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29年元月,元颢与陈庆之的七千之众,趁着尔朱荣在关陇征战万俟丑奴,元天穆主力在河北与邢杲周旋,中原之地兵力空虚之际。陈庆之率领的白袍军一路北上攻城掠地,竟然战无不胜,攻占了许多城池。北魏诸地流传出民谣,“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而在洛阳的元子攸却为自己已经登基数月,父母名位仍然未尊深深自责,每与李彧、温子升谈及此事时,总不免嗟叹。“当日尔朱荣离京之时便已将追尊之事提请,却未料都已月余仍迟迟未决,没想到这次阻拦之人竟是宗亲。”
温子升劝谏元子攸道,“皇上大位已定,该为故父母追封,拟定尊号。臣斗胆提议,经天纬地曰文,希德执义曰穆,追尊文穆皇帝,庙号肃宗,皇上以为可否?”
元子攸大喜,“好,如此文穆二字才能符合先父一生的品行。温子升,朕命你即日拟好追封诏书,朕要在上元之日奉文穆皇帝、文穆皇后灵位入太庙。”
李彧见元子攸兴致勃勃,不敢多言,只在出宫之时,对温子升笑道,“温大人甚会迎合皇上心思,只是你想过没有,皇上的先考是谁?你让孝文帝何处?宣武帝何处?孝明帝何处啊!”
温子升慷慨激昂,双手抱拳道,“李大人,文穆皇帝是与孝文帝为兄弟,但是自古皇上登基追封先皇乃是常理,也是皇上的孝道,我不觉得皇上追封自己父亲有何问题。”
李彧也不想再争论什么,只是最后论理道,“先秦以来少有追封,不过汉高祖追封了自己父亲为太上皇,却没有帝号,汉世祖仅仅追封了自己父亲为南顿君,也没有封帝号,入太庙,温大人还不明这其中道理吗?想无须在下给你说说这汉世祖先考乃是景帝六子,这要是挨个追封,怕是后面那些个帝王都不好论位份了吧。皇上这是孝道,做臣子的本不该多言,只是怕你这诏书不好写啊,那些宗室定会有反对之声。”
温子升本就是迂腐之人,自己认定的事情便一条道的走到黑,撞了南墙最多摸摸头那种。既然觉得与李彧话不投机,便分道扬镳回,府衙照旧文辞堆砌地将诏书拟定好,直接在第二日早朝之上便呈给了元子攸。
元彧见元子攸奉高祖为伯考,不禁愕然,呈上劝谏书,言辞恳切,说君臣并筵,嫂叔同室,历观坟籍,未有其事。
张皓颂见元子攸剑眉渐渐锁住,一脸愠怒之色,他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奴才不懂这朝廷之事,奴才只知道皇上仁孝之心天下人都不会反对的。况且若论本朝开国之时的旧例,铸金人立后,子立母死,废除之时都是被老臣阻拦,道为祖制。可后来渐渐都接受,甚至将新的体制作为国本,一脉相承。如今皇上奉高祖为伯考是没有先例可循,但是文穆皇帝是一个与周公同德之人,尊为皇帝,乃是天下归心,皇上无须多虑。”
元子攸兀自气愤,用手指敲着这谏书上的每个字,“瞧瞧,这还有一份是吏部尚书李神俊的奏折,也是说朕不该奉高祖为伯考。朕奉自己父亲为文穆皇帝,就不是循着旧例了吗?这朕不管做什么都有一堆人指责朕,朕还是一个皇帝吗?到底朕在这朝廷内外,能不能做主?”
张皓颂垂手继续说道,“皇上,您莫急,如今也就临淮王和吏部尚书二人出表反对,其他大臣和宗室还是支持皇上的。”
元子攸赌气道,“你去给意黄门侍郎常景、中书侍郎邢子才传旨,让他们上书追尊彭城王元劭为孝宣帝,一同奉入神庙,朕还要用乘舆的仪仗,让百官陪从。这元彧不是文采好吗,朕等着欣赏他的大作。”元子攸见张皓颂未动身,催促道,“还不快去,等朕自己去吗?”
