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

109.木匠皇帝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对于朱由校的心思,后宫多少还是能猜出一些的,竞相效仿他的俭约之风。比如这次南巡,全部耗费由内务府出资,皇帝不讲排场,后宫忌讳奢靡,这让沿途的官员和百姓都钦佩不已,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美谈。
    其实自从消除了倭寇和红毛夷的影响后,明朝的海外贸易就开始飞速发展,每年的利润甚至能超过赋税。朱由校之所以还要富日子穷过,是因为他想把这些钱用到刀刃上,尽快完成内部的蒸汽革命,然后完成大洋争霸的计划。
    对于皇家的抠门,黄梦萱初入宫时非常不解,因为她发现宫中非但没有金碧辉煌的楼宇、饕餮的盛宴,反而生活水平还不如她娘家高。为此她一度怀疑大明王朝入不敷出,岌岌可危,可每每又见朱由校大笔一挥就是数百万两的银子,实在令人费解。后来她怀有身孕,多少有些恃宠而骄,便当面询问朱由校,朱由校轻轻在她额头上弹了个响指,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
    朱由校知道众人和黄梦萱一样,都对自己的节俭不理解。为了不让旁人说三道四,他决定借外人之口来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次他单独召见黄克缵的时候故意让黄梦萱在身边侍候,中途借故离开了一段时间。黄克缵是老成谋国的栋梁,身负绝圣弃智的才华,自然知晓皇帝的意图,便利用这段时间为自己的孙女拨开云雾。
    在黄克缵这些顶级精英看来,小皇帝虽然年轻但是位大有为之君,绝不会安享眼前的太平富贵,表面上看他的很多政策都是在赔本赚吆喝,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苦练基本功,准备放长线钓大鱼。闪舞比如在推行以工代赈的初期,由于国库空虚,大部分资金都是从内务府中拨付的,可是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稳定了全国的粮食产量,这样江南的百姓才愿意改稻为桑。织造局有了充足的生丝后,与海外签下的订单越来越多,最后流入内务府的银子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开支,甚至每三年都会翻一番。
    翌日清晨,朱由校照例起了个大早,围着皇城跑了一圈后见魏朝正跪在乾清门外,一打听才知道他是奉旨汇报织造局的事务。朱由校暗恼昨天光想着玩了,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怀着内疚的心思命魏朝入宫陪他一同用膳。
    魏朝虽然知道自己不能僭越了主仆的身份,但内心还是非常高兴,这说明自己在皇帝眼里已经是不可或缺了,不免激动的说道
    “启奏主子万岁爷,奴才昨夜已将织造局的账册整理出来,不妨让奴才一边伺候您用膳,一边汇报具体的情况。”
    要知道能伺候皇帝用膳的可都是心腹之人,整个紫禁城也就王安才有这份殊荣,东厂的“九千岁”那么飞扬跋扈都靠不上边。如今魏朝挟织造局的功劳想重新得到皇帝的信任,朱由校自然不会那么痛快的答应他。
    “织造局可是内务府的钱袋子,报账的时候怎能一心二用?你还是集中精力把账目说仔细了,早膳还是让大伴伺候吧!”
    魏朝没想到小皇帝竟然不动声色的拒绝了他,心虚的抬头看了一眼站在皇帝身后的王安,知道自己可能闯下了大祸,急忙说道
    “圣明无过主子,今年织造局签下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后年,平均一年的数额都在一百万匹以上。闪舞这些丝绸在境内是按五两银子一匹的官价交易,卖到天竺、波斯、西洋能到十二、三两,仅此一项每年的毛利就达七百多万两白银,另外随船运送的还有瓷器、茶叶、药材、纸张、家具等,这都是国外的硬通货,一直供不应求。”
    这些总账朱由校比任何人都清晰,但经魏朝这么一说还是很高兴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长江航道疏通后,朕听说沿岸很多百姓都开始改种桑树,看来生丝的供应不是问题。朕唯一担心的是销路,欧洲一直在内战,他们的订单如何?”
