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先主传奇

第三十七 治国理政 仁义贤德美名传

    
    一
    李昪现在是开创历史了,也必将载入史册,想想一路走来是多么不容易啊!他坐在殿上一边高兴地喝着酒,一边看着侍女跳着轻盈的舞蹈,享受着帝王该有的尊贵与权势。喝着喝着有些迷糊了,看着那些侍女个个年轻美貌,风姿卓越,尤其是领舞的那个侍女,身材婀娜,面若桃花,李昪不禁浑身热血沸腾。他挥挥手叫她上前来,醉意浓浓的看着她问道:
    “你是谁?”
    “回避下,奴婢钟时光。”宫女的声音清亮,听着很舒服。李昪屏退左右,醉意蒙蒙地看着钟时光,感觉自己回到了年轻时候,他用手拖着钟时光的脸问道:
    “你想伺候朕吗?”钟时光没有回答,只是羞涩地点点头,李昪顿觉浑身充血,一把将她抱上了龙床。钟时光还真是幸运,一次宠幸后就怀上了,第二年就给李昪生了个儿子,取名李景逷,钟时光母以子贵,被封为夫人。
    二
    李昪当上皇帝后并没有穷兵黩武,继续开疆扩土,而是采取休养生息,与邻为善的治理政策。由于李昪出生贫苦,他太了解百姓的不易了,如果继续战争,纵然有一天统一天下了,但终究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虽然宋齐丘曾跟李昪说不要做田舍翁,要继续开疆扩土成就霸业,但李昪只想守吴旧地而已,没有经营天下的雄心和打算。李昪认为,把自己现有的地方治理好了,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了,比纯粹追求霸业更有实际意义。
    李昪对内实行仁政,去酷刑,宽法度,鼓励农桑,努力恢复社会生产,大兴学习之风,开办学校,尊重读书人,中华大地掀起了久违的读书新风尚。不仅如此,李昪本人也是勤俭节约,穿着朴素,洗漱用普通铁盆,不像其他帝王用金盆。宫殿装饰也很普通,宫女穿着简单朴素,宫女的人数也是裁撤到够用即可,从不铺张。对外政策上,李昪采取休兵睦邻的策略,他派人先后出使南越、南汉、闽、后晋等国,表达和平共处的愿望,为日后南唐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环境。
    三
    在国家的治理上,李昪采纳了给事中常梦锡的建议,修改法度,改善用人方略,修复旧典 以示国人。李昪起于基层,喜欢说实话,做实事的人,不喜欢能说会道的花花架子。常梦锡告诉李昪,冯延巳小人,品行不端,不可以长久在太子身边,李昪接受了他的建议,一直不重用他,做到亲贤臣远小人。
    冯延巳虽是个有才的人,尤其是在词作方面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北宋初年的柳永、晏殊等,都受到他的词风影响,但此人却喜欢卖弄文采,阿谀奉承。有一次他写了份文书自己觉得非常满意,就故意拿给秘书郎韩熙载看,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颇有文名。韩熙载接过文书后就用纸塞住自己的鼻孔,冯延巳不解地问:“你这是何故?”韩熙载说:“文辞有点臭,不塞住鼻子我怕晕过去。”冯延巳尴尬不已,怏怏而去。还有一次冯延巳故意挖苦翰林学士孙忌,“你有何本事做中书侍郎?”孙忌本来就看不惯他的品行,气氛地说:“我就是一个山东书生而已,论辞藻华丽,十辈子我也比不过你,喝酒唱歌,一百辈子我也比不过你,阿谀奉承、阴险狡诈生生世世我也比不过你。但是陛下让你在大殿上做官,是让你尊道守规的,不是让你做狗、做马的。我是没有什么特殊本事,不过你的本事足可以亡国呀!”冯延巳被孙忌怼得哑口无言。直到李璟当皇帝冯延巳才得以重用,后来证明冯延巳确实是个祸国之人。
    四
    元升四年(公元940年),后晋大将晋安州节度使李金全叛乱,派人送信李昪想要归顺南唐。李金全是个打仗的好手,但此人有一个巨大的毛病——贪财。他早年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奴仆,骁勇善骑射,经常跟随李嗣源征战,做过节度使,因为贪暴,导致民心怨怒而被罢归。石敬瑭建立后晋后,李金全归顺了他,由于帮助石敬瑭平定过叛乱,因此又做了节度使。但此人贪财的**病依然不该,而且为政昏庸,基本不管事,大小事务都让手下一个叫明汉荣的押衙管理,久而久之导致百姓不安,民怨沸起,最后石敬瑭不得不派人接替他。但明汉荣不想让李金全被替代,否则他将失去手中权利,于是偷偷将石敬瑭派来的人毒死了。李金全稀里糊涂背负了一个杀官员的罪责,再加上明汉荣动不动就拿皇帝要治罪的话吓唬他,李金全于是就叛乱了。
    李昪收到李金全书信后犹豫不决,因为朝中对此分成两派。周宗反对收降李金全,周宗说:
    “陛下,此人贪财残暴,而且毫无气节,几度易主,试问如此反复之人,怎能一心为陛下效力呢?”而太子李璟却支持收降李金全,李璟说:
    “李金全历经两朝,久经沙场,骁勇善战,而且对北方军事比较熟悉,如果有这样一个大将替我大唐驻守边疆,防止北方的挑衅,岂不是好事一桩。至于他贪财,试问为官者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不贪财的?”李昪觉得双方说得都有道理,但最后还是同意收降李金全,因为李璟毕竟是太子了,他得给太子治国的信心,提高他的威信。
    于是李昪派大将李承裕率兵进入安州迎接李金全南撤,正好碰上后晋大将马全节的平乱大军,双方大战一场,结果**大败,唐将李承裕战死,**几百人当了俘虏,李金全绝望自杀。石敬瑭为了避免与李昪矛盾升级,把几百个降兵送回了南唐,但李昪觉得这些败军使自己颜面尽失,又给石敬瑭送了回去,并且还写了封信,让石敬瑭按败军之法处置。石敬瑭考虑再三,决定将这些降兵再送回来,李昪就派大军在两国边界阻拦,石敬瑭见状自能作罢。李昪并不想因为一个死去的后晋叛将与石敬瑭发生外交摩擦,更不想为此事起战端让百姓受难,最后两边都有意平息矛盾,恢复如初。
    元升六年(公元942年),吴越国宫廷发生大火,宫室、府库、兵器都损失殆尽。冯延巳等人怂恿太子李璟说道:“吴越国的大火让其损失巨大,国力虚弱,此时如果出兵,定可以一举拿下其整个疆土,此千载良机啊!”李璟年轻气盛,很想立功表现以正太子之名,于是建议李昪出兵。李昪说:“治国之道,贵在养民,弭兵休战、兴利除弊。立国之初朕与钱氏约和,双方休兵罢战,互相释放了对方的降将,才有了现在的两国友好。如今钱氏大难,如果乘人之危,既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让天下人耻笑没有信用,出尔反尔,又必将导致战火重启,百姓陷于水生火热之中,如此只顾眼前利益,朕是不会做的。”李昪不但否定了出兵吴越,还特意派使臣携带大量钱财去吊唁,令钱氏及吴越百姓深受感动,也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和平友好。
    在李昪开明的治理下,南唐成为南方十国中疆域最大、政局最稳定、最富庶的国家,为南唐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周世宗柴荣铁了心攻打南唐,就是看中了它的富庶,可以为他统一天下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可惜柴荣命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