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清且涟猗

第103章 同心同行

    
    这日足足比平日迟了一个时辰才吃晚饭。
    陈叔让人把饭菜热了两遍,越娘也在院外等了很久,才看到两人出来。
    谭茵见越娘正对着她笑,总觉得越娘什么都知道,一时耳朵发赤。
    晚饭后,两人进得房内。
    “他们都笑话我了。”谭茵抱怨道。
    “谁会笑话你,他们为我们高兴还来不及。”杨澈知道她脸皮薄,安慰道。
    谭茵白了他一眼,“我下次再也不在书房给你按摩了。”
    杨澈勾起嘴角,“那你想在哪儿给我按摩。”
    见他又在不正经,谭茵转过头不理他。
    她于耕读之家长大,又刚刚经历男女之事,今日已经超过她的认知,他暗叹口气,慢慢来,急不得。
    杨澈知道她有点小恼怒,连忙引开话题。
    “对了,你今日到书房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情。”
    谭茵想起自己到书房本来是问他事的,可是色令智昏......
    被他这么一说,连忙想起去书房的目的。
    “我就是很好奇,你难道真能未卜先知,能控制风向?还有那些神箭手怎么那么厉害,还有你怎么不怕元祐太子援军到来,反而去攻打凉州去了。”
    杨澈立马笑了,“怎么,觉得我是个算命先生?你好好想想。”
    “我爹说过你用人不拘一格,不问出身,鸡鸣狗盗之徒都用,还被朝中元老责骂,说是有辱斯文,断送国本超纲。”谭茵一边回忆一边慢慢道。
    “是不是你手下有那种会夜观天象之人?”谭茵突然恍然大悟。
    杨澈眼中充满赞许之色,“岳父对你教导真是用心。”
    “所以就像赤壁之战,风向一变,火全部向凉州方向烧去了,这样大昭士兵就可以乘胜追击。”
    杨澈笑着点了点头,“河西这块基本上都刮西北风,但偶尔也会倒刮东南风,只是战机稍纵即逝。”
    “那些会爬越高山的神箭手呢!听说射程比平常要远一倍都不止。还有他们对地形怎么那么熟?”谭茵继续问道。
    “这次才选找到一位打猎的好手,他自己改装弓弩,可以连发三箭,比寻常弓箭射程也要远上一倍,我让工部立马造了出来。”
    “那黑石油产自河西玉门县,当地百姓用来烧火照明已有很多年,极其易燃。至于地形,我找了一些朝廷招安的绿林土匪还有老牧民……”
    果然如他们所言,杨澈什么人都用。
    “那为什么你笃定元祐不会来,我记得去年在苏州听到有人说大夏大军压近,当时还担心边境局势,听说颍州百姓还纷纷向中原逃难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夏有内乱,他怕大昭趁机进攻,随派兵佯装要过来进攻大昭。这事本是绝密,被我知晓,识破他们计谋,然后加以利用。”
    谭茵这才恍然大悟。
    “只是这元祐手段了得,大夏内乱被他给很快镇压下去,否则乃天赐良机,大夏边境离颍州不过百里,上都也不到千里。只是我与他迟早免不了要有一战。”
    杨澈继续道:“不要怕,也没那么快,到时我将你早点送回中原。”
    谭茵心中涌出一股难以说出的滋味,听他说起来平平淡淡,不显山不露水,但其中谋略、眼界、心胸、识人、决断、运筹帷幄等何其宝贵、何其艰难。
    但面前的男子没有吹嘘自己的不世战功,也没有哀怨自己的痛苦不幸,甚至连遭遇到的艰难困苦他也只字不提。
    除了绝密不能说的军机之外,他对自己毫不设防,毫无保留,他把自己的心完全捧出来递到自己的面前。
    其实自己对他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不过触及这个人的表面,就已经被他的光彩夺目所耀眼。
    他从不掩饰对她的炽热之情,这种爱的热烈程度超乎谭茵的想象。
    她一直不明白这样一个人为何对自己如此情有独钟,他饱经风霜,历经坎坷,经历世事艰难,看尽风花雪月。而自己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之处,不过是偶尔救了他。
    在上京时,如果说刚开始与他见面,还认为他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后来她已经有点感觉到他的心思。
    但自己当时与李征情投意合,与他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她不会也不敢往这方向想。
