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四百零一章 沿海战起

    
    忙起来的时候,四年的时光,那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军事书院开课,傅振商入学;次年二月,金陵女子学院开课,傅振羽就任第一届“院长”,两年后,传院长与范茗。
    同庆十八年秋,陈峰回京参加直隶乡试,榜上有名。陈峰中举后直接南下,重归金陵,并没有参加同庆十九年的会试。
    同庆十九年春闱,三甲两榜进士共取士子三百零九位。其中,京城国子监监生一百二十位,南京一百二十二位,余下方为各大书院输送学子。此次科考,是两监建立以来,南京国子监第一次超越京城国子监。
    随着南京国子监的崛起,南京国子监忌酒李子坚,正式成为士林的标杆。南湖书院跟着水涨船高,便是傅振羽的传说,都被烙上了浓重的李子坚烙印。
    傅振羽对此一言不辩,不是不想,而是没空。她急于脱手女子学院,为的也不是什么大事,乃因她要去做账房。
    顾咏言和孙皓组建好人手,闽祝出船,已生了儿子的齐阳,携带齐家一半家资,一并投入“远洋”商号,于同庆十七年九月出航,十八年四月归;第一次出航,从距离到财物都是收着的。待到了第二次,齐阳这个胆肥的,直接跨了两个大洋,用了整整一年四个月,于同庆十九年,带着黄金归来!
    一瞬间,远洋商号,富可敌国。那么一大笔财富跟前,傅振羽自己上还不够,又让李子坚把钱文举从基层拉到金陵,任南京国子监户部侍郎,兼职给远洋商号打杂。
    手中有钱,李子坚又打开了局面,书坊不再隐藏实力,各项准备工作齐备之际,傅振羽全面打开普及底层教育大业。京城国子监陆忌酒听了孙女传来的消息,硬生生地又在忌酒的位置上抗了下去。
    他要好好活着,活着看到圣朝教育天下!
    傅振羽如此忙碌,亲闺女的教学都是请了专人,何况一个余姑娘呢?不过,按照陈太太的说法,傅振羽给余姑娘请的各色女先生,都是京城贵女才能见到的人物,余姑娘只有欢喜没有不悦的。
    一切蒸蒸日上之际,福建传来噩耗。倭人全面来犯,福建沿海城镇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恰军事书院第一批学子即将结业,送他们入伍不是问题,问题是,以何种身份入伍。
    事情的起因,不是傅振羽惹起来的。傅振羽的印象中,军国大事自然要归国之所有。对此,李子坚和顾咏言持有不同观点,尤其是经历援朝的顾咏言,他坚决反对这些子弟直接入伍,而是道:“我听闻福建华将军得朝廷特令,以募兵方式招兵。他能如此,我们为何不学?”
    李子坚道了另外一件:“这些子弟参加科举,多了不说,秀才功名可得。眼下让他们入伍,其官职必在百户之下。百户以下的军籍,比民籍还不如。让他们以弃士籍入军籍,定无人愿意。募兵则不然。募兵仅限时战,属货银两讫的买卖,战后即散,并不要他们入军籍。先以募兵参战,取得战绩,再转军官方为正途。”
    难得李子坚啰嗦一回,傅振羽倒也听明白了,她听完后,只问了一句:“正途不应该是努力提高军籍的待遇,尤其是底层士兵的待遇,让天下百姓以入军为荣,以入军为己任?”
    一室寂静。
    李子坚第一个回神,他望着顾咏言,道:“你师父的话,我听着有道理。那么,这事就交给你了?”
    顾咏言本就走的是武职,又是傅振羽的头名弟子,责无旁贷是必须的,只他也不傻,笑道:“这等利军之大事,军中何时有主导权了?还不是文官说了算?”
    武将拿命去拼,拼成了就是巨大利益,文官总会多思;若将文武收入定同一等,武将又不愿意了。两大集团的人,才会常年争吵不休。到底文官嘴皮子更利索,除战时外,其他时候都是武将吃亏,文官占主导地位的。
    可要李子坚拿到文官之首,这也不是上下嘴皮一动就可以解决的事。李子坚思索良久后,道:“再给我十年。”
    顾咏言吓得合不拢嘴。
    十年后,李子坚不过四十岁。圣朝建国百年,内阁组建八十年,四十岁入阁的,还没有一个!
    李子坚见他这般,挑眉问:“怎么?给你十年,你不够?”
    李子坚给自己要了十年,顾咏言便也要用十年,干掉父兄,爬到镇远候一般的位置。想想就觉得刺激,顾咏言喉咙咕咚几下,道:“且看我在福建的表现!”
    至于眼下军事书院的学子,以募兵的方式,加入顾咏言麾下,由同样募兵进入军队的陈峰做了个百户。傅振羽到底自私了一些,叮嘱两名弟子:“替我照顾商哥儿。”
    别人都入伍,傅振商为免不了这个责任。便是叫他不入,他自家也不愿意的。拦不住人,傅振羽只能多做防护。还好,钟山书院那里的医者出了几批,自然随军南下。生命面前,钱财就没那么要紧了。傅振羽手头不缺钱,药材备的那叫一个足。
    李子坚见银子如流水一般消失,调侃道:“拿自家的钱补军需,你是怎么想的?”
    傅振羽却是一本正经地回答:“国家,先有国,后有家。相信我,倭人比蒙古人、女真人、契丹人什么的都糟糕!”
    毕竟,其他民族的人攻下汉人江山,大家伙还是一国的……
    李子坚原本不过是调侃,见她如此是正经,少不得多思量一二,加派人手去福建多了解情况。这一多了解,发现了新的情况。倭人此番能如此大规模骚扰福建一省,乃因并非一国之倭。李子坚将消息送到顾咏言手中,顾咏言原本就有猜测,这下更确定了。
    顾咏言乃是南京守备处支援福建战事之人,他虽年青几岁,又有李子坚的人在跟前辅助,也不私做主张,带着探子去见福建总兵王向安、福建战时总督华将军,将此事上报,并建议:“福建需要增兵安民,以及,其他沿海诸省,同需戒备。”
    也就是说,进入全国备战状态。华将军真打了这样的申请,就要负全责。可若不打这申请,果如顾咏言所言那般,圣朝危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