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商途

第二四七章 人子之孝

    
    佛诞节之后,来自赫拉特城邦的波斯商队收拾好驼马,重启前往东方的行程。
    我们从长安带回的那些汉家伙计,没有一人跟着回去,全都留在了西域。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年前听说我准备遣送他们回长安,秦冲、锅盔二人多次劝我,把这些人留下来,我家的商队不能解散。
    一个商队带起来不容易,一旦解散将来再想重振旗鼓可就难了。
    当年爷爷、苏叔他们那辈的队中伙计,或者老迈或者回乡,已经所剩无几。
    司空烈义兄为我挑选的这些伙计,个个都是一顶一的江湖好汉,皆为青壮之年少有家眷拖累,就这么让他们归去着实可惜。
    况且从长安归来的途中经过多般磨合,大伙彼此之间已经结下了生死情谊,调派起来甚是顺畅。
    因为我一己之私要尽人子之效,把这些汉家兄弟撂在半途中,毁了他们一辈子的前程,也非君子之道也。
    所以与我妻库日娜、家母和朵儿商议之后,遂决定把商队保留下来,由秦冲和锅盔刘真儿二人代为打理。
    这两位老伙计随我出生入死,都把行商当成了今生的事业。
    如今委托二人全权打理商队,也算是了却了他们平生的夙愿,不枉追随我这么多年。
    初夏的葱岭冰原满目苍翠,夜西之后,通往蒲犁国的蜿蜒山道已在眼前。
    此次行商的终点还是富楼沙,把天竺与东方之间的丝绸和香料交易重新连接起来。
    我和朵儿、素封立于马上,与我家的商队挥手道别。
    “秦冲,刘真儿,商道的艰难你我尽知!身为商队首领,所有兄弟的身家性命全在你们二人手上,万事以平安为重!金秋八月,我在清风泽客栈置酒设宴,恭候诸位的凯旋归来!”
    “请少主小姐放心!秦冲愿做第二个苏叔!绝不辜负少主的栽培!”
    秦冲在马上向我们拱手告别,一席短打黑衣,背负波斯长刀,江湖侠士的风骨更甚从前。
    “少主小姐,都回去吧!坐镇清风泽的家中等着收金收银便是!哈哈哈!素封贤侄!你是兄长,平日待我家的英吉玛好些,不许旁人欺负她!”
    十年前离开于阗国时,锅盔兄弟的夫人樱兰格布已有身孕。
    去年归来后,他的长女英吉玛已是金钗之年的美少女了。
    成日跟在我儿素封和秦冲家的小娃秦安身后,就如当年的朵儿和我那般。
    锅盔也是不惑之年,自然视小女为掌上明珠。
    此番重走商道,他最不放心的便是家中闺女,所以才有了前面的这番托付。
    素封我儿似乎有点隔代的遗传,很像他从未谋面的易丰年老爹,多情而又腼腆,少了点男儿的钢性。
    这个小儿听了他锅盔阿叔的相托之后,很是不好意思。
    也不答话,只在马上作揖行礼,算是接下了锅盔叔的托孤。
    一旁的朵儿姑姑忍俊不禁,用手上的马鞭轻打侄儿的后背,嘻嘻大笑了起来,也顿时搅散了这离别时的伤感。
    “秦冲,刘真儿,你们二人切记!我家易氏商队四海行商,一为传承二为信义三为天下的苍生!从来都是把“利”字放在最后!你俩带领商队行走列国,切勿坏了商者的大道!”
    尽管自认为是一位失败的商队首领,但从未忘记“商者仁心信义为本”的教诲。
    所以临别之前,郑重其事的向两位带队远行的兄弟唠叨了一番。
    “嗨!”
    秦冲、锅盔二人收敛了笑意,向我挺身揖手接下了这千斤的重担。
    然后大伙勒转马头,在这葱岭的山中就此别过。
    独孤元一夫子还在我家书院,是素封、秦安和英吉玛的启蒙师者。
    还有王城尉迟、慕容、卢氏三族的一班小童,再加上刚刚入塾的印加小女,总计有二十来个小娃在此常年修学。
    沉寂很久的书院再次热闹了起来,每日学童们的诵书之声,又开始在清风泽畔的胡杨林中朗朗响起。
    诸子百家汉之风韵,令我等闻者的心中充满了感恩和温暖。
    听库日娜说,独孤夫子曾随外邦的商队回过一趟长安汉地。
    安顿好那边的家室妻儿之后,他又毅然决然的跟着西行的商队回到了清风泽,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
    他的归来,给了绝望中的家母和我妻偌大的安慰。
    先生忠诚、信义、仁爱的士子风骨,在这乱世之中尤显珍贵,虽千金而不换也!
    所以回到清风泽家园后,我每日都以师生之礼待先生,陪他饮酒对弈,向他诉说行商途中的所见所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年之后独孤夫子尽然根据我之所述私下编撰了《山海十记》一书。
    其中关于南荒海国、天竺、扶桑诸国物产民风的描述栩栩如生,宛如先生亲身经历一般。
    独孤夫子真神人也!
