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骄阳

第499章 用真事造假,绝妙!

    
    刘光世见状,立刻命令两侧各一半预备队援助,试图利用人数优势压垮两翼义军,然这只是他单方面的想法而已。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逃跑将军带下的兵,完全领会了刘光世逃跑的要义和精髓。
    他们不要命的跑。
    心若在,梦就在,只要是没阻挡的地方,就是他们奔跑方向。
    义军也不要命的追。
    痛打落水狗不费劲,追过去刀起头落,只要你追的快,保管你砍个够。当然追的慢的也不赖,他们可以拿出连弩,从容点射。
    败军溃逃中突然看到增援队伍,立刻如同洪涛中看到一叶扁舟,纷纷涌过去握紧救命稻草。
    败军的这条逃生路线选得极为失败。
    若援军将军久经沙场,定然会传令向败军射箭,让他们在其他方向逃。然这位将军什么都没有做,喝令士兵呆呆地看着义军赶鸭子,准备收拢败军后,他们做为生力军冲锋。
    草包一个!
    比刘光世还草包!
    别人能给你充足的时间收拢败军吗?
    义军紧追不放,他们跟在败军屁股后面很安全,援军不敢放箭,否则会射杀自己人。
    败军到达援军跟前之时,也是义军到达援军跟前之时。官兵密集,义军拿出连弩一顿乱射,官兵便倒下一片。
    这阵箭雨是催命符,败军窜得更厉害了,谁若在前方挡住去路,不自觉就是一刀。有个败兵把来不及避开的增援官兵一刀砍死,然后死命往里逃。
    这一下其他增援官兵不干了,来救你们脱困,你却杀我们的人,不由分说冲过去几个人,把那人当场分尸。
    败军还道是碰到砍头军了,都挥刀乱砍。死亡面前谁都渴望活下去,就算多活一秒,也会拼命去争取。
    一场内战在所难免。
    义军捡便宜,他们连弩抛射,让前面官兵狗咬狗,先射杀后面的官兵。
    形式大好,立刻增兵。
    杨幺再次下令,三支队伍分别冲向两翼及中路。
    这是压垮官兵的最后一根稻草。
    官兵还有预备队,但他们已无斗志,想得最多的就是逃跑。他们跑起来迅速,后面没有阻拦,只需要向后转,撒开脚丫子就行。
    两翼败了,而且是溃败。
    此时刘光世如果把所有预备队都投进去,然后直接弓箭对准败军射,不管射死的是官兵还是义军,只要不让他们冲散预备队就行。
    这样做还有一拼,至少不可能败得这么迅速,这么彻底。
    但刘光世是著名的逃跑将军,在这种情况下让他扳回颓势,那是痴心妄想,他想得最多的是自己的安全,怎么迅速脚底抹油,才能保住性命。
    他心中默念:“无力回天了,若顽抗,最终会被击败两翼的义军包夹,然后……跑!”
    这次他义无反顾,纵马就跑,然后就是有了许多忠心耿耿的追随者。
    义军趁势掩杀,一直追了二十多里。
    此战过后,官兵一蹶不振,义军大肆进攻,共拿下了三十多个州县。终点
    催刘光世命的不是义军,而是赵构,他下旨要求刘光世进攻,不惜一切代价,把失去的地方夺回来!
    你来夺!
    你这死皇帝是不是儿子死后脑子不正常了?
    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你好歹派点援兵,就凭这点残兵败将,怎么打得过!然而,样子还是得做,他立刻厉兵秣马,信誓旦旦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要收回失地,剿灭贼匪!”
