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范文程怎么想,明军撤退,清军深入追击。
洪承畴则是执行以攻为守的策略,叫人勐打勐冲。
双方连续打了好几场仗,连连冲战。
女儿河沿岸一路躺下了许多人。
直到明军撤到山岭,纵然连皇太极也不敢轻易派人追击了。
这种地形及其容易打埋伏。
再加上范文程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了,万一锤匪也在这里准备借用明军之手埋伏咱们大清,岂不是越发的吃亏?
这种极难的撤军路线,着实是出乎了皇太极等人的预料。
洪承畴从松山大营出发,先虚晃再虚晃,最后不玩虚的了。
经此一战,清军军心、战心已散,无心再战,都想着回去保住自己的家产。
皇太极只是咬掉了明军的两三万人,可己方也损失数千人马。
为此得到了被烧毁的锦州,他也只得下令把松山城夷为平地。
只能攻取塔山、杏山。
为此也只是旧事重提,继续采取挖掘壕沟围困的法子对付坚守的明军。
在洪承畴率部走山路的时候,多尔衮移军塔山,用红夷大炮轰城。
第二天,城墙就被轰开,清步骑一同涌入。
至于杏山,不等清军集中发射火炮,轰击杏山,便有城中百姓开门请降。
就在明清双方在女儿河河畔相互厮杀那几日,马科等人早就会同塔山明军跑到宁远城去了。
清军历时二年的奋战,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大明关外重镇八城已失过半,宁锦防线正在走向最后的崩溃。
唯一的遗憾便是,皇太极把歼灭战,被拉扯打成了追击战。
不仅没有俘虏他盼望了收降十年的男人祖大寿,更没有俘虏洪承畴等一系列大明高官。
清军表面上取得了大捷。
可是在锤匪的搅和下,这个大捷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皇太极只能率领大军返回盛京,以此来安稳军心。
至于多尔衮等人部下,对于攻占两山,也没什么太大的情绪,因为他们也都想要回家看看。
正是因为他们都参与过劫掠大明,所以才会知道被劫掠过后有多惨。
锤匪把盛京周遭搅和一通,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有什么想法和消息。
朝廷上下办事搪塞拖延,根本就不已国家安危为念。
无论崇祯写了什么上谕,明旨,都是朝廷内外的搪塞摆烂。
毕竟闯贼、锤匪的威胁就在眼前,至于救援松山之事,根本就无暇关心了。
这些人干脆放弃松锦,连洪承畴的死活都不在乎了。
万一闯贼在洪承畴回军之前,就攻破京师,他们还得做顺臣呢。
现在大明根本就用不着面临攘外还是安内的两难选择,直到此时他们才确切的认识到,不安内根本就无法攘外。
目前而言,李自成的威胁远超贺今朝,更远超关外的爱新觉罗。
崇祯一直都在期盼着能够把洪承畴这支兵马调进关内剿灭叛乱。
这样,才有机会重振山河。
就剩下吴国俊这一支忠心耿耿的兵马,崇祯认为不能轻动。
但这件事在内阁大臣们讨论数日都没有结果。
原因很简单,阁臣们深知此举意味着放弃宁锦防线以及大批国土,碍于名节考虑,他们故意推诿不决。
因为大家都不想承担责任,甚至反对皇帝的建议。
除非皇帝自己要跟他们说决定放弃宁远锦州等地,才能把他们全都调回关内。
崇祯则是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波人马再不返回关内,那他这个皇帝真是要做到头了。
故而一直在派人询问吴国俊,那些蒙古人的动作如何了,可有消息从草原上传回来?
对于这件事既然阁臣们不肯肩上扛起责任,崇祯只能在关外之地弃不弃上亲自做出决断,那就是放弃,然后退守山海关。
但阁臣们依旧不敢给洪承畴等人下令,故意拖延。
待到崇祯得到吴国俊的回复,说是大批人马已经攻打沉阳周遭,扰乱军心,相信洪承畴等人必定会抓住机会与清军决战,然后返回关内。
他已经派出大批夜不收,前往辽东等地打探消息。
一有最新消息,立即上报陛下。
有了帝国无双上将的回信,崇祯心里踏实多了。
这笔银子花的实在是值,要是察哈尔部的蒙古人能够杀死爱新觉罗家里的几个宗室,那可就更好了!
