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二百二十八章 株连举族!

    
    延康二年九月。
    秋高气爽,空气中的凉意终于明显了很多,燥热了好几个月的京城,温度慢慢降了下来。
    从七月一直到九月这两三个月中,京城里各衙门都是李朔的神武卫在接掌,虽然政事依旧照常运转,但是整个核心已经被李信完全控制在手里。
    这断时间里,周游艺带领一批文官,进行了第二次劝进,这一次劝进规模浩大,至少有八十多个朝廷官员参与,其中……
    有西南一系的官员。
    虽然李信最终仍旧没有同意,但是西南一系的官员下场,已经向朝堂里的所有人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于是乎,从第二次劝进之后,朝堂上各种祥瑞层出不穷,这些祥瑞千奇百怪,但是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拍李信的马屁。
    到最后,主掌政事的赵嘉不厌其烦,亲自下了禁令,禁止任何人进献祥瑞,这桩闹剧才算告一段落。
    李信的马屁拍不得,这些人自然会去找其他的门路,包括赵嘉李朔在内,只要是西南一系出身的官员,这段时间里几乎每家每户都门庭若市,朝廷里的官员,甚至是朝廷外的富商,都挣着抢着要给他们送礼,好搭上西南一系的关系。
    毕竟这些西南一系出身的人,将来很有可能是正儿八经的从龙功臣。
    不过靖安侯府里,还是相对平静的,李大都督本人,除了偶尔会去一趟大都督府查阅军事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靖安侯府里没有出门。
    不过李信虽然没有出门,但是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文书,雪花一样飞进靖安侯府,他人不在朝堂,靖安侯府却成为了实际上的朝堂中枢,成为了朝廷的至高意志。
    值得一提的是,周游艺等人的第二次劝进的消息,被西南一系的人刻意宣传了出去,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弄得几乎天下皆知,直接导致了各地再次涌出了不少义军。
    这是赵嘉等人的刻意为之,这么做的目的是也会引出这些暗中的隐患,防止他们聚在一处暴发,来不及处理。
    这段时间里,大晋各州县一共有七八处义军,大多都是姬姓宗室,不过都不成什么气候,很快被当地官府平定。
    唯一一个在京城附近明州府作乱的宗室,被李朔亲自领兵剿灭,这位神武卫大将军在剿灭叛党之后,亲自在明州府的城墙上贴上了一张用姬姓鲜血写成的告示。
    “再有姬氏谋反,举族连坐!”
    没有人知道,这道骇人的告示是这位神武卫大将军意思,还是那位已经藏在暗处的大都督的意思,不过这道诏书布告天下之后,各地便再没有兴起姬氏主导的叛乱。
    因为没有人知道,那位已经许久没有露面的大都督,会不会真的狠下心来,把自己的妻族屠戮干净!
    …………
    延康二年九月初五,沐英班师回朝的军队,距离京城只有不到二百里了。
    此时,西南一系的高层们,把该准备的事情都已经准备了七七八八,身为尚书台右相的赵嘉,甚至于已经两三天没有去尚书台上班,而是整日待在靖安侯府里,与李信商议一些细节。
    前往明州平叛的李朔,此时也已经回京,基本上是住在了靖安侯府里,连家也没有回过。
    靖安侯府的客厅里,两位西南一系的巨头,坐在李信下首,主次分明。
    李信这会儿已经披上了略微厚一些的袍子,对着赵嘉开口道:“沐兄大概再有两三天,就能够回到京城了。”
    “到时候,朝廷安排天子出城相迎,为奔袭数千里的龙武卫将士论功。”
    沐英是在年后带兵出城的,一转眼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这大半年时间里,他带兵奔袭了约莫五千里路,并且与鲜卑王帐还有一番死战,这其中凶险自不必多说,单说其中辛苦,便已经非常人所能为。
    赵嘉放下手中的茶盏,摇头道:“宫里的那位天子,近半年以来越来越不安分了,两个月前就不愿意上朝,侯爷想要他出城迎接,他恐怕会托病不出。”
    李信微微皱眉,随即摇头道:“罢了,他心里不痛快,也可以理解,等明后天,我亲自进宫一趟,把事情跟他说明白。”
    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朔,突然开口道:“大都督,以后再有谋逆的宗室,应当如何处置?”
    “我不是让你在明州立下规矩了么?”
    李信面色平静:“既然立下来了,就按规矩半,以后若再有宗室谋逆,满门抄斩。”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开口道:“株连至三代人而止,如株连及嫡脉,便暂不追究。”
    姬家的主脉,便是太康天子这一脉,太康天子已经病故,他有十几个儿子,但是只有两个嫡子算是嫡脉。
    李信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再有姬家的宗室造反,就顺着那一枝往上再追究两代同族。
    这个规矩并不是特别苛刻,因为大晋传承到现在,到元昭,延康这一代,已经是第八代人,各州县的宗室,甚少有与嫡脉血缘很近的分枝。
    即便有,类似于姑苏赵王那种的,也早就被李信派人看了起来。
    李朔立刻低头:“末将明白了。”
    李信坐在主位上,低头抿了一口茶水,然后继续说道:“这两天时间,幼安兄你也不能闲着,京城里五品以上的官员,都事先探一探口风,还有国子监里的那些学生,京城以及京城周边的名士大儒,都要提前打好招呼。”
    李大都督面无表情,沉声道:“告诉他们,平日里我脾气很好,只要他们不作死,我从来都是秋毫无犯。”
    “此时如果有气节高远之人,可以离开京城,我不会阻拦,也不会派人截杀,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天,还有人跳出来“舍生取义”,那李某手中钢刀,也砍得动脑袋!”
    西南一系的人,最爱听的就是李信说这种话,赵嘉与李朔两个人闻言,都是眼睛一亮,纷纷低头道:“大都督放心,属下们一定安排妥当!”
    李大都督点了点头。
    “既如此,我等就在京城,静等沐英凯旋。”
    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迈步走到客厅的门口,抬头看了看外面万里无云的天空,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人事已尽,天命在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