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归是孩子,看到60的时候终于满心欢喜的离开了。
志胜如愿以偿读了五年级。
多年之后,他知道这是老师对他的宽容,怜爱与放水。
或许数学的优越是让老师认为他是个能读书的好苗苗、
志胜家境不好,孩子又多。
全家能够凑足他读书的5万块钱,家里早已穷的叮当响,没有一丝一毫的余钱了,还欠了外债。
白天读书,少了做活的人。
白天去学校读书,晚上在家里自是少不了要干活干到半夜。
有了这个难得的读书环境,志胜还是满心的感激。
感谢解放军,感谢新中国。
这改变了他这一生的命运。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可并不完全正确,书中有的可只是这些?
改变命运,跨越阶层,这才是最为本质的。
而不是只弱化为这些物质的稀罕物件儿。
对于自身,在书中他获得当然不是黄金屋。而是一份改变的生活的命运。
五年级短暂的很,只有一个学期,很快只剩就毕业了。
考上初中,对于志胜并没有太多困难。
只是毕业之后,按部就班上了初中,那更是又要交学费。
只一个问题,那就是“钱!”
如今不是五毛钱了,而是一年学费一块钱。
外婆,还有志胜兄弟五人,整整一夜琢磨、商量。
天都快亮了,留个人为这一块钱愣是没有想出办法。
家里的外债也到了必须还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六弟也到了该读书的年纪了。
家人商量着志胜聪慧,要不就让他读书算了。
六弟还年小,再等几年也不迟。
志胜是经历过自己年纪大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读五年级的可能。
他不愿意自己的弟弟错失了最初,走上跟自己一样的路。
若是能够按照年岁能够按时读书,这怕是最好的了。
只听志胜说道:“弟弟年纪小,他也干不动什么农活,他在家里劳动也没有什么用。我呢总算是能拿到一半成人壮劳力的工分,跟一个成人女性的工分一样。”
这话一出,众人都傻了眼。
这是实情容不得辩驳。
六弟还只是个孩子,他躺在竹床里倒是睡的香甜。
不止这些,志胜心里打算琢磨着怎么能拿到更多的工分。
每天若是能多拿上1分的工分,这一年下来可是不少呢。
从实际来讲,志胜每天的劳动力比村里在一般的状劳力不差多少,若是比他比不过的怕只有阿三了。
那个时候志胜已经能在村里替代状劳力。
他干的活,快赶上一个大人。
但是村里那最最牛的阿三公分却最多。
一天下来是两分钱。
而志胜是1分钱。
这一块钱的学费更是巨款,是多么大的一笔。
除了假期,平常还要上学,没有时间干活,另外还有六弟也该读书了,志胜似乎只有放弃了。
家里的日子也是艰难,家里已经快一年没有见过白米了。
家里还签了外债,粮食都用来还了外债。
整整一年都是再用山芋干,来过生活了。
江南潮湿,这山芋干都发霉了,新粮食还没有下来。
真正的青黄不接。
他如果还要用钱,那必须是雪上加霜了。
眼看着开学了,志胜没有去上学。
他还在村里的劳动。
从考完试的暑假开始,他就没日没夜的干活。
如今稻子也快成熟了,更加离不了人了。
干了快两个月。志胜自己觉得每日干的活跟那壮劳力也差不了很多。
状劳力的工分两分钱,劳动量差的并不多,为何他的劳力只能是1分钱。
初生牛犊不怕虎,志胜他去找村长去理论这个事儿。
村长说你只是一个虚岁12岁的孩子怎么能够跟18岁的小伙子比劳力?
你一整天拿到一分钱是合情合理的,你岁数比人家小这么多,活定是干的不多自比他们拿的少。
志胜当然不服气。
眼看着到了收割插晚稻的时节。
正是农忙时。
志胜问村长,“如果自己干到了村里西头阿三的劳动量,或者是能跟上他,是否他就可以拿到跟他一样的工分?”
村长扭头看了一下这个孩子,嘴里呵呵两声。
志胜一幅争强好胜的样子。
村长狎了一口搪瓷杯里的开水,说道:“阿三可是咱们村里最能干的!你若能跟的上他,我就给你跟他一样的工分。”
村长心里想着,这么个小鬼头就看上阿三的工分了。
志胜想着,如果他能够在接下来的秋收或是插秧比赛中,他能够超过阿三。那么他以后都有比现在多一分的劳力。
这样他们的外债就可以更快的还清了。
当年的一分钱该是多么的金贵呀。
第二天清晨四点,志胜便来到了比赛现场。
一年一度秋收比赛开始。
等到阿三到来。
志胜他径直走到阿三跟前说:“三哥,今天我跟着你。”
阿三看来了个小毛头,也不赶他走,只是点了点头。
比赛开始。
整个上午,阿三在前面,志胜紧跟在后面。
太阳热辣,两人脊背上是一层细密的汗珠,
整整一上午,两人一句话不说。
志胜只是紧紧的跟着。
三哥连一个空挡喘口气说话的机会也没有。
他们在比拼着。
三哥在前面志胜紧跟着,两个人都去憋着劲头。
阿三本是并不在意这个小毛孩,然而在一个小时候,他就被这孩子的精力惊着了。
一个12岁的孩子能紧紧跟在旁边已是不易。
“这个孩子的确是不容小觑!”
