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后传

第2章 后《隆中对》

    
    诸葛亮看了家里的书信,看着眼前的少年,年纪轻轻,相貌平平,但是神定气闲,没有旁人见到大人物的那种自卑,倒是有些好奇。
    “坐下说话,”诸葛亮也没有去考虑信中的疑点,自己身边现在几乎也没有大才之人可用,自己的徒弟姜维倒是勉强可以做大将军,但是要说道安邦定国,蜀中倒是真没有这样的大才呀。
    “丞相大人,”诸葛晨从怀中拿出几片药丸。
    诸葛晨看丞相的颜色,从历史上分析,诸葛亮的病已经无法治愈,现在只有延缓几日了。
    诸葛亮常年征战、劳累,身体十分虚弱,这几日由于渭河边风大,染了风寒,估计就是发烧,感染,现在继续压制住发烧和细菌感染,可是古代没有太好的药。
    诸葛晨拿出的要就是几片穿越过来带的消炎片,可以两天就压住发烧,这个要在三国时代当然是没有的。
    如果华佗还在的话,估计也可以用草药帮助诸葛亮续命,可是华佗早早被曹操砍了。
    “这是家里带来的药,可帮助丞相大人缓解病疼”。
    “要我检查一下”,杨仪像拿过要去检查,可是这个药丸是胶囊,怎么使用也不知道。
    “不用检查了,”诸葛亮知道,现在自己已经时日不多,即便吃错了药,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用温水相伴,吞下即可!”
    杨仪打来温水,诸葛晨帮助诸葛亮服下。
    诸葛亮此次发病,也有肠炎发作,十分疼痛,药丸吞下不到10分钟,就觉得不那么痛了。
    当然,药丸中有止疼片落。
    “果然是神药,”主簿杨仪向诸葛晨拱了拱手,算是行了大礼了。
    诸葛亮休息了一会,感觉肚子也不疼了,发烧也降了一些,诸葛晨让杨仪取了热毛巾为诸葛亮擦了脸。
    诸葛亮感觉人也轻松了许多,不禁对眼前的年轻人多了几分好奇。
    “夫人说你可堪大用,老师也推荐了你!”
    诸葛亮说,那么我须得考你几个问题。
    “我且说说军事,说说你的看法?”
    “杨仪,你将当前我军与魏军的情况说与小晨听听!”
    “当前我军与魏军处于僵持阶段,魏军预与魏军据一死战,可是司马懿闭门不出!”
    “然我军已相持3月有余,士气低下,骑虎难下呀!”杨仪感叹道。
    “战有打不了,退也不易退!如要退,恐魏军知道丞相有病,敌军乘机追击!”
    听完杨仪的一番形式报告,诸葛亮望着诸葛晨。
    “小晨,你如何解当前困局!”
    诸葛晨站起来,向诸葛亮躬身行礼,“那么,小侄就板门弄斧了!”
    “晨以为,当前唯一之上策,就是:顺利撤回!”
    诸葛亮轻轻点了点头,当前也只有这一个唯一的退路了。
    “那么,你可有撤军的良策?”
    诸葛晨点点头,“为今之计,唯有一招,瞒天过海了!”
    诸葛亮熟读兵书,自然知道漫天过海了。
    “那么闲侄怎么布局这招漫天股海呢?”
    见诸葛亮有些兴趣了,诸葛晨边娓娓道来。
    “此计的最终目的是顺利退回蜀国,我国常年征战,已经不能再打仗了”
    “此计要成,必须做好三件事情!”
    “请说!”,诸葛晨顿了顿,请主簿大人将账外兵卫离门再放3米。
    诸葛亮点了点头,示意杨仪去办,然后等到杨仪进来。
    杨仪算是诸葛亮的心腹,也好有个见证。
    “其一,要请出魏延将军,唬住司马懿!”
    “其二,撤退前再造声势,怒骂司马懿胆小鬼,令其以为蜀军是因为魏军不出战,而恼羞成怒,无奈而归!”
    “其三,提前布防回撤路线,设置陷阱,阻击部队,迟滞魏军追击!”
    诸葛亮耐心听完诸葛晨的计策,心中微微赞叹,此三策思虑严禁,缓缓相扣。
    杨仪确实有些不解,“魏延恐不愿撤兵!”
    历史上,杨仪和魏延不和,魏延为人刚直、骄傲,曾有言曾拔刀预砍杀杨仪,诸葛晨自然明白这点,但是,这次撤退,只有说服魏延,否则以魏延的脾气,诸葛亮死后,必然和杨仪不和,造成军心大乱。
    “丞相,此事千万不能告诉魏延那?”杨仪知道自己和魏延不和,这时候的魏延为先锋将军,杨仪虽为长史,两人确实十分不和谐,诸葛亮和费祎多次相劝,方才使得而人相安无事,如果诸葛亮死了,这两人都为恐另一人凌驾自己之上,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让我考虑一下!”诸葛亮有些疲倦,“我休息一会,主簿也去休息,小晨就留在营中,我一会聊些家事”
    ′
    杨仪只得退出大帐去休息了!
    诸葛亮稍作休息,就和诸葛晨聊了一会家事。
    “小晨,当下我还有一个疑问,真是不好解呀?”
    “丞相大人但说无妨!”诸葛晨说。
    “我之前没有考虑的几个问题,你可以和我说说你的看法吗?”
