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战将起(三十四)

    
    开口学佛,闭口学戒。
    谢宝树知道,闭口比开口要难得多。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例如: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不应该杀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爱惜生命、贪生怕死;自己不喜欢被人伤害、被人杀害,为什么要对其他的众生施暴、要杀害别人呢?正是因为自己不希望受伤害、被杀害,所以不应该伤害、杀害其他众生。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戒定慧中的禅定
    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1]    。
    佛陀曾经教导过许多修定的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业处(kamma??ntilde;hàna),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种业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让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是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着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在经典中,通常将培育到某种高度的定力称为“禅定”。禅定,即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一个人若达到禅定的境界,其心能够持续地维持在极度喜悦、快乐、宁静和殊胜的状态一段很长的时间。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
    此外,还有一种心虽然专注但层次比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禅那的定。
    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导和实践着。包括许多在家人在内的禅修者依照比库们的教导,都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禅定境界,亲自证明佛陀教导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当禅修者在进入禅定的时间内,他的心不会出现任何的烦恼,甚至连杂念都不会生起。其间,困扰性烦恼完全被强大的定力所镇伏。
    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脑瓜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考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观”,即如实观照名色法、观照世间无常、苦、无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称为“止观”。
    戒定慧中的智慧
    我们需要透过智慧来观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无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眼、耳、鼻、舌、身称为五根,即五种感官,它们构成了这个色身(肉体之身)。意呢,有六种,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这六识分别认知六种对象: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和各种现象(法所缘)。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这六种对象的互动[1]    。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时,很容易生起贪心,想要追求这些东西。当心接触到不喜欢的对象时,心会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叫做痴。贪嗔痴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烦恼。
    我们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来观照名色法是如何构成的?它们如何运作?在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善心,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不善心?应当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名色法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为一种结果,也必定有其因。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因为有烦恼,有贪爱、有追求,想要这东西、想要那东西,于是会采取行动,造作善业或不善业。当这些善业或不善业遇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则产生相应的果报。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这些行为的结果。一旦拥有了生命,就执着生命;身心接触到不同的外境,又会产生新的烦恼。于是,烦恼、业与果报三者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不致力于斩断这条锁链,中止这种循环,轮回之苦将是了无尽期。
    了知名色与名色之因后,还必须观照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包括身心在内的世间所有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易着,这称为“无常”。万物都在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因为无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存在,这称为“无我”。
    如此透过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世间,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观智如此透彻地观照,当他的观智成熟时,即可以断除烦恼、解脱一切苦。
    智慧跟四圣谛息息相关。在经典中,将如实地了知四圣谛称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对象就是四圣谛。
    通过智慧了知名色法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圣谛。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称为观智。亦即是说,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即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彻底地断除相应的烦恼,证悟涅槃。涅槃即是灭圣谛,是道智的目标。证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圣谛。另外,从道圣谛是导致苦之灭尽的途径来说,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过程称为道圣谛。
    当禅修者彻底地断除一切烦恼之后,他即称为“漏尽者”——断尽一切烦恼的人。又可称为“阿拉汉”——值得礼敬、尊重、供养的圣者。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这六种烦恼分别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
    烦恼的基本含义
    梵语Klesa的意译。据《大智度论》卷七解释:“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解释:“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众生),故名烦恼。”经上关于“烦恼”的分类、解说很多,如根本烦恼、随烦恼、分别烦恼、俱生烦恼等。最主要的烦恼,即贪、嗔、痴“三毒”。南朝梁·宝志《大乘赞》认为:“但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消落。”后因以泛指忧愁苦闷,心绪不宁。如《京本通俗·志诚张主管》:“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一个白须老儿,好不生烦恼!”又如闻一多《红烛·时间底教训》诗:“昨日的烦恼去了,今日的还没来呢!”