在争夺这村里面的插秧冠军。
阿三自是不能让一个小毛头爬到了自己头上。
他可是连续五年的插秧冠军,当老二,还是这个毛头当冠军。
这是个屈辱。
阿三绝不会让。
一度觉得自己有些轻敌的阿三,插的更加卖力了。
甚至是过了中午,两个人都没有停手的意思。
比赛继续……
直到下午三点,三哥气喘吁吁,整个人都似乎成了脱水状态,他终于扛不住了,一人瘫倒在秧田里。
“五弟,我认输还不行吗?”
“嗯……”
志胜越过他继续插着秧苗。
终于村长敲响了铜罗、
宣布着比赛的结束。
这在岸边观战的村民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村长站在田埂上微微的笑着。
他们元巷村里新产生的插秧冠军,怕是在县里比赛也输不了呢!
这是村里的荣耀。
“小五子这个孩子有前途!”这是村长的论断。
从此以后,志胜就能拿到两个工分了。
其实志胜也是靠着一口气撑着。
好歹他撑到了最后。
等到志胜回到家里,告诉了母亲这个好消息。
外婆惊讶,他甚至认为志胜是担心家里的外债哄她高兴的。
她怎么能相信志胜12岁就能够挣到跟成人一样的工分。
直到村长来到家里,宣布了这个消息,外婆才相信这是真的。
志胜这个高工分,在村子里面一度传为佳话。
然而,过了半天,志胜才注意道,家里来了客人。
气氛似乎沉重起来。
有一个人并没有因为志胜的高工分而感到高兴,而是不断的叹气。
原来志胜他的班主任过来了。
那时候读书的人少,那个时候的班主任很负责任。
家里能有一个会读书的孩子,都会成为全村里的骄傲。
这班主任在家里呆了怕是有两个小时。
掰开了,揉碎了跟着外婆说着志胜这个孩子会读书,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外婆也是很进退艰难。
村长特地来到家里宣布了志胜的工分。
说出去是头一遭,怕是没有谁能有这样的待遇。
这工分实在的很!
在村子里面,每个人的工分都是固定的,这一年一天天的工分下来,也是不少一笔收入,有个两年家里的债务怕是能还清了。
一天就可是两分钱!
如今,更何况他刚刚拿到两个工分,如果让他再去读书那这。
村里面来说,这不是在耍人家三哥吗?而且人家会怎么看呢?
志胜这么要强才争取到的一个工分,哪能这么容易,说不要就不要。
班主任于老师说:“工分的事情,我去跟村长说。”
外婆说:“即使去读书,不要这个工分,家里也实在拿不出来余钱了。家里人口多,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弟弟妹妹都还不能做事,能做事的也就看小五了。”
班主任迟疑。
“有没有不花钱的能读的书。”不知谁在人群里喊了一句。
循着声音看过去却是四伯。
“我去查查问一下县里的老师,或许他们见识宽,能知道。我依稀记得有的呢。”
“真能不花钱还读书吗?”外婆疑问道。
“四娘,咱们是新社会了。跟过去不同的啦,国家政策好,有的学校不花钱,真的可以读书的,但具体的我说不好,我得回去查查问问县里的老师。”
“如果真有不花钱的就能都读书,但是家里这个情况,就靠志胜了。”
于老师也看到了,志胜的母亲已经瘫痪在床有一年了,下不了地,做不了事。
四个哥哥也都成了家,自己也都一家子的事儿,年前就听说要分家,看这个情况,他们这个家怕也是过不了多久就该分家了。
若是分了家,志胜变成了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他们该怎么?
这个家中志胜怕就是顶梁柱了。
这个两分的工分对于家里怕就是极为重要了。
过了两日,班主任于老师真的回来了。
这一次,他拿到了半袋子江米。
于老师放下江米,便坐到外婆床边道:“我打听到了。南京城里有个学校名字叫栖霞师范是收初中毕业生,学费免费。若是志胜上了初中,拿到初中毕业证。他便可以去考这个学校,这个学校不收学费。若是成绩好,每年还能拿到奖学金,奖学金足够他一人吃喝的。”
“真有这么好的学校?”
“确实是真的,四娘你不相信我?”
“可是,这上个初中还得两三年。这两三年的钱又怎么办呢?”
“没关系的四娘。只要志胜的成绩好,能够达到要求,是可以让他提前毕业。先交上这一学期的钱。”
入殓师灵异录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