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
主楼虽然每天都有人打扫,可还是需要再清理一遍。
张远也不想在睡觉的时候被窝里挤进来一些不知名的昆虫。
这些都有人去忙。
张远带着萧若坐在亭子里,吃着刚采摘上来的哈密瓜跟葡萄。
感受着夜晚的山风。
“侯爷,我们在这里待上多久啊?”
“不回长安城了,回头让卓文君也过来。
马上就冬天了,相比较起来还是这里暖和一点。”
冬天马上就到了,按照正常人生活的规律,自然是要找个温暖的地方,躲在屋子里熬到冬天过去再想着工作的事情。
“我听长公主殿下说,大将军这个冬天很可能不会回来了。”
“应该是的,军臣想把汉军全都拖在北疆。
长此以往,大汉的储备必然不够支撑大军的消耗。
军臣就没想着要跟我们正面对决。”
“那我们该怎么办?”
“明年开春的时候,捐赠钱粮给汉军,让汉军能够熬到明年的秋收。”
张远之所以之前一直在看地图,就是想着怎么一举拿下军臣。
匈奴打定了主意要把汉军的储备消耗干净,这样等主力汉军撤退之后,他们就能够收获一场胜利,从而在草原上重新确定自己的地位。
“哦哦。”
萧若知道张远很有钱,捐点就捐点吧。
“侯爷,夫人,主楼跟竹楼都已经收拾出来了。”
来人是小清,跟着张远也有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嫁出去。
不过张远也随她的心意,想嫁了就准备一套丰厚的嫁妆,不想嫁就一直在家里面养着,无非就是多个人吃饭而已。
“嗯嗯,你让老王做些清淡的食物,送到主楼去。”
张远肚子有些饿,可中午吃的是一只熊掌,让他再吃油腻的东西估计会吐。
“我这就去跟王叔说。”
小清不知道萧若的性格怎样,老老实实的来老老实实的走了。
“侯爷,看着侯府里的侍女年纪都很大的样子。”
“哈哈,你说这话可别让她们听见了。
很多人都是当初从蜀郡临邛追随我到长安城来的。
一直服侍在我身边,不离不弃的。”
“我明白了,我们萧家也有很多这样忠心的仆人。”
“新安侯府不是萧家,她们也不是仆人而是家人。”
萧若不理解这有什么分别。
好像她带来新安侯府的侍女一样,她们一起长大,可萧若从未把她们当成是家人过。
“我们去主楼吧,秋天了,这外面确实有些寒意。”
张远抓着萧若的小手,把她拉到了主楼。
要说这女人的身体也是奇怪,夏天的时候,萧若的手是冰凉的,可到了秋天,她的手就有了温度。
老王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张远胃口的人,说清淡那肯定没有油腥。
一小碟清炒醋熘白菜,再加上两碗白粥。
管饱还解腻。
萧若没有夜晚吃东西的习惯,张远就把两碗粥都给解决了。
“你要是没有事就先回竹楼去睡吧,我还要再看一些东西。”
眼看着温度越来越低,张远又不想在屋里面生火炉,就对着萧若说道。
可是萧若突然就想起了平阳公主跟她说的那些话。
“侯爷,我就待在这里,给您掌灯研磨。
要是困了的话,我就上楼去睡觉,不耽误你的事情。”
张远有些无奈,只好点点头。
他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怎么会不知道萧若怎么想的。
只是一直找不到正确面对卓文君的办法。
张远看了一个时辰的地图,萧若举着灯台就这么站了一个时辰。
可这一个时辰里面,张远也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
想把军臣一次性解决掉,而且还不能让大汉因为这一仗实力大损,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刘彻封张远为骠骑将军,而且没封他为大司马,已然打定了主意想要让张远率兵出征。
现在浑邪王那边还没有消息,估计是存着坐山观虎斗的想法。
早知道他已经把休屠王的部落给吞并了。
两边僵持住,得到好处最大的就是他。
“侯爷,有什么进展吗?”
