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灭亡了?这个消息如同风暴般在汴梁城中中传开。除了少数上了年纪的老人眼中面色悲泣外,大多数年轻的男女和懵懂的小孩没有什么感觉。
偌大的皇城之内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王朝更迭,自从五代十国开始又不是什么稀奇事。况且百姓看得清楚,宋徽宗的确不是个好皇帝。
再说了,晁盖是个汉人,山东天王晁大善人的名声还不小。一系列援助政策更是令穷苦百姓大受欢迎。
繁荣的汴梁城,从此换了新主人!
晁盖并没有霸占皇宫,只是派兵驻守替换掉宿卫,算是给宋徽宗一个天大的面子,保留皇家威严。
也给了赵佶和妃子们收拾东西的时间。
当然,只是局限私人物品,国库的东西想都别想。
小王都大尉的府邸被征用,作为新朝廷的办事机构。花儿王太尉受到该有的审判,家人瑟瑟发抖。
人,都是很现实的!
宋朝投降没几天,并有官吏带着礼物来拜访晁盖。消息传开后,不少忠诚挂在嘴边的人骂骂咧咧。准备礼物的动作不慢,更是拿出压箱底的宝贝。
有带头的,就有跟风的。最初是一个一个的来,接着是三五成群,最后就干脆发展成为成群结队。
那些文武大臣来拜访的络绎不绝,城中富户多有来送礼拍马屁的,办事机构门前门庭若市,络绎不绝。
大多数都是吴用,朱武两人接待。
晁盖也会亲自接见那些口碑不错的官吏,与他们热切攀谈,就事论事,讨论如何治理地方的问题。
这个举动犹如连锁反应。
在别人眼中,晁盖现在没有登基称帝,却早晚会有这一天。身份何等尊贵?单独接见,喝茶闲聊?
礼贤下士的东北王,令不少有志之士闻风而动。或是那些郁郁不得志,受到兼程牌子的人都来了。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啊!
今时今日的晁盖,之所以亲自接见。
主要目的还是相信自己的眼光,发掘人才并拉拢。
还是那句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倭国,高丽国两个地方就让晁盖和军师焦头烂额。何况地盘,要扩大几倍的宋朝疆域,事情繁多。
接下来的几个月,晁盖和自己的幕僚团队,除了忙着安抚汴梁城的百姓,尽快恢复原本的秩序外。就是以这里为中枢核心,向各处下达一条条指令。
通过审核和调查的官吏接受任命走马上任。还从民间选拔优秀人才委派重任,培养成忠实拥护者。另外,汴梁城投降的军队和俘虏接受整编等。
总结来说,就是干了三件事情。
一件事就是处理尾大不掉的事情,全权交由晁家军军法处借助密探进行,那些贪官污吏拉到菜市场戴高帽翻旧帐,邀请众多百姓见证审判并依法办事。
诸如童贯,高俅,小王都大尉等巨贪由受害者施刑。比如豹子头林冲,枪手徐宁有仇报仇,有怨抱怨。
顺便处理傀儡皇帝王庆及麾下禁军,荆南皇宫中的势力。也按照几个月来所作所为审判,公开公正。
另外,一件事就是统计贪官家中的财产,除了入库封存外。拨出一部分救助穷苦百姓,治理河道,根治水患等,尽可能的让汴梁城恢复原本的秩序。
最后一件事就是军事调动。
一是派遣韩世忠,率领二十万大军火速南下。配合王禀,赵谭,曹德等将夹击江南吴国军队。并派遣使节团接触,让对方不要做无谓的抵抗。
二是往西夏,吐蕃,大理三处边境派出军队助守。将红薯和土豆的种子带过去,准备来年开春种植。
随着宋徽宗率领满潮文武投降,退位诏令下达各处。一直在福建路按兵不动的南洋水师和两个都护府大军分成十多路,接管各处城池,碰到负隅顽抗的直接以武力强行镇压,出榜安民,赈济灾民。
十一月末,第一场小雪飘零的时候。
江南战场方腊集团节节败退,地盘丢失,最终无奈的选择投降。吴皇方腊也获得一个做富家翁的权利。吾国军队和被抓的俘虏,将领接受统一整编。
其实相比光杆司令着急要好得多。
吴国有很多将领,如方百花,方杰,王寅,宝光如来邓元觉等将领受到晁盖亲自接见,并寄予厚望。全都到各个师团担任副职,以后会另有重用。
“天王的胸襟远超方腊!”吴国几位将领私下议论过。当了解晁家军到底多强大才明白投降没有错。
另外几路大军早就如暴风席卷般横扫各处。
宋朝二十四路,两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落入晁盖之手。任命这么多官吏,可把晁盖和几位军师累坏了。一直到年前时分才终于确定这些官吏人员。
实在是,宋朝官场贪污太多了。
除了路,大府,边防重镇那边的人如宗泽,陈鼎等信得过又有能力的人,其他地方大多数都矮个子里面拔高个,挑选那些作风不太严重的人担任。
几位军师出动坐镇各处。
有严格的律法和丰厚的奖金,应该能扼杀不少贪欲。国家的军队牢牢掌控在手中,也不怕什么乱子。
