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即便是再蠢笨的人也能听出魏帝的言外之意,何况是两位心智过人的皇子呢?
于是在老皇帝点出那首诗的典故之后,原本坐着的二皇子刘寰顿时也脸色煞白,赶忙从锦墩之上起身,与自己兄长一道拜倒在地。
昔日里高高在上的两位皇子如今就好似两只鹌鹑一般蜷缩在地,两颗高贵的头颅紧紧贴着地面。
御书房的气氛几近凝滞,只剩下两位皇子粗重的喘息之声。
“都哑巴啦?”
魏帝一边说着一边从龙书案后缓缓走出,来到二人面前。
他微微弯下腰,双手扶膝,凑近二皇子刘寰身前低声说道:
“老二,你平日里不是胆子挺大的么,怎么了?也知道怕了?”
他这话是明知故问,古语有言,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伏尸百万,任凭刘寰素日里再如何嚣张跋扈,遇上眼前这种情况又哪里有不畏惧的道理呢?
刘寰依旧死死趴在地上,完全不敢抬头与魏帝杀气凛凛的目光对谁。
刘寰深知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道理,他原本已经打定主意沉默到底,可惜老皇帝问话了,他又不敢不答,于是心中叫苦不迭的同时只好硬着头皮勉强问道:
“父、父、父皇,儿臣斗胆问一声,可是三弟哪里出了什么事了么.......”
自己儿子此刻反应没有出乎魏帝的意料,他冷冷一笑,漫声道:
“瞧瞧,你不是挺明白的么,怎么刚才一个劲的装傻充愣呢?那你继续给朕说说,老三遇刺,下落不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此言一出刘寰顿时吓得肝胆欲裂,他连忙磕头如捣蒜,带着哭腔高声喊道:
“遇刺......遇刺!?三弟遇刺了?儿子不知啊!儿子确实不知,求父皇明鉴呐!父皇明鉴呐!”
刘寰此时已经声泪俱下,整个人如同魔怔了一般,看上去十二分的凄惨,可惜魏帝丝毫不予理会,他冷冷一笑,继续问道:
“哦?这就奇怪了,朕听说今日你于你三弟同在一艘画舫之上,怎么?你三弟遇刺了你竟会不知道么?”
听到这话二皇子身子一僵,下意识地停下磕头动作,他抬起头神色茫然道:
“这.......儿子今日确实与三弟一同去了浣纱河画舫,本意是约上三五知己给三弟接风洗尘,后来三弟喝醉了,儿子见天色已晚就先行打道回府了,还特意吩咐手下留下来照料三弟,儿子万万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啊,儿子确实不知情啊!!!”
“据朕所知,今日画舫之上可谓群英荟萃,户部右侍郎赵无极,兵部主事王海,还有韩立麾下的两名偏将,这些人就是你口中的三五知己么?老二,你好大的威风!是不是要将朕的朝廷都搬到画舫上去才罢休啊?刘陵!刘寰!你们二人一向消息灵通,大魏境内有丝毫的风吹草动不需一时半刻便会入了你们的耳,怎么?今日之事你们反倒什么都不知道了?”
刘寰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一举一动竟然牢牢掌握在了父皇手里,他此刻只觉得一盆凉水当头浇下,整个人如坠冰窟。
恨不得立即狠狠抽自己两个耳光,将先前的胡言乱语重新吞回肚子里。
不过自己虽然做了些结党营私的腌臜事,但无论怎么说都比不得刺杀皇弟的罪名大。
事到如今保命要紧,也只好两害相比取其轻了。
念及此处,刘寰索性豁出去了,他壮起胆子抬头直视魏帝,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哽咽道:
“呜呼哀哉!当年母后病重,临行前曾将儿臣特意唤至塌前,反复叮咛,谆谆教诲曰:汝弟年幼,汝为长兄,往后理应对他百般呵护、千般照料,兄弟之间务求互亲互爱,若有误会也万不能心生嫌隙!父皇......母后这番话儿臣字字句句铭记于心,至今都不敢忘记分毫啊!儿臣平日里确实是糊涂了些,与朝中几位大臣有过一些私交,但儿子纵有千错万错,也绝不可能违背母后遗愿,对一母同胞做出此等伤天害理之事啊!”
