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州演义

第1章 序章

    
    都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分合之中必为乱世,乱世则必出英雄,然究竟是英雄成就了乱世,还是乱世造就了英雄?
    泱泱中华几千年澎湃的历史潮流中,淘尽了多少乱世英雄,他们又留下了多少激情澎湃的姓名。
    历史的篇章翻到华代,华文帝张羽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更兼左右又得其人,文有慕容白,李宇;武有独孤略,赵明,此四人文有匡扶宇宙之才,武皆万人莫敌,四人竭诚辅佐,终于扫荡八荒,一统天下。
    华文帝希望自己打下的天下可以千秋万代,故以中华的
    “华”为国号,希望后世子孙以此自省,而助他打下天下的慕容,李,独孤,赵,四人则被封为左右丞相及左右元帅,世袭罔替,也就成为了后世民间所熟识的四大家族。
    文帝统一之后,不再大兴刀兵,把所有心思放在治国之上,统一文字,度量衡,重塑了混乱的官场职称,推出了《地支天罡地煞》官职任命制度,文武分管,新朝生机勃勃;华文帝以己度之,相信自己一定能做一个明君,所以华朝虽有法律,可始终遵循以人治国,皇帝为至高无上的统治和决策者,这在华文帝这个明君的管治之下自然秋毫无犯,井井有条,可殊不知,以人律人者,对执政者有着极高的要求,在这种管治之下,国家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而遇昏君则亡。
    文帝之后,几代君主仍受文帝影像,堪称圣君,可时间一长,慢慢已忘却祖宗教诲,在心中有的只是
    “至高无上”四字,国势也开始江河日下,后来更出现四代乱政的局面,百姓苦不堪言,华朝则一蹶不振。
    自华朝建国以来,传了三百余年,传到了第十四帝,华复帝张凯,改帝号为
    “复”,年号重光,矢志重新光复华朝昔日辉煌。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上复帝虽心怀大志,可文治武功,心胸气量都难以和先祖相比,加上朝中奸佞当道,别有用心者越来越多,势力不及者均人人自保,所以根本是有力难施,国力一日不如一日。
    四大家族虽然位高权重,可并未封王,也无封地,华文帝当初之所以有此安排,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建国功臣成为日后的一方霸主,不想重蹈历史的覆辙。
    其中除了慕容家留在京城,其余三家均分守各地,这一平衡在华朝强大之时自然稳固,可如今国势日弱,又经历了四代乱政的局面,这一平衡也就失去了制约和控制,而四大家族虽无实地,可均形成了一群不可忽视的势力。
    华朝传了十四帝,四大家族的独孤家也传到了第十三代家长独孤穆手中,此人外柔而内刚,看似懦弱无能,其实却深谋远虑,当初他接替家长之位之时,族内多有不服,更有人想伺机生乱。
    独孤穆咋做不知,在为父亲守孝期间,先是与别有用心者分别密谋,许以高官厚禄,各个击破准备趁乱而动之人,待权利稳固之后,再不动声色的对那些别有用心者调职,罢免,软禁,待到众人反应过来准备反扑时,早已是有力难施,错过了最佳时机,被独孤穆一网打尽,集家中大权于一身,真正的坐稳了独孤家家长之位。
    独孤穆本来只想做他的一方诸侯,稳定好独孤家的势力,可此时的华朝正处于分崩离析的局面,独孤家在独孤穆的统治下却日渐强大,独孤穆嗅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开始了他长达十年励精图治的筹划,等待一个时机,要对华朝取而代之。
    而就在独孤穆几乎快失去耐心,苦等机会而不得的时候,赵家家长赵统率先反华,三家家长乘势起兵勤王,不过三家都各怀心思,并非真正救驾,所以行军缓慢,刻意拖延,华复帝张凯知道大势已去,已经无力回天,不过他也非常之有血性,宁死不降,最后悲壮的战死在城楼之上,至此,三百余年的华朝烟消云散。
    华复帝死后,三大家族对赵统开始了疯狂的反扑,三家联军杀得赵统大败,败退至自己东土的属地,无力中原,而三家也不愿看到任何一家灭了赵家,独自做大,所以赵统得到了修养生息的时间,随后自立为王,用自己的姓氏为国号,建立赵国;而独孤穆在三家之中势力最强,抢到了中原最肥美的土地,可也把自己陷入了多面受敌的处境,继赵统后,独孤穆也自封为衡王,建立大衡;而慕容家族长慕容康,领兵西进,宣布要继承华复帝遗志,建立西华,自称华王;而李家族长李云年则领兵南归,建立大宇,自称宇王;自此,四大家族变身四大帝王,并世而立,而北方一些小的地方豪强趁四大王国互相牵制之际,也纷纷而起,各自称王,短短数年,华文帝好不容易一统的中华大地分崩成了十四个国家,乱世又再度来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