    他也知道李征,她检视自己对他没有表露任何意思,也一直注意不要有任何言辞上的含糊甚至是勾引。
    后来经历了那么多波折,谭茵慢慢有些明白了。
    她隐隐约约感觉到,这种爱包含了男女之间的情爱,也包含了一位男子对家庭温暖的眷念,甚至是一个孤寂的孩子渴望得到包容和接纳。
    谭茵突然眼眶一热,坚定道:“我不怕,你到哪我就去哪。”
    ……
    “对了,练桑什么情况?陈家太可怜了。”谭茵问道。
    想起练桑那愤恨的眼神,难以想象她的痛苦和愤懑。练桑从吴江一直陪她过来,她虽然话不多,却极是稳重忠诚,谭茵也不把她看成一个普通女侍卫。
    杨澈郑重神色,慢慢说道:“河西此地多次易主,历代统治者无论是汉人还是番人,对这些汉人世家大族都可称得上礼遇,汉人大族与番邦王室贵族通婚也很常见。”
    “大夏崇尚武力,马背上得来的天下仍马背上治理,对以文治国不屑一顾,对儒生更是嗤之以鼻,认为其酸腐无用,只会动嘴皮子。”
    “他们把人分四等,除非极少数大族汉人,汉人一般都在第四等,大都操贱业。穷苦百姓在天灾之年卖儿卖女,大户人家对奴婢动辄打骂仗杀,不受任何惩罚。大夏还烧毁了不少孔庙,对儒生也是动辄辱骂,他们毫无机会入仕。”
    “大夏贵族淫乱不止,王权与后权争斗不休。他们直到现在还有抢婚的习俗。陈家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尊重,以为大夏也是如此,实在也太大意了。梁太后能把亲生儿子的皇帝幽闭而死,皇后都能谗杀,你一个小小的边陲世家之女算什么。”
    “咏柳事变后,引起河西各郡汉民激愤,不少世家大族人人自危,子弟也纷纷投奔大昭。”
    “维新还有族中小辈流落中原,好在陈家与中原世代往来,这些人纷纷投入故旧门中。维新就投入我师叔门下,我也曾在师叔门下学过一年奇门八阵、天象星宿和工程器械。”
    “后来我征战河西,维新主动请缨跟随我,他现在就在凉州督导工程器械。他毕生愿望一是收复敦煌,洗脱家族耻辱。二是血刃死敌梁全。”
    “如果能重归大昭,就不会发生咏柳姑娘的事情了。”谭茵雀跃道。
    杨澈摇了摇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大昭权贵虽然不敢做出当众抢人的恶行,但暗地里的龌龊勾当也不少。”
    谭茵想到他十五岁时被襄阳王世子所抢,致其母亲早亡,他对此刻骨铭心。
    “那按你这么说,这些人为何要重归大昭?”谭茵不解道。
    “我大昭到底文明许多。特别是本朝几任帝王都开明睿智,体恤民力,国库充盈,民众富庶,官员持身以正,百姓安居乐业。”
    “再说他们到底是汉人,被当成奴隶一般,那些儒生也毫无尊严,怎愿被大夏统治。”
    谭茵想到若是父亲遭遇此等之事,必会以死反抗。
    “还有,河西被大夏占领后,日渐没落,沦为边陲之地。大食大秦西域诸国与中原通商都要经过这一咽喉要塞,河西诸郡乃东西商贩交汇之所,历史上此处极为繁华。”
    “前人有‘天下富庶者无出陇右’的说法,还有‘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的诗句,河西繁盛可见一斑。”
    “商人在此贸易,各自带来东西方的文化习俗,西方商人把佛教传往中土,东西在此交汇。敦煌那边有无数美轮美奂、奇妙无比的壁画、雕像洞窟,就是写照。”
    “这样的落差自然也让河西人极为不满,他们归大昭心切,这对大昭夺取河西极为有利。”
    “大昭夺取河西,得到这儿产的良马才能组建骑兵,才能对抗大靖大夏,否则我华夏沦陷,遍地都有咏柳之事,百姓沦为贱民,儒道之学从此中断,’吾其被发左衽矣’,我们又有何面目去见故人。”
    从对河西西域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慢慢了解,谭茵开始明白眼前之人他想要做什么。
    “你这是要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吗!”谭茵问道。
    杨澈哈哈大笑,“我哪有你说得那么伟大高尚。”后又收敛神色郑重道:“不过是不辜负老师教诲,尽己所能罢了。”
    谭茵刚想表示自己的感动与崇拜,却听他笑嘻嘻道:“你说岳父母知道,会不会很喜欢我?我这个半子比赵旭还要好吧!”
    “哐”地一声,刚树立的高大光辉形象瞬间就碎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