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迎上来见礼,多少有些得瑟,道:“国公爷,大获全胜!”
张辅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好半天才道:“好小子,了不起!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刚好宋瑛策马过来,听他夸张宁,马鞭一指押也先的方向,道:“英国公,你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也先投降了。”
“什么?也先投降了?”张辅差点从马背上摔下去,连称呼都来不及喊,不敢相信地问:“你没骗我吧?”
宋瑛笑得见眼不见缝,道:“我一开始也不相信,呶,在那儿呢,你自己不会过去看吗?”
张辅依然不相信,一副你不要糊弄我的表情,道:“真是也先?”
宋瑛收回马鞭,眼中含笑看了张宁一眼,道:“真是也先。你也不想想,瓦剌怎么抵挡得住我们的‘雷鸣’,早就被轰得不成样子了,不投降只有死的份儿。哼,总算也先识趣。”
张辅先前看到这边火光冲天地动山摇,对宋瑛的话早就信了几分,转头对张宁丢下一句:“好小子,了不起!”拍马朝宋瑛指的方向驰去。
张宁朝他的背影喊:“国公爷,让你的人帮忙啊。”
张辅勒马回头,就见张宁指指伸出双手排队等待捆缚的降卒,道:“人手不够。”
人手不够!张辅汗,一声令下,带来的士卒下马,冲向降卒。
一直忙活到天色将黑,才把降卒捆好,张宁、宋瑛、张辅一起押着也先和降卒回营。
朱祁镇早就得到消息,一直等着了,得报他们来了,亲自迎了出来,张宁刚要行礼参见,朱祁镇抢上一把扶住他,道:“快快免礼。张卿功劳不小,快和朕一起入内。”
携了张宁的手,和张宁并肩入帐。
朱祁镇在帐中居中而坐,赐张宁坐了,宋瑛和张辅等百战沙场的老将,满腹经纶的文官只能站在下首相陪,不过人人觉得应该这样。
张宁和宋瑛分别说完战场的情况,朱祁镇吩咐押也先进来。
也先一进来便垂头丧气道:“陛下,我输了,但输得服气。”
不服气不行啊,人家的士卒站着随便扔几个黑乎乎的东西就能把他打得一败涂地,完胜他引以为傲的神箭手,草原上的英雄最重英雄,输在这样的对手手上,不丢人。
朱祁镇道:“你可愿投降?”
也先跪下道:“愿意,只求陛下饶过我带来的士卒。”
朱祁镇宅心仁厚,自然不会做屠降的事,他点头答应,好言安抚几句,命人带他下去,然后望向张宁,道:“张卿,你看……”
瓦剌是一个好狠斗勇的民族,这是他们的生存环境决定的,要融合他们很难,好在张宁见过成功的例子,只稍微思忖,便道:“陛下,草原上还有大汗,须派一支精兵强将讨伐才是。至于也先,不妨带回京城。”
也先是瓦剌实际的掌权者,手下兵强马壮,在瓦剌威信极高,万万不能让他回去。瓦剌还有一个大汗脱脱不花,出自黄金家族,名义上是瓦剌的统治者,实际上是也先的傀儡。
既然是名义上的统治者,那么便只能擒获他,才算将瓦剌收归版图。
也先的精兵强将悉数投降,王庭空虚,此行并没有多少危险,这是白送的功劳啊,是足以封王的大功,宋瑛和张辅都心动不已,张辅抢先一步,刚行礼要说话,朱祁镇道:“张卿辛苦一趟吧。”
同是张卿,他的眼睛却望向张宁。
张宁当仁不让道:“臣领旨。”
打扫战场,休整三天,张宁率军北上,一人双骑,袭击王庭去了。
也先战败的消息传到王庭,脱脱不花吓得魂不附体,得知张宁大军到来,马上投降,张宁兵不血刃收复瓦剌。
张宁并没有立即回师,而是给朱祁镇写了一封长长的奏章,先是报喜,接着详述治理瓦剌的方法,重点提出设瓦剌为省,进行融合。
朱祁镇接到奏章,大喜过望,先封张宁为秦王,再准他所请。
张宁接到诏书一看,并没有指定由谁治理瓦剌,他可不想留在这里,于是再写一封奏章,举荐宋瑛。
对他所请,朱祁镇全都同意。
宋瑛没想到这份美差会落在自己头上,颇感意外的同时,又有些感激,觉得张宁会举荐自己,给自己这份功劳,多半看在宋诚面子上。
宋瑛接诏即行,不日赶到王庭,和张宁交接。
张宁和宋瑛详谈两天,详细说明治理方针,待宋瑛领会他的意图之后,才带上士卒,押了脱脱不花以及一干瓦剌权贵、后宫嫔妃回师。
朱祁镇行宫设在土木堡,等张宁大军到来才一起回京城。
一路百姓洒道迎接自不用说,不日赶到京城,百官出城五十里迎接圣驾和秦王。
经此一役,张宁权势如日中天,秦王成为百姓口中的传说,更有说书、戏班子演起“秦王灭瓦剌”的故事。
张宁得知,苦笑不已。
回京城后,他依然佩玉不离身,时常揣在袖袋里,却少有拿出来的时候,朱祁镇赏赐的秦王府更是闭门谢客,谁也不见。
他每天不是在京城中闲逛,便是在茶楼酒肆听曲听说书,日子倒也逍遥自在,至于政事,那是一推三五六了。
朱祁镇十分无奈,寻思他年龄不小,得给他说一门亲,又想他举荐宋瑛,不如将宋瑛的孙女许配给他,没想张辅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亲自进宫求朱祁镇赐婚,要把聪明伶俐的十孙女许给张宁。
朱祁镇飞书征得宋瑛同意后,亲自作媒,将宋氏和张氏同时许配给他。
张宁无语了,你们这么草率决定我的婚事,有经过我同意吗?不过,他也知道,两位少女都相貌出众,张氏极贤惠,宋氏弹得一手好琴。
嗯,总之一娶娶俩,他是赚了的。
又过一年,张宁有了长子,小家伙眉眼极似张宁,而且不怕生,见人就笑。
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准备,大明的精兵也到了向西北进军的时候了。
朱祁镇听取张宁的意见,大军过王庭,向西伯利亚进发。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