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684章 技术如何传承下去

    
    大航海的事情不着急,没有足够的船,没有经历过风浪的考验,什么都无从说起。
    近海航行的船支,运兵到处走走倒没什么,但根本没办法远离岸边五里范围。这还是有指南针和望远镜,否则超过五里还是有可能看不到陆地。
    还要期待不要遇到风浪,否则的话不能在风浪到来前靠岸,可能会翻船……
    好在龙骨的构造,刘韬大概记得,画了图样给工匠。利用建造学的铆接技术,设计出一个合理的龙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船造出来。
    刘韬来到船坞的时候,第一艘大型远洋船,已经到了尾声。
    检查,最后的装修,年底可以考虑试航一段时间,毕竟以前没造过。三个月内没有问题,才会正式作为标准,开始大规模建造。同时这艘船,也才会开始服役。
    “没想到你们把技术完全吃透,朕非常惊喜。”刘韬接见了几个工匠。
    “也是陛下给出的图纸和构造非常合理,我等才能造出这样的大船出来。”大匠激动的说道,他是个老船匠,造了二十年的船,从来没有造过那么大的船。
    这次造船,不仅仅是任务,更是挑战和突破。真的把这艘船造出来,那么老船匠,大概可以吹一辈子!
    朝廷派人找到他,拿出大汉皇帝画出的图纸时,他甚至不需要俸禄,都要加入进来。
    “这样的船也就一般……”刘韬看了看船,作为远洋船也只是基础,更高级的他大概也有印象,但也仅仅是有印象。
    没有谁会专门看一大堆航海知识,船只的了解大概也就是外观,内部什么情况,龙骨的构成一般也不会有谁会专门去看。更别说近代大多都是钢铁船只。
    这个时代就算了? 比如说抗腐蚀性涂料这点? 就是最大的问题。再说,也没有那么多的钢铁可以这样挥霍? 退一万步说? 也没有什么进攻,非要用钢铁船只来防御。
    “很抱歉? 以老朽的能力,也就只能暂时做到这个地步。”工匠闻言? 倒没有不服气? 陛下能拿出这样的图纸,有更好的不奇怪。
    只是对于造船技术的了解,这个程度,他也是花了不少心力才做到这点。
    毕竟这年头? 大多船匠? 本身其实没有文化……能看得懂图纸,与其说是对数据的了解,还不如说是对船只的了解。
    刘韬找了三十多个老船匠,能看懂的只有这个六十岁的老船匠。他的年纪,甚至已经没办法亲自参加建造? 只能用丰富的经验去指点其他工匠建造。
    甚至于,自己是否还有更多的寿命? 去坚持到打造下一艘更大的船支,他心里也没底。
    “打造完这艘船? 其他工匠也有了经验……”刘韬看向老工匠,“到时候? 你愿意成为大汉皇家造船学院的院长? 把你的技艺传授下去吗?”
    老工匠丰富的造船经验非常宝贵? 不能就这样丢掉。再和语文数学结合起来,新一代的造船师,技术是否能更进一步,刘韬很期待。
    “这个……”老船匠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的儿子也能进入学院教书,想来他的技术应该不比你差。”刘韬看向老船匠。
    “老朽没有儿子……”老船匠神色黯然,生了三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继承自己的技艺。或者说,就是没有儿子,才把心思都投入到造船上面。
    果然,又是传男不传女的那一套啊……刘韬叹了口气,因为这个不知道多少优秀的技术失传。当然,还有儒家奇技淫巧那一套言论,工业一直发展不起来。
    毕竟生产技术提升,粮食产量就必然会提升,粮食价格就会下降。井田制为什么没办法恢复,因为生产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不管是农具还是耕种模式都有很大的改变。
    如果让大家恢复春秋时期的生产技术,那个时代的种植模式,一亩田就半石不到的产出,那么肯定井田制可以执行。
    粮食卖不出价格,那么只能开始考虑经营别的东西。经商或者生产一些复杂的商品,不仅成本高,而且有亏本的可能性。
    而且要投入人力财力,还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去理解市场行情。这样家族子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读书,不读书怎么考试,不考试怎么出仕?不出仕,家族怎么发展壮大?!
    于是到了宋朝之后,就算地主已经无法再简单操控粮食价格,他们也还有别的手段。
    比如说大力发展纺织业,大量种植桑树,江浙一带一大堆的农田改成桑林。说到底,就是粮食不值钱,但丝绸肯定值钱。
    奇技淫巧姑且不说,最近耕读传家这个词,在刘韬看来也是越来越厌恶。
    要说贫寒子弟,那也基本不是靠耕种发家,比如简雍和阚泽这类,田地都没有,怎么耕种;有点田地的,基本都是为生活操心,根本没多余的功夫去读书;最终能耕读传家的,基本都是土豪地主,世家豪门而已。
    耕也不是自己耕种,而是家里一大堆田地,可以请人来耕种。依靠耕种产出粮食卖钱来获得收入,进而供应自家子弟读书学习,目的是考取功名,这才是‘耕读传家’。
    “传授几个弟子吧……优秀的手艺失传,那是国家的损失。”刘韬郑重说道。
    老船匠不知道,自己的手艺怎么就上升到国家损失上面。不过也能感觉到,皇帝陛下,是真的看重自己的手艺,顿时非常激动,当即表示一定全力培养。
    “宪和……你说要怎么样,才能让那些有着优秀手艺的人,能安心把手艺传出去?”刘韬在回去的路上,还是忍不住问了问简雍。
    “之所以会那么宝贵自己的技术,哪怕实际已经落后了也不肯传下来,说到底就是担心子孙没有这个手艺,吃不饱饭。”简雍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从根源解释。
    就算传授给弟子,也是不完整的,因为完整的只能是自家的孩子。但结果没有儿子继承,或者儿子不愿意继承,那么到底是带着怨恨,还是无奈的心情,把技术带到棺材,这个很难说。
    也有可能是难为情,没办法对弟子解释自己教得不完整,打算重新教授。身为老师的尊严作祟,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还有就是弟子一般都各自离开,要找回来也不容易。
    “也就是说并非仅仅是专利法,就能解决的问题……”刘韬叹了口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