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生气了,他拿了一把刀,“他说你要敢举报,我就杀了你”
二哥被吓傻了。
天快亮的时候,志胜前脚刚走,二哥就去到村里面,大队上去说这个情况。
还好,当大队上的人派出民兵来追志胜的时候,志胜已经跑远了。
没有再追上来。
一天没有抓住,总算放下心来,志胜应该走远了。
一家人,大哥,三哥,四哥都小心的维护着志胜。
二哥就是个例外。
他经常怕事不够大。
这一次经历,凤英跟二哥一辈子都再也没有说过话。
也许这就是凤英所能做的最艰难的反抗。
她不喜欢这个人,她一辈子都不跟他说话。
这怕就是能做到所有的,算是能称得上反抗的东西吧。
八年是多么艰辛的岁月。
志胜在大西北劳动改造。
凤英在江南照顾孩子、老人。
一身的病,没钱看。
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那段艰辛的岁月着实不堪回首。
等到七六年的时候,志胜终于开始平反。
志胜作为重点的科研人员,他被平反了。
终于等到了。
这一年,喜气洋洋。
天要回来了,日子似乎也要变好了。
他开始有工作了。
志胜在安排好场里的工作之后,他请了探亲假。
回家。
志胜平反了,他千里迢迢回到江南。
这一次志胜终于可以公开的回家了。
凤英老了,她头上已经生了第一缕白发。
志胜在老家呆了半个月。
他再也不想跟凤英孩子们分开了。
从此以后他们要团聚在一起。
志胜将凤英和两个孩子接到了西北。
志胜说。“如今,我的工作也稳定了。你跟我过去吧。”
凤英微笑。
这么多年了,凤英的脸上已经看不到笑容了。
这个讯息是凤英唯一的欢乐。
志胜给凤英说:“现在,我的工资都补发了,都交给你管。一下子发了八年,确实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两人商量着。
姑妈在家里。
每个哥哥家轮流着照顾。
老人家也直催着凤英跟志胜一起,说这么多年夫妻分居,凤英最辛苦,说自己没有问题。
说要让小五凤英放心的去。
说凤英照顾了自己八年,也够辛苦的了,让他好好过点好日子,你们一家人要在一起。
要么让自身想办法调回来。要么一家人都先去西北待着。
那时候有一份凋令得多难啊。
而且刚刚平反,领导很重视,交代了很重要的工作。
林场都交给志胜管。
一家人踏上西去的路,离开江南了。
志胜他跟三哥千叮咛,万嘱咐。
说一定要照顾好外婆。
而且还留了一笔钱,这才放心地走着。
走到西北,路上大约是要花上七天的时间。
每天清早出发,晚上住宿。
火车、驴车、汽车各种交通工具自是少不了,
这日是夏日午后,西北天凉快。
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到了志胜工作的那个华楠林场。
风清云淡,漫山的野花烂漫。
凤英跟儿子上山去采花去了,两个人很是高兴。
而老大却一愁不展,她似乎对这个陌生的地方。不是很喜欢。
凤英满怀着希望去看着这一次全家大迁移。
虽然西北的地区没有江南富庶,也没有江南气候湿润,但凤英想着只要跟志胜能在一起,他们这个小家里的人团圆了就好。
再过两年,这边收拾好一些,住的宽敞一些,或许还能把姑妈和母亲接过来。
他们两个老人家从来没有出过江南,凤英甚至希望能如同自己一般看看不同的风光。
过好日子是每一个人的渴望和不懈追求。
然而现实残酷,却并不是并不一定是这样渴望的美好。
对于小栖来说,他们到了西北,母亲便开始了一生的痛。
一切的苦难,完全没有改变的可能性。
或许小的时候,她以为都是因为自己而引起的。
但命运就是这样,在生死之间,完全没有试错的机会。
小栖希望哪怕这个世界上少一个自己,她也希望能换回母亲的完好。
然而一切不过是个人的愿望罢了。
现实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希望而改变过些什么。
天地不仁或许说的就是这个。
凤英怀孕了。
孕吐强烈。
然而,场里面的劳动任务重,志胜又领导干部。
凤英此刻并不能搞特殊对待。
领导干部严格要求自己才是重要的。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志胜走马上任,自是先调研。
他基本已经摸清楚了场里每个职工的状况。
大家都太穷了。
这是志胜的结论。
大家都太想过过好日子了。
今年刚开始,正是春耕季节,还有可能。
志胜看着大家的生活条件,琢磨着怎么能让大家生活好过一点。
如果能每个月都能吃上半斤猪肉,逢年过节的时候都能有糖果罐头花生瓜果就好了。
这样的好日子似乎就是共产主义的社会。
志胜琢磨着。
如果超额完成国家的造林分配任务之外,再能留出一块自留地,再种上些苗木。
等到苗木大的时候,如果能够售卖。
如果能够换些钱回来给大家过日子。
手里头再有点余钱,大家的日子慢慢的就都好了。
志胜跟新提上来的书记,两个人怕是走上方圆一两百里。
想着,看怎么样能够改变这个状况。
国家将重心集中道经济建设上来。
