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这一生应该如何度过?怎样活才有意义?怎样让心中的梦得以实现?这种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似乎要伴随雅的一生,虽然现在还没有走完一生,但她自有思考能力以来,似乎就在思索这个问题。
妈妈说雅很小的时候总是爱哭,甚至边哭边用手拽自己的头发,后脑勺的头发快被她拽掉完了。爸爸妈妈带着她到处找医生,可谁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雅好象对此也有一点模糊的记忆,她记得她那时老爱戴帽子,不想把稀疏的后脑勺露出来。父亲还说她很小的时候就常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聪明,我为什么这么笨呢?”别人能做好的事她反复做还做不好时便急得哭将起来:“为什么他们都能做好,我为什么就做不好呢?”
雅从小就希望自己被人说好,希望自己一生有所成就。她从小就喜欢看名人传记,那里面的英雄人物是她学习的榜样,是她灵魂上的营养。他们激励着她,每每让她热血沸腾,她觉得此生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活出精彩不枉此生。
他活着,是为了给他人希望。电视上,一个没有四肢的男人在发表着动人心弦的演讲,他让多少人看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他就是澳大利亚80后著名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先生,他天生没有四肢,可他却坚信自己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人。他凭着百折不挠的决心学会了骑马、打高尔夫球、游泳、足球。他学业优秀,拥有两个大学学位。他创立了自己的企业,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他没有为自己生来的残疾而自卑绝望,而是利用顽强的毅力成为了无数人崇拜敬仰的英雄。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只有初中毕业,他依靠顽强的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他后来因伤寒病落下左腿残疾的毛病,但他依旧坚持自学成为清华大学的讲师。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1936年夏,他被保荐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发表10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写出了名著《堆垒素数论》。
张海迪身残志坚,勤奋学习,乐于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她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她以顽强的毅力自学了中小学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张海迪翻译了《海边诊所》等著作,创作了《轮椅上的梦》等100多万字的作品。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楷模。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悲惨的音乐家。他童年家庭贫困,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17岁母亲病逝,他得了伤寒和天花,可他不屈服于命运,依旧执着于心爱的音乐。28岁那年他不幸耳聋,可他却创作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的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霍金十三四岁时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他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时,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他勇敢地面对不幸,继续醉心研究。70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但他却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说话和写字都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忙。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病发后获得的,这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的顽强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海伦.凯勒是美国的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一两岁时因高烧而引致失明和失聪,她在盲人学校老师沙利文的帮助下学会了说话并考上了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写出了举世著名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激励了无数人。
残疾人舞蹈家邰丽华两岁时因一次高烧失去了听力,也失去了甜美的歌喉,从此坠入了无声世界。7岁时进入市聋哑学校学习,开始对舞蹈产生无穷的乐趣,并刻苦练习舞蹈。17岁那年她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上大学。她将自己练舞的倔劲儿用在学习文化课上,1994年如愿以偿考取了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如今邰丽华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的台柱子,她不仅担任了残疾人艺术团演员队队长,出任了中国特殊艺术协会的副主席,同时她也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形象大使,先后在40多个国家巡回演出,她的演出剧照总是出现在艺术团宣传材料最醒目的位置。
