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李定国扬威缅甸1
对缅甸的战争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但是宋友亮此刻的心思却国内。就在降服安南后不久,锦衣卫向宋友亮送来了一份足足有一尺厚的调查资料,内容涉及到长江荆江段河道截弯取直河道开挖工程中沿途几个州府的官员贪污、挪用公款,克扣民工工钱等罪证。
事实上,经过之前的一系列改革,帝国的官员们已经不是之前的低俸禄制了,而是实行了高薪养廉,而且致仕之后还有一笔数额不菲的退休金。“贪污~~”宋友亮有些痛苦地昂了昂头,“昭御史史可法觐见。”
“是,大人。”
一炷香的时间后,史可法意气风发的来到偏殿,他手里也拿着一摞卷宗和奏本。“公爷,臣也正想觐见公爷呢。”史可法把奏本等奉上,“今年下半年公查处贪墨官员七人,比去年少了一半还多,可见我大明的吏治正在澄清。”
宋友亮微微一笑,说道:“御史大人辛苦了。”说着宋友亮把那一尺多厚的卷宗推到史可法面前,说道:“爱卿,你看看这个。”
史可法吓了一跳,“这是~”
“你看了就知道。”宋友亮的神色开始严峻起来
史可法一页页地翻着卷宗,越看神色越惊诧,才翻了十多页,史可法的后背已经湿了,他赶紧噗通一声跪倒:“臣有失察之罪,请公爷降罪。”
宋友亮严厉地说道:“本公早就废除了跪礼,你还跪什么?”
史可法赶紧站了起来,“臣~~”
宋友亮摆了摆手,打断史可法,说道:“偌大一个大明国,所有官员的检查都由你一个人承担,担子是重了一点。是我考虑不周,这样吧,你再举荐一个人,我把御史台分为左右两部,你们共同分担。”
史可法松了一口气,说道:“有一个人臣觉得很合适。”
“谁?”
“刘宗周。”
“刘宗周?那个老顽固?”宋友亮有些戏谑地笑道
史可法也笑了,“刘宗周是迂腐了一些,但是他为人刚直,而且对人品操守极为看重,自律很严,最看不得的就是贪墨之人。由他来查处贪墨,再合适不过。”
“好吧~!”宋友亮笑道:“只要他不再记恨我当年让他致仕。”
宋友亮的担心其实有些多余,刘宗周此人坦荡的很,回到老家之后,著书立说钻研学问,到也是乐在其中。后来又目睹了大明从内外交困到蒸蒸日上,士农工商各司其职,百姓生活一天好过一天,心里原本有的芥蒂也慢慢消去了
这一日,史可法从南京赶到绍兴来请刘宗周出山,刘宗周心里还是很想发挥余热的,但是嘴上依旧说道:“当年安国公罢了我的官,如今又派老弟你来请我出山,打算恩威并施,要老夫就范吗?”
史可法以为刘宗周当真在记恨宋友亮,便劝道:“那时政见不同,但是对于贪墨,安国公和老哥哥你是一样的,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贪墨?”刘宗周瞪大了眼睛,说道:“我听说现在一个知府一年的俸禄要上万两银子,致仕之后还有一笔五六千两银子的养廉银,怎么还有人贪墨?”
史可法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有谁会嫌钱多的?于是他拿出那一尺厚的卷宗给刘宗周看,刘宗周翻了几页,就一拍桌子,骂道:“这帮国之蠹虫,老夫舍了这把老骨头不要,也要这些蠹虫斗一斗。走~”
刘宗周和史可法立刻赶赴两湖地区,锦衣卫的雷霆手段,加上刘宗周、史可法的铁面无私,一大批贪官在这次风暴中落马。这时,他们才知道除了御史台,还有无孔不入的锦衣卫也在监察他们。御史台那帮文官可能好糊弄一点,但是锦衣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不管是出于自身的洁身自好还是对《大明律》的敬畏,贪墨之风几乎绝迹。当然,逢年过节送点礼还是免不了的
◆◆◆◆◆◆
对于缅甸的战略,大明分为两个方向进攻。北路是吴三桂率领的云南大军,总数十万;东路是李定国率领的征安南兵马,经过整编之后,可以调动的部队也有六万,另外还有暹罗国王巴塞通派出八万暹罗军助战。不过,大明还是按照先礼后兵的原则,向缅甸递交了国书,要求缅甸把万历皇帝赏赐给他们的孟养、木邦地区还给大明,同时要在西南地区重设五大宣慰司,车里宣慰司辖境相当于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不再重设。
五大宣慰司即:
孟养宣慰司(辖境相当今缅甸八莫,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脉以东地区,治所在今缅甸孟养)
木邦宣慰司(辖境相当于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治所在今缅甸兴威)
缅甸宣慰司(今缅甸曼德勒为中心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
八百宣慰司(其地在今缅甸掸邦东部和泰国清迈地区)
老挝宣慰司(其地在今老挝境内)
且说在首都阿瓦的缅甸王他隆接到了大明礼部侍郎送来的国书,顿时气歪了鼻子,五大宣慰司中有四个都设在缅甸境内,如果这五大宣慰司设立了,缅北大片土地就又要划到大明手中了
他隆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就是拒绝郑天瑞要求东胡投降的命令。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明军是不堪一击的,自己那无敌的十万象兵将让敌人好好领教到什么才是恐惧的滋味!
