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在少年

第一章 诺顿异地设分校

    
    玲001)诺顿分校圣天使落户郊野,母系渊源不简单引爆帝都
    在这部校园文学小说《玲珑@少年》的前言里,作者陌上流星,是这样描述这所学校的。
    不知道,在我百年之后,少年人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不过,回溯一百年之前,那些与我们同样十五六岁的孩子们,除了衣着、谈吐、语言、习俗、环境和生存条件,以及所得到的信息量有所不同之外,其实本质上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样不知天高地厚,一样热衷追逐潮流,一样高不攀来低不就,一样生在福中却强说愁;一样容易被煽情感染,一样似有不服心存不甘,一样疯狂膜拜偶像,一样不畏后果勇于尝鲜;当然了,也一样地不愿听取前人们的教训经验,宁可自己将过桥当做走路,将米饭吃成咸盐。
    有的人,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也有的在哪里跌倒,便在哪里就地躺下睡一觉。他们宁愿在尝试中无数次摔倒,也要摸爬滚打找到自己的体验,哪怕是一次次跌得鼻青脸肿,甚至于头破血流,也不愿意听取长辈们的那些老生常谈。
    也难怪,咱们人类数千年来用生命得到的,最大的教训不就是:我们从来都不吸取教训。
    于是,一百年之后的那时此地,又多出一所著名的中学——圣天使,里面也活跃着一群,毫不例外的少年人,续写着我等人类属于那个年龄段的:喜怒哀乐忧思苦,贪嗔痴怨嫉恨独,以及属于那个折叠空间被展开时,亮眼呈现的生龙活虎,和属于那个未来时代的,少年光彩,万里屠苏。
    此圣天使者,乃新开设之高级中学一所,系出名门(诺顿商学院),不远万里落户帝都。某投资集团慧眼独具,意欲把握当前时机,与其母校商榷良久,终于促成异地联合办学之举。
    曾于若干年前征得京畿依山面水之开阔处,恰合心意,遂筹巨资合股创建,力保该校区:生态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备,授课条件一流,师资出类拔萃,即便立于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亦可算民办中学里的顶级高配。
    于是乎校园尚未竣工,消息便不胫而走,顷刻间吸引广泛社会关注,尤以学生家长为甚。凡经济条件许可,且家中有适龄孩童者,多蠢蠢欲动,大有不惜代价、趋之若鹜之势。
    时下,留学大潮浩然正盛,国人不论贫富争相入流,以期子女借此开阔视野,打造金身,提升格局,赢得资本,或者能衣锦荣归,改写家运。
    似乎只有如此塑造出来的子女,才能置身于未来世界的竞争大潮,笑傲江湖、立于不败,独步全球、骄视天下。
    然,幼小年纪便出国留学,费用自不必说,那是一笔十分可观的先期投入。更要紧的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就被迫远离父母,多少亦放心不下,若再为其放弃事业跟随陪读,大不现实。
    今不必漂洋远渡,背井离乡,便可就近获得Y国名校之资源,相较还可减免诸般费用,省却跨洋担心思念之苦,何乐而不为呢?
