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梦

第二卷 风起江都 第66章 知琴被掳

    
    不多时,又端了壶热茶出来,笑着摆放在那公子的桌前,点头哈腰的客套一番,退下了。
    玉面公子受了刚才几个莽汉的影响,也没了继续留在这里的兴致,几人匆匆喝了几碗热茶,便结账走了。
    “公子!刚才是我大意了!……”
    见没什么人了,吴六说话的声音才敢稍大一些,明白刚才的事是因自己而起,一脸歉意的说道。
    江南抬手制止道:“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提!权当给你提个醒,下次小心些便是!”
    吴六愧疚了一阵,暗暗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注意,如今不比叫街的时候,只要拉的下脸面,最多挨上两脚,就可讨得两口残羹冷炙充饥。
    好不容易跟着公子,开始挺起腰来堂堂正正的做人,今后便丝毫马虎不得,误了公子的事,些许小事或许还不必在意,真是关系重大的事因自己耽搁了,怕也再无脸面留在这里,又要回到街上弯腰乞食……
    江南见吴六半天没有反应,神色阴晴不定,以为他还对刚才的 事耿耿于怀,出声岔开话题道:“上午听你说起,也没细问,你阳秭那里的熟人是做什么的?可靠吗?”
    吴六忙抬头轻笑一声,道:“公子,看您说的,我的熟人能是做什么的,肯定也是乞丐啊!”
    江南闻言,不禁摇头莞尔。
    吴六继续道:“三年还是五年前,我记得不是很真切了,几个外地来的叫街,因为地盘的问题与本地的起了冲突。您也许不知道,原本我们这些同城的乞丐协商好了每人固定的活动区域,那几个外来的不知,占了别人的位置,被狠狠教训了一顿,我见他们可怜,出声帮劝了几句,否则他们几人怕是要被活活打死。
    几人深知得罪了人,继续留在郡城怕也没了活路,便离开了。后来不想竟遣人过来,说是在阳秭扎下根来,混的还不错,邀我过去吃些好的。
    我去了才知道,几人去阳秭时,抱成一团,又收了两个本地的乞丐,别人不敢欺凌,遂在圈中混出了名气,那里的乞丐们纷纷投靠,便做起了头头,不出去也能混口吃食。
    在那吃玩了几天,我便回了江都,想着来而不往非礼也,也差人去唤他们过来。
    就这样,一来二去,大家混熟了。”
    果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南暗道一声,没想到街边的乞丐也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道:“之前去的几人也与他们在一起?”
    坐在那里一直未吭声的汪冰闻言,道:“没有,不知老六那里有熟人!”
    江南看了眼汪冰,问道:“你们去时是乞丐的打扮还是酒楼伙计打扮?”
    汪冰:“酒楼伙计的衣裳没敢穿,怕被认出来误事,还是乞丐打扮。”随即眉头一皱,想到什么,惊疑道:“您说他们被本地的乞丐撞破了?”
    江南缓缓起身道:“在县城里逛荡时间久了,很有可能被撞见!”目光扫过二人,又道:“也歇的差不多了,赶紧赶路吧,迟则生变!”
    说完,便叫伙计出来结账,三人收拾一下包袱,继续沿着官路向北,朝着阳秭方向走去。
    “公子,到了那边,如何行事?”
    漫漫长路,仅有三人,吴六少了些顾虑,出声问道。
    江南脚不停顿,目视前方,回道:“到了阳秭,你们去与前一批到的人汇合,再找你那熟人打听些如木和尚的消息,我独自去穿云峰顶的伏陀寺查探一番,看看如木和尚是不是真的在那里!”
    吴六惊道:“公子,万万不可!若峰顶真的有伏陀寺,想必那几个帮闲所言不假,僧众各个武功高强,您自己一人恐怕难以应对!”
    江南随手一摆,道:“无妨!即便无法力敌,逃命还是不成问题。”说话之间,一脸豪气,习武至今,真是难逢敌手,对自己的身手还是有几分自信。
    吴六:“公子,要不让汪冰跟着,遇到什么事也还有个照应,没事更好,就当多个跑腿的!”
    汪冰闻听,深以为然,点头附和着。
    江南瞅瞅汪冰,点头道:“行!你们留守县城,让汪冰跟着我,若真发现什么状况,再让他去通知你们!”
    吴六、汪冰二人一听,同时点点头。
    几人快步赶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正说话间,江南眉头略皱,目光疑惑的注视着远方的大片密林。
    吴六留意到江南的神色有变,出声问道:“公子,怎么了?”说完,循着江南的目光也看向那丛林深处,不明所以。
    江南:“林中有人!小心点!”
