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长生

第294章

    
    杨辕很清楚,荀慎为何受到触动。
    因为国巫大人。
    法家的基调是“人性本恶”。
    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用严厉的刑罚来约束百姓,防止他们放纵罪恶的天性,作奸犯科。
    昭国的每一条律法,全都冰冷无比,核心皆为“约束”和“惩罚”。
    没有人会真正关心百姓过得如何,每一个律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考虑的问题都是,如何让百姓不犯法,如何让国家更稳定,如何让百姓更拼命地种田,更骁勇地厮杀。
    内行刀锯,外用甲兵。
    这就是昭国的现状。
    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国家确实强大了啊!百姓的日子也是七国之冠!对外战争更是屡战屡胜,马上就要一统天下。
    这难道不好吗?
    哪怕杨辕出身寒微,比一般公卿更知道民间的困苦,但那只是他用来上位的资本而已,他不曾有一刻,真正为这些人考虑过。
    国巫大人却不一样。
    从昨夜到今晚,国巫大人就在大王面前,对他们阐述关于未来的构想,以及为什么要修改相关律法。
    直到把所有理念都掰碎了,揉开了,他们没有无法理解的地方了,这才恍然发现,一夜都过去了。
    荀慎感慨道:“国巫大人的想法如此完善,定不是朝夕之功。”
    杨辕沉默片刻,还是点了点头:“值得钦佩。”
    倨下媚上的人,他们见过太多。
    就拿杨辕之母张媪为例。
    换作十年前,张媪只怕见到陈氏都会诚惶诚恐,因为那时,她只是小吏的母亲,陈氏却是高贵的世家女。
    但现在,张媪却张口就是让杨辕杀了陈氏和周安母子,只因儿子是廷尉,大权在握,杀个把人又何妨?
    对上位者用心,那不算什么。人家捏着你的前程乃至性命,怎么讨好都不为过。
    能把眼光向下看,才是真的善良。
    仁善之家,荀、杨二人见得多了,逢年过节施粥送药的世家,不在少数。
    但这些人打心眼里是瞧不起穷人的,他们做这些事,或沽名钓誉,或只是想积攒几分善功罢了。
    没错,你喂了这顿,确实做了好事,这点谁都不能指责,而且应该赞扬。
    可老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治标不治本啊!
    国巫大人却认真观察、思考百姓面对的困境,并拿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最难得的地方。
    荀慎和杨辕都瞧得出来,殷姮并不排斥任何出身寒微的人,哪怕是以色侍人之辈,又或者受了刑的内侍。
    她或许不赞同他们的所作所为,可她对她们抱有一定的同情,认为假如她们能有别的出路,未必会这么选。
    所以,她想帮这些女子拓宽道路,让她们可以有更多选择。
    而不是像其他出身高贵的女子一样,一味觉得狐媚子出身卑贱,只会勾引男人,动不动就打杀姬妾、奴婢出气。
    “大王比我们更早就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大王会保护国巫大人。”荀慎平静道,“国巫大人明显对我法家怀有善意,极为尊重律法的威严。待到天下一统,第一个跳出来,抢夺话语权的,必定是儒家。”
    说到这里,他淡淡一笑:“贤弟可还记得,‘拔葵去织’的由来?”
    这是儒家非常有名,并且备受推崇的一个典故了。
    儒家的发源地鲁国(已灭亡),有个宰相叫公仪休。
    有天他下朝回来,看见家里菜园子的冬葵(鲁国最常食用的蔬菜)即将丰收,妻子正在辛劳织布。
    这厮突然大发神经,命仆人把菜园子里的冬葵拔了,把织布机摧毁了,并把妻子休掉。
    旁人问为什么,他义正言辞地说,我已经是鲁国宰相,租税、俸禄应有尽有,妻子怎么能再种菜、织布,与民争利呢?
    儒者们一听,纷纷叫好,这个故事就作为美谈流传了下来。
    但有脑子的人一想,就会觉得不对啊!
    你老婆种菜能种多少,织布又能织几匹,自家用都不够,又不可能拿到市场上去卖,怎么就谈得上与民争利?
    杨、荀二人学到这个典故之后,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恩师集子告诉他们,公仪休在任期间,鲁王邀请墨家大贤进入鲁国,对方把最先进的农耕、织造技术都带了过来,风靡国内。
    一时间,儒家在鲁国的统治地位,被墨家动摇。
    公仪休拔葵去织,为此休妻,还有那么多儒者捧臭脚,就不难理解了吧?
    无非是不敢直接针对备受鲁王信赖的墨家大贤,就把气撒在可怜的女人身上而已。
    这居然也是“美谈”。
    荀慎和杨辕对此都不屑极了。
    想想儒家的基调,什么人性本善,什么亲亲相隐,什么礼乐文章,什么分封诸国……哪一条都不是大王会接受的。
    儒家想要出头,绝对不能直接顺着殷长嬴的意思来,否则他们永远没办法在昭国,这个法家的主场,把法家踩在脚底下。
    “……他们会寻找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利用舆论,拼命攻击,试图用这种方式,倒逼大王妥协。而国巫大人,就是最好的靶子。”
    杨辕虽然知道儒家擅长找软柿子欺,但对荀慎的观点,还是半信半疑。
    找国巫大人当攻击对象?嫌死得不够快?
    荀慎淡淡道:“婚律规定,昭国女子十八岁之前,必须出嫁。”
    国巫大人会出嫁吗?
    想也知道,不可能。
    “国巫大人是‘巫’,早已不涉世俗,婚嫁一事,更是无从谈起。”杨辕话一说完,就摇了摇头,嘲笑自己太过天真,“儒家只要抓住一点,国巫大人是大王的妹妹,应当为天下做出表率,这就足够了。”
    荀慎不紧不慢地说:“儒家这么做,定能得到许多公卿的暗中支持。”
    公卿们当然不介意儒家跳在最前方,对国巫大人发动进攻。
    事情不成,倒霉得是儒家;事情一旦成了,国巫大人无论嫁到哪家,都会给那家带来天大的好处。
    “推动女子立户,对国巫大人自己也有好处。”荀慎意味深长地说,“国巫大人压根没想到这层,大王也未必会想到,但若我们将《婚律》和《户律》都修改得足够漂亮……”
    杨辕目光闪动:“一旦儒家跳出来,大王和国巫大人自会记起,我等之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