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公,不可啊,此时做出如此举动,就是天怒人怨,天下各路诸侯,定会群起而攻。”
在寿春,此时的大殿中却不是很平静,袁术端坐在椅子上,抱着玉玺,一脸的痴迷,仿佛这就是他的命根子一样。
“有何不可,这天下,除了了袁家还有哪一家能有如此实力吗?”
袁术根本不理会他手下的臣子,在拿到玉玺的时候,称帝的念头就不可抑制的生了出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深思熟虑。
袁术觉得是时候了,他们老袁家还是很强的,既然拿到了玉玺,就是天命啊。
如果不顺天命,岂不是逆天而为,这样不好。
所以,袁术早就悄悄摸摸的准备称帝了,龙袍什么的,早就准备好了。
“主公,唉。”
那臣子想再说两句,还是停住了,他人言微轻,作为一个不是很重要的臣子,其实完全没有多大的话语权,一脸懊恼的摇了摇头,然后不言语了。
其实袁术心里想得没错,袁家的确有很多雄厚的资本,看到这些雄厚的资本,他不称帝才真有问题,况且还有手下小人的劝解,毕竟如果袁术称了帝,他们也是开国元勋。
“主公,这是良机啊,天下第一个帝王,大汉早就名存实亡了,您将会开启新的时代。”
一个大臣谄媚的说道,脸上是对权利的渴望,为了得到名利而不惜一切的嘴脸,偏偏,袁术很喜欢听。可以说处在袁术的位置的时候,很难抵挡住这份诱惑的,也是会走上这条道路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一点是袁术这个人的家室显赫,要知道那个时候一个平民想要走上至高的权力,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那些割据势力,都是属于大家族的弟子,刘表或者刘璋就不说了,人家是皇亲宗室,而像曹操也是高官后代,袁家兄弟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袁术这个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这是他的信心来源。第二点就是仅仅有信心,还是不够的,没有实力做保证,这一点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袁术的实力在这时看来虽说不是天下最大,但是也算兵精将广,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关东的这些军队解散之后,袁术的军队也就直接奔向了东南方向,并且直接拿下了扬州地区,这个时候江东也是在他的掌控之下了,而这个实力在当时已经是最大的一个了。而且还有盟友,也就是占据江东的孙策了,两个人的实力都是不容小觑的,这让他的实力在当时这就是最强盛的存在了。
袁术和孙策的联盟也是周瑜一手操作,孙策还是太稚嫩了,虽然有很多人来投奔,谋士,武将,应有尽有,但是他还是没有足够大得势力,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而袁术,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第三点就是袁术手下文臣武将是很多的,当然太出名的没有太多,但是都不是平庸之辈,像文成中间是有着袁涣、杨弘和阎象这些人的,而武将中出名的也就是纪灵了,其他的像杨奉、李丰和张勋等等,都是能够给他不断开拓疆域的人才了。
第四点当时国内的形势对他最有利,他的最重要的对手,也就是曹操和袁绍,都被刘毅给收拾了,打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啊,这个时候情况都是很糟糕的,你说袁术能不激动吗?曹操这个时候也就刚刚去长安,本身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的。而袁绍这个时候也是直接刘毅干掉了,他这时候不称帝,还等什么时候。
当然,有的人会说,袁术是不是傻,刘毅能打败曹操,打败袁绍,那不是也能灭掉他吗。
其实袁术是非常自信的,曹操和袁绍两个人的确听起来名气很大,但是在这个时候,还真没有袁术的势力强,一个是发展的时间不多,袁术作为袁家的嫡系,得到的资源那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袁术此时比袁绍曹操强不少,也不怕刘毅他们。
第五点就是传国玉玺的到来,这个可是象征着皇权的,这自然让他认为天命是在他这里的,所以综合以上这些情况,袁术自然是有着底气去这么做的,如果他要是真的不去这么做的话,都是有些对不起自己掌控的这些实力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有一条禁忌,虽然谁都觊觎皇帝这个称号,可谁也不敢公然犯规,尝试一下做皇帝的滋味。因为这是天下诸侯共同的默契,这时候大家都在打打杀杀,谁赢谁输还不知道呢,称帝,你是想找死吗?
