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开三界

第二十三章一切皆为虚幻

    
    天上的阳光渐渐熄灭了,地面的薄幕慢慢升起来。薄幕这是夜大军的前哨。这支出猛的在大军自古以来就和白日永恒地断示着:它总是朝败幕胜、主常着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的宇宙,一到白天统全线清道,转在隐蔽的地方窥问着。
    它躲在深山峡谷里,城市的地客中,森林密丛间,用沉的湖泊深处:它隐身在原始的地下岩洞,矿井和壕沟,屋角和墙窟。它慢慢地布开,悄地扩散,终于充满各个幽暗的角落。
    它潜伏在树皮的裂缝,衣裙的褶皱问,躺在最细的砂柱下面,缠在最薄的妹网中,待机出动。虽然从一个地方把它赶走,那也只不过是暂时的退让,它仍然要选择良宵,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还要努力夺取新阵地,最后吞没整个世界。
    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薄暮便悄悄地、小心翼翼地从各个隐蔽的地方一队队开出来,布满房子、走廊、门厅和光线微弱的楼梯;从橱柜和椅子背后涌到房间中央,包围帷幔;从明亮的窗口冲上大街,不声不响地袭击墙壁和屋顶,占领制高点,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空中片片彩云进入黑色的纱帐。
    过了一会儿,黑暗突然发起全面攻势,从地面直升云天。野兽躺进洞穴,行人各自回屋;生活就像无水的草木,蔫枯凋萎,奄奄一息;景物的颜色和轮廓一起隐入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时,在华沙的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一个奇怪的人形,头上举着小小的火种。他好像专为驱赶黑暗而来,沿着人行道飞速奔跑着,一见路灯,便停了下来,点亮欢悦的灯光,然后就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百花盛开、风和日丽的阳春,还是雷雨交加的七月炎夏,不论是狂风呼啸,尘雾茫茫的深秋,还是雪飘万里的严冬一只要黄昏降临人间,他就跑遍大街小巷,举着火种,点亮灯光,尔后就像影子那样,一晃不见了。
    你从哪里来?是何处人氏?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容貌,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有妻室和母亲吗?他们是否在时时等待你的归来?你有几女吗?他们是否常倚门相待,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在屋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的膝头接住你的脖子?你有没有一个可以共同欢笑、共同悲伤的朋友?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
    你总该有一一个栖息之处吧?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
    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的看不,见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共有的需求和感情心到子一样隐去?并把他的地址告诉了我。我找到那所房子,询问点亮灯火,尔后就像影子。
    有人对我说,确有这么一个人,
    有一个点灯人住在这儿吗?”
    “他的房间在哪儿?”
    好像巴经上镇。我向窗洞里一望,只有靠墙铺着一张小床,床边有一根长杆子“喏,就是那间小屋。”
    提着一盏小灯第一火种。点灯人不在家里。
    “请简单告诉我,他是个什么样子。”
    “昨晚得他长得哈模样?”扫院人一面回答一面年肩,“我自己也没能好好看个清楚哩!”他补充说:“他白天从来不在家里。”
    半年后我第二次拜访他。
    “喂,点灯人今天在家吗?”
    实户日院人一声长叹说,“不在,永远不在了!他昨天已经入土。他死了。”
    扫院人默默沉思。
    我打听了一些细节以后,就赶到墓地去。
    “看墓人,我想打听一下,昨天下葬了一个点灯人,他的坟在哪儿?”
    “点灯人?”他重复了一遍,“谁知他埋在哪块土里!昨天一共来了三十位‘游客’
    “当然,他一定是葬在穷人墓地的。
    “穷人也来了二十五个。”
    “不过,他睡的准是白皮棺材。
    “睡白皮棺材的‘游客’也来了十六个呢!”
    我到底没能看见他的脸,也没弄清他的姓名,甚至连埋他的一堆黄土也没能找到。他死后给人留下和生前一样的印象:只有在黄昏后才能看见的、一个无声的、不露真相的、像影子一样的人形。
    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堕入深渊;种种机缘、希望和仇恨冲击着那些被偏见束缚着的人;在那黑暗泥泞的道路上同样也走着那些给人点亮灯火的人。
    每一个头上举着火种的人,每一个在自己的旅涂上点燃光明的人,尽管没有人承认他的价值,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
    一个奥地利人走出维也纳,走过夏威夷,千里万里走来,到这里。
    一个单腿独臂的中国东北汉子,骑自行车走遍大半个中国,到这里,停了下来;一个湘江边的书生,边走边岭,边走边画,到这里,停了下来:
    一个美院毕业生,走出喧间的广州,到这里,停了下来:
    一个历经坎坷,把自己的事业从长江边做到国江边的女人,到这里,停了下来:我自己呢,多少年忽略,多少年错过,不经意间,来到这里,也停了下来。
    这里的名字叫丽江。
    丽江,你靠什么让人停下脚步?不同故乡、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们是受了什么吸引?是什么让人们这样凝视你,端详你,走近你?