新的目标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这些年怎,他的一套培根法技术都已经成熟。
在悬崖峭壁,戈壁滩上栽种的树木成活率高达95%,这个数据在全国范围内没有人能破除。
志胜他也是因为技术过硬,所以才被破格提拔。
这十年耽误了太多的光阴。
国家建设的日子已经到来。
从拨乱反正开始,国家真正的步入建设的高速车。
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行行业也加快建设中。
诚然,时间非常宝贵。
是要给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要强大。
志胜觉得这大半辈子过去了,他终于可以开始好好的做点事了。
他珍惜党和国家对自己的信任。
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他恨不得把黑夜当白天用。
白天黑夜整个人都在工作中。
那个时候工作就是每个人的生命线。
场就是家,家就是场。
封山育林就是努力的方向。
这些年水土流失严重,西北防护林很重要。
这第一年,志胜一定要完成国家要求的任务。
当然不只是完成任务,还要调动工人的干劲。
书记场长两个人商量再三,又侧面请示了区里的领导。
最终决定还是冒着风险,在戈壁滩中开拓了一片育苗基地。
最不好的地留给职工自己,看看能不能将苗木在培育活。
他想向区里领导说明了职工的困难情况。
先种下去,如果区里同意卖,那么这些这苗木卖的钱就分给职工自己。
国家的任务最为重要。
但前提是完成国家的布置任务。
志胜的要求更好,生产任务完成的好,才能说明场里的职工都是爱岗敬业。
他们都要超额超量完成任务。
这样,志胜就更加忙碌了。
凤英也被编入了女工这一队伍。
她也是每天都要出工。
怀孕了,凤英孕吐非常明显。
从来到西北就一直是水土不服。
这一直都是吐,吃不到什么东西。
但是,凤英怕给志胜添麻烦,始终坚持着。
志胜忙于工作,竟然也没有注意到什么。
能在一起就是快乐的。
再难也是开心的。
第一年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很重要。
别的场里完成了几千亩的造林任务。
但志胜他们场竟然完成了一万亩的造林任务。
这个数字从解放到现在从来都没有人打破。
连区里都觉得志胜他们环南场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区里派出了人员下场来考察情况。
原来他们的场播种的量并不是比别地场大很多,而是成活率高。
这一次,志胜因为自己独特的培耕技术被当做典型,在全区进行了表彰。
他成了先进代表。
到了冬天,只是护林而不造林的季节。
区里成立了培训班,按场培训,号召所有的技术人员参与。
白天巡山护林,晚上来培训班上课。
此刻,志胜俨然变成了一位老师,来讲授课程。
走上讲台,志胜把所有自己知道的知识细细的讲授。
当然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放弃学习,他订阅了林业的期刊杂志。
每一篇的文章都细细的看,他甚至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跟作者沟通交流。
学习是不断进步的唯一法宝。
志胜针对这个沙漠半沙漠地带,干旱区域如何能让苗木重活,如何能改变水土流失的状态。
绿化美化、改土治水、全面发展是志胜规划的三个阶段。
绿化美化是最基本的要求,每年的植树造林,志胜都是领头人。
手上脱皮,脚上起泡,这是常态。
珍爱树木,许多人视树木为防砂的圣物。
绿色照亮他们的心头。
志胜说说:“世界上再没有比一棵高大的树更神圣、更好看的东西了。
关于树种,志胜选择了一种落叶松和油松,这两种是最耐寒,比较好成活的。
首先选择树种就很重要。
一株树苗是从种子开始,培土、育苗、移栽、浇水、养护。
在树木种上后,又要防止偷盗,防止牛羊啃食。
这一关关,都得细心严谨的对待,一关也马虎不得。
凤英孕期的反应更加严重了。
或许能吐得像凤英这么厉害的,恐怕对于女性来说就是少数。
在整个怀孕周期内,凤英一直吐到快生上产床。
那个时候,她就觉得自己偶尔头疼,一直认为是怀孕的原因也没有注意。
甚至在生孩子前一天,她还在地里劳动。
一个从小没有干过多少家务的孩子。
自从结了婚,跟着志胜,凤英似乎一直都在受苦,没有过过好日子。
他们认为的好日子便是能在一起的日子。
但是劳动一点也没有少。
还好西北比较干旱,不用像江南一样下地,甚至在生理期间下入冰水中。
这也是凤英在江南时候落下的病根。
那个时候生产队任务重,凤英不愿意成为拖累,如今她还是不愿意自己成为拖累。
对于凤英来说,在西北风沙足够大。
空气异常干旱,这是她很难适应的。
还有就是树木太难种活了。
入殓师灵异录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