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宦官天子!

第二百四一章:新农具出现推广

    
    “主公?!”
    所有人都傻眼了,看着眼前这个滴溜溜转动的地球仪,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张让随手一指,找到古代中国的位置,大声道:
    “诸位,此处是我们,其余周围,都是陆地,都是可以开发的地方,而现在,本王要的,不止是中原大地,还有整个地球!”
    工部大佬们围着地球仪不断抚摸旋转,观察了解,小心翼翼的转动着,他们虽然不懂张让在说什么,可是看到主公如此认真的表情,不像作假。
    “以后,这个东西就留在工部里面,尔等赶紧仿制出来,颁行民间,懂吗?”
    张让淡淡一笑,知道现在就是给他们解释也说不清楚。
    “诺!”
    所有工部大佬一齐答应。
    今天张让到这里来,除了告诉他们一些原理外,还阅览新制造出来的三百门火炮。
    那三百门火炮,在长安、洛阳各自安排了五十门,剩下十门准备给御林军,四十门留在皇宫,还有五十门留给西凉军,五十门给戚家军,二十门给都护军。
    除此之外,工部又给所有军队步兵配置了燧发枪。
    现在的工部,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防武器部。
    与此同时,徐州宫梅卫传来消息,曹操在今年年后会有大动作。
    对于一统天下的需求,张让自然是全力支持的,修整一年,立刻开出军队,先灭了最近的徐州再说。
    然而今天重点不是地球仪,也不是火炮和火枪,而是新农具。
    众人离开凉亭,走进工部作坊,宋应星拿起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锹,磨得发亮,看起来非常锋利。
    “殿下,这类农具是熟铁打成,用熔化的生铁淋在刃口,然后插入冷水中进行淬火,就成为既坚硬又强韧的农具。”
    这技术就记录在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里。
    “每件锄和铁锹重一斤,用生铁三钱,少了不坚硬,多了则太脆,容易折断。”
    张让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种工艺叫“擦生”工艺,直到后世都在使用。
    这简直是宋应星这种科技大牛给后世留下来的宝贝。
    周围还摆放着不少农具,都是新品,或者说以前就制作出来了,但是因为朝廷不重视,没有推广下去。
    “殿下,请跟臣到这边来。”
    众人走到前面,宋应星手中拿了两把铁锹,其中一把就是他刚才说的。
    他先用以前的铁锹铲了一下泥土,挖了一堆土出来。
    随后,他又用新的铁锹铲了一下,这一次明显就能看得出他更加省力一些。
    这种新式的铁锹更加轻便,更加锋利,更加有韧性。
    这是制造工艺的提升。
    张让接过来,仔细观摩,赞叹道:“好!宋爱卿真乃本王的良臣也,这种铁锹可以让人更加省力气。”
    宋应星接着道:“殿下,用这种方法来铸造铁犁,耕田的速度可以提升一倍不止。”
    张让大喜,对徐光启道:“长安制造局再招募些流民,没钱找本王来要,这新的农具,都从这里面生产出来,本王要批量流水线生产,以供应全国。”
    “遵旨!”
    现在,张让就是打算将农业当做一场仗来打的。
    大汉有三亿亩耕地,要真的全部运作起来了,以后要发展商业,还不是轻而易举,以后要打仗,还缺粮草?还会出现饿死人的惨事?
    而且,农具的诞生,还能拉动炼铁这个产业链,以及铁矿开发。
    此时耕田的犁尚未全部用铁,张让给徐光启一个指示:以后生产出来的所有犁头,要全部上铁。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铁的价格会上涨,要知道在古代,铁就是最重要的资源啊,耕地,打仗,那个不需要它。
    那么如何降低这个价格呢?
    大力开采更多的铁矿出来,只要铁的数量一多,价格自然而然就会降下来,这是必然的。
    至于这采矿炼铁,肯定要借助蒸汽机的动力啊,研究出它不是个摆设,这不环环相扣了吗?
    而且张让以后还要造大炮,造火箭,造航空母舰,没有铁怎么行!
    张让想起这些,看着徐光启和宋应星这两位大佬,大概是这颗星球上目前最牛逼的大脑之一了。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神书,把《天工开物》上面的东西都好好挖掘出来,什么农业、冶炼、手工艺都有。
    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
    还有各种农作物的培育方法,活塞式鼓风技术……
    想要大力提升农业,仅仅是提升农具还不行,水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的东西,大汉水利局,早就在张让脑海中浮现了不知道多少遍。
    如果是这样,工部还需要再招募一批人,可能明年的预算要全额超标。
    这种搞科研搞学究的,不是什么平时嘴巴上喜欢跑火车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这些都要在今年的御前会议上说清楚。
    张让沉思良久,突然道,“诸位先生,本王想设立一个水利局,配和新农具的使用,直接归属到工部,水利局做规划和设计,如何?”
    然后再在铁路局,水利局之下分工出具体的工作,其实这就是后世的国营建筑公司,大汉铁路三局,大汉铁路二局,大汉水利五局,可还行?
    就是这么个概念,独立出来,重点管理,会更加专业。
    “殿下圣明如日月,我等佩服。”
    久不说话的工部尚书管仲突然道。
    “那就这么定,徐爱卿,你来做规划,提报给户部,让张良出钱就是了。”
    “诺!”
    “另外,以后这作坊里的民工,就像士兵,不但要管饭,是需要领钱的,这就不是杂役或者徭役了,将民工的工钱都算到预算里。”
    管仲有些犹豫:“这……”
    这可是一大笔开支啊,老百姓本身就有徭役在身,再者说,他们大多数都是长安洛阳附近的流民,给一口饱饭就行了,何必要花钱呢。
    张让哈哈大笑道:
    “放心,这钱本王出得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