名人传记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它就如劲风鼓起了风帆,让人张开理想的翅膀。当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时,名人传记便如狂风卷走了阴霾,让人豁然开朗,精神振奋。雅想起自己怀女儿时重拾英语,当她感到枯燥沮丧时,她便看李阳写的关于学英语的励志书:《我疯狂,我成功》。李阳有一些励志名言很使人受鼓舞:
1.使我们痛苦的东西在真正锻造我们。
2.成功没有电梯,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楼梯。
3.成功的秘密在于始终如一地坚持目标。
4.成功来自于克服困难的斗争。
5.只有在字典中,成功才会出现在工作之前。
6.除辛勤工作之外,我别无成功的秘诀。
7.人们总是问我是否知道成功的奥秘,能否可以告诉别人怎样才能使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我的回答是:成功和实现梦想的诀窍是努力工作。成功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8.做最好的打算,做最坏的准备。
9.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10.肤浅的人相信运气,而成功的第一秘诀是自信。
11.人不是为失败而生存的。
12.生活很艰苦,但你可以更加强大。
13.当你停止尝试的时候,你将完全失败。
15.要想成为伟大的领导者就必须有伟大的希望。
过去,在中国的英语教学理念上,人们更多是把英语当作一种知识来传授,把英语当作一种学问来推广,而英语的实质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老师把英语当做知识来传授,学生靠死记硬背语法和单词,最后出现了不会听不会说的“哑巴英语”。李阳鼓励他的学生大声说英语,他认为疯狂英语的第1步就是要突破不敢开口,害怕丢脸的心理障碍。李阳疯狂英语成功的根本因素和关键点是符合“一部分”的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的。
(二)
思绪入海奔腾东去
几多岁月稠
忆当年 正清稚
澄澈眸眼新奇原野映
芬芳青草地 奔翔鸟儿影
淙淙小溪旁 欢歌流连意
笃定世界明媚美好 摒弃庸世俗尘
拥抱博大太阳 热情温暖洒大地
化作春风掠尘世 抚平红尘心波痕
憧憬携手共建阳光社会
英雄史传一本本
时跃脑海热血涌
激情澎湃火焰熊熊
轰轰烈烈画面脑中映
仿效英杰 冀豆蔻年华
驰骋阔野 翱翔无垠碧空
生机力量充沛身
天朗人和满心田
丽日碧空纵马沃野
山涧泉水一路欢歌
欣喜热情尽洒大地母亲
忆清眸 慨往昔
当时少年不复还
踯躅在秋风里,落叶卷着萧瑟在身旁翻飞。望苍茫大地,依旧是熙熙人世,车水马龙。在这样的季节里,却倍觉自己游离在人海之外,望高山流水,望北雁南飞,望红叶片片,竟不觉怆然而泣下。捉身边一只翻飞的黄叶,对黄叶喃喃述说着悲怆。
在这样的季节里,又觉自己踉跄在茫茫原野上。天也苍苍,地也茫茫,凄风斜雨吹打着凝滞的面孔。雨点触到唇际,竟是这样的冷涩。裹在深深的寒意中,心儿沉到海的底层。两眼凝望着天际那灰蒙蒙的苍穹,却什么也没看见。
思绪陷入沉沉的海中,它奔腾东去,流过了几多岁月……仿佛又看见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睁着一双澄澈的眼睛,新奇地望着阳光下灿烂的绿野。她像小鸟一般奔跑在散发着芬芳泥土气息的青青草地上,流连在淙淙欢歌的小溪旁。
她毫不怀疑的相信,世界将永远是这样的明媚、可爱。她庆幸,她出生在一个崭新的世界,书本上讲的过去的白色恐怖将在新的纪元里一去不复返。老师,父母也都这么说,也许这个女孩儿的血液里,生来就带有固执的因子,一旦相信的事情,除非碰得头破血流,她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思想。她相信老师、书本上的话都是对的,她决心按着这些话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因为那时她还不具备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历史。
从此以后,这个小姑娘便陷入那梦想的金光之中,很久很久没有醒来。直到长大,她依旧有许多懵懂。她崇尚书,在书中,她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老师、战士、父母是完美无缺的,对雷锋的崇迷已深深植根在她的脑海中。她想拥抱那博大的太阳,让热情与温暖洒满大地。她想化作春风,抚平每个人心上的波痕。她想与新纪元的人们携手共建充满阳光的共和国。
她崇尚英雄,一本本传记中的英雄形象,时时跳跃在她的脑海中。英雄的悲壮,英雄的举手投足,都激荡着她幼小的心灵,她被一种澎湃的激情汹涌着,她被一团熊熊的火焰燃烧着。她的脑海中是一副副轰轰烈烈的画面。小小的她,相信人定胜天,她仿效英雄的言行。那时,她简直没有自己,遇到事情、问题时,她的脑海中马上闪现出英雄的思想、举动。她希望在豆蔻年华之时,能够驰骋于辽阔的原野,翱翔于无垠的碧空。
那时的她,整天被一种充满生机的力量充沛着。她由衷地感到:天是那样的明朗,人间是那样的和煦、灿烂。她想在丽日碧空下纵马高歌,她想象那山涧泉水,一路欢歌,将欣喜与热情洒给大地母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如电光火石般撞击着她幼小的心灵,她希望此生亦能像范仲淹那样,留取丹心照汗青。
她遗憾英雄怎么总有缺憾。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保持品质的高洁。这样,她就可以坦然地笑对天地,笑对黄河长江。她要做一个完美无瑕的人。她容不得一粒沙子揉进眼中,也容不得一缕斜风掠过身旁,但她更把自己解剖得支离破碎,以便不留缺憾。
她就这样地走进自己那个燃烧的世界,她就这样毫不怀疑地认为太阳下的人们都是一样的美好。
当这个小姑娘渐渐长大时,少年时代编织的种种美好的幻想,仍盘踞在她的脑海中。终于有一天,一个惊颤的巨大的问号萦绕在她的脑海中,如激浪般冲击着她的脑膜:脑中的世界与现实真的一样吗?为什么现实社会中也有丑陋,也有腐败,也有自私?为什么我所信如磐石的东西连同龄人都持戏谑的态度?十多个春秋,我是怎么度过的?为什么竟与同龄人在思想上存在着这般深的隔膜?