    吴六一怔,瞪大眼睛望着那林木繁茂、叠影重重处,入眼满是一片翠绿,哪有人影。
    想到来的路上也是如此,自己什么都没看到,公子却说前方有茶肆,自己跑去一看,真的有茶肆,此时又是如此,惊疑的看了看他的双眼,这目力太好了点儿吧!
    吴六、汪冰二人一左一右走在江南身侧,速度不变,余光却留意着密林方向。
    有些话,江南并未言明,心里隐约觉得可能与那先行离开的玉面公子有关。
    别人可能不知,自己感知力惊人,又岂能雌雄不辨,方才在茶肆之中,搭一眼便知那“玉面公子”和随从都是女儿身。
    只是不知,是遇了劫匪还是先前的几个劲装汉子蓄意报复。
    江南自不用说,吴六、汪冰二人也有功夫在身,又急着赶路,行进速度不慢,不多时便到了那片丛林附近。
    也不知那树木是何品种,树干虽粗壮,却并不挺直,枝杈又多不胜数,叶片更是浓密异常。立于树下,不见丝毫光影,路上骄阳似火、炎热难耐,这里却清风徐徐,倒是纳凉的好去处。
    “老六!你们守在这里,林中视野不佳,恐中了埋伏,我自去去便回!”江南抬手示意道。
    吴六忙劝道:“公子,我们一起进去吧,相互还有个照应!”
    江南摆摆手,道:“不必再说,留在这里等我!”说完,也不理吴六的反应,一个纵身闪入林中。
    吴六还要再说什么,见江南已没了踪影,跺脚哀叹一声。
    汪冰看了眼江南消失的方向,道:“放心,公子不会有事!”惜字如金,面容冷酷,声音一如既往的低沉,不带丝毫色彩。
    吴六瞥了一下汪冰,没有吭声。
    却说江南进了林中,环顾四周,光线昏暗,入眼树木枝干交叠,能看清一二十米范围,下意识的抬眼看了看头顶。上方树冠如华盖,密不透风,不见丝毫光亮,不禁眉头紧锁。
    忽脑中灵光乍现,迅速闭目运功感知,身处昏暗之中的江南,好似骤然黑夜中燃起的一盏明灯,照耀四方,光亮延伸向远方,五米,十米,十五米,二十米……触觉朝着四面八方延伸出去。
    在那里!
    忽的,江南发现了人迹,心中默数,一,二,三……有十五人。细细感知辨认,其中果然有那“玉面公子”六人,另外的九人中却没有那四个劲装汉子。
    确认了方向,江南忙睁开双眼,快速前行,脚步却是极轻,像是唯恐踩死地上的蚂蚁一般,此时若是有人在旁边,定能发现,江南足不沾地,宛若浮于草尖之上。
    ……
    “知琴姑娘琴技精湛,嗓音更是悦耳动人,我家公子慕名已久,特差小人过来相邀,还望知琴姑娘能够赏脸!”
    说话之人是个四十出头的汉子,八字胡,一身蓝袍,手执折扇。此人姓杜,名睿,人如其名,头脑聪明睿智,是丽风坊元良公子的部从。因脑袋好用,是元良公子的智囊之一,深得信任,此次却是专程为知琴姑娘而来。
    那知琴姑娘,也就是茶肆中江南遇到的“玉面公子”,与随从贴肩而立,相互搀扶,神色略显惶恐,而随行的四个护卫,则倒在了草丛中,一声不吭,不知死活。
    “你家公子是谁?”知琴姑娘檀口轻启,轻声问道。
    杜睿笑呵呵的摇摇头,道:“公子名讳,小人不便告知!您随小人去见我家公子,若公子高兴,自会告知!”
    知琴咬了咬红唇,又问道:“你要带我去哪里?”
    杜睿笑眯眯道:“丽风坊!”说着,折扇轻轻拍打掌心,很是得意。
    知琴恍然大悟,惊道:“是你们!我水云间的姐妹都被‘请’到了你们那里!”明眸微瞪,玉手轻掩红唇,说“请”字时,故意重顿了一下。
    杜睿“啪”的一下展开纸扇轻摇,笑道:“然也!”
    知琴蛾眉紧蹙,眼珠微动,心中如一团乱麻,不知如何应对眼前的变故。
    杜睿瞥了眼地上躺着的知琴姑娘的四个护卫,又望着知琴道:“小人劝知琴姑娘不要乱打注意,免得误了无辜性命!”说完,偏头示意。
    一手下点头领命,缓步到一护卫旁,自衣襟中翻出把匕首,锵的一声,利刃出鞘,俯身下蹲,手中匕首却递到那护卫的咽喉处停下,扭头回望知琴姑娘。
    知琴惊叫一声,见那人停下,玉手连拍前胸,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杜睿见状,微微一笑,道:“既然知琴姑娘迟迟无法下决定,不如我来帮一把!”说罢,下巴微扬。
    那手下匕首回撤,猛的刺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