    朱由校的话句句切中关口,魏朝不敢有半点马虎,谨慎的回道
    “主子圣明,目前欧洲商人的订单已经降至去年的四成,他们有几次找奴才商议想从天朝购置火器和战船,都让奴才一口回绝了。不过万岁爷放心,这些减少的订单都让天竺和波斯、阿拉伯商人拿走了,他们拿到欧洲后坐地起价,赚的盆满钵满。”
    朱由校听闻魏朝欧洲军火商的请求,气得用手掌拍了下桌子,众人见龙颜大怒,纷纷跪地不敢吱声。朱由校心想好糊涂的奴才,天下还有比贩卖军火更赚钱的买卖吗?不过气归气,这事赖不着魏朝,人家负责的织造局的生意,真要敢偷偷走私军火那是要灭三族的。
    “你肯实心用事朕很欣慰,但还是缺了点火候,看待事情的高度不够。你尽快联系那些打听军火的欧洲商人,朕会安排专人和他们洽谈,如果生意做成你们织造局可以抽走一成的利润。另外,朕这趟出巡见各地的大小作坊林立,表面上看是丝绸市场繁荣了,恐怕问题没这么简单吧?”
    这种跟风的现象早就出现好几年了,毕竟丝绸贸易的利润非常大,江浙两地的作坊如雨后春笋。有些商人手里握着数千台织机,雇佣的匠人过万,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他们见有暴利可图,便联合起来故意抬高生丝的价格,拼命压低丝绸的出口价,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魏朝作为提督织造太监,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可他早就被那些奸商拉下水,只能在不影响织造局利益的前提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下可就苦了那些家族作坊和桑农,他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全被黑心资本家剪了羊毛,有的甚至借高利贷维持生意,破产是早晚的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朱由校足不出户便知道江南织造业的情况,这次实地考察更加印证了他的判断,对魏朝的事情也有所耳闻。当初东林党就是因为和江南的资本沆瀣一气,这才导致崇祯末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魏朝虽然还不至于倒戈,但为防患于未然,朱由校决定敲打他一番。
    等他吃饱喝足后在王安的服侍下漱口净面,然后坐在龙榻上悠然的点了一支烟,半天才开口说道
    “晋代傅元在《傅子检商贾》中写到‘夫商贾者,所以冲盈虚而权天地之利,通有无而一四海之财’。他认为商业的本质是调和供需,互通有无,这与老子所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一个道理。
    可是江南个别商人通过勾结官府、强强联合等手段,不断挤压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意图形成垄断,则应了老子的那句‘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朕鼓励发展商业是想能够国强民富,这是行天道,而有些奸商和贪官却中饱私囊,这是在向朕叫板。”
    魏朝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他明白小皇帝这是在旁敲侧击,看来他已经掌握了江南的实情,自己得赶紧和底下那帮商人撇清关系。朱由校见他有悔过之意,也不想把人逼得太狠,命魏朝陪他参观南京的几个规模最大的纺织工场,一路下来让他眼界大开。
    这些早期的资本主义雏形,采用家族管理模式,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数千雇工,或按天结算工钱,或计件获得报酬,尽管织机仍是笨重低效的木质构造,但在当时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设备。关键问题是那个时代西方还没有推行操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设置贸易壁垒,更没有倾销一说,朱由校完全可以先下手为强。
    至于改进生存设备的问题那都不叫事儿,首先皇家社会科学院已经开始研制蒸汽动力,主要的用途就是轮船、火车、纺织机器。其次朱由校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木匠皇帝,利用自己的天赋研制飞梭可以说是小菜一碟,飞梭可以增加纺织的宽度,提高纺织的效率。
    同时,朱由校取消了提督织造这个职位,分别在天津、扬州、南京、杭州、苏州、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成立皇家织造公司,由司礼监直接管理,东厂和锦衣卫负责监督,杜绝官商勾结扰乱市场的情况。另外,为了保护桑农的利益,以后生丝由政府统一定价,桑农可以直接卖给皇家织造公司,也可以到当地的官仓中换口粮,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