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方舟

第37章 爱之缘份纽带与生命形态的进化

    
    「爱之缘份纽带」起源自「灵魂印记」中的思念,这就是「爱」,是不同的生命体经历无数次相遇、分享和分离后积累下来的,随著时间的推移,生命体各自不断地在这个时空相遇重逢,造就了与其他生命体厚薄不一的缘份。如灵魂水滴A与灵魂水滴B前生相遇的次数是1000次,而灵魂水滴A与灵魂水滴C相遇的次数是100次。那在今世,当灵魂水滴A希望遇上灵魂水滴B的思念,会比灵魂水滴A希望遇上灵魂水滴C的思念为多。简单来说,便是灵魂水滴A更想与灵魂水滴B于这一世相遇,也更想于这一世与灵魂水滴B相守的时间更长一些,而灵魂水滴A也想与灵魂水滴C相遇但彼此相守的时间会短一些。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缘份有厚有薄之分。如果这些灵魂水滴是人类的话,灵魂水滴A化成人类A,当他在今世遇上灵魂水滴B化成人类B及灵魂水滴C化成人类C时,人类A会想与人类B相爱或结成夫妇,而可会与人类C成为好朋友,这便是缘份厚薄不同的影响。「爱之缘份纽带」中缘份的厚薄,除了重逢的次数,其相遇后相爱相处的质量也是关键,一个人与某个人的缘份纽带的深浅,在于今世因著前生的思念,而在今生于同一时空相遇,如他们的灵魂在相交一刻,能互有感动,加上能互相善待,而他们缘份纽带将会更紧密。相反,如彼此互相恶待,他们只要双方均不愿下世相遇,那他们的缘份纽带便会断开。但最折腾的是彼此互相恶待,但有一方不想放手,追随著另一方,想于下世再次相遇,他们缘份纽带便不会断开,反而可能于下世成为仇人或怨偶。事实上,「灵魂水滴」回归本源「星之灵魂海洋」后,再化为灵魂水滴投入本世时的过程相当繁杂,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灵之间的缘份也是错综繁杂的。
    生命形态的进化除了RNA和DNA的指令外,亦受到生灵间「爱之缘份纽带」所牵引。生命体于今生因著彼此「爱之缘份纽带」而维繫的重逢,有著各种形式,吃和被吃只是其中一种,其他重逢的形式,促使了生命形态的进化。维繫生命并不只是「星」隐藏于DNA中不断複製的指令、指令、指令,而是源自生灵之生的意义、生的渴望和追寻幸福的嚮往。如果以为DNA的进化是「生命程式」的终极演化,那是不对的,「爱」才是令DNA这「生命程式」自行演化的关键。
    第一层次的重逢是萍水相逢︰从最低等的生物讲起,如果有一种细菌是最简单的生命体,只会从太阳及水中吸取养份而生存,不用「吃」其他的生命体以维持自己的生命。这种细菌主要是依从DNA的生命程式去延续其生命,即是单细胞繁殖,透过自我分裂而延续生命,细菌与细菌之间的由「爱」化成的「缘份纽带」,只是简单的在同一时空下相遇,即是刚巧细菌A位于细菌B的身旁,又或是细菌A一分为二后,化成细菌C和细菌D。
    第二层次的重逢是「吃」和「被吃」的关係︰当下世来临,细菌A变化成其他生命体,成为高一等的生物,这生物是会「吃」的细菌,还是叫他做细菌A,因著上一世的曾经分享生命的经验,而与细菌B、细菌C和细菌D产生了「思念」,这种「思念」会直接让他们在今世重逢,但重逢的形式千变万化,最基本的便是「吃」与「被吃」的关係。会「吃」的细菌A今世会以「吃」的方式与细菌B、细菌C和细菌D相遇,给他们「吃」了或者是「吃」了他们。
    第三层次的重逢是DNA的交换︰当生命更进一步演化,因为生物间彼此分享生命经验增多,而生灵与生灵之间的相遇的模式便会发生变化。因著「思念」有些「灵魂水滴」想与其他「灵魂水滴」在这一世相守的时间长一些,或者更亲密一些。这些「思念」令生物产生以「雄性」与「雌性」结合而成的新延续生命的方法。这是雌雄双方透过DNA的结合而诞生新生命,这形成了一种新的「重逢」方式,「灵魂水滴」在今世的重逢不再只限于「吃」和「被吃」,而形成新的「合作」关係。这种新的重逢方式最直接的例子便是昆虫间的交配,雌雄两隻昆虫相遇、交配后便分开,而雌性昆虫负责孕育小昆虫,诞下虫卵后便离开了。雌雄两隻昆虫的重逢只限于DNA的交换,而小昆虫与雌雄两隻昆虫的重逢是承继他们的DNA后在这个世界活下去。
