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生传奇

第四十七章:被忽略的命运转机

    
    这天,陈汉生正在班里给家里写信,突然进来了连里的王指导员和一个长满腮胡子的长官。这个长官,陈汉生认识,只是不知道他姓什么,是个什么官儿。因为这个长官,经常到检修班来逛一逛。检修班就在勤务连旁边。陈汉生没事时,也偶尔到那里去逛一逛。
    王指导员就对陈汉生说,“陈股长要见见你,问你一些情况!”
    陈汉生就有些奇怪地看着陈股长。正在热恋文艺演出的陈汉生,想不能怎么会被一个负责检修工作的股长感兴趣。
    陈股长大口大声地问,“陈汉生!听说,你当兵之前,还在一个什么厂呆过?”
    “是的!”陈汉生说。
    陈股长又接着问,“听说你还是个小炉匠?会敲敲打打,还会做媒油炉?”
    “做过。”陈汉生如实地说。
    “那你给我做一个看看!”陈股长不无暗示地说。
    陈汉生看了看王指导员,王指导员就说,“那你就给陈股长露一手呀!”
    陈汉生就听信了王指导员的话,只是,他对此并不很有兴趣,因为他现在的全部兴趣,都在当好一个文艺兵这点上,对其它的事情,他几乎没有兴趣。如果不是王指导员怂恿一句,他或许就会当面推辞的。
    做媒油炉,敲白铁,是陈汉生在厂里里学会的一门新手艺,即使是他的师傅,也没有他做得好。一个上海人,特地在他这里做了一个,带到上海。肚子饿的时候,陈汉生的师傅还常常用那媒油炉煮红薯吃。
    陈汉生就跟着陈股长,来到检修班。
    检修班里有的是铁皮,还有车床钻床之类的机械设备和不少的小型工具。
    陈汉生熟练地拿起铁皮剪刀,裁剪好铁皮后,就开始敲打。他熟练的动作,娴熟的技术,不只是让检修班里的战士惊讶,也让陈股长对他有了非常好的印象。因为缺少敲打白铁和做圆筒的工具,陈汉生就临时想办法,甚至借用其它的工具替代。陈汉生的一举一动,不只是让人感觉到是一个成熟的敲打工,而且还很有临时发挥的头脑和创新意识。
    只用了半天的时间,陈汉生就做出了一个崭新的媒油炉,并当场试烧,一团氧化的纯净蓝火,很快就把一壶水烧开了。
    陈股长高兴地说,“还真的是个人才!你还会些什么?”
    陈汉生如实地说,“除了敲白铁,我还会打铜,打铝,制作银器,而且,我还会修理一些东西,钻工车工我都学过,钳工也会一些。”
    “好!”陈股长不无暗示地说,“这煤油炉子,我拿回去试烧一下,其它的事情,我再考虑考虑!”
    陈汉生只觉得完成了一个他不想完成的任务,并没有多想,更没有想到陈股长这话里有某种意思。
    倒是那些听到陈股长表态的人,很快就在私下里传出一条新闻,说陈汉生有可能被调到485的检修班!如果调到检修班,就不再是一个普通兵,而是一名技术兵!如果当上了技术兵,一是提干的希望很大,二是万一提不了干,也能转成一个志愿兵,在部队长期呆下去!
    陈汉生虽然听到了这些议论,却毫不在意,因为他现在的想法,就是当好一名文艺兵!
    再次见到陈股长,陈汉生就只当是一个熟人,点点头而已,那个陈股长,也只是朝着他意味深长地笑一笑,只字不提关于他的事。看得出,这种事,陈股长已经给了他一个机会,而且这个机会还没有过去,就看他是否主动。
    一心只想当好文艺兵的陈汉生,根本就不去考虑这个。
    陈汉生自己不急,反倒让别人替他着急,一些老乡,甚至怂恿他去找王指导员说说心里的真实想法,当然要说得好听一些,要为革命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发一份光。如果王指导员同意,再找陈股长商量一下,这事十有八九就成了!
    陈汉生就说,“我对这个不感兴趣,我只想当好一个文艺兵!”
    有人就说,“你真蠢!宣传队毕竟是个临时组织,说散就散,又没有个正式编制,不是个长远的办法。只有进了检修班,你的长处才更能发挥!你若是干得好,将来不说提干,在检修班里当个十年八年的老志愿兵,也是难得的呀!”
    陈汉生摇了摇头,说,“我不想在这方面去发展。”
    那些想要劝告他的人无话可说了,只好放弃了进一步的劝导。
    很快,传来了一个小道消息,检修班里要招收有特长的新兵进去。
    除了机关,全485要算检修股是个最好的下属单位。整个检修股,其实也就是以检修班为主体的。如果能够进到检修班,不仅能学到更多的技术,还有提干的希望,还可以不用每天二十四小时轮流站岗。
    许多人都是暗中打探这个消息。
    陈汉生却完全不把这事当一回事,他所有的心思全不在这上面,而是在小提琴上面和文艺演出上面。那段相声的成功演出,不仅让他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创作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学习,陈汉生又开始关注一些部队的文艺杂志,并希望从那里学到一些创作方面的知识。
    听说戏剧创作很是迫切,陈汉生又试图去进行戏剧创作。
    初生之犊不畏虎的陈汉生,居然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了一部九场剧《大田村》的剧本!
    他把这个剧本寄给了一家军事杂志,但很快就被退回了。
    陈汉生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创作不可能成功,他只是想听到一个意见。可是,这家杂志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把稿件退了回来。
    退搞人的冷漠态度,一下子刺激了陈汉生的好胜心。他马上又把这个九场剧本,寄到了家长的县剧团。因为他还不知道县剧团的编剧是谁,但在信封上写县剧团负责人收。
    让陈汉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到十天,他就收到了县剧团一位姓华的老师的热情回信。
    信中,华老师首长肯定了他的创作热情和大胆,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这部九场剧是受了样板戏《沙家滨》的创作思路的影响,虽然故事情节大不一样,但其中的意念却曲途同归。
    信的最好,华老师还特别鼓励他继续创作,并愿意与他共勉。华老师的热情肯定,热情鼓励,还有那种让他感动的屈尊共勉二字,给了陈汉生非常强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励,他决定在些基础上,进一步努力。
    陈汉生的不主动,甚至冷漠的态度,很快就让那个陈股长放弃了某种考虑。
    很快,检修班里又增添了一个新兵,这个新兵也是从勤务连里调过去的,是一个在家只打过几天铁的新兵。
    再次见到陈汉生时,陈股长就笑着对他说,“不好意思!我真的有想调你到检修班的想法,后来听王医生说,你还真是个演出的人才,我就只好忍痛割爱了!”
    陈汉生听后,一笑了之,说,“感谢您的好意!我本来就没有这个考虑。”
    陈汉生的一笑了之,还有那句本来就没有这个考虑的话,让那个陈股长顿时生气了,他甚至觉得这个新兵蛋,不仅不懂规矩,还那么心高气傲。多少人做梦都想来的检修班,他还居然不想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