当然,在结果不知道的时候,谁也不能说这是一叶障目,利令智昏,到底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作出错误的决策,还是英明神武,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一切都要等结果出来。
成王败寇,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袁术的消息很快就散播了出去,得到消息的诸侯反应不一,他们心里都明白,什么事都可以做,就是不能做皇帝。
尤其是曹操,更是大骂蠢货袁术,因为得了孙坚质押的玉玺,就如俗话讲的,开始头脑膨胀,发起高烧来了,蠢人之所以蠢,就在于他不觉得自己蠢。
但是,袁术不这样认为啊,糊涂加上野心的驱使,就在淮南建立袁记小朝廷了。称帝建号,立子封妃,龙车凤辇,祀南北郊,那些拙劣的表演,令人作呕,也招天下人恨。
他的部下劝他不要僭称帝号,但袁术一心想当皇帝,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已经失去最后一点自知之明。这也是名人很容易犯的自负悲剧,脑细胞退化,对新鲜事物失敏,可自我感觉仍然可怕地良好,加之不甘寂寞,便有种种失态的举止,发霉的语言,横生事端,倒行逆施,终于不可逆转地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你当什么不好,偏要当皇帝,俗话叫“作死”或者“找死”者,即是此意了。
如果说,一个人希望得到他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也就是存有非分之想的话,叫做野心,那么无妨认为这种野心是人皆有之的了。拿破仑有句名言,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若是每个人都规规矩矩,只想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而不想其他,像工蚁工蜂那样,捧着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饭,在这样毫无竞争,没有比赛,不求长短,无所角逐的世界里,还有什么进步可言?任何不安于分的想法、做法,在自己是追求,是理想,是奋斗目标,而在别的利害相关的人眼里,很可能被视作野心的。
所以,野心不可怕,而是在于实现野心的过程中,不择手段,狂妄愚蠢,便只有失败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了。若是像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一样,愈陷愈深而不能自拔,如同失控的汽车,在下坡路上滑行,最后除车毁人亡一途,焉有他哉?懂得节制,掌握分寸,步步为营,进退有度,那就是谁也莫奈你何的另外一回事了。曹操未必不想当皇帝,刘备亦如此,孙策、孙权,概不例外。他们的野心比袁术更甚,只不过能够通达识时,知己知彼,不轻举妄动罢了。
因为谁要自己称帝,就等于竖一个靶子,让众人当目标瞄准射击了
袁术和袁绍,可称为一对难兄难弟,而袁术比起袁绍,也是一个比一个会玩。
其实袁术据寿春时,户口数百万,完全可以干一番事业,稳步发展几年。可他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袁家的势力,能够支撑起来他挥霍,但是不能支撑着袁术作死啊,称帝这一举动,真的把天下人给惹怒了,尤其是那些自诩汉室宗亲的诸侯。
比如,刘表,刘备,刘嫣。
这个时候能支撑起来军队,而且有实力有时间能来打袁术的,也就只有刘备和刘表了,毕竟刘嫣在益州,混的实在不算好。
每个时代,在其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之际,总有一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野心家、失意政客、无耻文人,和一些压根儿就是低能儿、白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痞子之类,因缘际会,于潮动中被推到了峰顶,居然人模狗样地也神气起来。所谓“沐猴而冠”,就指的是这些一下子站在舞台脚灯前的新贵们。
这大概就叫历史的误会了。
有的人连句整话也说不好,智商甚低,可唯辟作威,唯辟作福。有的人作一名衙役,鸣锣开道,也许称职,却位居三司,封疆一方,吆五喝六。还有的,灾荒之年,让没粮吃的老百姓“何不食肉糜”的白痴,居然做了皇帝。因此,在这些昏庸之辈的统治下,可想而知,大家会有什么样的好日子了。
咳咳,讽刺的就是袁术,这家伙,实在是气人,一手好牌,被他打的稀烂,不懂得经营发展也就算了,你他喵的能不能懂的审时度势,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你不清楚吗?
但是也别小看袁术之类,干正经事绝对没有能耐,搞个鬼,捣个乱,下个绊,背后捅谁一刀,却是十分在行。*董卓的联军司令部组成以后,袁绍推荐他负责后勤保障,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切断了先头部队的粮草,结果弄得孙坚大败而归,差点丢了脑袋。第二件事,华雄搦战,关羽请缨时,他听说只不过一个马弓手,马上大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所谓好事不成,坏事做绝,就是这类人的基本德性。往严重了说,国家有这种人,那就是“庆父不死”的局面,社会有这种人,休想有安定平和的日子,一个单位,一个团体,有这种人,那必然是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
但要让他真刀真枪上阵的话,那可就洋相百出了。
自古至今,越是这种狗屁不是的家伙,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时机,还越是容易得意。正因为汉末大乱,袁术所以才能够牧领一方,称王称霸。但这类货色的通病,就是缺乏自知之明,不晓得自己吃几碗干饭。以为手里有孙策抵押的传国玉玺,便是九五之尊了,而且三宫六院像煞有介事地立了个小朝廷,这玩笑不免开得太过分了。
然而也不奇怪,因为这种人一旦爬上了高位,最容易利令智昏,忘乎所以。这么一顿操作下来,无人不认为袁术称帝之举,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董卓权倾一朝,也只敢自封相国,历史上曹操位极人臣,一辈子也没奢望做皇帝。袁术充其量,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角色,赖祖宗余荫的世家子弟罢了。曹操对他的评价是,“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一个在别人眼里,不过死尸一样的人,竟过了几天自封的皇帝瘾,可见其头脑膨胀到何等地步。
在袁术得意洋洋的时候,享受着美好的三宫六院,各方的军队已经在动作了。
“子昂,太过分了,实在太过分了,他袁术还真敢做,真的称帝了,还三宫六院,大封群臣,这种人怎么敢,汉室还没有倒下呢。”
气的刘备到处跑,实在是受不了,毕竟他怎么说也是汉室宗亲,大汉的皇叔,袁术这么做,简直就是在他脸上啪啪的打啊。
“出征吧,袁术犯了天下忌讳,没人能容得下他,相信其他的诸侯也在出兵了吧。”
与此同时,在荆州,刘表的地盘上。
“出兵,十万兵马,给我点齐,我要让袁术知道,拿了玉玺,不一定就是帝王,不一定就是天命所归,当年孙坚拿着玉玺没能在我这里走过去,今天,他袁术也休想安安稳稳的称帝。”
刘表一大把年纪仍然热血未凉,一番话说的下面都有些激动了,可惜他面对的是世家,考虑得是利益,不会轻易同意他的作为。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