    是丽江的天吗?丽江的天经常是干干净净的那种蓝。即使是阴天,也是柔柔的:即使是雨天,也不会让人扫兴,细细绵绵的雨,反倒给丽江添了几分韵味。
    是丽江的水吗?一个地方有了水,就像一个姑娘有了眼神,丽江处处有水,处处透着灵性。我总喜欢在那卖丽江粑粑的小店吃早点,就坐在门口河上的木板小桥上,望着脚下的流水出神。
    听说,丽江古城曾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清早,百姓从河渠取清水,喝荼煮饭;上午,在水边洗菜,淘米;中午晚上,才可以洗衣洗拖布;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丽江古城的水源黑龙潭就会提高水位,于是,遍布全城的大小河渠里的水就轻轻地漫出来,把石头街道冲洗得干干净净。天快亮了,水退下去了,清新的古城迎接早起的主人。
    我想,如果这样的规矩还在延续着,那么,到了夜里,我一定赤足站在石头小路上,等着那河水漫过脚面,漫过月光下的小城。有水的丽江,动人的眼神!
    是丽江的山吗?丽江的玉龙雪山默默地俯视着我,我面对它的冰川,它的雪,却没有感觉到它的凛然,它不像青藏高原的山那样让人敬畏,它用山脚下的草,山腰的树向人们发出温和的暗示:我们可以彼此亲近。
    于是,我走近玉龙雪山,每次见到它,它都是不一样的,忽而一团云雾让雪山迷迷茫茫,忽而一阵疾风让雪山清清朗朗,忽而一道霞光让雪山闪闪烁烁。任由云缠着,风绕着,雪山不语,雪山不变。变幻着的,是那云,那风,还有那光,那雾,更有人的心情。
    是丽江的城吗?那古城的味道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品得出,只有心临其境才能品得透。有人问:“丽江古城像绍兴吗?像周庄吗?”也许,形,有一点点像;神,却一点点都不像。走在城里与人初次见面,往往不是问你贵姓,而是问:“你是纳西族,白族,藏族,还是彝族?”
    眼前,是东巴文象形文字;耳边,是纳西古乐;身旁走过的,是披挂着“披星戴日”服饰的纳西女人;过往的车上,飘着白色或黄色的哈达...这一.切都透着神秘的气息,这种气息是绍兴、周庄们所没有的。独自一个人走在古城的小街上是一种享受,随便走走,随便聊聊,感觉好极了。一口浅浅的井,一棵斜斜的树,一扇古旧的门,一副斑驳的对联,都像是一张画,一首诗,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是丽江的人吗?丽江人不一定在热闹的四方街,当南腔北调的外地人,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对着古城惊叹时,真正的丽江人也许正坐在自家宽敞的回廊下从容地喝茶。我见到的丽江人大多心平气和,善解人意,温文尔雅。听一个红河人感叹:到丽江来一个星期了,从没听到一句胜话,从没看到有人吵架,恰巧我们遇到的江人。”
    仔细一我说:“这不是有吵架的吗?”一位丽江朋友说:“他们们肯定不是我们丽江人。”仔细一听,还真的是外地来的生意人。
    在丽江人看来,即使有什么可争吵的,也不能当街当众:柯况没什么可争少的。曾江人办的茶馆、咖啡屋能让急慌的客人静下心来所天晚上,几个朋友相的在古城街口那间茶室喝茶。
    茶室里那位丽江“茶母”端坐在古色古春的茶具面前为我们斟茶。他的眼睛深深的,头发长长的,衣服和茶是一样的顾色。我原以为,当着他的面,朋友间也许不好放开了聊天,我们也消受不了那繁琐的茶道。
    然而,他专心摆弄着茶具,动作优雅,似乎茶就是他眼前的一切,他的眼神超然空灵,安静得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一道茶又一道茶,丽江的朋友轻声对他说:“你也喝啊!”他便礼貌地笑一下轻轻地啜一下。
    我心想,他的心怎么这样静呢?是丽江把他熏成这样的吧!就在这样的气氛里,丽江的朋友给我讲故事:有一天,一个远道而来的外国人来到丽江。