    佛门云:烦恼轻,智慧长。断了分别、执着的样子是:烦恼轻、智慧长。最明显的是,听经有悟处、读经能通达义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为了断烦恼;烦恼没有了,清净心就会现前,根本智就现前。戒能断烦恼,定能断烦恼,慧能转烦恼为菩提。赞叹比毁谤伤害人还要厉害,毁谤会叫人生烦恼,赞叹同样也叫人生烦恼。大家对他一赞叹,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统统生起来了,他的道行不能再前进,只有往后退。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修一心不乱;功夫就是在伏烦恼、断烦恼、开智慧。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我们在境界里面,才起一念分别执着,那就叫迷,那就叫做无明。无明继续不断往下发展,那就变成见思烦恼,那就得造业受报。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净土容易成就,在于“带业往生”,不需要断见思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只有这个法门是带业往生。  烦恼障是七情五欲、人我是非、贪嗔痴慢。见思烦恼通常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见惑,一类是思惑。见惑包括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惑包括悭贪、嗔恚、愚痴、傲慢、对于圣教的怀疑。对于圣教的怀疑,就是对于佛法所讲的理论方法怀疑;对圣教怀疑是很大的障碍,它是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里面的一个。
    烦恼的来由也有很多方面,它可能是因为自己想做好的一件事没有做好,所以烦恼;也可能是是感情上遇到挫折,导致脑子好乱,自然烦恼就来了;也可能是家庭原因,家人有点唠叨,东说西说,有些说的比较难听,又不能顶嘴,不知道怎么办而烦恼,还有很多原因。
    烦恼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要试着解决这些烦恼。
    烦恼是因为有些事没办法解决,又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心烦意乱心事重重就会生出烦恼。有时自己一人解决不了的事情,又须要别人帮助时也会烦恼,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也会烦恼。所以只有静下心来了解事情的原因和真相,才能让心里不会那么多烦恼。只要不是一下子就要解决的事,就等等再说,事情可能以解决,烦恼也就没有了。
    乐观、开朗、积极、进取、沉稳、平静、宽容等等,相当于情商高、性格好。如果我们内心经常感到焦躁不安、积郁不欢、疑神疑鬼、情绪失控、行动混乱,或者自私、虚荣、患得患失、勾心斗角、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等,心理就不健康,也即是说,负面的情绪和不好的心态是心理方面的疾病。
    佛教对烦恼的概念
    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通常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不过,在佛教中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单指烦躁、苦闷、焦虑,还包括贪婪、执着、自私、傲慢、虚荣、妒忌、吝啬、错误的见解、怀疑、猜忌、生气、愤怒、憎恨、残酷、反感、愚昧、无知、麻木、散乱等等。用通俗话来讲,就是负面情绪、不好的心理状态。
    根据佛我们所谓的世间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自己的身心,一类是外境。自己的身心是什么呢?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心识)。眼睛所看的是颜色、光等。耳所听的是声音;鼻所嗅的是气味;舌所尝的是味道;身体所碰触的是触觉,如软的、硬的、滑的、粗的、轻的、重的、冷的、暖的,还有痛、痒等。意所思维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
    修学佛教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去除这些。如果一种方法不能断除烦恼,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导!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长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升天成仙,也不是叫你去求财、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对象、求升学、求保佑、求平安……不是这些,这些都不是佛教!