猛然间,只觉山崩地摧,雷电交加,如泰山轰然倒塌,她萎靡了,颓废了,她再没有力气挺直脊背。任风雨洗面,她踉跄在泥泞中,望激烈苍天,忍不住雨泪纵横:这就是我苦苦追求的理想世界,这就是我所憧憬的和煦人间,这就是我为之奋斗,以期他日报效的漠漠疆场?!
怎不令人仰天长笑,怎不令人饮泣悲号。难道今后也要象那芸芸众生卷入碌碌之流,苟且存生?难道也要在这灰风乌雨中了此一生吗?不!宁愿徜徉在那孤独的荒原上,宁愿凄怆地赴入那一片清清埋愁地,宁愿与青灯古经相伴,也不愿扭曲自己的灵魂,也不愿昏噩苟和……
从此,她就象那离群的孤雁,在苍穹中哀鸣;浓重的失意如那孤独的乌骓,在荒原上悲厉抑压的愤懑;常觉如立冰川之巅,直觉高处不胜寒;常觉如陷冰潭之底,直觉冷彻髓骨。黯然的心啊,何时能拨开那沉沉的乌云,去呼吸那温暖的阳光……
很久很久,她才缓缓从灰岸那畔走出,只是一切看来都是漠漠的,再不能轻易激起热情的浪花。再看茫茫人海碌碌人世,偶开大眼窥人间,可怜谁是眼中人?感叹无奈似水,缠绕复生。
又一阵秋风扫过,黄叶随风逝向远方。秋意深深,似又见尘马之中岳飞挥戈北上;似又见苍茫旷野屈子长吟“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似又见李清照泼墨而书:“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似又见秋瑾舞剑起歌“英雄末路当磨折,夜夜龙泉壁上鸣”。似又见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仿祖逖闻鸡起舞,效古人悬梁刺锥苦读。今天似还能感受到那喷薄而出的豪情,那报效国家的热望。
寒意瑟瑟,蓦收思绪,环顾苍茫大地,唯留一个微渺的我,禁不住对苍天喟然长叹:时光匆匆如水,丝毫不为一个黯然的心境滞留片刻……
(三)
她是芸芸众生中的一枚,是熙熙人流中的一员,从来就在此中流,为何现在却越来越认同此念此观?