“没有,打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那就先歇息,明日再想吧。”
张远点点头,在萧若的服侍下脱了外衣。
“你今夜想跟我一起睡?”
“侯爷是我的夫君,一起睡难道还担心召来别人的闲话不成?”
“我没那个意思,你要留在这里就留着吧。”
张远没管萧若,先钻进了被窝里面。
没一会儿的时间,萧若也钻了进来,张远的身躯不小心碰到萧若,发现她身上一件衣服都没有穿。
“你这样,我夜晚把被子拽过来,你明天起来会着凉生病的。”
“侯爷你抱紧我不就好了么。”
张远还能怎么办,再扛下去就不是个男人了。
一把就把萧若给拽到了自己的怀抱里面。
萧若可能是害羞,浑身通红然后还发着烫。
“侯爷,今日我跟那些夫人们说我们至今没有圆房,她们都笑话我。”
张远把玩着软玉,感受着萧若心跳的频率,笑了笑。
“那些妇人最是多嘴多舌,你往后少跟她们来往。”
“我听侯爷的。”
张远一翻身就把萧若压倒了身下。
“会疼么?”
“一开始会,以后就好了。”
“那我咬牙坚持一下,我一定要给侯爷生个大胖小子。”
还生孩子,你不也是一个孩子。
……
一夜春梦留下的痕迹全都展现在了床榻上。
张远一起来,萧若就自己把床单给收拾好了,也不知道是藏在了那里还是给扔了。
“等会儿我让老王煮一些红枣粥,你还想吃些什么?我让他给你做。”
“红枣粥就够了。”
萧若刚刚当一个女人,娇羞还没有从脸上褪去。
“侯爷,你说我是不是马上就能怀孕?”
“这东西看老天爷的意思,再说了你现在年纪还小,再过个几年才是最佳的生育年龄。”
“哼,侯爷总是拿我当成是个小孩子。
娘亲生我哥哥的时候才十四岁,再说年龄大了就生不出来孩子了。”
“这话在我面前说说可以,切记不要在文君面前说出来。”
“我有些怕姐姐,我不会说这些话惹她生气的。”
萧若虽然年纪小,可有种大家闺秀的气质。
脾气好,也能够容人。
对恋爱虽然有着天真的幻想,可也知道让一个男人只专情于自己一个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完全都是她自身家庭的教育导致她有这样的想法。
要让张远用一个字形容。
那就是乖。
太乖了,乖的让卓文君也拿她当成是个无害的小女孩儿,而不是跟她争夺张远的女人。
卓文君追求的是两个人厮守终生,而萧若只在乎她喜欢的人喜欢她,至于有没有喜欢别人,不是很重要。
两个女人处在两个极端,可偏偏能够融洽相处。
可能是知道了张远人回蓝田山,刘彻这一天直接宣布将鼎湖延寿宫作为张远的骠骑将军府。
一切公事都在鼎湖延寿宫进行。
还是之前卫将军府的那一套班子,不过扩充了一倍有余。
刘彻给张远的任务跟张远这几个月来想的事情一模一样。
明年春季或者夏季,刘彻会给张远十万骑兵,让张远再度北上。
到时候兵权交到卫青手里,张远负责谋划。
这也是刘彻为什么不将大司马的职位给张远的原因所在。
如果是要分兵作战,一个大司马一个大将军没有问题。
可要是所有人都在一块儿,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毕竟两个人都是统领全国兵权的人。
虽然说到底,兵权是刘彻的,可是为了避免纷争,大司马的职位不能够给出去。
给张远一个骠骑将军,也是为了张远有使唤的人手罢了。
“萧若。”
“侯爷。”
“派人告诉你父亲,让他把他儿子给我送过来。
不是想上战场么,机会来了。”
……
给张远组建的骠骑将军府,没有薛仁跟李健他们几个,这也就意味着期门军跟羽林军不再参战。
毕竟要防着那几个要造反的诸侯王。
长安城周围没有十万大军,刘彻是肯定不会放心的。
鼎湖延寿宫说实话距离新安侯府也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张远每天上下班都得在路上花费一个时辰。
唯一的好处就是多了五百人的卫队。
白天黑夜都有人保护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萧若的哥哥萧鼎来了蓝田山,张远先让他做了个长史。
反正还没到打仗的时候,任人唯亲就任人唯亲。
张远也没打算让自己的大舅哥真的跟匈奴厮杀。
不过申请打上去的时候,直接被刘彻给驳回了。
长安城空降了一个长史过来。
张远看到人之后直接懵逼。
“太中大夫,陛下怎么把你给派来了?”