】
有了底气的崇祯立即给阁臣们发去谕旨,叫他们速速决断,不要再犹豫了,否则到时候连百姓带土地全都保不住。
这道谕旨显然是带着最后通牒的意思,叫周延儒立即拟旨进行。
如果需要再议,叫想要发言的大臣先把提纲上报。
要不然就闭嘴!
崇祯如此强硬的态度,更是让周延儒等人恐慌,到了最后时刻,皇帝是不是还想着要杀人?
如此行径,就是再给顶风抗旨的大臣们施加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周延儒还是不愿意接受“拟旨执行”第一方案,而是采取“必须再议”的第二方案。
毕竟按照崇祯的习惯,他突然变了性子,主动决断承担责任,手底下的大臣们也得迟疑。
一个人的本性不可能随意改变。
于是周延儒召集内阁六部台省等官在德政殿的旁室紧急会议,有几个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思,极力主张放弃关外,全都应对京师周遭的威胁。
其中以吏部给事中吴麟征争辩的最为激烈,大明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还想着鱼和熊掌都要兼得,简直是痴想妄想。
光是残存的京营能抵挡的住闯贼的攻势吗?
莫不如先把洪承畴等人调集回来,方能有更多的实力,进行反制,也会让闯贼李自成心生胆怯。
要知道李自成已经开始尝试向北直隶进发了。
但是内阁首辅周延儒仍旧是消极态度,他认为皇帝的话不可信。
便提出了许多刁难的问题,比如放弃关外之后,该怎么个守法?
撤退的军民怎么安顿?
并且一定要辽东的总督、巡抚、总兵商议出来个一二三具体实施细则来,朝廷方可以同意行动。
吴麟征听到这话都气笑了。
关外这些人正在与皇太极带领的鞑子厮杀,上哪里去静下心来相商这种事?
况且不都是朝廷制定政策下发,让底下的人执行?
如今怎么还颠倒过来了!
总之周延儒就是不往下推动,顺便说朝廷没钱了!
大明户部能够直接支配的银两所剩无几。
但不论朝中还是地方上的文武官员们却丝毫也没有表现出要振作起来复兴图强的意向。
文官们一如既往地贪污纳贿、榨取钱财,而且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排挤、咬噬,把朝廷搅得天翻地覆。
各地握有重兵的大将们则把军队当成了自己的私人财产,常常为了保存实力而临阵脱逃或是根本不听调遣。
崇祯当皇帝后他真可谓殚精竭虑,朝干夕惕。
如今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悲愤、沮丧,甚至非常委屈。
他在无人的时候哀嚎时运不济,痛恨朝臣的腐败无能,但身为大明的皇帝,他却不能不独自挑起挽救危亡的重担。
他再一次下定了奋发图强的决心,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改变命运,改变大明的面貌。
可实话实说,没什么屁用!
但还是要维持一个皇帝的体面,所谓的死要面子,在朱由检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大明朝廷吵吵闹闹,不干正事,也没有人想要干正事了。
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楚,大明药丸!
那咱们还干什么差事啊,能混一天是一天,待到锤匪或者闯贼来了,直接投降保住性命。
最好投降闯贼。
因为贺今朝他杀人太狠!
他还不优待前朝的高官,不说官职给往上调调,还要进入什么战俘监狱去,那谁愿意投降贺今朝啊?
故而,京城的这些京官都背地里达成了共识,咱们要投也都投闯。
被驱赶走的山东总兵刘泽清得不到朝廷的军饷,又失去了原有地盘,只能纵兵抢掠,就当给自己麾下士卒发军饷了。
当然了,他名义上还是勤王军呢,被放在东边,用来防备闯贼的。
当年京师第一次戒严的时候,袁崇焕率部千里驰援,兵力雄厚,却不能不时时处处震慑于朝廷的威严,生死予夺听凭天子之命。
而现在,一个只有七千人马的总兵就如此骄横跋扈。
崇祯真是不胜感慨。
但事急从权,因为还要用武将,也就无可奈何。
他只希望洪承畴能够取得大胜,返回关内,给他一丁点美好的向往。
现如今大明的情况越发的糜烂了。
随即靖辽侯吴国俊会同蓟辽总督王永吉,作为负责蓟门辽东军事方面的大臣出来表态,请撤关外之军,支持陛下收守关之卒,成就荡寇之功的决策。
崇祯要首辅周延儒决议,但他仍旧不决议。
还请皇帝下旨要辽东巡抚邱仰民表明态度在定夺。
王永吉则是抓住吴国俊的手臂感叹,陛下依赖蓟门的军队,但是能有多少人可以御敌的?