张皓颂连称不敢,颠着腿的快步出去。
元彧虽仍坚持反对,见直言无用,转而让郑太妃做主。郑太妃听完不发一言,给绮菬使了眼色,绮菬领会前往太极殿拜见元子攸。
元子攸见她进来,“朕还以为来劝朕的是皇后,没想到是你。”
绮菬行了妃礼,温顺地说,“皇上,臣妾不敢置喙前朝之事,更不敢擅自揣测皇上的心思。临淮王去了太妃那里,太妃让臣妾来看看皇上,太妃的意思是皇上决定了的事情就去做,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皇上想做什么只要是符合仁义孝悌,为了江山社稷,无须理会旁人的迂腐言论。”
元子攸淡淡一笑,“你倒是很听太妃的话,皇后就是太自我了,所以不讨太妃的喜欢。皇后经常劝朕雨露均沾,只是你对皇后这个旧主,情谊似乎淡了些,你多久没去给皇后请安了?”
绮菬惶恐地看着元子攸,她突然害怕起眼前这个男人,她觉得自己腿发软,顺势跪下回道,“臣妾惶恐,臣妾只知道替皇上孝顺太妃,谨记着‘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如此而已。至于皇后那里,臣妾知道与皇上演的那出戏伤了皇后的心,也断了臣妾与皇后的主仆之情,如何还有面目去祈求谅解。太妃怕臣妾见着皇后惹她生气,嘱咐臣妾等事情淡些,再去负荆请罪,臣妾实是不敢违命。”
元子攸嘴角挤出一个笑容,那个嘴角的弧度很好看,绮菬爱他微笑的样子,可是这个微笑却让她捉摸不透,“很好,如此朕却是怪错你了。你起来吧,朕要去皇后那里,太妃那里还需要你伺候。”元子攸说完便带着张皓颂往嘉福殿而去,不顾身后绮菬哀怨地叫着他。
张皓颂一言不发地跟着元子攸来到嘉福殿内,英娥正好在拜佛,寝殿中的那尊观音像庄严肃穆,一对长明灯寥寥燃着青烟,佛前供奉的那株红珊瑚绚烂夺目,屋内弥漫一股淡淡的香气。张皓颂闻到香气,微微皱了下眉,趁着元子攸牵着英娥手步入内殿之时,又凑近佛像仔细嗅了两下,抬眼看见秋姑姑一副了然的模样,便伸手召唤她出殿在廊下耳语。
英娥轻轻依偎在元子攸的怀中,手指指尖在他的手背上划着圈,“皇上这几日未来,是前朝战事又紧吗?”
元子攸揽着她的头,用自己的下巴摩挲着,深深吸着她秀发中的芙蓉花香气,“战事有你父亲,朕却不担心,让朕恼怒的是朕不过想尽孝道,尊封自己的父母,临淮王便伙着李神俊一道谏书接着一道谏书的上,朕连这点主都做不了吗?”
英娥见元子攸真心气恼,她明白他如今的一意孤行,不听劝阻,是因为在政事上父亲的处处压制,让他积攒了怨气。她想了一下,“皇上,该高兴,毕竟还有这些敢于直谏的臣子,若皇上身边围绕都是曲意奉承的小人,那才是国家不幸。皇上还是不应太伤了这些忠臣的心,想是因为他们觉得是朝廷没有旧例,所以拿着伦常说事。皇上何不想一个既不伤了临淮王颜面,又完成皇上心愿的法子呢?”
“如何有这两全其美的事情,朕给临淮王台阶下,是他不下,朕有什么办法?”
英娥回转身子,看着元子攸那愁容满面的脸,轻轻说道,“皇上还有几个姐姐,如今未行册封,不如一并册封了公主。这其一,子女即为君,没有父母为臣的道理;其二,皇上的几个姐姐都嫁给了朝中的显贵,特别是三姐嫁给了李彧大人,臣妾想着若是几个姐姐让各自夫君起草奏折,再领着众人在太极殿外请旨,皇上念着骨肉亲情,不忍亲人长跪受苦,便下了这个旨意。皇上,您看呢?”
元子攸明白了英娥的意思,“你是想让天下人觉得朕下这个旨意是众位姐妹逼的朕,这样既全了朕的心思,又给了临淮王台阶是么?这个主意甚好,临淮王虽然迂腐,却是忠臣,朕也不想伤了他的面子。朕果然没白来你这,还是你懂朕的心思。今夜,朕不走了,朕想喝你做的百草鸡汤,行吗,娥儿?”
英娥见元子攸心情转好,心里也是高兴,“那臣妾现在去,秋姑姑做的芙蓉白玉切糕也甚是美味。皇上先用些点心,等着臣妾的鸡汤。”
元子攸目送着英娥去嘉福殿的小厨房,正要试试桌上的点心,见张皓颂站在门外似有事情,示意他进来。张皓颂轻声对元子攸低语几句,元子攸脸色大变,“这件事确定了吗?”
