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1836

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

    
    刘氏宗族受封的人并不多。
    顺庆刘家并非什么大家族,到了刘锡命这一代大多都算是远宗了。
    也就是刘锡禾赶上了好时候,从刘家发达没多久就过来帮忙,因此得了一个嗣王爵。
    按照道理来说,刘锡贤、刘锡安、刘锡禾等人应该能弄来一个亲王爵的,只是刘锡命顾忌到群臣的封赏,便先将他们压了压。
    反正都是皇族,将来找个由头再行封赏就是了。
    这个道理一众朝臣都懂,现在大家全都眼巴巴地等着自己的封爵呢。
    “朝中百官,夙兴夜寐以佐君王,克乱定难功在社稷,今即封于永凯为定难侯,穆敬难为安平侯,曹变蛟为靖勇侯,邵德荣为宁顺侯,李敬思为英常侯……”
    “封苏谨为临安侯,窦玉泉为长宁侯,陈翊定为怀德侯,谢成周为永嘉侯,谢文乐为东平侯,黄宗会为北定侯……”
    刘锡安洋洋洒洒念了足足有半个小时,群臣听得群情激奋。
    只不过竟然无一人得封公爵,这不得不让人疑惑。
    刘锡命赶忙解释了一句,“众卿确实劳苦功高,但要和前明洪武时期相比还是差了一些,我大汉毕竟大仗只打了几场,如果连国都没有灭过,怎么能封公爵呢。”
    群臣当下恍然,结合刘锡命此前的话,于永凯等人激动万分,看来将来还有的是立功机会。
    这下子大家总算心情好多了。
    照这么看的话,今天这次当真是大赏功。
    一共封了侯爵57人,伯爵138人,子爵、男爵等爵位加起来近500人。
    当然了这里面能够得到世袭罔除称号的也就是伯爵也上这195人。
    但是这也很恐怖了。
    等到名单念完,皇极殿中立刻响起了如山一般的高呼声。
    “吾皇圣明,谢主隆恩”
    龙椅背后谢纯熙微微扬脸一笑,谢家一门二侯,这可是了不得的待遇了。
    端坐犹如淑女一般的明月也是心中开怀,念在阴阳宗的功劳,刘锡命给明德也封了一个安顺伯的爵位,明家算是安定了。
    至于于巧曼、曹婉仪也是心中得意,自家兄长可也是侯爵。
    只有李香君和董小宛有些强颜欢笑,后宫中没有强援才是最可怕的。
    谢纯熙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点,悄悄伸手握了握这两人的双手,引得李香君和董小宛感激不已。
    好不容易等殿中群臣乐呵完,刘锡命还不忘鼓励大家一句:
    “我大汉朝新立,大家不要以为封爵就只有这么一次,将来建功的机会还多的是,朕必不吝赏功。”
    “此外,刚才说了册封公爵还需要有灭国之功,这并非是朕只重视武官们的功劳,而是考虑到文官还需要视政绩来定功。”
    “朕打算将来形成惯例,凡是做到了正三品以上的高官,将来卸任之时都要定功,若是于国家有大功绩便要封爵。”
    “除此之外,皇后一脉亲眷可受封伯爵,贵妃亲眷可受封子爵,嫔妃亲眷可受封男爵。朕以历代昏庸之主为戒,以后皇宫之中最多迎娶一后八妃,其他的一概不许。”
    “陛下,可是如果后宫中有宫人怀上龙种怎么办?”
    一说到后宫问题,谢纯熙不得不出面开口了。
    刘锡命朝身后看了看,再次向朝臣道:
    “既然说起了后宫,那便也一起说道说道吧。”
    “大家一说起明朝都是什么印象啊?”
    刘锡命指了指一旁的韩嗣王刘锡贤。
    “应当是宦官擅权和党争吧?”
    刘锡贤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刘锡命一拍巴掌,“说的好,确实是如此。”
    “朕有鉴于此,决定我大汉朝不再使用太监,宫内全部以宫女和各种郎官听用。”
    “陛下!”
    刘陈氏、苏谨等人全都有些急了。
    刘陈氏一掀帘子走出后殿,脸上有些焦急道:
    “我儿厌恶宦官,哀家可以理解,但是这宫内只用宫女和郎官,只怕到时候有人秽乱宫廷,传出去岂不让世人耻笑?再说了,如果有人敢鱼目混珠怎么办?”