同时山东大学堂面向全国招收秀才并加以培养。在各地设立学堂,招收穷人家的孩子普及教育等等。宗旨便是灌输后世治理地方的经验开阔眼界。
各地土地归国家所有,禁止任何人买卖。
百姓有耕种的权利,只要到官府登记,就能领取。地方豪强感觉自身利益受到触犯,有的私下里串联组织造反,结果自然就是被大军压境,连根拔起。
过程很血腥,但却有效果。
杀鸡骇猴之下,有人则是联合起来向官府抗议。
新朝廷综合考虑,会给予一定的补偿,甚至提供烧窑和造船技术等,让这些富户走上另外一条道路。只要在法律的约束下又不漏税,官府大力支持。
这是一个双赢的决定。
各地富户,豪强踊跃参与,不是经商就是开创手工业。
鹅毛大雪纷纷,又迎来一个年关。
前朝皇帝赵佶和女人们收拾好东西。希望留在大宋朝过完最后一个新年,晁盖允许了,而且还答应,只要赵家人安分老实,以后也能回来走亲访友。
本来打算消灭北方的金国,再与辽国洽谈民族融合的事后。收复了中原大地,晁盖再登基称帝。
只是吴用,萧嘉穗,韩世忠,杜壆等文臣武将再三请求。就连远在倭,高丽的闻焕章,张叔夜等文武大臣不是回来,就是传回信件,不登基民心不稳!
所以,在这种舆论浪潮般的呼声中。
晁盖只得同意登基称帝,只是还不是时候。先对外正式宣布称王,昭告天下,等到收复国家失地,平定北方之后,再举办浩大的登基典礼,普天同庆。
当然,在这个期间可以准备琐事!
如衮冕礼服,修建祭祀用的祭坛,宗社等,开国君主的登基典礼会更加隆重,有奏乐、舞蹈、鸣钟鼓、赐宴等多种喜庆仪式,甚至筹备泰山封禅。
最重要的就是传国玉玺现世。
西夏国得到的就是一个假玉玺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似的传开。也不知怎地,百姓们却非常高兴。认为玉玺在晁盖手中,乃天命所归,受到上苍庇佑。
华夏皇朝,新年当天起,为华夏元年,从此不再更改。这则重磅消息传开,除了犯了十恶不赦大罪者,其余人统统释放归乡,与家人团聚过个新年。
“皇朝能者上,庸者下”
“普天之下公民利益不受侵犯”
“朝廷官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铁律传扬各处。
从这一刻起,一个新的朝代来临!
但凡贪官污吏都会受到惩处,商业和手工业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勤劳的百姓也让皇朝整农业鼎盛。
短短两年,战火四起的国家不在。
百姓安居乐业,各地粮食满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朝廷大军精简过后,百万大军悄然屯兵边境。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黄朝韩世忠,花荣,卢俊义,王禀等大将,各自率领本部军团,杀入西夏境内。共计五十万大军,兵分多路,向西夏国宣战。
在开山裂石的黑火药面前任凭坚固的城墙也挡不住。十数万的铁骑集体冲锋犹如钢铁洪流般势不可挡。
犹如摧枯拉朽似的,西夏国将士虽然英勇的抵抗,但结果是徒劳的。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大半土地沦陷。西夏王李乾顺不得不颁布投降国书投降。
在宋朝面前,抵挡百多年的弹丸小国西夏。在华夏皇朝的兵锋面前,连半年都没挡住,何其可怕。
国家强大与否,代表国内子民会不会受到欺负。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之下,百姓们倍感荣耀,爆发欢呼。
华夏皇朝,一个强大的皇朝,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时间匆匆,又过了一年。
直到北方辽国大郎主耶律延禧御驾亲征,率数十万大军与金人大战,落得个惨败的下场,自身殒命。
辽国慌乱之际,四郎主耶律得重振臂高呼,成为契丹族新的领袖。率领族中儿郎勇敢的奔赴边疆。
晁盖一声令下。
高速发展的华夏皇朝战争机器运转。
龙骧军,苍狼军共十多万铁骑如暴风般北上援助辽国。
虎贲军,飞熊军和东海都护府共二十万大军从高丽国杀入金国后方,南北夹击,覆灭女真为宗旨。
自此,皇朝自开国太祖开始,便拉开了一个崭新的序幕!
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以无与伦比的兵锋横扫,华夏的五爪金龙旗飘扬。
(结束语:其实这么草草结束,并不是作者的本意。实在是,因为这是刚转行的第一本书有不少缺陷,成绩不太好。所以就早早的结束,为下一本做铺垫。希望各位大佬看官,见谅则个,江湖再见)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