    佛陀教导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佛教!如果只是为了求这个求那个,那么我们又何苦要出家呢,何苦要修行呢?真正的佛教不是叫大家有所求,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佛陀是教导我们断除烦恼,包括断除有所求的心。
    或许有些人会这样说:“我为什么要学佛呢?我为什么要修行呢?你们佛教说人生是苦,有生老病死苦,但我就觉得很快乐。我还年青,没必要把自己想象得很老;我还健康,没必要无病装病;死亡对我来说也还很遥远,所以我认为没必要学佛。即使想学,也等我老的时候再打算。”
    是的,生老病死苦对于有些人来说确实没有很深刻的体验。然而,生老病死苦是现实人生的现象,它们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佛陀教导我们修行并不是从结果着手,而是从因下手。如果“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就好像一个人平时不注意身心健康,花天酒地、暴食暴饮、生活紊乱,等到身罹绝症时才临渴掘井已经太迟了。一个社会不推广卫生保健,只知道建造医院、诊所;一个国家不提倡民风、道德,只知道设立警察、监狱,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同样的,人生是现实,苦是结果,而导致苦的原因是烦恼,烦恼才是元凶。要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要脱离诸苦,唯有从烦恼下手。断除烦恼才是佛教修行的目标。只要一个人有病,就有治病的必要。只要一个人有烦恼,就有修行的必要。
    佛教的下手之处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没有烦恼,他就没必要学佛,也没必要修行。佛教对他完全没有意义。就好像我身体很健康的话,就无须看医生,无须吃药。但是,正因为人有烦恼,有各种各样负面的心理、不良的心态,容易紧张,容易焦虑,容易执着,容易斤斤计较,容易患得患失,内心充满了自私、虚荣、苦恼等等,这些烦恼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痛苦。如果想要获得内心的平静,获得真正的快乐,就要想办法去除这些烦恼。
    想要去除烦恼,必须先了解烦恼,以及烦恼产生的原因,这样才好对症下药。虽然烦恼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归结为贪、嗔、痴三大类。
    什么是贪?贪就是指想得到东西,心黏着对象。
    什么是嗔?嗔就是心厌恶对象,不喜欢、讨厌、反感。从愤怒、凶狠、残酷,到忧郁、烦躁,都属于嗔。
    什么是痴?痴是心对目标的愚昧、盲目、无知。
    离开了眼、耳、鼻、舌、身和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眼睛看到好看的、美丽的东西,会产生愉悦的感受,认为对象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种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方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的音乐、别人的赞美,闻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就生起。
    当一个人见到不喜欢的东西,听到难听的声音,闻到很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物,或者天气酷热难耐的时候,就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象是不好的、是坏的,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种心理就是嗔。
    然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总之,贪婪、追求、执着、痴迷,还有邪见、傲慢、虚荣等,都是属于贪。发脾气、烦躁、妒忌、焦虑、憎恨等,都属于嗔;麻木、愚蠢、无知、恍惚等,属于痴。所有的烦恼都可归类为贪、嗔、痴。
    贪、嗔、痴三种烦恼,佛教称为三不善根,即一切烦恼的根本。
    所谓的烦恼,其实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不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是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
    当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
    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
    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为对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这叫做痴。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层关系:见到好的就想得到,见到不好的就想排斥……烦恼就这样产生了。
    烦恼又可依其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面叫做违犯性烦恼。违犯性的烦恼是一个人不良心理已经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了。比如一个人暴怒到要杀人或者杀生;由于贪心而去偷别人的财物,去抢劫;打架,骂人、骗人、搬弄是非;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打压别人;沉迷于追求异性、玩弄感情、吃喝嫖赌。心里的烦恼已经显露在身体的行为、语言上,称为违犯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最粗的烦恼,已经在燃烧人的身心了。