现在唯一的计策就是主动放弃关外的土地,朝廷再也支撑不住洪承畴等人的战事。
吴国俊目前也没有接到洪承畴是否安全返回的消息,只晓得洪承畴依照约定行事。
毕竟杏山等地已经有明军跑回来报信。
在吴国俊看来,宁锦防线已经被破开,在守着宁远等地又有什么屁用?
他可不愿意闯贼李自成杀进京师来。
那大明的皇帝可是他吴国俊一早就打定主意,送给贺大帅的见面礼,同时也是自己的进身之阶。
王永吉再次联合吴国俊上书表态,崇祯拿着二人的奏疏叫周延儒等人看。
二人不敢言语,待到退下之后,窃窃私语,皇帝想要行此事,待到事情敲定,必以弃地之事杀了我们,该当如何?
结果被吴麟征听到了,立即批评他们,今日这个坎都不一定过去,还想着明天?
你们的脑子被驴踢了吧?
面对崇祯制定的策略,手下的臣子,特别是内阁成员,第一条想的都是要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掉进漩涡里,而不是帮助崇祯查漏补缺,看看能不能顺利实行下去。
大部分臣子都不赞成弃地,除非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此事由他来承担责任。
要不然皇帝的旨意,内阁有权力给退回去。
就在众人扯皮当中,吴国俊终于联系上了在蒙古境内横行的洪承畴部。
他们这伙人官军的形象,可谓是极为成功。
纵然被清军围困了许久,稍微碰上牧民,都立即把抢掠的事给回忆起来了,尤其还是洪承畴允许他们出手抢掠的。
因为他知道,就算是回到了京师,皇帝都不一定有银子赏赐他们,莫不如先让他们好好抢一抢蒙古人。
据他所知,喀喇沁部落也都降了皇太极,正是该抢的对象。
吴三桂躺在大车上养伤,此番没少与清军厮杀。
白广恩也吊着胳膊,这些总兵几乎个个身上带伤。
他们的心情都极好,总算是离开辽东这个鬼地方了。
回了中原,那还不是广阔天下任我闯,而不是被狗鞑子困在一个小地方。
吃穿住行都十分的操蛋。
洪承畴胡须也没整理,身上的衣服破了也不在意。
他就要穿着这身衣服回京。
祖大寿骑着战马,遥望前后一望无际的明军士卒。
清军撤了,剩下的便是长途跋涉,获得充足的粮草返回京师。
待到他们遇到吴国俊亲自来接应的时候,众多明军忍不住欢呼起来。
而吴国俊也派人快马加鞭把消息传回京师。
崇祯终于不在夜里时不时的哀嚎,而是变得极为兴奋。
洪承畴等大批官军都在齐化门外,面见了皇帝。
崇祯站在城门楼子上,远远的瞧着这批兵马,心里突然就有了定海神针。
他再也不用恐慌了。
朱由检又是赐宴,又是赏钱的,说了许多嘉奖的话。
最终赏给唐通、吴三桂等总兵每人四十两银子,属实是翻了好几倍呢。
士卒每人五钱银子。
这点钱,当真让这群厮杀回京的明军士卒们,无法对着崇祯山呼万岁!
这他娘的不是打发叫花子,又是干什么的?
咱们兄弟为国效力与鞑子拼杀,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就得五钱银子,这他娘的不纯纯湖弄傻子呢吗?
