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五百四十三章 兰陵萧氏(五)

    
    刘邦亲自率兵征讨身在前方,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
    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来使回报萧何,萧何亦未识汉帝何意。
    一日萧何偶尔问及门客,一门客说公不久要满门抄斩了,萧何大骇忙问其故。
    那门客接着说公位到百官之首,还有什么职位可以再封给你呢,况且您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百姓都拥护您,您还再想尽方法为民办事,以此安抚百姓。
    现在皇上所以几次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助关中的民望有什么不轨行动啊,试想一旦您乘虚号召,闭关自守,岂非将皇上置于进不能战,退无可归的境地?
    如今您何不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上一看您也不得民心了,才会对您放心。
    萧何长叹一声,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做贪官污吏呢,门客说您真是对别人明白,对自己糊涂啊!
    刘邦平定了黥布的叛乱,撤军返回长安,百姓们拦路上书告状,控告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
    刘邦回到宫中相国前来拜见,皇上笑着说当相国的竟然侵夺民众的财产,为自己谋利把百姓们的控告信全部交给相国,说道你自己去向民众谢罪吧!
    相国乘机为百姓们请求说长安一带地方狭窄,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地抛荒,希望下令让民众进去耕种,禾秸则不许收走,留下来作苑中禽兽的食料。
    刘邦大发雷霆说相国你大收商人的财物,却来讨取我的上林苑,于是就下令把相国交给廷尉拘禁起来,还给他上了刑具。
    过了几天一个姓王的卫尉侍从刘邦,上前问道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怎么突然把他关起来了?
    刘邦说我听说李斯担任秦始皇的宰相,办了好事都归功于主上有了错误则自己承担。
    如今相国大量接受那些下贱的商人们的金钱,却来为百姓求取我的苑林,想以此来讨好百姓,所以我要把他关起来治罪。
    王卫尉说要说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如果有对民众有利的事就为他们向陛下请求,这真是宰相应做的事,陛下怎么竟然怀疑相国接受了商人的贿赂呢?
    况且当初陛下与楚军相持不下,有几年之久,陈豨、黥布反叛时,陛下亲自率军外出平叛,在那个时候,相国留守关中,如存异心,只要稍有举动,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就不属陛下所有了。
    相国不在那时为自己谋利,如今难道会贪求商人的金钱吗?再说秦皇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失去了天下,李斯为主上分担过错的做法,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
    陛下怎么能用这种浅陋的眼光来怀疑宰相,刘邦听了心中很不愉快,当天派遣使者手持符节赦相国出狱。
    萧何当时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见刘邦开恩释放了他,更是诚惶诚恐,谨慎恭敬。
    虽然因为全身带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连路都快走不动了,而且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只得这样上殿谢恩。
    刘邦见萧何如此狼狈,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便安抚萧何道相国不必多礼,这次的事原是相国为民请愿,我不允许。
    我不过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无道天子罢了,而你却是个贤德的丞相,我之所以关押相国,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
    刘邦的这段话虽然言不由衷,但对萧何的廉政为民,终于还是默认了,从此以后萧何对刘邦更是诚惶诚恐,恭谨有加了。刘邦也照例以礼相待,但萧何从此对国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
    刘邦晚年,宫廷内部发生了一场废立太子的斗争。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刘邦宠爱的戚姬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只是由于萧何、张良等大臣的多次诤谏,刘邦才一直未作决定。
    汉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病逝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二岁,同年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
    萧何继任丞相,不过这时萧何的年事已高,这期间萧何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当时社会情况的内容,制定了律法共九章。
    这是汉朝制作律令的开端,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为明简。
    公元前一九三年,年迈的萧何,由于常年为汉室操劳,终于卧病不起。
    病危之际,汉惠帝亲自前往探望,并趁机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代之,接着惠帝又问曹参如何?
    萧何听了竟挣扎起病体,向惠帝叩头,道陛下能得到曹参为相,我萧何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恨了!
    曹参与萧何年轻时就曾在一起共事,他们对先秦暴政之下的民间疾苦有目共睹,便共同追随刘邦,举起义旗转战各地。
    汉皇朝建立后,当务之急在安抚流亡,发展农桑,与民休养生息,萧何当上丞相后,详立规章,克尽辛劳,民间得以逐渐复苏。
    曹参心中暗服其能,被外放为齐相后,举凡丞相萧何所订规章,曹参无不全力推行,齐国七十余城莫不气像一新,治绩甚至优于其他郡县!
    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一切公务悉照旧章,照例而行,清静治民,乐在其中。
    长此以往,一些朝臣便在惠帝面前参奏他因循苟且,惠帝也疑心他不理政务,便召见曹参问其缘故。
    曹参反问惠帝道陛下自思圣叨英武,能及先帝吗,惠帝被问得涨红了脸,答道朕年未成冠,且无阅历,如何及得先帝!
    曹参又问陛下视臣及得萧丞相吗,朕看来似乎也不能及惠帝答道,陛下说的正是,伏思先帝以布衣起家,南征北讨,方有天下。若非大智慧,大勇毅,焉能至此,萧丞相明订法令,中具规模,行之已久,万民称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