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英国绅士文化的前世今生,精神不同的人物会创造不一样的文化,而文化反过来,又会对人与物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诸如孔孟之道,中庸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每位国民的思想和生活。
中世纪以来,英国贵族和乡绅(绅士)构成英国社会的上流阶级,而商人、平民等的社会地位较低。在这样一种阶级分明的社会里,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很容易成为其他人群模仿的蓝本。因为在英国的历史文化里,贵族不仅仅是高贵头衔的象征,也是大家趋之若鹜的目标。
归根结底,贵族精神的出发点是骑士精神,它滋生于英雄传奇,荡漾着英国人的理想主义,虽然是一种破碎式的崇拜,但它富有广泛的信仰基础和乌托邦式的缱绻情结。加之贵族精神的显著特点还包含强烈的自立精神与主人公意识,这与当时英国国民对于政治的普遍关注是十分契合。
18世纪的英国,随着海外贸易的扩展,商人的原始财富开始积累,他们对于社会地位的需求愈加明显。这批具有创造力和进取精神的中间阶层日益成为庞大的队伍,他们觉得,
靠世袭占有财富是落后的行为,自己的未来应该由自己掌控,出生卑微的人只要通过竞争和勤奋工作就能成为人人敬仰的绅士。
这些新鲜人士的观念逐步扩散开来,与原先的贵族精神交相融合,造就绅士文化的基石。久而久之成为民族之表率,贵族在遵照过去引以为傲的准则之时,也会更加修饰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趋向。
贵族精神里优雅、闲适、享受生活的形象便成为所有英国人的理想。当然如果只是靠固有贵族的弘扬与熏陶那是绝对不够的,绅士文化的血液里还杂糅了当时兴起的中间阶层的文化价值取向,这才让绅士文化更加鲜明与代表性。
任何一种思想与文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作为价值载体的英国“绅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13 世纪,“绅士”这一慨念还只是融合浪漫观念的传奇理想,它的中心是热情、忠贞与勇敢,与骑士精神不谋而合。
它左右着贵族人群的行为方式,却不能普遍代表基层阶级的标准。到14 世纪,英格兰滋生出另一种观念:不能仅仅只注重出身,而应该注重当绅士的必备条件。有首歌这样唱的:诚实、慈爱、自由和勇气,四项之中缺三项,不能称之为绅士。
因为早期的绅士精神最关注的仍然是等级与责任并重的骑士理想。“凭借出身便能成为绅士”这种观念让普通人对享有特权的阶级萌生了恨意。与此同时,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扩大,拥有了更多财富与地位的中间阶层作为一支新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渴望打破出生平庸的现实,进入绅士阶层,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18 世纪初,与骑士精神一衣带水的传统绅士作风已经不合时宜,那些诸如忠诚、热情之类的传统绅士品质被英国国民当作“混乱的激情”遭到强烈厌恶,而反映资产阶级进取、果敢、冒险、积极的新兴精神开始被奉为绅士文化的核心。这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下巨大浪潮的缩影。
到 19 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后期,传统的绅士概念彻底土崩瓦解,毫无意义。因为商业化、工业化的生活方式让国民的思维、说话、处事原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你是谁,只要你有绅士行为,那么不论出身高低,贫穷与否,你都可以成为绅士。
这种全民性、普及性的绅士观念,开始扎根于每一个英国国民的强烈意识里。绅士文化现代价值value正如所拥有和珍藏的美好品质一样,绅士品格应该从你的一呼一吸间自然散发,就像荷尔蒙、多巴胺。它们吸引人,让人心情愉快,但看不见,摸不着,更不能刻意模仿,它深植于血肉,不用时深如清潭,用上之时也只是荡起一圈一圈浅浅涟漪。并没有惊涛骇浪,但就是让旁人感到十足的舒服。
一位英国人曾这样说:“如果说我的教养中有什么终身不渝的信念,一个可以支配所有想法的终极理念,那就是要表现出自己耀眼的一面。“要想成为绅士,或是表现绅士的独特风格,那就要以优雅、品位、机智、口才、自信和细致来博得别人的注意,还要聪明、热情、富有……
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绅士”,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当带着孩子去面包店买食物,正在排队结账时,有个带着耳机的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到了你们前面。这时候,你应该义不容辞阻止这种不好的行为,并且质问:“嘿,这样做可不是绅士该做的,难道你不可以公平地按顺序来吗?”
孩子们在这样公正、有序的绅士文化下,从小耳濡目染,会奠定他们看待事物的公正方法。
时至今日,日不落帝国的风光已经不在,那些传统意义上瘦削、刻板、高帽子的绅士早已难觅踪迹。然而绅士文化所代表的不仅只是局限性的人物形象和言谈举止,更重要的,它是一种从容的人生态度,优雅的气质风范与积极的进取精神.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