    见一位纳西老奶奶慢慢地走路,慢慢地做事,就忍不住说:“您为什么那么慢呢?”老人家慢慢地说,人,生来都是往一个方向走,那就是坟墓,急什么呢?在丽江,很少见到急躁张扬的人,即使是很有锋芒的宣科先生,也往往是用当默的、调侃的方式表达他的见解,而当他每天晚上沉浸在他所倾心的纳西古乐中的时候,他依然是静的。
    丽江,到底是什么让人在你面前停了下来?是丽江的天、丽江的水、丽江的山、丽江的城、丽江的人融在一起所产生的那种魅力。
    也许可以把它叫作文化,也许可以把它叫作“场”,进入这种文化这种“场”,就痴迷,就单纯,就快乐,就淡泊,就安宁,就沉思,就有灵感。很少有什么地方,像丽江这样,让我心动,又让我心静。对在丽江古城的一家小店,我买了一只木手镯,上面用东巴文写着“缘”。
    含义这样复杂的词是用一组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表达的,我能看懂的,是其中那一双眼睛。初识丽江以后,我就像与它结了缘,我的眼睛就追随着丽江。从夏到秋,我来了三次丽江,以至于丽江人问:“你是没走呢?还是又来了?”
    我心里说,也许有一天,我来了,就不走了。
    三百多年前的历史曾经呼唤的一个名字;抑或是这个名字在呼唤历史。
    呼唤那片被铁蹄践踏得破碎了的历史,呼唤那被硝烟模糊得面目全非的历史,呼唤那备受屈辱而又不甘屈辱的历史,呼唤那被扭曲而仍在拼命挣扎的历史。
    他站了出来从闽西北邵武县衙惊堂木声中站起来,从父老北望的忧患目光中站起来。
    当封疆大吏尽皆股栗拱手请降的时刻,当辽东名将迭遭败绩敌焰正炽的时刻,你站出来干什么?难道你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官微职卑的六品县令?
    你毫不理睬一切睥睨,也似乎对世俗的嘁喳充耳不闻,携请缨印信,大步登上宁远城楼,一炮将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打下马来,威慑皇太极竟至仓皇失措!
    兵还是那些兵,饷还是那些饷,身后仍是那个朽如搞木的明王朝,面对的仍是那伙杀红了眼的后金骠骑恶煞,为什么,为什么你一来,形势就顿时改观?为什么你不但不怵,还试图将拟就草稿的历史重新改写?
    古人云:“文以气为主。”作为一支军队,一个真正的人,又何尝不是以气为主?)
    岁末,照例有许多贺年卡飞来飞去,像候鸟一样。
    飞向我的鸟儿,身上披着五彩缤纷的羽毛,还有无数的祝愿;从我手上飞走的鸟儿,却是小小一袭素羽,里面的话也简单,千篇一律的,写的是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我的鸟儿太朴素,既不富贵也不现代派。我让她就这样飞向你,愿你明白这一种真挚。
    我想了很久,该在那洁白的羽
    我想了很久,该在那洁白的羽毛上抹上什么颜色?那么多的朋友,不同的亲疏,不同的期待与理解,我写什么呢?我厌恶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热情的句子,透着虚假,肉麻。我更不想用东洋、西洋的文字把我的鸟儿涂得七彩斑驳,光怪陆离。
    面对等候起飞的白色鸟群,我竟微微凝眉沉思了。
    仿佛一股清凉的气息拂来,一句遥远的诗句来到我心间。我微笑了,就是它吧,于是向每一袭羽毛.上抹上这淡远而润泽的墨迹。
    我不禁想起你们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想起我们在漠漠红尘中平淡或奇特的相遇,怎么变换第一朵微笑,第一瞬凝望,然后在彼此生命的画纸上留下深深浅浅、祜枯润润的痕述,里,清泉石上流。这是我向往的画面,我迷恋的音乐,把它送给你,你明月松同照,明白吗?
    给你,聪明而安定的女孩。人生不可能有大多狂喜大悲,在这里找不到的浪漫奇情,在别处,在远方也依的是海市县楼,流浪的日子是累人的,而你为此,巳投掷了不少黄金韶华。
    真要把所有的青春千金一排,做一次豪赌吗?为什么不回到起始的一切的一切,听其自然,如松间明月朗朗地照,如石上清泉涓涓地流,不好吗?单地?打口,这内诗是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你喜欢吗?
