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热血写春秋

雄关漫道真无铁

    
    9、
    伍子胥一个人留在原地咒骂了许久,可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应该咒骂谁。是咒骂自己的身世还是咒骂吴王的糊涂或者是咒骂范蠡的刻毒?
    作为一个楚国贵族,伍子胥原本应该为楚国效力的,可是他却带领吴国人攻占了楚国国都,掘开楚平王的墓地,愤怒地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他以为,他活着的最大愿望就是报仇,只有报了仇,他的生命才有意义。可是最后他发现,当他报上父兄之仇后,他实际上没有了任何选择,因为他不再是以楚平王为敌,而是以天下为敌,因为他的倒行逆施,最终让他无颜面对父老乡亲而从此远离楚国。当然,他的结局,也和父亲伍奢惊人地相似,最后被当政者谋害。
    这,也许也是许多有功于社稷的重臣无法逃避的悲惨命运。
    攻占郢都,伍子胥兴奋地举刀第一个冲了进来,他勇猛异常,无人能敌,可是伍子胥所一直想排泄的愤怒,他所想要的快感,并没有随着攻占郢都,鞭尸楚平王而到来。原本他家世代为之效力的郢都成了一片废墟,他以前的朋友与他在战场上拼死厮杀,他从他们的表情里,知道他们无法理解他这样的报仇,且对他恨之入骨。他们都朝他冲杀过来,不要命似的冲向他,想亲手斩杀他,他眼见以前因为他父兄被杀而同情他帮助过他的朋友被吴兵所杀害,他们死前,无不咬牙切齿地咒骂他不得好死,他痛苦得心如刀割,却无能为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没有想到为了自己复仇,会是这样的后果。
    郢都在混战了一个时辰后,在楚国的兵士撤出郢都后,吴兵开始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伍子胥原以为,他带兵攻进郢都只是为了杀了楚平王的后代,只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他想像过战场场面会有些难以控制,但是没有想到有这样混乱。他制止他们的军令因为吴兵已进入巷战都无法送达,而那些吴兵早已冲进了平民家中进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刹那间郢都火光冲天,百姓们在街道上四散奔逃,有的在大刀下被士兵故意杀死,有的因为躲闪不及在马蹄下丧生。街道上喊声震天,孩子因为失去了母亲而嚎叫,母亲因为丢失了孩子而哭喊,城里尸体遍布各个街道,血流成河,这一切都是他为了报仇而造成的。
    那以后,他成了楚国人民的公敌,他成了天下罪人。
    尽管他的祖上有功于社稷,那又怎样呢,没有人再记得他们伍家为楚国所做的一切,除了他自己,以自己祖上对楚国的功绩来相抵自己的罪过,也没有几个人会记得,他父兄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并为之送命。
    他的父亲伍奢,与当朝重臣费无忌当时同为楚国太子的老师,因为太子尊重伍奢而嫌恶费无忌,就放费无忌长假,不让费无忌接近自己,更莫说为他传道授业解惑了。太子嘴上说是让费无忌回去休息,不用这么辛苦在他宫里陪伴自己,因为有伍奢就够了,实际上,太子嫌恶费无忌,太子身边的人无人不晓,俗话说墙倒俗人推,太子的下人都跟着太子嫌恶费无忌,见面都不打招呼,这让费无忌感觉蒙羞且记恨在心。可费无忌有什么办法呢,他是太子,想把自己怎样就怎样。费无忌不敢不天天去太**中找太子,而太子呢,竟然有时候让他的侍卫在门口挡住他,让他回家。这样尴尬的局面,让费无忌生不如死,他发誓要改变以赢得生机。
    费无忌清楚,太子的地位,是当朝皇上楚平王给的,如果皇上不重用太子,甚至对太子猜忌的话呢。费无忌天天在找寻这样的机会。一个人想要报复一个人,总是能找到机会的,这个机会,不是上天制造的,而是自己想方设法找到的。
    机会终于来了。
    秦国的秦哀公答应了楚平王的求婚,要把自己的大妹妹孟嬴嫁给太子,可是在回楚国的路上,这个绝代佳人被迎亲的费无忌调了包。费无忌无耻地撺掇楚平王霸占了孟嬴,而把其中一个陪嫁的很有姿色的宫女嫁给了太子。这一切虽然在费无忌看来是神不知鬼不觉的,但是宫里却是谣言四起,这让费无忌寝食难安。
    费无忌害怕太子发现他的阴谋而对自己不利,并且为了拔掉伍奢这颗眼中钉,于是他又唆使楚平王把太子调到宫廷外面去镇守城父,并让伍奢去辅助太子。这样,他一举两得,让太子和伍奢远离了自己,如果守城失利,秦哀公还会降罪他们。
    可是上天仿佛故意与费无忌作对,太子和伍奢在城父干出了很好的成绩,百姓安居乐业,对太子和伍奢非常的拥护和爱戴,并且,这些还传到了宫里,让太子和伍奢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这样一来,费无忌更加担忧为了自己做的坏事担忧,他生怕将来太子继承王位后对自己不利,于是他又找了个机会在楚平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且说得头头是道,他说,“太子知道了孟嬴的事,对大王怀恨在心,他已和伍奢暗中勾结了齐晋两国,意图谋反,在城父厉兵秣马很有些日子了。太子现在在宫中的呼声和皇上齐平,一旦谋反,这是很危险的。大王如果不能当机立断废了太子,年深月久恐怕会生事端,到时一切就会晚了。大王何不效仿穆王,废长立幼,这样才能子孙昌盛安享晚年。”
    楚平王正想立孟嬴生的儿子为世子以讨她的欢心,如今费无忌的话正中下怀,他果真信了他的话,先召回了伍奢,然后打算派兵捉拿太子。
    伍奢被召回来后,楚平王连掩饰自己的丑恶用心都不耐烦了,而是直截了当地问他:“太子有谋反之心,你难道不知道吗,怎么迟迟没有报告本王?”
