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惊恐万状
它们顿感惊慌,好象终于明白了那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时再(yù)回头,已经彻底晚了。
那本是硬实的地面突然变得象一湾绿水,草丛竟然也泛起了波浪。
一开始,这些草丛还能托住石头们的脚,不多时,石头们就开始下沉。
这时,尚在边缘之处的老石头好象是喊了几句什么——自然,它依然没有下去,还站在“安全地带”。
那些石头再不能将它的话置若罔闻了,而是立即行动起来,只见它们一个个迅速地趴下,将自己的(shēn)体平躺在草丛之上。
这时的草丛好象已经变成了沼泽地,石头们姿势如此改变,立即大大减慢了下沉的速度,如同飘浮在上面一样,随着草丛一同起伏颠簸。
我立即被石头们的高智商所折服。
接下来,老石头又发出一声号令,那些石头立即行动起来,只见它们迅速地向一起靠拢,然后相互牵起手脚——即:里圈的石头们手牵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园圈,而圈外的石头们则扯起它们的脚,形成更大的园圈,再后面的又牵起这些石头的脚,组成比那个还大的园圈。
如此一来,巨大的石圈一环(tào)一环,面前的景象立即变得壮观无比。
这样,那些石头更不易下沉,尽管草丛现在增大了颠簸的幅度,但终是无济于事,并且,那些石头们没有停在原地不动,随着老石头的号令,虽然缓慢却是执拗地向着草丛的边缘移去,一点点地,那些石头们接近了安全地带。
看来,巨(ròu)开始发慌了,就见草丛突然高高地涌起,足有几丈高,如同一排巨大的波浪般将石圈儿卷起,然后又重重摔下。
我本以为石圈一定会被摔得七零八落,四处散开,可是没承想波浪降下后,那些石头们依然牢牢地牵在一起,随着向外移动,小圈分解开来,与外围的大圈结合在一去,继而再分解,与后面的的圈结合,最终化为一个大圈儿,缓慢而有序地向边缘移去。
现在的巨(ròu)不能继续镇静下去,一旦石头们移出它的势力范围之外,再就无法将它们吞噬掉了。
不过,按着我的想法,这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吞就不吞呗,那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要不说你这块巨(ròu)真是来者不拒,贪得无厌,还能什么都当做“腹中美味”吗,人与狗都行,论到石头,这如果吃下腹中,那该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小时候是个好奇心特强的孩子,什么都想玩,什么都想吃,我吃过虫子,吃过土,至于石头我自然也吃过,但那只是一颗小石子,很小很小,往嘴里一扔,嚼是不敢嚼的,就那样如同囫囵吞枣般地咽下去了,初进嘴的时候,还品尝了一下其味道,只感觉凉凉的,除此之外,索然无味,吞下腹中,由于东西很小,也无甚异常感觉。
第二天,在如厕之时,因为跑肚,来不及进茅房,就蹲在猪圈旁,褪下裤子,只听得一阵“呲啦呲啦”之声响过,再看一下地面,发现那颗小石子已经被我拉出来了。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做那种无谓的尝试了,
因为觉得太没意思。
巨(ròu)盘踞于这荒野之中看来时(rì)不短,此期间必定“品尝”各种“野味”,对石头肯定不会陌生,想必,个中滋味一定有所体会,据我之猜测,可能与我之感觉会大同小异,没给我留下什么想头的东西,在它那里自然也不会“刻骨铭心”。
如此费尽周折,把这些很不好摆弄的顽石吞下肚子,难道是想千古流留名,载入史册不成?