小说推荐
- 从签到开始当皇帝
- 【帝皇流、运朝流、争霸流】书友群:1075479235周笑穿越成了亡国皇帝,获得签到系统。只要每天签到,就能获得随机奖励“签到成功,恭喜获得神魔召唤卡“签到成功,恭喜获得皇朝气运种子“签到成功,恭喜获得十万天兵天将…从此万界神魔伴身,诸天神将相随,开启皇朝盛世“陛下,该早朝了“等等,我先签一个到
- 玄幻小说山椒魔鬼鱼连载
- 最新章:第139章 神魔汇聚,征战九州
- 征战诸天从当皇帝开始
- 穿越玄幻世界,成了一个快要亡国的小国皇帝,先不说虎视眈眈的邻国,身边众多奸臣还得铲除,召唤文臣武将,无尽军团,万千仙魔皆入麾下。聚一国之气运,建立无上运朝,以一国之力,攻伐诸天万界
- 玄幻小说渐行的年华连载
- 最新章:第九十章 献礼
- 从斗罗开始当女皇
- 韩宗少女冷曦瑶带着一枚虫族印记不幸穿越到背负着克死爹娘骂名的少女身上,偏偏先天魂力等级只有一级。可当她发现自己能修炼灵能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起来.唐三“大姐,求带”冷曦瑶“乖,去叫上你爹,咱们一起把武魂殿给扬了-催更群:1140204618
- 其它小说夜华心澈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 封神从皇帝开始
- 张伟睁开眼,发现自己穿越成了皇帝,奈何国小地微,于万族林立之界,却手无缚鸡之力。幸得天子之剑,代天执道,造化玉碟,号令协神!侍财协神和珅“奴才为陛下笼络天下财富”侍权协神鬼谷子“臣为陛下罗织滔天权柄”侍势协神成吉思汗“臣为陛下开疆拓土”侍颜协神王昭君“陛下喜欢谁,臣妾就帮陛下纳谁为妃
- 玄幻小说纳兰终连载
- 最新章:第113章 灭国之危,出嫁之议
- 长生从天牢狱卒开始
- 先秦时期,这方世界存在着不计其数的长生修士,他们寿命万载,搬山填海,羽化飞升,当世仙人也。但天地剧变降临。世间长生之气变得无比稀薄,一名名长生大能相继陨落。天地间修士们的寿命只剩下了不到二百年!一篇篇由无数先秦长生大能编纂,动轴需要修炼百年、千年,甚至万年的长生功法,彻底作废!空有长生术,却无长生种
- 仙侠小说小壶酌酒连载
- 最新章:第017章:大妖劫狱(求追读)
- 从斗罗开始当皇太子
- 我叫雪清河。八岁那年救了一个叫小雪的小女孩,收他为侍女。十岁的时候父皇要为我举办狩猎大会,怎么办怎么办,在线等,怎么破
- 网游小说葱花冷炒饭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一章 血色蝙蝠
- 最强魔帝从当首富开始
- 2021年,地球人完成了登录火星计划,切在火星上发现一具棺材,棺材里封印的,正是已经在修真界成魔的林牧,这具棺材居然是镇魔棺。林牧原本也是现代人,却一次意外穿越到了修真界,却因触怒天道而成魔,被封印后居然回到了地球,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此次归来的林牧,让地球人发现了修真者的秘密,宇宙中还有多少强
- 玄幻小说如风2连载
- 最新章:60章 狮心
- 从缩小开始
- 灾变后,人类这种只有2-3厘米的脆弱生物,令全球野生动物掀起了一场血腥的“狂欢盛宴。妖兽变异,秩序崩坏。文明化为野蛮,繁荣变成废墟。生存困局面前,他们抛弃人性化为野兽。所有人都想活下去,但如何活下去,就成了一道选择题。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 科幻小说阴平小卒连载
- 最新章:312章 拼杀
- 从无敌召唤开始做皇帝
- “2020玄幻王”主题征文】参赛作品】21世纪青年韩烨,偶然穿越成了被贬斥的皇子。好在上天眷顾,无敌召唤系统应运而生。自此刻开始,白马银枪赵云,神雕大侠杨过,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统统成了韩烨的手下!甚至于,他还召唤出了女娲,盘古这些远古巨神!就是这片天地,就是这方宇宙,韩烨发誓,一定要成为最强的皇帝
- 玄幻小说烨七公子连载
- 最新章:第12章 天道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