    传旨太监好糊弄,赵构不好糊弄,他要战绩,太监只要银子。
    好在义军开始休养生息,不再进攻,刘光世的危险也小了。
    过了几天义军密使来见刘光世,言称愿意奉还几座城池给他做军功,只是要打成协议,以某某地为界限,双方互不越界。
    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刘光世满口答应,他清楚这是义军占领区太大,想收缩治理,顺便送他个人情。
    于是刘光世开始收复义军撤空的失地,他收复的比较慢,这也显得战争艰苦,他付出的努力巨大。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糊弄了朝廷,和义军又有口头协议,三方相安无事,刘光世觉得日子也过得惬意了许多。
    又过了几日,义军密使又到,他称义军废除大楚国,不再建国称王,愿意接受朝廷招安。只要朝廷给出足够的好处,他们乐意为朝廷效力。
    刘光世清楚,想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是贼寇永远的座右铭。但他更高兴,这事成功,又是他的功劳。
    其实义军之所以停战,是宋江传达了最新指示。
    首先,建国称王不可取。这样做标志着与建炎朝分庭抗礼,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朝廷除了无止境的讨伐外,再无选择,连招安都不可能。
    其次,占领区过大导致力量分散,以义军目前的实力,不足以守住,所以把部分城池归还给刘光世,他们攒聚力量搞发展。
    第三,以招安为幌子,在谈判上耗时间,然后在占领区悄悄扩大自己实力。当然谈判的终极目标是自治区模式,如果朝廷答应也可以接受,不过以赵构的尿性,根本不可能答应,哪就和他耗下去。
    杨幺现在还不知道俞道安等人是自治区的,但对俞道安等人却是非常信任,几乎言听计从。而且义军中很多人都非常敬佩宋江,常常为不能成为自治区一员而嗟吁不已。
    当然义军首领曾经怀疑过龙中云和龙中雨的来路,尤其他们强大的武器配备来自哪里。龙中云告诉他们,这批装备是花大价钱从自治区走私来的。
    俞道安的建议,杨幺全部绿灯,于是义军开始在占领区分田地,这一切均按自治区模式进行。这是偷偷给建炎朝挖了个大坑,田地都成为百姓私产,他们把种子撒进去,如果再想收回去,都是拼命的人。
    义军虽放弃大楚国称号,但占领区管理还是按照一个国家的形式进行的,官吏任命,安抚百姓,恢复经济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他们在队伍中选择精兵,按照自治区队伍的编制分开,由龙中云和龙中雨派人训练,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出现一支铁军。
    只是招安没有谈妥,赵构不答应,一直呈扯皮状拖着。一来二去,虽说时时剑拔弩张,倒也相安无事。
    建炎朝在和杨幺扯皮的同时,派使者来梁山泊责问宋江,杨幺部怎么会有自治区的武器装备,莫非是自治区派兵参战?
    纸最终包不住火,总会被人发现端倪,宋江等人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应对策略早已付之于书面,就等朝廷前来责问。
    参战肯定得否认,不然经过建炎朝大肆渲染,舆论导向就会变形。虽自治区将士渴望与朝廷撕破脸,起兵一举打过长江,拿下临安,但宋江不同意,他还在等待最佳机会。
    否认派兵参战后,宋江承认了武器装备很有可能是从自治区某些军队中走私过去的。以前将官偷偷卖武器装备的事偶有发生,自治区发现后非常重视,立刻进行彻查,狠狠的处理了一批军官后,这股歪风邪气再没有发生。
    然后找出档案,里面有十几位军官贩卖武器装备的口供记录,时间、数量、经过都很详细,军官都画押,说明证据确凿。
    接着又拿出一份军部档案,上面记录了这些军官被斩首的时间地点等详细情况,有逐级将官的签字,不似造假。
    紧接着又拿出好几份文件,上面宣布的是处理这些军官上级的内容,他们驭下不严,该受处罚。
    看来真是这么回事,使者拿着副档回临安交差。
    赵构怎么觉得宋江斩杀的这些军官名字如此熟悉,当他打开小本子对照时,发现处斩的这些都是他策反过的,并且言称誓死效忠的人,他气得把副档扯了个稀巴烂。
    用真事造假,绝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