    伍奢早在楚平王招他回来的路上细细想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知道无论怎样都无济于事,他瞧不起楚平王了,一个以莫须有的罪名要残害自己亲生儿子的人,他也毫不掩饰他对楚平王的轻蔑,“大王身为人父,却没有父亲的慈爱之心,霸占了儿媳不思悔改,还要污蔑太子,不知道大王是怎样为父为君的。”
    楚平王无言以对。
    伍奢长叹一声,“大王做错了一件事,本来可以悔改而把错误降到最低或者一切犹未为晚,可是大王却不是这样,而是做更多的错事以遮掩。殊不知许许多多的事情,你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实际上却是欲盖弥彰,那些你自以为别人不知道的丑闻,其实早就在宫里宫外传得沸沸扬扬,太子也早就知道这事,只是太子宅心仁厚,并没有半点怨恨之心,也没有想过因为这事谋反。太子说,皇上娶孟嬴时,他又没有见过她,也不存在爱不爱孟赢,为什么要因为她而父子不和呢?大王你有一个好儿子,他本来可以继承你的千秋伟业,可是大王却如此对太子,大王的错,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你胡言乱语,不怕我杀了你。”
    “连自己的儿子都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捉拿的人,我还对他抱什么希望呢,我之所以没有逃跑,只是尽人臣之道而已。”
    楚平王很惭愧,不知道怎样处置这样一个正直的臣子。费无忌立马又给他进献谗言,“他只是想博得大王的同情才这样说的,身为太子的老师,他的口才大王不是不知道,他什么话说不出来,所以千万不能听信于他。一旦大王放了他,他势必怀恨在心,将来定会更加不遗余力的鼓动太子谋反。大王如今已没有了退路,只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楚平王完全没有了主见,他明明知道自己走错了路却不能回头,只能昧着良心昂首挺胸地走下去,“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
    “杀了伍奢,再捉拿太子。”
    楚平王一时无言,他毕竟知道自己错了,而且,也毕竟是自己的儿子。
    “伍奢还有两个儿子,他死后,他们肯定会找大王报仇,那样定会让楚国生灵涂炭。”他附在楚平王的耳边,说了一条“妙计”。
    楚平王于是再次来到伍奢关押的牢房中,假惺惺地为他松了绑,说:“你鼓动太子谋反,按理应该斩首示众,但我念及你祖上有功,你身为臣子也对本王忠心耿耿,我不忍心判你的罪,但从此后不会再启用你,你回家养老去吧。但是,作为君主,我想做到仁至义尽。我听说你有两个儿子,都是能文能武的将才,我想封官给他们,一来让他们为国效力,二来也可以为你消除罪孽,所以你务必召回他们。”
    伍奢知道这是楚平王为自己设下的圈套,想把他们父子一网打尽,“可是他们现在都已知道我被大王抓捕了,他们如何会肯来?”
    楚平王说:“你不是说你是一个忠臣吗,现在就是验证你是不是忠臣的时候了,你只要按照我说的做,他们来或者不来,与你无关。”
    “我怎样做才能召回我的儿子?”伍奢声音颤抖地问,他的心被一种悲壮的情绪左右着,完全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意味着什么,是想成就伍家一门忠烈的名声吗还是对楚平王命令的听从?或者他还对楚平王抱有幻想,希望他真的会封官给自己的儿子,这样,他就会放过太子了吧?是或者不是,他只能试试了,这样,太子可能还有一点点生机。
    “这个不难,你只管提笔按照我说的写就是。”
    不久,信使见到了伍奢的大儿子伍尚,给他道喜,伍尚不快地问信使喜从何来。信使于是把信交给伍尚,那信是经过楚平王亲自验证封好了的,没有丝毫差池。伍尚打开信,熟悉的笔墨让他仿佛看到父亲就在他的眼前,他不由泪流满面,痛哭失声。
    “伍尚伍员,父亲犯有谋反之罪,罪大恶极,本应立时斩首示众。然大王念及我祖上和我均有功于社稷,决定网开一面让我回家养老,给你们兄弟封官赐爵,以替为父将功赎罪。收到莫误,速速回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