    第二个层面叫困扰性烦恼,即一个人的烦恼只浮现在心里,还没表露出来,还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憎恶、烦躁、散乱、沮丧、麻木等。例如你很讨厌一个人,恨死他,但既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内心憎恨、厌恶他。又如你感到很焦虑、烦躁不安,但还不至于做出冲动的事情来。虽然在语言和行为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但内心已经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绪所占据,这叫做困扰性烦恼。
    第三个层面叫潜伏性烦恼。潜伏性的烦恼是指没有表露于行动、语言和内心的烦恼。也即是说,没有烦恼,但并不等于说已经完全没有烦恼了,它们只是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例如:当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时,生起的心称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时可能不会感到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遇到适合的条件,烦恼立刻就跑出来了。譬如大家很欢喜地坐在这里听佛法开示,暂时将工作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台,看到一大堆还没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烦了,是不是?有些修行人可以静止不动地坐在那里入定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他的心很快乐地安住在定中。在他入定的期间,入定多长久就享受多长久的禅定快乐,完全没有杂念,更不用说烦恼了。但是当他出定后,当他看到了漂亮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内心难免会产生贪爱,这证明他的烦恼还没有完全被断除,只是在定中被定力镇伏住而已。就好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枯了;但只要根还在,一到春天,它又开始发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样,只把草拔出来,但根没有被拔掉,有机会它还是会生长出来。烦恼只要没有被连根拔除,它就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叫做潜伏性烦恼。
    业力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为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甚至可配合缘起论与无始无明化世界。佛法所说的业力,根据行为属性,有善业、恶业之分;根据受报与否,有定业、不定业之分;根据受报范围,有共业、别业之分;根据受报差别,有引业、满业之分。其中,善业、恶业分别由不同行为构成,比较容易理解。  《正法念处经》卷七之偈曰:“非异人作恶,异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业力不消,想要得到我们希望的快乐、健康、平安、幸福,今生注定是很难的,严重的还要伴随着儿女不孝,事业不顺,家庭不和,同事关系紧张等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明白了这个业力对我们生活和修行所带来的障碍和影响,我们就要认真的来对治它,来转化它。
    佛陀在经典里开示了我们消除业力的方法,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并真心诚意去座下实修,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方法:
    一、诚心忏悔
    佛说:弥天之罪,挡不住一个“悔”字。佛说众生的病就一种病--“业障病”(不管是什么病,皆因恶业召感的果报,不同的恶业召感了不同的病。)治众生病的良药就一种,忏悔为药。只要真心忏悔,能消一切业,业消病自除,所以忏悔能治一切病。
    有很多人说让他忏悔,他总认为自己没有做什么坏事,不知忏悔什么,不知自己起心动念都是罪,吃喝穿用都造恶业,旧业要想消除,必须忏悔,比如前世或今生,我们因嫉妒自私伤害了他人的情感、名誉、地位,由于贪心盗取或者占用了公私财物、三宝财物,破坏佛法,毁谤三宝,乃至于自私、嫉妒、贪心而伤害了别人的身体和生命,
    还有我们堕胎的婴灵,还有我们为贪口福所杀所吃的一切生命(众生最爱是生命),还有无数无意伤害的生命,我们都应该忏悔。因为我们自私、贪心、嫉妒、愚痴,给别人带来了伤痛伤害,我们今天要深深认错、认罪,以至诚的心,恭敬的心,恳求的心,向他们赔罪,深挖根源,洗心才能革面,要忏悔得泪流满面,最后把功德回向给他们,你的罪业就能消了,你的身体就能健康了,你的事业就能顺利了,你的家庭就能幸福了。
    不认错不知悔改的人,就是佛菩萨也救不了他。一切的忏悔,都是为了无悔,也是为了洗净罪业。忏悔不但是洗净自己罪业的一种勇气,更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去恶向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人类之中最伟大的人,就是肯认清自己的错误和罪恶,能从错误思想言行中跳出来,走进正确修行轨道的人。
    有人会疑虑,我已经做了大恶,忏悔还有用吗?不怕有消除不了的罪,就怕不敢面对和忏悔。我们首先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们的人生是一种有缺陷的人生。其次,能够真正反思自己、反省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里保持着一颗警觉的心,观照每一念的当下,最后,我们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和那灰色的过去说“永别”,不要再重蹈前辙。