    “丞相大人,不如让我来猜猜你的问题!”
    “好吧!你且猜猜我要问什么?”
    “丞相大人现在心中恐怕有另两个问题没有说出来吧!”
    诸葛亮点点头,“我以前的确没有认真考虑过,才至于为我蜀国埋下后患那!”
    诸葛晨也不谦虚,“余下两个疑问,一个就是,你之后谁为主帅?”
    诸葛亮点点头。
    诸葛晨说,“正是,军战上魏延勇猛,姜维尚不成熟,王平也可!”
    “然而,魏延虽勇猛善战,可为大将,但是此人性格鲁莽钢直,不能为帅,不易降服!”
    “姜维虽为帅才,然现在军中资历不如魏延,不好直接提拨到魏延之前!”
    “如果长史杨仪主事,但是与魏延二人不和,恐二者只能余一!”
    诸葛亮心中一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个点,自己近段时间,只是顾着和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交代身后军事,魏延身为前锋,诸葛亮却忽略了这个人参与商议。
    而以魏延的脾气,如果诸葛亮将主事权交给杨仪的话,魏延势必不服气,将造成将军之间较大的隔阂!
    而如果将主事权交给魏延,由于魏延此人十分骄傲自负,由于作战勇猛,战功累累,由于此人刚愎自用的原因,又不能团结其他人士,空怕也难以负重。
    这事情成为一个死结,杀了魏延,恐军心不稳;留下魏延,恐其不服杨仪,阻挠大军回撤。
    “丞相大人,此问题我一会儿解答!”
    “另一个问题,你可能没有想过问我的?”
    “哦,你倒是说说看!”
    “那就是未来10年的战略规划!”
    诸葛亮心中大惊,难道你真的有治世之才?
    诸葛亮不得不重新打量了眼前的年轻人,这时候真有点像当年和先帝刘备做隆重对的情景呀。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天下未来大事,以及刘备未来应该如何三分天下的大计。
    “小侄当然记得当年丞相大人的隆中对呀!”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晨缓缓背出诸葛亮的《隆中对》,也算是拍了诸葛亮的马屁了。
    “那么,你认为什么才是蜀国的出路呢?”
    诸葛晨搬了一张凳子,坐到了诸葛亮的床前。
    从桌子上拿过诸葛亮的扇子,“丞相这扇子可否借我一用”!
    诸葛亮点点头,“可以!”
    “要中兴蜀国,统一三国,需要三步走!”
    “第一步,军事上,扼守关口,修边防,强防守,造武器,重新训练军队!”
    “等等,你说重新训练军队,难道我们的士兵不够勇猛善战?”
    诸葛晨说,“是的,咱们现在的士兵一个能够抵挡魏军几个?咱们能够几十米内不用刀剑,就可以斩杀对方?”
    诸葛亮说,“我们士兵和魏军力量相当,短兵相接,战将强者,兵力相等则胜败相等!”
    诸葛晨说,“假如我一个士兵可以抵抗魏军十个士兵,我一个士兵可以100步外斩杀敌兵,我一个士兵可以抵抗对方一员马上战将,丞相以为这样的军队,比起现在的蜀军如何呢?”
    诸葛亮微微一笑,“贤侄,你是在吹牛吧?除非你军中人人皆为大将军?”
    诸葛晨说,“不是,我可以在未来1年内实现这个强兵战略!但是目前要你相信的确有些困难”
    “不如这样,明日早晨,你挑选十个强壮的士兵,和我来一场较量如何!”
    “好,”诸葛亮也许是退了高烧,心情也好了起来。
    “那接下来还有两步呢?”
    诸葛晨继续说,“第二步,兴水利、兴农业,科学种田,富裕百姓,充足国库”
    “第三步,兴教育,办学堂,强科技,储备人才,科技强国!”
    第二步很好理解,但是第三步的科技,诸葛亮有些不解。
    诸葛晨笑笑,说的简单一点,“我听说过丞相的木马牛车、诸葛强弩!这些就是科技”
    诸葛亮也笑了,“就是工匠技术嘛?”
    “是的,我们要制造比现在的铁质兵器强一百倍的特种刚材!这些需要技术革命,单靠丞相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诸葛亮的眼睛一下明亮起来,一起凭借一个人的聪明才能,发明了运输粮食的木马牛车,发明了弓弩,虽然已经使得蜀军的装备强了不少,但是由于这些兵器对手也可以轻易仿制,所以优势么有保持太久。
    要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来研究军工,那是多么可观的未来。
    诸葛晨说,“民间有一句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也笑了起来,就是说人多力量大了。
    这些道理诸葛亮也不是不懂,只是由于自己琐事太多,加之不太放权,所以导致今天的局面,蜀中可用的人才太少了。
    “哎,”诸葛亮长叹一声,“晨儿,你一语惊醒梦中人那!亮惭愧”
    诸葛亮听了这番道理,一身冷汗出来了,自己多年操劳国事、军事,却忘了培养人才这一个大事,或者只重视了身边人才的培养,却忽略了国家的人才储备!这是多么失败的国策呀!
    好一个后隆中对呀!
    有了这三点建议,何愁不能中兴蜀国,实现先帝和自己一统中原、光复汉室的心愿呢?
    诸葛亮心中暗暗有了决定,但是还是想看看明天这个家伙究竟如何与自己的10个士兵打一战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