    给你,我朝夕共事的朋友。我们原该相知很深的,但也许太熟悉了,反而无法真正沟通,一株柳树与一株水杉,载得再近也无法彼此了解。但是我们不是草来。我们为什么这样?
    真想让你明白:我无意于与人竞争什么,也不想在某个光圈中成为聚光点,我只想在自己的国墙之内,让我的心灵自由生长,迎风开出素淡的花。可是我不能解释,因为那也许低看了你。
    对你,这句诗是一种无须防范,了无芥蒂的默契,你会珍惜吗?
    给你,一个特别的男孩。在所有的情感中,你都无法安于一个角色,可大幕落下你又觉得孤寂难耐。你频繁地接近那些赏心悦目的女性,又时时告诫自己:你是不可能真正付出什么的。这种诱惑与抗拒的游戏,你把它当成一杯咖啡,先煮沸,再等它凉,苦的液体,加上糖,然后不冷不热,亦苦亦甜地咀饮。
    对你,这句诗是一种单一净洁,不染尘埃的人间情怀。
    最后,给你,我亲爱的人。
    我把这句诗直接寄上,连依托的翅膀都不用了。我想你知道,我多想走出这个千年好梦,找一段树根为枕,静静藉草而眠,让泉水在我身畔流淌,松针在我身上堆积。这时,我心中只有一片安谧,温柔,不知道什么叫忧虑,什么叫复杂,连你我的名字也模糊了,如云如雾如烟如岚,在山间若隐若现地浮动。
    对你,这句诗是什么?物我两忘,浑然天成的禅吗?仅仅是这样吗?
    我只知道,在十丈红尘之上,有这样一个去处,安宁,纯净,隽永,亘古不变。于是向片片白羽毛上抹上这淡远而润泽的墨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蒲公英开花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春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满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篷子里,像一簇簇微微燃烧的火苗。
    它们黄茸茸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地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睡去了。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
    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茸茸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的冰冷马路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筐里,在村庄女人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那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第三天,停车场上空落落的,全部走光了。园是废因。城是死城。感到空前的疲倦。只有他不能离开,七月间,他将走得更远。他将北上向空阔的加拿大。但在那之前,他越过凯茨基山,向多于铜像,铜像多于行纽约,循传说中惧内猎人的足迹,越过孔小城四郊的墓碑,必须像一个白发的老兵,独守一片古战场。
    至少夜间比昼间热闹。夜间,至少墓碑的那一面很热闹,自虑而自嘲地,他想道。电影院门首的广告画,虚张猫眼的月为鬼魂唱一整个通宵,连窗上的雏菊也失眠了患得患失地伫立在街角。子夜后的声势,探手欲攫迟归的行人。
    只有选不掉的邮筒,梦魇陷得更深。为何一切都透明得班车,警铃叮叮,大惊小怪地踹过市中心,小城的t种学院走过蜡像馆走过郁金香注可怕?这里没有任何疆界。现在覆叠着将来。
    他走过己的街上。这种完整而纯粹的血的方场,但大半的时间,他走在梦里走在国内走在记忆开候,他往往一星期不讲一句话。寂寞,是享受,还是忍受,他无法分辨。冰箱充实的时候,
    信箱空洞的时候,他似乎被整个世界所遗忘,且怀疑自己的存在。立在塔顶,立在钢铁架构的空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人亦冷漠而疏远。何以西方茫茫,东方茫茫?教实是国,我是王,自面来自怒,他想。
    地来后,她来后便是后,和我同御这水晶的江山。她来后,一定带地来塔顶,接受寂寞国臣民的欢呼,铜像和石碑的欢呼,接受两军铁炮吴吴的致敬,鼓角齐奏,鬼雄悲壮的军歌。
    她来后,一定要带她去那张公园椅上,告诉她,他如何坐在那椅上,读她的信。也要她去抚摸街角的那个信箱,那是他所有航空信的起站。她来后,一定要带她去那家德国餐馆,要她也尝尝,那种冰人肺腑的芳冽,他想。