    已经做错的事从内心忏悔,清醒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罪业。坦诚地面对罪业,哪怕是千百次摔倒也要有勇气战胜自己。我们永远不能向罪业低头,也不能因一时冲动而忘业自大。世界上没有战胜不了的自我,也没有消除不了的罪业。就连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都能用忏悔来消除。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忏悔?有忏悔的心了,不知道怎么来做?经典里有消业障最快的《地藏经》,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有专门修忏法的《梁皇宝忏》《地藏忏》《药师忏》等忏本,有《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的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过去的祖师大德整理的礼拜八十八佛的《礼佛大忏悔文》,还有密宗里面最有名的除罪障的《金刚萨埵百字明》,等等,都是我们忏悔时所作的功课。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用自己心底里面真正发出来的真诚悔过之心去忏悔,更猛烈,更有效果。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颗真诚悔过的心。
    忏悔时尽量做到一事一忏,不能笼统的认错了事。想到一件事做错了,就专心去忏悔。什么情况下能证明忏悔真的消业障了呢?内心感觉舒服了很多,就是忏悔的效果,所以每一次的忏悔要一直忏到心底感到清凉轻松了为止。
    除了专门做忏悔的功课之外,日常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时刻不忘“断恶修善”,俗话说不擦拭镜子的污垢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脸,不消除业障不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达成你想实现的美好愿望。消业障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舍掉。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就是消业障。
    痛改前非,永不再犯就是真忏悔,断恶修善,改往修来是真忏悔。发菩提心,利益大众无私奉献是真忏悔,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是真忏悔。
    具体到现实生活中,要善护三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学佛人无论受到任何委屈、冤枉,都不怨天尤人。欢欢喜喜地接受他人的侮辱、毁谤,不得罪人,不怨人。  对怨恨我们的人,永远地爱护、关怀与帮助,凡事逆来顺受,业障就消了。
    谦虚、卑下,无条件地帮助别人,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好事让别人,辛苦自己承担,欢欢喜喜地为众生,欢欢喜喜的接受一切。
    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一切众生,把每天念佛、听经,及行持善法所集的一切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六亲眷属、堕胎婴灵,及法界一切有缘众生,希望他们都能蒙佛护佑,消除业障,脱离苦难,希望他们都能闻法修行,皈依三宝,发心念佛,求生西方。这就是转业力为愿力,不但自己消业障,而且救度了无量的众生。这就是佛陀讲的菩萨“乘愿再来”。
    三、多多放生
    佛说,诸有为善法里,放生功德第一。所有的世间善事中,没有比放生更彻底更完美的。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间都可以进行。
    无数放生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应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还债。放生就是改命。放生就是解冤。放生就是消灾。放生就是治病。放生就是延寿。放生是消业最简单见效最快的方法之一。
    作为发愿断恶行善的人来说,不必在意有人对放生的一些错解,我们慈悲救赎生命没有错,个人承担个人的因果,我们做好自己,永远守护好自己这颗善良慈悲的心,《大智度论》中说“诸恶业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连鬼神都难以测度,唯佛与佛能够知晓,所以我们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恶业有所谓十恶业,分别是三身恶业、四口恶业和三意恶业。身三恶业:杀生、偷盗,此三业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四口恶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此四业不但是生死轮回之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本;意三恶业:贪嗔痴三毒,此三毒是无量无边之烦恼根源和三恶道的直接业源,这是致人身体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水灾、火灾、风灾的直接原因,如水灾的业因是贪欲,火灾的业因是嗔恚,风灾的业因是愚痴。另有大恶业,就是“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业又根据动机或道德意志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有“有漏善”和“无漏善”。无记业则是不善不恶,可又分二种:“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不善不恶可能遮住本性的,叫“有覆无记”;分不出善恶,可不会遮盖本性的,则叫“无覆无记”。
    佛教对业力的释义
    《十善业道经》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所谓定业是受报时间及轻重皆已决定,反之则是不定业。如何判断某一业力属于定业或不定业呢?主要通过两点。首先,根据行为动机判断,考量这一行为是否故意造作。若是有心为之,便属于定业。若是无心造作,如无意间伤害到其他众生,虽也造下业力,多属不定业,将来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报;可能报得重,也可能报得轻。
    其次,根据对治情况判断。若是我们造业之后立即以忏悔进行对治,即使所造是定业,也可能因此产生变化,成为不定业。就像我们做了错事之后,若能诚恳地向对方道歉并补偿,可能扭转原有矛盾,化解原有问题。反之,非但不求忏悔,甚至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自鸣得意,可能加深对方的仇视,加重未来的报应。佛教特别提倡忏悔法门,以此消除业障和违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