    苏谨等大臣也赶忙拜道:“太后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三思。”
    刘锡命赶忙笑着将刘陈氏扶到御座上来,这才看向众人。
    “朕这么做是有过深思熟虑的,众臣听朕说完。”
    “太监因为身体残缺,所以大多都有心理问题,这样的人亲近国家最高权力,如果让他们影响朝政,祸害天下的几率很大。”
    “当然了,明朝历代出现太监乱国也是有原因的,根子就在于皇帝很难培植自己的亲信,因此遇事往往不得不使用太监。”
    群臣纷纷点头,这一点确实如此。
    “所以朕便要以两汉时期的郎官制度取代,不然你们以为朕在门下省设立一个郎官寺做什么。”
    原来陛下这么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果然是高瞻远瞩,群臣之中不少人惊叹道。
    “朕打算,郎官寺中下设三个部门,一个是羽林郎,二个是期门郎,三个是黄门郎。”
    “这三种郎官做的事情不同,人员来源也不同。”
    “羽林郎主要从民间孤儿中招募,朝廷将来要建立福济院,专门收养天下无家可归的孩童,这些孩童无依无靠,选拔其中优异者加入羽林郎之后,便自然成为皇帝亲信。”
    “期门郎则主要从军队遗孤中选拔,我大汉征战天下,免不了有许多伤亡,虽然我军抚恤优渥,但是军人的大功必须得到回报,这些孩子加入期门郎也算多了一条出路。”
    “黄门郎则主要从贵族子弟和文武百官子弟中选取。以往各朝为了拉拢朝臣,多有给与直接授官、荫官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官职当做财货,对百姓来说不公平,对天下更是大害。”
    “但是考虑到现实问题,朝廷又不得不对官员进行适当照顾,有了黄门郎之后,贵族子弟、文武百官有出类拔萃的,都可以通过考试进来担任郎官。”
    “这三种郎官全都在宫内任职,一旦得到皇帝认可并且经过相应培训学习之后,便可以再次参加官吏或是军队考试,在仕途上也会顺利一些。这种人在百官中也必须以比例限制,避免失去公平。”
    听刘锡命讲完郎官寺的具体用法,在场的文武百官全都震撼了。
    陛下何其圣明。
    这是要有多少新制度啊。
    但是大家随即就兴奋起来,这些制度除了利于皇帝培养心腹,也利于在场众人啊。
    因此等刘锡命一说完,大家全都山呼万岁。
    只有刘陈氏依旧有些不快地跺了跺手杖。
    “说了这么多,宫廷中的秩序怎么办,你还没说呢。”
    “哈哈哈,母亲不必担心。”
    刘锡命大笑着安慰道。
    “朕方才说了,以后皇帝最多一后八妃,此外这一后八妃必须从贵族中选取,其他人就算得了皇帝临幸,生下来的孩子也不能算做皇室子弟。”
    “如此一来,至少就将那些想要攀高枝的宫女给排除了。
    宫中宫女和郎官日夜相处,难免有心生爱慕,宫中应当准其婚嫁,也算是我皇室给他们的福利。”
    “至于秽乱宫廷一说,郎官们个个都是有大好前途在身的,朕就不信他们敢以身犯险,一旦发现的话可是要直接定罪的。”
    “宫内还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手段避免出现皇室血脉混淆的情况,现在医房已经测定出了血型,只要按照血型来安排守卫,出了事一下子便能发觉。”
    “等到将来技术进步,所有皇子更是可以直接鉴定基因,是谁的种一目了然。”
    “当然了,为了最大限度管理好宫廷,朕还打算在门下省外额外设置三个职务。”
    “这三个职务就叫大御所、中御所和少御所,这三人负责协助皇后管理后宫,同时也可以对门下省的部门进行协商管理。”
    “为了最大限度制约这三人,不能让她们胡作非为,大御所、中御所和少御所必须从贵族和皇族中的已婚正室中选取,年龄不得低于50岁。”
    “这些人在家中一般都要负责管理家务,对于管理方面自然有心得。此外有家族和子女的束缚,她们犯错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如此安排,母亲觉得满意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