    第四层次的重逢是母亲之爱︰生物演化再进一步,例如︰猫。雌雄两隻猫交配后,透过DNA的结合而诞生新的小猫后,雄猫便离开了,由母猫自己孕育及诞下小猫,但今次母猫没有离开,而是留下照顾小猫直至牠能独立。这又是一个新的「重逢」方式,母猫与小猫的重逢不再只限于DNA的承传,而是彼此相守共同生活的时间增多。是彼此的「思念」所形成了更强的「缘份的纽带」,这便是「母爱」的萌芽。这种演化的好处显然易见,小猫有母猫的照顾,生存的机会自然大些,所以更能令这个物种繁衍。
    第五层次的重逢是男女之爱︰生物又再次进一步演化,例如︰海鸥。雌雄两隻海鸥交配后,透过DNA的结合而诞生新的小海鸥后,雄海鸥留下来了,与雌海鸥一同照顾小海鸥。这又是一个新的「重逢」方式,雌海鸥与雄海鸥的重逢不再只限于DNA的交换,同样是彼此的「思念」形成了更强的「缘份的纽带」,他们之间产生了「男女之间的爱」,而这种「男女之间的爱」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思念」而产生,另一方也是由「生存的驱力」所引发的,因为这种爱令雄海鸥留下来照顾小海鸥,表面上看来是保护小海鸥,使小海鸥能得到双亲的照顾而增加生存机会。但其实这种结果只是「男女之间的爱」的副产品,因为令雄海鸥留下来的根本原因是希望能与雌海鸥相守得更久。带著小海鸥的雌海鸥,如果要独自照顾小海鸥,她的生存机会将会减少,因为小海鸥会成为雌海鸥的负担。所以为了雌海鸥能生存下来与雄海鸥相守,所以雄海鸥才会留下的,当然留下来的雄海鸥与小海鸥的相处中,发展成「父爱」原理与「母爱」相近,所以不作详细的探讨。而小海鸥与他的双亲的「重逢」方式,现在也只限于DNA的传承,因为当他长大后,便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男性与女性的关係并不只限于「肉体的交配」,而是由于彼此间的「男女之爱」而成为「灵魂的结合」,而这种「灵魂的结合」是希望能一生能长相厮守的,所以夫妻间的关係是源自前生世世代代的「思念」。而这「灵魂的结合」不只是以繁殖下一代为主要目的,他们是希望能一同经历今世的生命,所以即使没有诞下下一代,男女结合后还是会在一起的。
    第六层次的重逢是孝之萌芽︰「男女之爱」在动物间也有得到发展的,有些动物也是会相守一生的。但人类比动物更进一步的不是「男女之爱」,而是「孝」的萌芽。由于人类的身体构造比一般的动物脆弱,而成长期也很长,需要有父母长期的照顾才能长大成人。所以「男女之爱」是养育人类的坚实基础,但这种父母长时间投入其生命力于养育小孩,小孩由于成长期很长,在漫长的成长时间里,小孩与父母的重逢关係不再只限于DNA的传承,而是这种长时间的相守,令小孩与父母产生新的「思念」及更强的「缘份纽带」。小孩长成后,不会一走了之,而是会留下来与父母相依,直至找到人生的另一半,但小孩长成青年后结了婚,还会照顾年纪渐长的父母,直至父母离开人间,但在小孩心中还时常思念父母。人类与一般动物之间的分别,便是「爱」得更深。这种新的「重逢」模式最大的得著便是有利文化的承传,小孩成长的期间固然能从父母身上学到许多待人处事的知识和方法,而父母年老后,子女还会与父母同住,或常时保持接触,父母的生活经验能有机会对子女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年轻时,可以身教言传与小孩分享其成长经验,待小孩成年结婚后,也可以把父母自身养儿育女的经验传给成年的子女;当父母年老,他们回顾自己一生的得失中后得到的人生感悟,也可以传给将会年老的儿女。而子女对父母的「孝」,其实是人类进化中最光辉的一种「爱」。
    总结而言,「爱」的萌芽于「思念」,而最早的是「萍水相逢」的重逢,进一步「犠牲自己肉身」(即吃和被吃)的重逢;进一步是「母爱」;再进一步是「男女间」的重逢,即是「男女间之爱」;再进一步是「父爱」;最后,是「儿女对父母」的「孝」。作为人类能经历上述各种的「爱」,在生命的历程里,每天与你擦身而过的人或其他生灵,与你在这个时空重逢;每天吃饭时,无数的生灵牺牲自己以成就你的生命,延续你的生命,这是「犠牲」的爱;在人海内找到你的另一半,继而相知相守,这是「男女间」的爱;在生养儿女时,投入你的生命力及把你自己的生命经验与儿女分享,这便是「母爱」及「父爱」;而父母子女维持一生的关係,子女从爱你的父母身上学到如何爱你自己的儿女,这便是「孝」的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