    生逢此时,乃訇然天降之福报机遇,慕名者自然欢欣鼓舞,早早便呼亲唤友、奔走相告。为人父母者争相谋划筹措,并翘首以待,期盼新校早日竣工,建成招生,惠及自家宝贝熊娃。
    圣天使国际学校提前三年便发布招生简章,参观校址的家长们遂一拨连一拨,络绎不绝。大家眼见着荒山变妩媚,眼见着小桥跨溪水,眼见着高楼平地起,眼见着开学条件逐步齐备。
    因办学理念独特,素以育人为本,教学设施先进,与其本土母校间资源共享,体系同根。故招生伊始便备受瞩目,望子成龙者摩肩接踵,盼女成凤者趋之若鹜,身家宽裕者一掷千金,经济拮据者沉舟破釜。
    只因其母校诺顿商学院,早已于全球名声赫赫,办校历时百年,其教育成果已然被验证,教学体系之优势早就毋庸置疑。
    基建历时三年之久,每处细节均定位准确、用心良苦,建筑设计装修务必做到精益求精,直至每一位母校的特派代表,以及各大股东们都满意的校园完美竣工,校方这才长出一口气,如今万事俱备,只看生源了。
    遂张榜官宣,正式招生,广纳周遭优质适龄少年,且不限地域种族,凡具备才智贤能者,均可参与笔试、面试和机试考核,经校方层层筛选,最终择优录取。
    自此后,圣天使便聚集了一批批颇具特色,个性突出,玲珑剔透,才智俱佳的青葱骚年。于是,每天都在这条件优越的校园里,上演与其他中学相似的,属于少年人自己的花季趣事。
    《玲珑@少年》便如同攀树取果,摘选其中有趣片段十数枚,以期可于芸芸众生求知己,茫茫人海遇知音,同世间有缘者一道回看当初:青涩锦时,年少半知,荒唐无忌,故作矜持;扮帅装酷,心无城府,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或口没遮拦,好高骛远,不谙世事,顾影自怜;有心没肺,率性纯粹,本真善良,无知无畏;轻狂傲娇,简单粗暴,自负叛逆,时不时还要,作上一作,死上几死,无故自寻一些烦恼……
    这样美好又不安的日子,我们都曾经走过,只是很快就被成人世界的繁杂琐碎淡化殆尽,被世故练达稀释如水,被貌似长大的自己看不上眼了。
    青葱少年时,每个人都是一张平滑光洁的白纸,即便后来布满情愿或不情愿的斑驳色彩,也都曾经纯真干净过,多少都会有感同身受吧。如果您深夜拥被难眠,不如索性沏一壶热茶,灯下拿起这本书来翻一翻,与故事里的孩子们同享共乐、一笑会心,也是种不错的私人消遣,和记忆回溯吧。
    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个母校:诺顿商学院的背景。
    诺顿商学院,是Y国一所古老而典雅的贵族高校,有些类似于咱们公办民助形式的学院。
    曾经数百年的沉淀积累,人文底蕴深厚。校园里面高手云集、人才辈出,学子非富即贵,个个谈吐出众,人人家世不俗。毕业之后,多数也是各界的翘楚精英、风云人物,羡煞旁人。
    因此,它历来都是某一票富豪权贵的子女们用以彰显身份、较量资本、展示品位的地方。当然,前提是:它有一整套自成体系的优质办学资源,和一大批业内资深的专家做教育顾问,还重金聘用了一系列德艺双馨的各界知名学者教授,打造出自己特有的高端教育品牌。
    这里,仅论身家、讲地位是远远不够的,智商和颜值也是被该校选拔和录取的重要标准。诺顿商学院的招生历来都十分严肃,筛选苛刻、沙里淘金、宁缺毋滥,这是众所周知的规则。
    可以说,在招收学生这方面,他们拥有极端的自信和任性,源于从来都不缺少赞助资金。因为,从这里的毕业生们大都不简单,早已渗透到全球范围内的,各行各业的顶尖核心位置。当然,虽也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平庸之辈,或是商界败类,但仍然掩盖不住母校的光芒。
    诺顿公学的学生毕业后,基本都有自己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交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同学之间乐于相互扶持或彼此竞争,表面上音乐美酒、琴棋书画,云淡风轻、文明优雅,暗地里却常是高手过招的暗流汹涌、步步惊魂。就好像俄罗斯方块一样,成就迅速归于历史,一念之间的行差踏错,瞬间就可能输掉多年积累出来的全部身家。
    校友会还定期发布公告,召唤历届本校学友,回到母校参加五周年、十周年的大小聚会,扩展人脉、沟通渠道、促进联络,届时自然少不得对于母校的赞美,和真金白银的重磅回馈。大约这才是该校能够维系数百年盛名不衰,保持“不变之水准与恒久之骄傲”的主要原因吧。