张远的军长史正是张骞,之前几次大账都看不见张骞,张远还以为刘彻把他给忘了。
心里面还庆幸没有跑来白嫖军功的人了。
可临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张骞还是出现在了张远面前,这难道是缘分?
“骠骑将军您对下官不是很满意?”
“不是不满意,只是你当不了我的军长史。”
张远直接就实话实说了。
最后张骞要是弄出来什么事故,账都要算在张远的头上,这笔账张远还是能够分的清楚。
“萧鼎一个没有任何从军经验的少年都能当军长史,我为何不能?”
“你说的好像你有从军经验一样。”
“下官虽然没有从军经验,但是也在匈奴之中生活了十数年,对于匈奴,下官比谁都熟悉。”
“你别忘了,你生活的头曼城,现在是大汉的领地,你熟悉管什么用啊?
你也不必与我争吵不休,我这就给陛下写奏章。
如果陛下非要你当我的军长史,那么我就认了,不过出现任何问题,我不会给你背锅。”
“骠骑将军请便。”
张远当着张骞的面开始写奏章。
他不是不喜欢张骞,张骞对于华夏的功劳很大,可他对于打仗那就是个白痴。
每个人专精的方向不同。
如果让公孙弘去带兵打仗,带十万大军估计都打不过匈奴五万骑兵。
可人家公孙弘跟董仲舒那些人也从来不要求上战场。
你张骞没那块料,还非得想着靠军功封侯。
不是张远恶意揣测张骞,带张骞去打仗,汉军额外的战损最起码得高上半成。
除非直接把这货给架空,平时让他什么都不干。
如果刘彻非让张骞去,那张远就打算这么干,这家伙完全就是个废物。
可张远之所以写奏章想把张骞退回去,寻思的就是带废物混战功可以,那我带我自己的大舅哥不比带你张骞好?
我张远累死累活打下来的胜仗,结果被一群废物给分了战功,然后还不念着自己的好。
案头侯张次公就是这样的人。
张远发现自己每次都是被本家的人坑。
这些姓张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张汤,张次公还有这个张骞。
“写好了,太中大夫回去等消息吧,就别在我这里等着了。”
张远一点好脸色没有给张骞。
他现如今的地位完全没必要给这些人好脸色。
张远发现,但凡是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吹捧的,都是文人,要么就是不咋滴的武将。
这些人的结局都很惨。
不过惨肯定有惨的道理,不作死就不会死。
“骠骑将军一定要把事情弄到现在这个地步上来么?”
“你若是出使浑邪王,我张远大力支持,继续再去一趟西域也可以。
可你非要去战场。
既然你这么想去,那就在我账下当一个小兵怎么样?
我把我的佩剑给你,每杀死一个匈奴人,都算是你的军功。
我在奏章里面也是这么写的。
如果你真的想要建功立业,那就去当小兵啊。
一个小兵影响不了整个战局,可是骠骑将军的军长史可以影响战局。”
“那就等待陛下裁断吧。”
张骞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他完完全全就是看着大汉一直胜利,想着匈奴都快打没了,如果再不抓住机会,往后就没有封侯的机会了。
张远说到做到,直接派人把奏章送给刘彻看。
至于刘彻最后会怎么判断,那不是张远能够猜到的事情。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