面对明军的两路夹击,他隆的对策是先打东路军,因为莽达看来,那六万暹罗兵可以忽略不计,自己真正的对手只是李定国率领的六万明军。自己带着自己的十万象兵出征,以多打少,一定可以胜利的。一番精心选择之后,莽达把决战的地点选择在了塔尼河附近的一处平原。这里的东面是一片原始森林,西南是塔尼河。除了几处丘陵以外,地势非常平坦,非常适合于象兵的大规模展开。
李定国听到这个消息,一面派人速去调运船只,一面率领部队开赴塔尼河,在河西岸扎下了大营。在营地,李定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清对岸装备齐备,阵容严整的缅甸军队。他隆也看到了李定国的主帅营帐,就亲自坐镇在对岸重点防守。李定国仔细观察了河面和两岸地形,深知渡河不易,特别是他隆本人驻守的这一段河道,根本不可能渡过去。即使自己麾下的大明勇士不怕牺牲,他们的马也不行。因为他隆的大象就在水边把守着,那些怪模怪样的庞然大物和它们那怪声怪气的吼叫,把战马吓坏了,甚至当马群在河边饮水时,老远地瞅见大象,都要吓得调头就逃。虽然在此之前,李定国将明军战马和暹罗军的大象放在一起,希望战马能克服恐惧,但是结果还是失败了。
大明鸿德五年一月八日,渡河要用的船只很快就运到了,暹罗人的士兵们是把船只折卸开,大的拆为三段,小的拆为两段,然后装上大车运来的。李定国这时把部队分成三部分,悄悄作了一番吩咐,开始行动了。只见塔尼河西岸,不是骑兵就是步兵,一队接着一队往不同方向出发。河面上,明军和暹罗军的船只频繁地航行。
这一切似乎都在预兆着敌军似乎在寻找着合适的时机和地点,随时准备渡河。他隆不敢疏忽,也带着象队在对岸不停顿地来来回回奔走。这样一连数日,天天如此,明军军还未过河,他隆的人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李定国把缅甸军折腾了一阵后,又从四面八方把粮食及其它军需物资源
源不绝地朝大本营运来。这样,在他隆看来,很明显,敌人因为受到阻挡,似乎准备在河岸上长期驻扎下去了。李定国甚至派人送信到河对岸,说道:“我大明地大物博,粮秣堆积如山,我可以把十万大军在这里驻扎一年,阁下可以吗?”
他隆虽然知道这话未免托大,但是他隆明白,眼下是春天,虽然到了夏天河水会暴涨,明军将更加难易渡河,但是自己却等不了。因为北面还有一只吴三桂的大军正在步步紧逼。“难道明军真是故意在这里拖延时间,只是佯攻,从北方来的军队才是真正的主力?”他隆摸不清李定国的真正意图,变得踌躇起来。然而,他隆没有喘上一口气,明军又开始了夜间骚扰。
李定国亲率部分骑兵在河岸口左右驰骋,边驰边呼喊冲锋口号,并且用尽一切办法,故意搞得沸沸扬扬,一片喧嚣,仿佛趁着夜幕掩护就要强渡的样子。他隆再次紧张起来。但这种事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他隆除了听见高声喊叫之外,并没有发现敌人做出实战动作。他由此得出结论:敌人并不敢真的渡河,不过虚张声势而已。从此以后,他隆不管对岸怎样行动,怎么喊叫,总是呆在营房里再不出来了,大部队也不再跟屁虫样被李定国牵来牵去。他隆只是在沿河各处派了哨兵。
李定国看到他隆麻痹起来,于是开始迈出了下一步。频繁地调动部队的过程中,李定国侦察到塔尼河上游有一处地方非常有利于他的大部队偷渡。这个地方距离他的大本营不到30 公里。在那里,塔尼河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一个半岛状的拐角,上面树木森森,适合部队的隐蔽,河中还有一个岛屿,也长满了树木,从无人迹,非常恰当地遮掩着对岸哨兵的视线。就是在这样一个被选择偷渡的地方,李定国事先也没有忘记给对岸的敌人灌点**汤,他让士兵们点上篝火,大声嚷嚷,一连搞了好几夜,暗地里积极做着渡河的准备。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