    那么,就是这样一所很拽、很牛的诺顿公学,与现在的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有的呀!这要感谢来势凶猛、长盛不衰、愈演愈烈的跨洋留学风潮,和升学竞争的残酷。
    追随新一代留学热,国人争相出国在海外镀金,无论实力与贫富,仿佛唯留学才是出路。于是就有一批在国内没希望考上211、985大学的孩子被父母送出去,至少混个海归身份吧;也有一班带着家人一生之留学梦想的被送出去,替父母出国长见识,看看传说中更圆的月亮,当然了,最好是将来能学出几斤几两的名堂来,把父母亲属也接出去享福,一起圆梦他乡。
    还有一些是家里经济不给力的,父母们咬牙跺脚、卖房卖地、甚至借了钱也要送走子女,指望着有朝一日,孩子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脸上有面儿,也不枉自己吃糠咽菜还款的辛苦;甚至更有一部分家庭,是为转移某些资产而让孩子远赴他乡去留学的,无论子女们是否愿意,因为留学并不是目的。这样的孩子最容易迷失掉自己,生活无忧却空虚寂寞,身处异国他乡,缺少关爱和温暖,文化上又很难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若能坚持到回国而不堕落算是好运了。
    然而这里面有几个家庭的最后抉择,是真正尊重了孩子自己意愿的?其实,还真不好说。
    亲爹娘们先别说:孩儿还小呢,眼下懂个啥?娃的一生需要做家长的来替他们保驾护航:及时布局人生、掌控未来前途、把握前行的大方向。
    这可就太低估孩子们的智商和能力了,如果你放手让他们选择,未必就比你们所选的差。问题的关键是:对于他们自己亲手选定的目标,人家不会轻易后悔和抱怨。对错都是相对的,自己的选择由自己负责,即便吃再大的苦、受再多的累,也能咬牙挺住。
    太过强势、主观的家长们所造就出来的孩子,要不是胆小懦弱,就可能走向叛逆的极端,甚至还出现过更大的悲剧。不是曾经报道过,一对儿名牌大学教授的父母被亲生的孩子干掉,双双躺在被窝里,陈尸家中数日才被外人发现。
    结果那变态玩意儿还在家里若无其事地玩游戏,衣柜里的衣服被父母生前洗得干净整洁,并且按照一周七天的顺序,内外搭配好,分隔整齐码放。甚至,每一摞都贴好了日期的标签,孩子随手可用。
    想想都心寒啊!可怜的老教授夫妇,咱们“爱”的教育到底怎么了?究竟是谁的问题?
    这种包办代替的“帮助”,源于一贯的对他人智能的不信任,和对自己智能的过于自信。更有甚者,就是对他人的权利控制欲了。把孩子当成了私有财产,可以任由自己摆布和管辖,常常还打了“爱”的旗号,不服从家长的意图就是不孝顺, 用“百善孝为先”的儒家思维,站在道德的高点,来压孩子们一头。
    谁都曾年少过,难道当时你真的什么都不懂吗?真的心甘情愿地任由父母操纵一切理想?长大的成人们都会选择性地遗忘,忘记了当年做了多少背着家里偷偷干的“坏事”?其实,那里面有很多事,至今还未被爸妈发现,不是吗?
    氮素,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怎么算当过活生生的青葱少年?你难道因为那一点点邪恶,长大后就走向堕落了?
    教育的理念是个沉重而复杂的历史问题,关乎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文化积淀,一时说不清,一两句话也囊括不了,还是先放一放再说吧。这种教育的后果究竟如何,要等到很多年以后,会自有公论的。
    我们只知道,真的是有大把的血汗银子流了出去,养活了不少歪果仁儿,甚至包括哪些:考试机构、国际学校、外语补习班和培训基地们,造就出某类特殊的教育产业——留学一族。
    故为迎合时宜,诺顿公学在我帝都近郊设有一个预科国际学校——诺顿圣天使国际学校。
    这所崭新的国际学校,私立参股、资金充裕、选址考究,占地面积不小,定位相对高端。专门招收国内外的一些资产丰厚、地位特殊、学业优异、家境殷实的中学生,并且不限区域,不限国籍,就看你家娃娃的实力高低。
    它维持着母校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精挑细选,但因名气所在,还是迅速跻身热门选项,很快就招揽到成批的生源,逐年发展壮大起来。
    (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