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中国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据史料记载,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那时候的首都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个大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了东南亚很多国家,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延伸阅读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自西汉起,就有一条连接中国、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贸易大通道,横穿欧亚大陆。丝绸、瓷器西去,良马、宝石东来,这一通道的开辟,书写下中西交流史的瑰丽篇章。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将这条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得到广泛认同。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还有一条海上的经贸和文化交往大通道,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被法国汉学家沙畹命名为“海上丝绸之路”。宋代之后,瓷器替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
在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有两位中国人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一位是西汉的张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度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一条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各国的通道,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张骞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由于他所经过的地方都是汉人没有到过的地方,历史上称之为“张骞凿空”。
另一位是明代的郑和,他受命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余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达东非、红海。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它是沿线众多民族的共同创造,是名副其实的交流之路、友谊之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联通的纽带,也是文明交融的血管,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物种引进,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以及创造人类新文明,有着重大贡献。
跨越千年的历史,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互通有无之路,也是一条民心相通之路,更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习近平讲述丝绸之路上中国与古代西域各国交流的故事,不仅是要告诉大家,“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更是在强调,“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前行。演讲中,习近平引用了两句西方的名言,一句是雨果所说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另一句是拿破仑所说的,“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他以此告诉世人,一方面,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