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将之归于是那种“雁过拔毛”,“佛面剥金”的“乞丐”心理在作怪,即:与我遭遇者,天上飞的,地下走的,不论巨细,都要统统囊括于吾之腹中,便可得到最大的满足感,这就是它的处世宗旨。作“人”准则。
看来,不仅是人间有着诸多的怪僻之人,动物界亦不乏此种异类。
逢到此种特殊群体,恐怕连天王老子也将它们奈何不得,唯有听之任之,随其自由施展了。
石头们还在持续地向着边缘移去,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巨(ròu)这时反而突然平静下来。
那些石头们也颇感意外,我见它们在楞了一下后,停止了向前移动,这时的草丛又恢复了原先的祥和与宁静,加上石头们均停止了喧闹与叫喊,本来是一片混乱的场面变得鸦雀无声。
我也觉得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正在努力地研究倒底是怎么一回事之时,突然,就在不知不觉之间,我发现了一个谁也没有觉察到的动向,即:开阔地的边缘部分在悄悄地向上卷起,一开始并不明显,因为它的速度极为缓慢,好象是怕惊动了什么似的,逐渐的一点点成形,变成一个与石头圈儿对应的巨大的园圈,自然,从石头那边是难以立即发现到的。
因为草丛都是很高的,稍微远一点处的些微的变化不是立即就能觉察得到。
接下来,这种变化突然提速,我清楚地见到,就在石头的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盘子形状。
但它依然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待到要高出草丛之时,突然听得一阵“嗞嗞嗞”的声音猛然响起,这声音类似家里炒菜时,滚油下锅时发出的声音。
那些本来想趁着草丛平静下来之时,加快速度逃出去的石头们再一次呆在那里,慌张地四处观看,待发现了这一(qíng)景之时,再想做出反应似乎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它们还在楞神之时,那些迅速高起的边缘“呼”地一声,瞬间腾起一丈多高,且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一起聚拢,眨眼的功夫,它们便合拢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红色大“碗”,严严实实地将石头们扣在其中。
接着,又变为一个巨大的园球,将猎物悉数包裹起来。
接着,就开始向中心收拢缩小。
这一下可是我始料未及的,方才我与守生与之遭遇之时,只觉得它非常可怕,但是却没想到它还有这么多的招法,看来,想轻易从从它手心逃脱出去,那简单比登天还要难。
我俩之所以能够逃离魔掌,那纯属意外中的意外,也是我们福大命大,再者可能也就是命不该绝,极其偶然地被狗搭救了。
说它象个园球也不大确切,因为它的下边好象还有缝隙,这种缝隙还不在
少数,正在一张一合,如同在喘气呼吸一样。
见此,我感到非常诧异,巨(ròu)这又是在干什么?
因为我站在高处,它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不大一会儿,我见到里面好象跑出什么来,远远地望去,似乎是一只来不及逃脱出去的兔子,就在它从那缝隙瞬间钻出之时,突见缝隙猛地一合,从我这边都能清楚地听到,“啪达”一声响过,那只兔子立即被死死地夹在那里,丝毫动弹不得。
接下来,兔子开始猛烈地“嘶叫”,挣扎,但却毫无用处,不大一会儿,兔子就被夹扁,夹死。
随之,那缝线微微张开一些,兔子便在毫无声息之间,被缓慢地拖回,消失于视线之中。
看来,这是巨(ròu)使出的另一种招数,那些缝隙就是用来吸引里面动物,使它们误以为是个出口,(yòu)使它们向那个逃窜,再趁机下手。
看来,那是巨(ròu)在对猎物进行“粗加工”。
如此说来,它的消化器官也有其局限(xìng),不能象蛇那样囫囵吞枣,来者不拒。
我这时,不由得替石头们担忧起来,它们会不会也如兔子一样上巨(ròu)的当呢?
然而这时,那些缝隙不知何故竟又严实地闭合了,严实得让人几乎看不出一点原先的痕迹。
既然它想(yòu)惑石头们进入缝隙之中,现在为什么又将其合上了呢。
答案马上就有了,因为我见到园球里面开始大动起来,好象是石头们在里面造反了一样。
我立即就明白,这一定是被园球扣得太严实,这些石头憋得难以忍受,才这样剧烈地活动起来的。
后来又一想,不对啊,如果说人被扣在下面会有这种结果,倒也可以理解,因为人是需要喘气的。
而石头众所周知,它们是没有喘气这种需求的。
就是说,园球无论扣得多紧,多严,它们也不会感到有任何不适。
但是为什么也有如此剧烈的反应呢?
我见到,园球里面的石头们跳动得特别剧烈,顿时悟到了,虽然石头们不用喘气呼吸,但是一直习惯于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环境之中生活的它们,冷不丁被蜷在如此一个憋闷的大球之中,必定十分不习惯。
急于逃脱出的就异常强烈。
可是,这个园球伸缩(xìng)特别强,我隐隐约约地听到那些石头们在里面喊着号子,一起努力,突地向上一冲,只见园球高高地隆起,尖端之处变得极薄,眼瞅着都透明了,甚至可以看得见里面那些惊恐万状的石头们的脸。
但是,它们的力气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即不能一直长久地持续下去,不大一会儿,重又落下,再次被园球牢牢地罩在下面。
我听得老石头在不停地大声给被罩在园球里面的石头们下达着指令,那些石头们便在它的号令下,持续有序地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也许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关系,站在外面老石头之方法确实很奏效。
老石头见到一哄而上的方法不足取,于是便命令它们改变策略,说些什么我没听清。
不一会儿,只见园球再次高高地隆起,它们这是想干什么?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