    她来后。她来后。她来后。他的生命似乎是一场永远的期待,期待一个奇迹,期待一个蜃楼变成一座俨然的大殿堂。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灵魂,不可能的印第安雷鸟,不可能柔驯地伏在此时此刻的掌中,它的翅膀更喜欢过去的风,将来的云。他钦美英雄和探险家,美他们能高度集中地孤注一掷地生活在此时此地,在血的速度呼吸的节奏,不必,像他那样,经常病态地生活在回忆和期待。
    生死决斗的武士,八肢互绞的情人,与山争高的探险家,他钦美的是这些。他更钦美阿拉伯的劳伦斯,同一只手,能陷城,也能写诗,能测量沙漠,也能探索灵魂,征服自己,且征服敌人。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以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的季,领取生活罢。(宗璞《报秋》选段)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看子,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拳头大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况下垂,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
    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检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
    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他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一一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变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活送物转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李,却又福下车盲,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
    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母亲年轻的时候,一把青丝梳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白天盘成了一个螺丝似的尖髻儿,高高地翘起在后脑,晚上就放下来挂在背后。我睡觉时挨着母亲的肩膀,手指头绕着她的长发梢玩儿,双妹牌生发油的香气混着油垢味直熏我的鼻子。有点儿难闻,却有一份母亲陪伴着我的安全感,我就呼呼地睡着了
    每年的七月初七,母亲才痛痛快快地洗一次头。乡下人的规矩,平常日子可不能洗头。如洗了头,脏水流到阴间,阎王要把它储存起来,等你死以后去喝,只有七月初七洗的头,脏水才流向东海去。所以一到七月七,家家户户的女人都要有一大半天技头散发。
    有的女人披着头发美得跟葡萄仙子一样,有的却像丑八怪。比如我的五叔婆吧,她既矮小又干瘪,头发掉了一大半,却用墨炭划出一个四四方方的额角,又把树皮似的头顶全抹黑了。
    洗过头以后,墨炭全没有了,亮着半个光秃秃的头顶,只剩后脑勺一小撮头发,飘在背上,在厨房里摇来晃去帮我母亲做饭,我连看都不敢冲她看一眼。可是母亲乌油油的柔发却像一匹缎子似的垂在肩头,微风吹来,一绺绺的短发不时拂着她白嫩的面颊。地眯起眼睛,用手背拢一下,一会儿又飘过来了。
    她是近视眼,眯缝眼儿的时候格外的俏丽。我心里在想,如果爸爸在家,看见妈妈这一头鸟亮的好发,一定会上街买一对亮晶晶的水钻发夹给她,要她戴上。妈妈一定是戴上了一会儿就不好意思地摘下来。那么这一对水钻夹子,不久就会变成我扮新娘的“头面”了。
    父素不久回来了。没有买水钻发夹,却带回一位姨娘。地的皮肤好细好白,一头如云的柔鬓比母亲的还要鸟,还要亮。
    西造翼的这往一半来,桃向后面,统一个大大的横爱日智,像一只大编好盖着地后半个类,地送学第一时自草耳路。母条只把辫子便起来吧梳在一边。
    不让我玩,我想大概是她舍不得戴吧。
    我们全家搬到杭州以后,母亲不必忙厨房,而且许多时候,父亲要她出来招呼客人,她那尖尖的螺丝智儿实在不像样,所以父亲一定要她改梳一个式样。母杂就请她的朋友张伯母给她梳了个鲍鱼头。
    在当时,鲍鱼头是老太太梳的,母亲才过三十岁,却要打扮成者太太,姨娘看了只是根嘴儿笑,父亲就直皱眉头。我悄悄地问她,“妈,你为什么不也梳个横爱同型,戴上姨娘送你的翡翠耳环呢?”丹亲沉着脸说:“你妈是乡下人,哪儿配梳那种摩登的头,戴那讲究的耳环呢?"
