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璞随笔

第四卷:浅谈周易 易经的主要内容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其内容蕴涵天、地、人,博大精深。它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深刻而深远的的影响。
    殷商末年,殷纣王感觉到了周国这个诸侯国的威胁,就找了个借口把周文王囚禁到羑里。文王为了不使祖上传承下来的文化就此中断,就在狱中对祖上流传下来的《易》重新进行了整理,推演了六十四卦。
    周文王当时所处的社会,已由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转化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他对《易经》的研究也由此开始发生变化,把原来以自然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以探讨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重点。
    他对六十四卦的符号用文字进行了表达,每卦的内容还包括卦画、卦辞。之后,文王的第四子周公(周公旦)又对六十四卦的爻辞进行了阐释,这就形成了《周易》。
    《周易》的“经”文部分,由“上经”三十卦和“下经”三十四卦组成,上、下两“经”共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上经三十卦为: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蓄、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筮嗑、贲、剥、复、无妄、大蓄、颐、大过、坎、离。
    下经三十四卦为:咸、亨、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垢、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上经三十卦以乾、坤两卦居首,反映作者“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乾、坤两卦生其余六十二卦的思想。
    下经三十四卦以咸、亨两卦居首,以既济和未济两卦结束,反映了作者对事物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生生不息”的思想。
    周文王之后,时间过了五百多年,一直到了春秋末年,孔子与其弟子及儒家学派,采用取象取义方法对《易经》全面诠释,编写了易辞十篇,即《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象下传》《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称为《十翼》,也叫《易传》。
    《周易》的《经》,其实指的就是“六十四卦”,即“周易六十四卦”,也叫“易经六十四卦”;当然,除了六十四个“卦象”之外,还包括“卦辞”和“爻辞”。
    我们知道,“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有六个“爻”,那么,总共就有六十四乘以六,等于三百八十四个“爻”。
    另外,“乾”、“坤”两卦虽然也都是六个爻,但却各有七个“爻辞”(乾卦的“用九”和坤卦的“用六”,没有“爻位”,却有“爻辞”),所以,《经》的全部阵容就是——六十四个“卦象”,加上六十四个“卦辞”,再加上三百八十六(384+2)个“爻辞”,如此而已。
    彖(TUAN):解释易经卦名和卦辞
    象:解释卦名和爻辞
    文言:解释乾卦和坤卦
    系辞:是易学的哲学纲领,易整体评说,十篇中最为主要,学易必读。
    说卦:解释八卦的卦象
    杂卦:解释两两相对的错卦和综卦,卦与卦之间的关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