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好的人有,可是却不见得有皇帝的威严。
景申则不同,着锦衣尽显妖孽,着皇袍则是透着孤傲。
明蔚然不经意间对上了他如深潭一般的眸子,心里像漏了一拍似的,却也没有失了礼仪道:“参见皇上。”
“平身。”他轻吐出两个字,眼底中显出一些惊喜,这些日子里,她的确是消减了,以前穿这身朝服的时候倒还没有这样的气韵。
该来的妃子都已经到了,她们神色惊愕得看着明蔚然,反应了片刻才起身:“参见皇后娘娘。”
“平身吧。”明蔚然很是得体。
她悄悄得打量着周围的人,只有六位嫔妃,虽然如此,她们各却有千秋,风姿百态,和嫣红颇为出众。
其中一个女子有些熟悉,明蔚然仔细思索了片刻,才想起来,自己上疏的那一天从自己身旁经过的那个轻蔑女子。
所有的人都是在等候明蔚然的,皇后晚而不迟,才方显国母之态,所以让明蔚然巳时到,也是景申的意思。
景申走下来,在她的耳边低喃了一句:“走吧。”。
他本想着,皇后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仪式,不免紧张,本想安抚她,想了半天,却只有两个字“走吧”。
景申本意为安慰,说出来却大有挑逗之意。
本来就紧张的明蔚然,听到这一声低喃,心里反倒不平静了。
她虽然紧张,但还是自然大方地走在景申的旁边,如同一个经历过大场面的人一样。
所谓担大任,不是毫不慌乱,而是尽管心中慌乱,也要谈笑自若。
下了台阶,约莫走了有百多米,到了砖道的正中间,才停下,紧接着正红色的镶铜大门被两个太监徐徐打开。
门外的景象赫然呈现。
只见百位穿着朝服的官员列在道路两侧,因被门墙挡住,看不清他们身后的人,再往远处是绵延近百米长的士兵拄长枪站着。
一会一个太监喘嘘得跑来,跪在景申面前:“太后娘娘已经进入陵光正道。”
说罢退在道路一侧。
“恭迎太后。”景申一声传下。
吕自胜传呼:“恭迎太后。”
然后是二人传呼,八人传呼,十六人传呼,然后就是六十四人传呼,声震屋瓦,令人肃然起敬,以致震撼动容。
明蔚然眼见此景,甚至生出许多激动之情,在她的印象中,《万历十五年》曾有过这样的画面,皇帝接受俘虏,也就是战役获胜后的“献俘”仪式上,也有过这样的传呼,当时她仅是看书,就已经十分震撼,如今可算是见识到了。
终于,太后的仪仗进入陵光正道了。
先是十几个骑马举旗的兵带头,进了正门后就处停列在两侧,又见一个身着青袍的官员缓缓走来,还未进宫门就停下了,然后就见到两列执仪仗扇的仗队行来,到了宫门之下停住,列在两侧,这时才见其后的由八马共拉的轿撵停下,轿撵四周的锦帘已经被束起,矮凳置在轿撵一侧,在侍女的搀扶下,下来一个身着湘红色锦缎的仪态端庄的身影。
也就在她双脚着地的那一时,百官们则就立刻跪下:“臣等恭迎太后回宫。”
她面色和蔼道:“众爱卿平身。”
“谢太后。”
明蔚然看着这个举止中透着稳重与成熟的女人,轻扶着身边的侍女,款款走来,她的身后是一大队的人,包括那个穿青袍的人。
等走近了,明蔚然才看清这个气质不凡的女人:头上的金色镶宝石的凤钗在搀着银丝的发髻中很是显眼,耳后是金色半月型笄,发上珠钗宝饰皆精致简单,并没所谓的雍容华贵,反而透着几分亲切与和善。
明媚的眼眸,弯弯的眉梢,眼角虽然已有丝丝皱纹,但肤色依旧洁白光亮,气韵中透着经过岁月洗练的端庄持重和骨子透出的优雅风华,正是“岁月从不败美人”。
这种骨子里的美,是不会随着容貌的褪去而有半分消减的,反而更加深刻,岁月不败的从来都是这样的气韵。
她看着眼前的人,眼中的笑意更是明显了。
“儿臣携皇后及诸位嫔妃恭迎母后回宫。”话音刚落,明蔚然和景申身后的妃子便随着他一同跪下。
“快快平身。”
“母后此行一切安好吗?”景申起身。
“多亏了泽允大人一切安好。”
“臣泽允恭请圣安”后面的青袍男子听到太后的声音,立刻跪在一旁,“臣奉命护送太后远行泰山,承蒙圣上庇佑,不辱使命。”
景申道:“赐黄金二百两。”
“谢圣上。”
明蔚然看着眼前的人,尚且年轻,但是眼中却透着几分老练,似乎是喜怒不形于色,参拜时毫无畏惧,受赏时也未见喜色,给她的第一感觉就是不简单。
待大臣们进殿叩拜之后,吕自胜开始宣读已经选好的奏章。
听到这些奏章的主人的名字的时候,明蔚然才觉得所谓内阁是怎样的位高权重,所呈奏章有百份,然而只有四份被宣读,他们刚好是:徐巳,徐田,明宪松,冯永。
明蔚然自然知道他们是谁,也不禁想到,明嘉靖年间的明世宗朱厚熜,常年信奉道教,然而最常为嘉靖帝写青词的就是内阁首辅严嵩,以至于后来的严嵩都被称为“青词宰相”。
像这样当着皇帝,太后,皇后以及诸位官员表明衷心的好机会自然是不多的了,这样的机会也自然应该让给内阁,他们的奏疏能被宣读,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权利在那里,内阁的人本身就有着极高的文采。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些朝局之间的事情都可以隐晦得体现其中,一些事情不必明说,隐隐约约得表达,让有心的聪明人明白就好了。
比如这四份奏疏中,皆表明了他们对皇帝辛劳的体谅,希望甘肃大雨的迫切,对太后仁德的赞颂。虽然措辞不同,但是无一不表达着他们的真诚与恳切。
但只有徐巳多了这样的一句话:“皇后娘娘礼度谦谨,广阅圣贤,实可稳家国之本。”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