张皓颂回道,“还没,但是奴才自小识药,这味道八九不离十,奴才需要再仔细看看。”
元子攸看着厨房内忙活的英娥,心里有些酸楚,他是爱她的,只是因为尔朱荣的原因,他们始终有个鸿沟难以逾越。可是他不容许别人去伤害这个女人,他起身对张皓颂说道,“让秋姑姑把事情处理了,你要仔细看查清楚,报于朕定夺。朕先回宫了,你去跟皇后说前朝战事吃紧,朕去处理政务。”
张皓颂回道,“是,皇上,奴才明白。”
在厨房内忙着弄羹汤的英娥听说元子攸回宫了,也不失望,反而担心元子攸忙于政务忽略了饮食,吩咐秋姑姑将做好的鸡汤送去太极殿。只是她不知道的是秋姑姑一同送去的还有那尊佛像,因为佛龛上已经被张皓颂换了一尊。
张皓颂仔细端详了佛像半天,用手指抠下一些颜料,嗅了一会,猛地掷于地上,佛像被摔的粉碎。果然发现不但佛像之内藏了大量麝香,制作佛像的胎土也掺杂了麝香。见元子攸错愕,张皓颂解释道,“皇上,这尊佛像不是皇上当年赐给皇后的,皇上赐的那尊是奴才亲自挑选的,为方便辨认,还在佛掌中用金粉描了卍字。却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换了,这人也是聪明,知道佛像都是供奉的,不会在手中把玩,故不易发现不妥。但是因供着香火,佛像被烛火熏蒸之下,香味会自然挥发而出。这珊瑚被人以香料浸过,正常的珊瑚是没有味道,气味与佛像相似,所以皇后并未察觉。皇后每日诵经,且时间较长,长此以往身体必然受损,所幸发现的早。”
元子攸冷冷的看着秋姑姑道,“更换佛像除了茹绮菬没人能做的如此天衣无缝,秋姑姑你记住此事就此作罢,对皇后只字不要提。皇后的身体还要好生调理,就不要找宫中的太医了,一会朕让张皓颂将药送去嘉福殿,你每日亲自给皇后煎药,就说是皇后娘家送来的药方,这样无人敢查。”
秋姑姑回道,“是,皇上,奴婢一个字都不会告诉给皇后,这样对皇后也好。奴婢先回去了,免得时间久了皇后起疑。”
元子攸点点头道,“你回去吧,好好伺候皇后。”
秋姑姑走后,张皓颂对元子攸说道,“皇上对皇后还是怜惜的。”
“因为她是真心对朕的,而朕却负了她太多。”元子攸用手摸着案边鸡汤的汤盅,苦笑着说,“也只有她给朕的吃食,朕才不用试毒。”
张皓颂忙揭开汤盅,给元子攸盛了一碗递到他手上,“皇上,小心烫。皇上是天下的皇上,皇后是天下的皇后,想皇后明白的。”
元子攸喝了一口鸡汤,又将碗轻轻放下,“小颂子,你说朕该不该给皇后一个孩子?”
张皓颂不假思索地说道,“皇后是皇上的妻子,为皇上绵延子嗣乃是应当的。奴才想说,若是尔朱荣要反,不论皇后有没有孩子都会反。皇上以前担心皇后有了皇子,尔朱荣会废了皇上,扶持皇子为傀儡。可是如今陈留王妃已有生孕,尔朱荣对容华夫人说过,若皇上不听他的,还有陈留王可以扶持。皇上此时赐皇后一个孩子,是夫妻之情,也是皇上远虑。”
“不错,即便是尔朱荣废了朕,在这个皇位上的依然是朕的骨血,便终有一日会为朕报仇。”元子攸眼神渐露凶光,他要开始部署与尔朱荣的正面交锋,他已交代奚毅秘密训练死士,准备相准时机击杀尔朱荣。
元子攸依着英娥的计策,对元彧一众反对的官员无奈哭诉,是四个姊妹每日跪在太极殿外求追尊父母兄弟,自己亲情难舍,孝义两难,只能先从孝道,元彧听后也不再劝谏。公元529年四月,癸未,元子攸带着百官迁肃祖及文穆皇后神主于太庙,又追尊彭城王劭为孝宣皇帝。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