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一个君王掌控了多么宏伟的帝国,无论一个将军有着多少丰功伟绩,无论一个昏君有多么幼稚荒唐,无论一个奸臣有多么唯利是图。他们,都难以逃过以时间为刃的死亡之镰。无数有着雄才伟略的君主,到了垂暮之年,都曾经试图伸出颤巍巍的手掌,希望能够抓住永生。但是,显然没有人做到过。
奠定了秦帝国一统天下基业的伟大君主秦惠文王自然也不会例外,无论他有着多么令人战栗的雄心壮志,无论有着多么令人叹服的权谋手腕,他都难以长生不老,公元前311年,时年四十六岁的秦惠文王病逝,葬于咸阳北原。其子嬴荡继位,号秦武烈王。
这个有些性急的年轻君主天生神力,从小就喜爱舞枪弄棒,角力摔跤。秦惠文王死后,他继承了帝位,整个秦国,迅速变了风气,原本就彪悍的秦人,虽然在商君的严刑峻法之下,将这份血气之勇成功地宣泄到了东方诸侯身上,但是本质上,秦人依旧好勇武,多凶悍。
就像当年秦孝公重用商鞅,秦惠文王继位之初却很快车裂了这位改革家一样,秦武王似乎也打算效仿父亲,登位之后,除掉张仪。然而秦惠文王虽然杀掉了商鞅,但是那是出于多方面利益的平衡,而且,虽然商君车裂而死,但是他的法度,给秦帝国指明的方向,依旧在持续着。
张仪身居高位多年,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当他得知武王对自己不喜之后,下定决心,逃离秦国,凭借自己出色的才华和手腕,相比离开秦国,也能够活得很好。而张仪似乎有些不解,为什么秦武王一定要驱逐甚至除掉自己?
其实,秦武王远远不是后世演绎中那般头脑简单、任性霸道。一个年轻的君王,可以在继位不久,就完成平定蜀地战乱,内设丞相整合吏治君权,拔宜阳、置三川的宏大事业,又岂是一个脑子里全是肌肉的匹夫,可以轻易做到的?
秦武王之所以排斥张仪,并不是仅仅因为在太子时期就不喜欢他。张仪所为,多是阴诡权谋,而现在,秦武王觉得,秦人一统天下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如果再凭借着张仪搬弄唇舌,戏耍群雄,绝不利于秦国的名声。就像一个千古圣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他之前所有上不得台面的阴谋诡计都要被粉饰起来一样。秦武王觉得,秦国已经具备了成为天下领袖的实力,而在这前进的路上,所使用的各种各样令人不齿的手段和谋士,都应该为大秦帝国耀眼的光辉让路。
秦帝国一定要凭借着军民一心,力克强敌才发展起来,而不是凭借着三两谋士玩弄文字游戏,背信弃义才从中牟利。秦武王想要一个没有任何污点的大秦国,而不是一个即便一统天下,也被各方势力暗中辱骂为奸佞背信之邦的大秦国。
张仪的所作所为,所有的权谋手段,确实机诡阴暗,他反复利用各方势力人性之中的弱点,零敲碎打地为大秦国谋取各种利益,这其中的手段,毕竟不太光明,虽然这是国家需要的。现在秦武王觉得,几代秦人为之奋斗、搏杀,已经就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了,而且,秦国已经具备了这样强大的实力!
然而秦武王看错了一点,他要的光明结果,不一定需要光明的手段。所以,秦国虽然强大,但是却远没有达到他所设想的那般程度,秦帝国依旧需要那些阴暗而狡诈的权术和手段,依旧需要张仪这样的诡辩之才,搅动风云。
于是,大秦国几代人沉甸甸的梦想,成为了秦武王驱赶张仪、捍卫国家尊严和光辉形象的最根本原因,当然,这份沉甸甸的梦想,最终藏在了那个沉甸甸的大鼎里,成了压垮秦武王最致命的一座大山。
张仪得势于秦惠文王扩张之际,失势于秦武王上位之后。并不是张仪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在位者本身,对于局势和未来的理解变了味道,永远都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恒的忠诚。即便张仪为秦国做出了出色甚至令人震撼的贡献,在整个国家的完整体系面前,都不值一提。秦武王驱赶张仪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错,因为一个光辉而宏伟的帝国需要一个同样光辉而伟岸的光环。驱赶张仪唯一的错误,就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罢了。
秦武王讨厌的并不是张仪,而是喜爱光明磊落的大国气度。阴谋诡计是一个王朝重要的奠基部分,但是却要深埋在帝国宏伟大厦的最底层。搅动风云,应凭借刀剑与力量,拨动乾坤,自要光辉与尊严。然而,当刀剑与力量不足之时,只好依靠阴谋和权术,当光辉与尊严缺乏支撑的时候,还应继续隐忍。继续背负着背信弃义之名,为了后人能够站在阳光之下。
张仪在秦国的成功,源自于符合了国家的利益,同时又具备着足够的才华,而张仪在秦国的被驱赶,也同样符合国家的利益,只不过这利益并不是话语权者所认为可以得到的方式,能够得到的。
当光明来临之时,曾经的黑暗才会悄然褪去,隐藏在一个人们看不到的角落里,衬托着光明的美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