说罢,刘寰颓然坐倒在地,掩面而泣,那哭声极为凄厉动人,就连一直冷眼旁观的曹玉祥都不免有所动容。
只见刘寰继续哀嚎道:
“呜、呜、呜,可怜我那三弟年幼丧母,好不容易如今长大成人,能够独当一面了,却......却遭此飞来横祸。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啊!若是我今日不为他接风洗尘,又如何会酿成惨剧呢......三弟啊!我的三弟!二哥对不起你啊。”
严格来说,刘寰这段话不论是即兴演出还是发自肺腑,说的都极有水平。
他这个节骨眼将自己已经逝去的母后搬了出来,任凭魏帝如何铁石心肠也很难继续迁怒于他了。
果不其然,魏帝听罢后脸上一阵阴晴不定,原先无尽的怒意也悄然转化成了哀伤。
他沉默片刻,转过头对大皇子刘陵说道:
“刘陵,老二都哭成那样了,你这个做大哥的心中有何感想?与朕说来听听。”
刘陵此时脸色极为难看,他没想到二弟为了撇清干系竟连死了那么多年的先皇后都给搬了出来,虽然这招起到了效果,可他却没办法如法炮制,毕竟自己的母后如今可活的好好的。刹那间,他心中思绪千回百转,咬了咬牙低声道:
“不敢欺瞒父皇,今夜三弟遇刺之事儿臣确实也不知情,咳、咳......方才父皇说了,三弟目前生死不明,说明眼下暂时还没寻得三弟的遗体,如此一来或许他还有一线生机也未可知。儿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寻回三弟,若三弟还活着便万事大吉,若三弟不幸遇难,儿臣愿与二弟一同前来领罪。”
“娘的,你这肺痨鬼,死都要拉上老子一起死么?”
刘寰此时还坐着擦眼泪呢,听到刘陵最后说要一同领罪,他心中顿时愤恨不已。
可大家如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也没办法再说什么,只好借坡下驴附和道:
“父皇.......大哥所言极是,儿臣也是这么想的,恳请父皇容儿子们先寻道三弟下落,再责罚也不迟呀......”
这两兄弟难得如此有默契。
一唱一和之下差点把老皇帝给气笑了。
知子莫若父,其实两兄弟此时心中的所思所想他已经能够大致猜出一二。
不论他们表现得有多无辜,老皇帝打心底里就不相信,三儿子刘宇今日遇刺会与这两人没有丝毫关系。
即便如此,要他现在立刻就做出判断,始终还是有些勉强,毕竟皇子遇刺事关重大,一旦处理得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动摇国家根基。
作为一国之君,他所需要顾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诚然,魏国是他刘裕一人之天下,但同样的,他身上也背负着整个魏国的命运。
百姓间常有一句俗语:“不聋不哑不做当家翁”,他刘裕又何尝不是整个魏国的当家翁呢?
若想成为有道明君、一代圣主,就必须学会顾全大局,将江山社稷放在第一位。
因此在这个时候,他只能选择静观其变,等彻底查清来龙去脉后再将幕后黑手一网打尽。
老皇帝在心中长叹一声,步履阑珊地坐回了龙书案后。
今夜已经发生了太多事,他只觉得身心俱疲,他深知,今夜之事只是一个开端,往后的日子还会发生更多这样的事。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自己太老了,老到随时都会死去.......
他有些怀念自己领兵征战的那段峥嵘岁月,那时候他很年轻,身边也有很多值得信赖的伙伴。
可到了如今,虽然自己坐上了龙椅,已然是一国之主、九五至尊,可放眼望去,却只觉得孤立无援。
他不明白,究竟是这个世道变了,还是自己变了......
不过有一点他还是明白的,身下这张龙椅仿佛有着无尽的魔力,可以轻易吞噬一个人的心智,他必须选择最正确的接班人来坐上这张龙椅,如若不然,自己前半生的功业就会毁于一旦。
而他追求一生都未能完成的宏愿,也更加无从谈起。
他犹豫不决,迟迟不立太子,也正是想谨慎地为大魏再最后留下一笔宝贵遗产。
但这样做也并非毫无代价,不立储君已经招致百官不满,朝堂之上更是暗流涌动,毕竟每个人都想着早些站队,为将来的仕途铺平道路。
也许几年前他还可以凭借过人心智与日积月累的权威应付过去。
但今日之事一出,无疑证明那些潜藏在背后之人已经无法继续忍耐下去了,他们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逼老皇帝早日做下决断。
正因为如此,魏帝开始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暗自提醒自己,在下那最终决断之前,他更加要牢牢紧握住最高权利。
为此他要不惜怀疑着视线所及之内的每一个人,以至于就连身旁跟随他四十余年的老伙计也不能例外.......
———————————————————————————————————————
重新落座后的魏帝用眼神示意一旁的曹玉祥将两位皇子扶起。
“滚吧,都滚吧,把你们弟弟找回来,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若是找不到,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儿臣遵旨!”
两位皇子知道父皇终于暂时放过他们了,顿时如获大赦,于是他们纷纷领命而去,再也不敢在此地逗留片刻。
看着兄弟二人离去的背影,魏帝喃喃自语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真就那么着急么?”
说完,他转头看向一旁静静站立着的老太监,语气轻松地问道:
“曹玉祥,你说,今夜之事,他们果真不知情么?”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