅的那一天。第二个原因就比较简单了,穷。皮特•拉加先生是残疾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也干不了活,每天只能靠着东家施舍西家救济勉强度日,手上连最小面值的利刀(利比里亚货币的名称)都没有几张,要换轮椅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尽管轮椅很简陋,现在甚至出了些问题,皮特•拉加先生还是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它修好。
    皮特•拉加先生首先找到的是村里的铁匠。铁匠背着手在轮椅边上转了好几十圈,把皮特•拉加先生都转晕了,可仍是叹气不已。
    “皮特•拉加先生!”铁匠摇着头说,“你这轮椅大的问题没有,轮子蛮牢固的,就是前面小轮子上的螺丝似乎打滑了,要按照你现在出行的频率,估计很快就得飞出来,你这轮椅怕是要报废了!”
    “所以我才来找你的嘛!”皮特•拉加先生说道。
    铁匠摇摇头说:“我的技术,打磨大的物件可以,这小螺丝我不会做,如果把它焊死了,轮椅又动不了,实在没有办法啊。”
    “你的意思是如果我能找到螺丝,那有修复的可能,是这样吗?”皮特•拉加先生满怀希望地问。
    “也许吧…… ”铁匠双肩一耸,两手一张。
    既然有办法,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螺丝。皮特•拉加先生双手使劲地推着轮椅的双轮,往镇里的五金店滑去。
    轮椅是真不行了,前面的小轮子摇摇欲坠,发出了“吱嘎吱嘎”的响声——这在平时可是听不到的。皮特•拉加先生不敢太过于用力,怕万一“车速”快了,要掉下来。然而,手上的力气又不能太轻——要保持重心向后,力量往后可以减少前面小轮子的压力。偏偏这里离镇上的五金店有点距离,等皮特•拉加先生赶到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要下午 2 点了。
    五金店店主仔细端详着皮特•拉加先生的轮椅,认真地把店里每一种尺寸的螺丝拿出来对比着,然而总也找不到合适的一颗。
    “没办法了。”五金店主摇摇头。
    皮特•拉加先生却不死心,他满怀希望地问五金店主道:“如果说你这里没有,那镇里其他地方还会有螺丝卖吗?”
    五金店店主说:“不可能的!镇里就只有我这一家五金店,其他地方绝无可能!”
    皮特•拉加先生只能怏怏地回了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