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航海王

第131章 大明缺银

    
    其实,李兆同如果不是担心弘治皇帝会撂挑子不干,他更想提出“摊丁入亩”,因为“摊丁入亩”与“一条鞭法”的最大区别就是:
    “摊丁入亩”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
    而且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这等于就是朝廷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使得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这对商品经济的活跃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也能给李兆同增加更多的寿命!
    但是,一步跨越道“摊丁入亩”,步子是在太大了,李兆同担心弘治皇帝接受不了,所以,他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条鞭法”。
    可即便他选择了“一条鞭法”,反对声也马上到来了。
    张懋首先站出来道:“陛下,不可!臣对一条鞭法,表示反对!”
    张懋当然得反对,他家是大地主,一旦“一条鞭法”实行起来,他家那些非法侵占的土地,可就要交税了,这是他接受不了的。
    “卿为何反对?”
    弘治皇帝反倒觉得,这“一条鞭法”,还挺不错的,他仔细盘算了一下,一条鞭法确实可以打击到贪官污吏,使得国库收入增加。
    另外在解运方式上,“一条鞭法”也能使得由民运民解改成了官运官解。
    因为如今实物税多,民运会方便,可将来一旦实行“一条鞭法”,银子就会变多,到时候,朝廷运银子方便,完全可以选择自己运,这样还能保险。
    最后,也是弘治皇帝对李兆同提出“一条鞭法”的猜测,那就是,“一条鞭法”可以使得赋税和徭役合并。
    如此一来,那些加入到作坊工作的人,就不需要停下工作,去服徭役了,这使得作坊也不用因此停工,这对那些作坊而言,是很有利的。
    李兆同显然是站在这些作坊的角度上说话的,所以,弘治皇帝认为这就是李兆同提出“一条鞭法”的原因。
    这个原因,弘治皇帝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对于“一条鞭法”,弘治皇帝还是很看好的,因而,现在张懋第一时间反对,弘治皇帝的脸色微变。
    “陛下,我大明缺银啊!”
    张懋,必然是首先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才提出反对,但他肯定不能直接说“一条鞭法”损害了他们这些勋贵、大地主的利益。
    他得找出合理的理由,什么理由最好?
    张懋的脑筋转的很快,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大明缺银!
    大明缺银吗?
    缺!
    非常缺!
    在几百年后,凡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是李自成灭了大明。
    但这只是一个表象,大明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经济的崩溃,而导致明朝的经济的崩溃的导火索就是白银短缺,可以说是白银毁了大明帝国。
    而很多人都知道,欧洲人开始大航海时代之后,从美洲得到了大量的白银,而这些白银,有不少,流入了大明。
    可是,外面流进来这么多白银,大明怎么还会白银短缺,甚至造成整个大明帝国的崩盘呢?
    这就是小农经济思想作祟了!
    很多地主老财,赚到了钱,就把这些钱藏入地下,不拿出来,以防后代出现败家子,导致家族衰败,子孙受难。
    这么一来,钱都藏到地下去了,市面上的银子、铜钱,能不短缺吗?
    在那个时候,大明又实行了“一条鞭法”,而且在张居正死后,“一条鞭法”失去了张居正这个坚定支持的保驾护航,加之官场腐败日益加剧,使得出现了“鞭外加派”的情况!
    什么是“鞭外加派”?
    就是在“一条鞭法”之上,再增加徭役赋税!
    其中最典型,也最严重的,便是大明末年的“三饷”加派。
    上行下效,“三饷”之外,鸭饷、牛饷、禾虫等饷也堂而皇之的出现了。
    如此情形,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加之白银本就短缺,“一条鞭法”还使得银贵谷贱,百姓活不下去,能不闹起来!
    而闹得最凶,甚至闹得大明灭亡的李自成这伙人,主要来自哪呢?
    来自西北!
    为什么闹得最凶的人来自西北?
    因为中国本就是一个贫金银的国家,大明时期的银子主要依靠贸易从日本、欧美等地流入,由于东南地区是丝绸茶叶等贸易商品的产地,白银的流向是东南-京师-东北再通过贸易回到东南,而西北方,却基本没有白银流通!
    如此一来,本就严重缺银的西北能不疯狂闹起来吗?
    再加之大明末期欧洲市场爆发了贸易危机,以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遭到了沉重打击。
    大明尽管与欧洲相距遥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影响,使得大明末年白银的进口骤减,最终使得整个帝国因为缺银,金融崩溃而灭亡。
    所以,张懋还真说对了!
    实行“一条鞭法”,那就必须保证银子充足,否则,这“一条鞭法”,推行全国,并不见得有多大的积极意义。
    说到底,“一条鞭法”还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仍然是为封建社会的基础服务的。
    张懋一下切中要害,弘治皇帝也不是昏君,他很快就想到了一旦“一条鞭法”推向全大明,恐怕就要出现“银贵谷贱”的情形了,因为他很清楚,张懋说的没错,大明是真的缺银子。
    所以,弘治皇帝看向了李兆同,那表情,充满了遗憾。
    弘治皇帝的这个表情,等于就是在告诉李兆同,这“一条鞭法”,朕不能接受。
    李兆同也知道,张懋真的切中了要害,他提出“一条鞭法”,也没打算让弘治皇帝全盘接受。
    因为李兆同很清楚“一条鞭法”的地域局限性,他的“记忆”中,“一条鞭法”其实只适合在江南地区实行。
    可是,时代不同了!
    不是吗?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半年前的那个时代了!也不是李兆同“记忆”中的那个时代了。
    因为李兆同这个变数的出现,大明已经出现了剧变!
    因为李兆同联合朱厚照创办了“大明皇家股市交易所”,很多埋藏在地底下的银子,已经被挖了出来。
    李兆同别的地方不敢说,京城、三角淀、天津卫三地,是绝对不缺银子的,甚至,银子还在贬值!
    所以,李兆同立即辩解道:
    “陛下,英国公没说错,我大明缺银,可是,陛下,京城、三角淀、天津卫这几个地方,不缺银子啊!甚至,这几个地方,银子还在贬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