    话说两月之后,我家商队满载天竺国的栴檀、苏合、龙涎等诸般香料,从富楼沙平安归来,也带回了撒马尔罕琅东表叔一家的近况信息。
    琅东表叔依然健在,还在经营栴檀佛香的祖业,令我很感欣慰。
    从此以后,我家商队前往天竺只做一桩生意,便是和琅东家族丝绸兑换香料的易货贸易。
    东西方两个家族因商而生的世代缘分,又在我的手中再次连接了起来。
    在清风泽家园稍事休整之后,秦冲、刘真儿二人就领着商队匆匆北上了。
    而再次从建康归来,已是东晋义熙六年的深冬。
    除了带回万匹的丝绸之外,秦冲他们还带回几条或好或坏的消息。
    外公尉迟彪早在七年前就过世了,当时长安、武威二弟及其家眷都在身边。
    据说外公走时很安详,没有留下太多的遗憾。
    长安三弟已与下邳刘府的十妹刘莲儿成婚,后来接受洛邑书院邹老夫子的召唤,带领妻儿重回洛邑继承先生的儒家衣钵去了。
    下邳刘府在东晋朝中已经失势,原本升为东海郡守的二弟易武威受此牵连,被贬为永昌郡司马。
    拖家带口远去边陲之地赴任,形同于流放,从此不知所踪。
    后来我才知道,永昌郡为东晋宁州的辖区,北接益州、东临吐谷浑汗国、南与交趾郡接壤,是东晋朝的西陲蛮荒之地。
    不知二弟在那边是否沉沦,如能施展平生所学造福一方,教化蛮夷土著,也算是不负平生之志也!
    外公的去世尽管早已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作为唯一的女儿,家母仍然悲怆万分。
    后悔让外公远去建康,临死前他们父女也没能见上一面。
    家母呼天喊地的恸哭之后,把自己关在佛堂里焚香祷告,为外公的亡灵祈福,谁也不给进去。
    长这么大第一次见阿妈如此悲伤,我的心也碎了。
    独自跪在佛堂的门外,陪着阿妈度过了漫长的两天两夜。
    等阿妈再次出来后,她的失忆的心魔又犯了。
    这一次忘却了所有的世事和亲人,包括我这个她一生中最是牵挂的长子。
    成天嚷嚷着要回王城中的尉迟老屋,见人就说她的尉迟彪阿爹正在等她回去做饭呢。
    或许阿妈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她在嫁入我们易府前与外公在于阗王城的那段生活。
    如今她把所有苦难、等待、煎熬的岁月全部忘却了,记忆的长河穿过时空之门又回到了过去,在最无忧最快乐的时光里停了下来。
    从此以后,我和朵儿每天轮流陪护在家母身边,片刻也不敢离开。
    绞尽脑汁逗阿妈开心,和她叙话,聊些于阗王城的前事。
    每天陪她回尉迟老屋,编织各式各样的故事来糊弄阿妈。
    比如外公受于阗王委派去边关巡视去了,外公还在训练招募的新兵,等等。
    反正外公尉迟彪从前身为于阗国的禁军教头,有的是数不完的官差,王命不可不受。
    把见不着外公的原因,全部推给这些莫须有的王差,尽然也能把可怜的阿妈糊弄过去。
    如失乐园中迷路的羔羊一般,家母就这般跌跌撞撞而又开心快乐的走过了她最后的岁月。
    大晋义熙九年的深秋,家母于阗夫人的人生终于走到了尽头。
    弥留之际,阿妈如同回光返照一般完全清醒了过来,认出了陪在身边的所有大人和小娃。
    “金城我儿,阿妈要走啦,你外公、爷爷他们已在门外等着为娘了。”
    阿妈拉着我和朵儿的手,气喘吁吁道。
    朵儿听言瞬间崩溃,撕心裂肺一般嚎啕大哭了起来。
    “闺女,不要难过。阿妈这辈子知足啦,有你们这样的儿女。”
    阿妈慈祥的笑道,我能感到阿妈柔软的手掌正在慢慢变冷,往事尽上心头如同刀割一般。
    “我儿!为娘还有两件事要交代,你可要记下!”
    阿妈的呼吸又急促了起来,她的双瞳已没有了光彩。
    “阿妈你说吧,金城定当照办!”
    我狠命的抓着阿妈的手臂,生怕她突然离去。
    慈母恩情今生还未报答就临死别,彻骨之痛也!
    “长子长孙以商为业,是金城易氏祖祖辈辈传下的规矩,等我素封孙儿过了束发之年,你要领他去外边的天下走上一遭。”
    “金城记下了!”
    我拉着素封俯首在阿妈榻前,接下了家母的第一个遗命。
    “给我朵儿一个名分,世人都知道,她是昔日戎卢国流落人间的公主,与我们易氏没有半点血亲。”
    朵儿一直在悲哀的哭泣,为将要离世的阿妈恸哭,也为今后寄身哥嫂家中孤苦无依的自身而悲哀。
    听了阿妈的遗言后,愈加嚎哭了起来。
    “金城明白,金城照办。”
    “库日娜,媳妇!”
    阿妈用尽最后的力气呼喊我妻,在她的怀里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这是一种托付,把今生最爱的三个儿孙托付给了管家的长媳,请她善待我们。
    家母于阗夫人就这么走了,但她的慈悲、她的侠义却永久留在了世间,留在了这条连接东西的古商道上。
    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长大成人了。
    不再是鲜衣怒马的少年,也不再是肆意江湖的豪客。
    慈母不在,今生只剩归途。
    (本章完)
    商与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