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第1213章 诸侯大会(3)

    
    时间转眼到了午时,会议迟迟没个结论,诸公废了半天口舌,说了一肚空话,累也累了,还有些饥饿,咸王安排了饭食到点送入殿中,摆上诸君席前供其享用。
    而与此同时,咸王中场离席,召百里燕去往后殿商议:
    “永兴侯,现如今诸侯畏缩不前,寡人该说的都说了,该试的都试了,却无一人有所表示,下一步如何行事,你可有良策处置。”
    “启禀大王,而今局面实为天子授意,是天子不想继续久战,而小诸侯国力有限,被其裹挟,不过大王无需担心,下午只需稍作惩戒,便可以压服诸侯。”
    “哦,如何施以惩戒?”
    “撤回我国派驻各国军事顾问,减少经济输出,停止军事贸易,从长孙撤兵,任由战事糜烂。”
    “如此可行?”咸王问。
    “可行。小诸侯多数并未得到多少我国枪炮援助,一旦丧失我国军事经济与技术援助,根本不足以自保。其既不赞成出兵,那我国也无继续武装其必要。”
    目前全面接受咸国武装的有卫国燕国志国梁国长孙五国,孙国只武装了一半,晋国还没拿到现货,徐国歧国陈国赵国宋国等国每人只拿到两万余支老枪和少数火炮用于训练,没有正式接受改编,一旦丧失了咸军军火和经济上的输入,将毫无还手之力。
    此时前殿人声鼎沸犹若街市,诸侯使节穿梭往来活动极是勤快,贾宙刚从席间回到天子身侧,带来了陌舂子的口信:
    “陛下,陌舂子大师让人带话说,前番咸王与百里燕一唱一和令诸侯极为被动,咸国如今是铁了心要诸侯一起北伐,陛下不妨权且答应了咸国条件,以作权宜之计。”
    “可若答应出动大军,又如何做权宜之计?”
    “我国在西,若要出兵也是由西向北进发,进攻是快是缓不由咸国决定。因而陛下只需夺取西线出兵大权,便可避免我国损失。”
    “原来如此,寡人明白了。”
    咸国势强,上午又被百里燕设计,翻盘难度甚大,陌舂子转念一想,再生阳奉阴违之计,以应对百里燕的强势。
    少时,咸王与百里燕回到席间,此时仍在用餐,咸王宫尚膳监按来宾身份等级供应午膳,但相差不是很大,既不失体面,也不铺张浪费,较为得体,唯独没有准备酒,但准备了果汁。
    这眼下正值正月,都郡纬度虽然偏低,但冬天的气温普遍低于十度,种植蔬菜尚且不易,更何况是瓜果。
    过去数年间,诸侯特使也都见识了咸王冬季享用蔬果,很是羡慕,各国馆驿也是限量特供,价格还颇高。今日非但没有限量,还能大量供应新鲜的果汁,无不令诸侯心感落差,天子心里显然更加感到脸上无光。
    堂堂“天下之主”,生活条件竟抵不上一方诸侯,想来是何等的可气。
    待午膳用尽,成队的宫女和力士入大殿收走餐具用器,换上糕点与茶饮,供各位打打牙祭消磨时间,咸王授意内阁四下前去活动游说,传达刚才与百里燕定下的计策。百里燕也来到公良修身旁攀谈起来:
    “公良兄,午膳还合口吗。”
    “呵呵,还好没上人肉啊,否则现在你定是该问我人肉滋味如何。”
    公良修话中带刺暗含讥讽,言外之意就是说,得了便宜还卖乖,捅了诸侯一刀,你还问疼不疼。
    但百里燕却不以为然,他说:
    “饭要吃得,菜也要食得,可这人肉我百里燕恐怕是无福消受啊。说实话,燕并非尖酸刻薄之人,有话都好说,有事好商量。更何况眼下大敌当前,大家都应该以大局为重不是吗。”
    公良修气的眼前拉黑心头血涌,他说:
    “你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诸侯若都如你咸国这般国力,谁人还有后顾之忧。”
    “诶,公良兄此言差矣,想当年诸侯与我咸国可是一前一后共同开始变法,而且我国是在公孙岳变法失败,黑巾兵临城下之时变法,形势之恶劣,前景之迷茫,前所之未有,除孙国以外,其他诸侯可比我咸国好了百倍不止。
    可如今各国仍与三十多年前无异,唯我咸国变法成功,这不能怪燕吧。”
    “谁知你从何处弄来这些匠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诸侯何以效法之。”
    “呵哈哈……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这怪得了谁。”
    咸国的变法是从根本上实现了传统原始农业生产,转变为早期工业化生产,甚至是局部电气化生产,核心的动力是百里燕的知识和认知理念,诸侯国没有这一块,如何变法也是不可能有今天的。
    此时殿中沸沸扬扬炸锅了一般叽叽喳喳,缘由很快传到天子耳中:
    “陛下,咸王令内阁传话诸侯,如若不准备北伐,咸国也将从各国撤走人马,停止给予好处。”
    “哼!”天子轻怒哼一声,随即说:“岂有此理,竟拿天下安危要挟诸侯。”
    这时贾宙又言:
    “看来陌舂子大师所料不错,倘若不答应,咸国当真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是战是和根本仍是经济利益,各国诸侯出兵作战无不消耗本国经济资源,并且其中的多数都流入了咸国口袋,国内的贵族势力和私人资本势力只出不进,甚至面临赤字,得不到任何好处,自然是不愿意支持出兵。
    此时咸王正襟危坐于榻上,目光却是一刻不停的环视现场诸侯,这时薛钟俯身说道:
    “大王,天子说,梁国赞同出兵,但索要西线全权出兵大权。”
    “哦,看来诸侯确实绷不住了。去,将此话传给永兴侯。”
    “诺。”
    少时薛钟原话说给百里燕,百里燕摇头冷笑道:
    “哼哼,雕虫小技罢了,不足为虑。回复大王,此议可以答应。”
    薛钟再度回到姜蛰身边说:
    “司农大人以为此乃梁国设计,但不妨可以答应条件。”
    “如此说,司农大人有计可以应付。”
    “应是如此。”
    “那好,回复天子,寡人答应他的要求,天子主持西线北伐,寡人主持东线北伐。”
    “诺。”
    得到咸王肯定回复,由于来的太过容易,天子不免生疑:
    “相国呀,咸王如此轻易同意寡人要求,这其中是否有诈呀。”
    “或许有诈,但届时西线兵权在手,如何出兵在我而不再咸国。况且只要其不断绝军火供应,加之前番所获腋目军火甚多,足可支用两年。
    只要拖上两年,北伐若不成,再要北伐大可推脱元气大伤无法再战。”
    “既如此,那就知会诸侯,寡人赞同北伐,以打促谈,尽快达成盟约吧。”
    “诺。”
    天子挂帅西线北伐消息传至诸侯,各方反应不一,小诸侯哀叹胳膊扭不过大腿,唯有听命于强权。大诸侯心想,这一仗下来不死也脱层皮。
    此时消息传至各派,反应大都平平,无论诸侯如何出兵,除了御客,自不用他们出一兵一卒,但免不了又要被敲一笔竹杠。
    这时陌舂子来到萧公毅身旁与之攀谈起来:
    “天子挂帅西线北伐,萧掌门可有何打算。”
    “我派元气大伤,近期暂无大举用兵打算,今年北伐恐怕是力不从心。”
    “是啊,贵派并非诸侯,本钱所限难以持久用兵,是该休养生息整顿一番。只是这北伐大计不可废弛,仍需齐心协力共讨暴强。”
    “呵呵,那是自然,我派素来以天下大义为己任,北伐义不容辞。但正如萧某方才所言,我派眼下力不从心,恐难替天子分忧。”
    “无妨,陛下用兵仍需召集诸侯,还有时日,待贵派修整后,正当出兵之时。”
    “那是,萧某也深以为然。”
    萧公毅没有拒绝陌舂子的好意,很是爽快答应了其留驻梁国从西线出兵的暗示。
    他很清楚,西线战事不会如东线激烈,御客可以得到充分修养,同时西线都是杂牌诸侯,难以形成强大的进攻力,陌舂子要御客驻留西线,无非是借势罢了。
    百里燕之所以赞同陌舂子的提议,也料到西线不会主动出击,因此只要巩固西线态势,东线可专注北伐进攻,咸国也不缺御客的二三十万人。
    会议最终以天子挂帅西线,咸国领兵东线达成妥协。
    下午散会不久,百里燕约萧公毅在枫林河上谈话:
    “我料你应该想到陌舂子用心,故允诺驻留梁国,你莫要生气。”
    “在下非是不通情达理之人,焉能为此小事斤斤计较。萧掌门大可放心,只要西线不出重大纰漏,东线定能大获全胜。”
    “我想你定有良策,只是毕竟此番乃我中原主动出击,伤亡不会小,你要有所准备。”
    “嗯,此事我心中有数,萧掌门大可不必为我国担心。另外还有两事还请萧掌门西线作战时务必当心。”
    “哪两件事?”
    “其一,孙国与歧国还望萧掌门关照一番,孙国是我亲家,且日后本侯有意在孙国兴办教化与轻工业,因此孙国不可被重伤。而歧国毕竟是我母国,日后西海一统,歧国甚为重要,此两国还请掌门关照一二。”
    “永兴侯放心,此事包在萧某身上。那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是以梁县为中心,京畿郡以西,关岭郡以北,经我咸国经营,而今农业与地方商市初具规模,贵派此番驻留梁国不妨在此修养,并加以经营,以作西线北伐之资。日后北伐退兵,亦驻扎此地,名曰护卫天子。
    如此既能以此地农商经营获取金银辎重,同时御客在中原亦有根基,为日后最终北伐打下牢靠基础。”
    “嗯,此法是好,西线梁国经济虽盛,然却不足以独自支撑百万联军,若无咸国帮助,过去三年恐难取胜。还是你有先见之明,早料到西线北伐存有困境。”
    “唉……”百里燕一息长叹,随后说:“我咸军原本是想籍此为根本,从东西两线一起北伐,然形势所迫,如今只能行此权宜之计。
    不过这样也好,只要西线能步步为营,我东线便能顺利突击,尽可能将战线向北推,直到打不动为止。”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