曾经的夙夜难寐,曾经的扼腕轻叹,曾经的蹙眉不展,曾经的郁郁不舒,曾经的愤懑忧怨,在越来越融入俗世的生活中,已随着柴米油盐,奔波生活,父母子女,亲朋故友,年岁渐长芳华不在的现实烟火中慢慢化烟化雾,飘渺远方。
思想上性格上的差异是造成自己与他人区别的重要因素,每个人的思想性格都迥异。环境,所受教育,经历不同等等,造就思想性格的不同。童年是一张白纸,描绘上什么图画就留下什么印迹,甚至贯穿终生白首莫变。
“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句名言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的话。
原文内容如下: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艺术典型。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时严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实,并不把保尔的坚强意志和刚强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认为是在英勇的战斗和艰苦的劳动中,在刻苦的学习和严格的律己中锻炼出来的。
胎儿在母亲腹中会有思考能力吗?在人生的最初岁月会有深长的思虑吗?人们普遍认为幼儿期懵懂不知世事,但他(她)会不会想到漫长的一生该如何度过?雅觉得自己可能从幼儿期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浸透了深沉的思考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痛苦。
雅听妈妈说,她很小的时候就爱哭,甚至还边哭边揪扯自己的头发。她觉得自己从小感受痛苦的滋味就异于常人。为什么会这样呢?雅只知道,自己自记事以来,就想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人。学生时代,她找尽了关于伟人青少年励志发奋报国故事的书。每每看到此类书,她就觉得热血一波波涌向她的头颅脸颊,她的身体也如雷电在身体内突奔。
清澈幼稚的童年,她看不到社会的阴暗面,体味不到人心的复杂。她的脑海里只有老师描摹的美好,历史中的白色恐怖对不经世事的她来说,就如虚幻的故事。她最注重的是锻塑自己思想、品格的纯净,她要做岳飞那样品格、才干皆完美的人,而绝不做同样才华出众,却因品格低下而遭世人唾弃的如秦桧那样的人。为此,小小年纪的她制作了“三省簿”,学古人一日“三省吾身。”
小时,雅家也困难,但她看到流落街头的乞丐、老人时,她会心情沉重,眼泪盈眶。高三时,她和同学们到省城参加美术考试,当她看到以厕所为家的年长女乞丐时,不由嗟叹连连,涕泗横流。她恨自己自小心怀天下,想天下平和,没有贫穷没有黑暗,可现实中出现了流离失所的人她却无能为力,她觉得这也是自己的责任。同桌问她为何总是叹气时,她只是又重重地叹口气,她不能说,她要把自己的心思封存在深心处。因为她做不到出类拔萃,因为她做不了理想中的自己。自己普通如芸生,又怎敢暴露自己自小想报效国家有番作为的愿望呢?
学生时代的自己又听不得见不得社会的黑暗面,每每听说便沉浸心头痛苦辗转。她恨自己空怀大志,她怨自己天生愚钝。她一次次仰望长天悲鸣:上苍啊!你为何让我自小志向凌云,却给我一颗愚笨的脑袋,一颗执拗的心!我如此懦弱无能,又如何实现宏大理想?
这一生,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差异折磨着雅的心,这使她心中有了深重的自卑和失意。现实总是折磨着她,打破她自小形成的固有观念。每一个观念的改变,都是撞得头破血流的结果。
譬如,她自小便信奉“人生难得一知己”,她不愿多交朋友,认为人生有三两知己足矣。可认人不清交错朋友也给她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高中时本该发奋图强,却因交错了朋友差点辞世。她唯对同桌(高中时她不止一个同桌,这是她初入高中时的同桌)说了自己的宏大愿望及为之的努力,她唯对她说了自己的隐密:她初中时暗恋的男孩。那个优秀的男孩是理想中的自己,他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她想做的事他基本上都做到了。可同桌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背后大肆谤毁她,可怜平时沉默寡言不喜交际的她,想到自己自小便注重清名清誉,竟被如此毁誉,她感觉到了无生趣。她不愿辩解不愿泄露同桌的隐密。那些个天旋地转的日日夜夜,她难眠难食,红润的脸颊变得苍白,头发大把掉落,月经紊乱。这是她生平中的一个重大灾难,她差点抗不过去了。清纯的少女时代,她抗受打压的能力太差了。
后来她反思自己,是自己无意中流露出的对她的鄙视让她怀恨在心。雅不可想象,貌似清纯的同桌无甚志向,她早熟早恋多情。在雅心中,一生深爱一人已足矣,哪有精力恋多人。她喜欢的其中一个男孩貌似对雅表现出了热情,这也引起了同桌的嫉恨。那时的雅哪里懂得这些心理这些事啊!她也由此发觉自己与他人在思想上的巨大差别。实际上也是:她落伍了,她已成了同龄人中的异类。她不知如何处理人际纠纷,可即便自己快支撑不下去欲昏厥时,她还是挺直了脊背,倔强地走入风雨中。只是回到家,她才颓然倒在床上,大睁着双眼任由痛苦吞噬自己……
这一世,处处不顺,寄希望于婚姻,婚姻也千疮百洞。那个被自己幻化成救世主来拯救她的老公,曾经给她多少憧憬和希望,最后却是深深的失望。他不理解她,总觉她很不现实。那个贫困又一地鸡毛的家庭,那自私又多事的公公婆婆……她不在乎金钱、房产,却偏遇势利的他们和叵测的邻人……她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生活却处处跟她作对。难道是她太幼稚,老天才要处处设难让她清醒,让她面对现实,让她在人间踏踏实实地生活?人间也许本该如此,人应适应人间烟火……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