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太康七年

第一百一十七章 藏书馆管理员

    
    王导笑道:“郑世子太谦逊了,你怎么会是无名小辈呢?我来见世子确实有些私事。我是为了洛阳藏书馆而来。”
    郑胜有些明悟,但心里依旧有疑问:“洛阳藏书馆?呃,不就是打算要建在国子学内了吗?”
    洛阳藏书馆,最后还是决定建在最高学府国子学内。不过,书籍的备份很麻烦,而是否要把所有的书籍全部复制到洛阳,郑汶还没有和国子学谈好条件。
    虽然建在国子学是没有金钱交易的“赞助”助学,但郑汶也是煞费苦心。即使他怕朝中再有人拿私藏民间书籍的借口发难,可在决定要把藏书馆建在国子学后,郑汶最大的念想就是把国子学原有藏书也变成自家的。
    至于王导所担心的问题,其实郑汶已经告诉过他,洛阳藏书馆在明年夏秋之际建成后。国子学的学子都会拥有免费借阅书籍的权利。
    所以,郑胜才有些疑惑。明明在藏书馆建成后,它差不多算是国子学的内部图书馆了,王导居然还会为了藏书馆的事而来?
    “是这样的,祭酒大人已经说明了以后借阅藏书馆书籍的规矩:每人每月三次机会,一次机会或借出两本书阅读三天,或在藏书馆内有两个时辰的阅读时间。而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进入馆内读书。”
    “祭酒大人的规定是这样吗?”郑胜有些惊讶。按照他的意思,这藏书馆既然算是“送”给国子学了,让它对所有学子免费开放也是很自然的事。
    可郑汶还是告诉他,国子祭酒做出了限制每人借阅书籍时长的决定。甚至还制定了很多条丢失、损坏书籍的惩罚规定。郑胜觉得那位大人大概是太珍惜那些书籍的缘故。
    郑胜也觉得谢祭酒太谨慎了。就像后世,自愿到图书馆读书的人一定爱学习、爱惜书籍的人。现在的藏书馆也是,郑胜敢肯定那些整天清谈、一点其他事不干的学子,不会去藏书馆几次。
    所以会有很多借阅次数被浪费。而想去看书的人一定会苦于时间太短了。王导是预计到了阅读时间太短,才亲自登门结交他的吗?
    郑胜有些纠结的说道:“王兄,我不知你是否清楚,洛阳藏书馆建成后,就完全属于国子学了。我在那里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力。作为国子学学子,同样一月只有三次的次数。”
    王导皱眉道:“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郑胜突然想到了什么:“其实,也不是没有变通的方法。王兄可能不知道,顺阳万泉镇的藏书馆内,常年有几名叫‘管理员’的青竹书院的学子。他们负责登记每名来藏书馆读书的人的信息,比如借阅的书籍名称、借阅时间等。当然他们还需要负责整理藏书、以及打扫藏书室内的卫生等等。在完成这些工作后,他们还有很长的空闲时间,来随意阅读书籍。”
    “可是据我所知,祭酒大人似乎只打算派人看守藏书馆大门,并没有设置这所谓的‘管理员’。”王导轻声道。
    郑胜摸着下巴,猜想道:“但我兄长一定和祭酒大人说过管理员的事,可祭酒大人大概是不赞同吧?”
    王导看着郑胜,诚恳地说道:“那郑世子可愿意替我去请求祭酒大人设立‘管理员’?”
    郑胜笑道:“好。”
    “多谢郑世子。”
    “王兄不必客气,这不仅是因为有你请求的缘故,藏书馆不设管理员,只靠几名看守守着门,一定会让藏书馆内的书籍蒙尘的!”
    王导拱手道:“那我静待佳音了。对了,世子还没做出决定,到底是否要加入我的学派?”
    郑胜思忖道:“如果清净派正如王兄所说,只是为了追求清静。我当然要加入贵派,不,贵学派。”
    怎么突兀的出现了一股武侠风的既视感?郑胜摸着鼻子暗想。
    王导道:“既然郑世子打算加入清净派,那我给世子介绍一下我们的同伴吧。”
    郑胜笑道:“好,不过,王兄总是称呼我为‘郑世子’实在是太见外了。我还没有表字,不过家父也给我取了个‘克吴’的小字。”
    “克吴?好字。那克吴也就称呼我的表字‘茂弘’吧。”
    “好。”
    看着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一旁的司马睿有些发酸的咳嗽了一声,郑胜、王导同时看过来,脸上有相同的疑惑。
    但司马睿低下头,并没说什么。
    王导开始向郑胜介绍:荀季之、杨倍、裴效、裴礼、嵇眕、夏侯众、寿平……
    郑胜认真的表情逐渐变得僵硬。他没有料到,王导会说得这样详尽,每个人的姓名表字,家世亲长,父亲以及其他长辈的现在何处任职,还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等。
    一直过了两个多时辰,王导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来。
    郑胜感觉自己听了一堂难熬的大课,还是那种过程痛苦、结果什么都没记住的大课。最后,郑胜还有些庆幸清净派的人数并不多,算上他也总共只有十二人而已。
    司马睿站起来:“我们该回去了。”
    郑胜把两人送到了门口。
    司马睿凑近他问道:“郑世子可想要为弘农的百姓做些什么吗?”
    郑胜心中一震,这两天这件事确实成了他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也的确想过应该做些什么。
    “我想过了,一定会的。”郑胜犹豫了片刻后,轻声道:“大王,我决定运些粮食去弘农救济灾民。不过,我家远在荆州,虽然家里有些余粮,但运输不便。恐怕在时间上有些来不及了。”
    “那么,你打算在洛阳买粮?”司马睿微微皱眉。
    郑胜点头。
    “不妥。洛阳粮价飞涨。各家粮商都打着储粮抬价的主意。你买不到太多粮食的。”
    郑胜突然想起司马定云说过的那桩买卖,他想了想:“从荆州运粮过来,至少需要一月时间。寒冬将至,我只能用金钱换取时间。贵些就贵些吧!”
    王导摇头道:“其实你根本不需要救济他们。朝廷已经下发了常平仓的粮食去了各郡。”
    “但朝廷发的粮食够吃饱?”郑胜问。
    “可使他们勉强度日罢了。”王导道。
    “那我还是买粮吧。”郑胜下定了决心,他决定给郑汶写封信,把拍卖行、买粮的事都告诉他。
    沉思的郑胜却没有注意到,一旁的司马睿眼里闪过一丝为难的神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