    姨娘洗头从不拣七月初七。一个月里都洗好多次头。洗完后,一个丫头在旁边用一把粉红色大羽毛扇轻轻地扇着,轻柔的发丝飘散开来,飘得人起一股软绵绵的感觉。父亲坐在紫檀木棍床上,端着水烟筒噗噗地抽着,不时偏过头来看她,眼神里全是笑。
    姨娘抹上三花牌发油,香风四溢,然后坐正身子,对着镜子盘上一个油光闪亮的爱司智,我站在边上都看呆了。姨娘递给我一瓶三花牌发油,叫我拿给母亲,母亲却把它高高搁在橱背上,说:“这种新式的头油,我闻了就反胃。”
    母亲不能常常麻烦张伯母,自己梳出来的鲍鱼头紧绷绷的,跟原先的螺丝髻相差有限,别说父亲,连我看了都不顺眼。那时姨娘已请了个包梳头刘嫂。刘嫂头上插一根大红签子,一双大脚丫子,托着个又矮又胖的身体,走起路来气喘呼呼的。
    她每天早上十点钟来,给姨娘梳各式各样的头,什么凤凰髻、羽扇髻、同心髻、燕尾髻,常常换样子,衬托着姨娘细洁的肌肤,袅袅婷婷的水蛇腰儿,越发引得父亲笑眯了眼。刘嫂劝母亲说:“大太太,你也梳个时髦点的式样嘛。”
    母亲摇摇头,响也不响,她噘起厚嘴唇走了。母亲不久也由张伯母介绍了一个包梳头陈嫂。她年纪比刘嫂大,一张黄黄的大扁脸,嘴里两颗闪亮的金牙老露在外面,一看就是个爱说话的女人。她一边梳一边叽里呱啦地从赵老太爷的大少奶奶,说到李参谋长的三姨太,母亲像个闷葫芦似的一句也不搭腔,我却听得津津有味。
    有时刘嫂与陈嫂一起来了,母亲和姨娘就在廊前背对着背同时梳头。只听姨娘和刘嫂有说有笑,这边母亲只是闭目养神。陈嫂越梳越没劲儿,不久就辞工不来了,我还清清楚楚地听见她对刘嫂说:“这么老古董的乡下太太,梳什么包梳头呢?”我都气哭了,可是不敢告诉母亲。
    从那以后,我就垫着矮凳替母亲梳头,梳那最简单的鲍鱼头。我点起脚尖,从镜子里望着母亲。她的脸容已不像在乡下厨房里忙来忙去时那么丰润亮丽了,她的眼睛停在镜子里,望着自己出神,不再是眯缝眼儿地笑了。我手中捏着母亲的头发,。一绺绺地梳理,可是我已懂得,一把小小黄杨木梳,再也理不清母亲心中的愁绪。因为在走廊的那一边,不时飘来父亲和姨娘琅琅的笑语声。
    我长大出外读书以后,寒暑假回家,偶然给母亲梳头,头发捏在手心,总觉得愈来愈少。想起幼年时,每年七月初七看母亲乌亮的柔发飘在两肩,地脸上快乐的神情,心里不禁一阵阵酸楚。母亲见我回来,愁苦的脸上却不时展开笑容。无论如何,母女相依的时光总是最最幸福的。
    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螺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
    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
    不久,姨娘因事来上海,带来母亲的照片。三年不见,母亲已白发如银。我呆呆地凝视着照片,满腔心事,却无法向眼前的姨娘倾诉。她似乎很体谅我思母之情,絮絮叨叨地和我谈着母亲的近况。说母亲心脏不太好,又有风湿病。所以体力已不大如前。我低头默默地听着,想想她就是使我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人,可是我已经一点都不恨她了。因为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和姨娘反而成了患难相依的伴侣,母亲早已不恨她了。
    我再仔细看看她,她穿着灰布棉袍,鬓边戴着一朵白花,颈后垂着的再不是当年多彩多姿的凤凰髻或同心髻,而是一条简简单单的香蕉卷,她脸上脂粉不施,显得十分哀戚,我对她不禁起了无限怜悯。因为她不像我母亲是个自甘淡泊的女性,她随着父亲享受了近二十多年的富貴荣华,一朝失去了依傍,她的空虚落寞之感,将更甚于我母亲吧。
    来台湾以后,姨娘已成了我唯一的亲人,我们住在一起有好几年。在日式房屋的长廊里,我看她坐在玻璃窗边梳头,她不时用拳头捶着肩膀说:“手酸得很,真是老了。”老了,她也老了。当年如云的青丝,如今也渐渐落去,只剩了一小把,且已夹有丝丝白发。
    想起在杭州时,她和母亲背对着背梳头,彼此不交一语的仇视日子,转眼都成过去。人世间,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呢?母亲已去世多年,垂垂老去的姨娘,亦终归走向同一个渺茫不可知的方向,她现在的光阴,比谁都寂寞啊。
    我怔怔地望着她,想起她美丽的横爱司智,我说:“让我来替你梳个新的式样吧。”她愀然一笑说:“我还要那样时髦干什么,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
    我能长久年轻吗?她说这话,一转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轻了。对于人世的爱、骨、贪、痴,已木然无动于衷。母亲去我日远,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
    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是值得认真的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