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师妹是神医

第943章:东海之行(24)

    
    但无论如何,他终归是将寒当做知己好友的,所以他在意兄长的心意,也在意寒的想法。
    假若寒真是秦皇的女儿,无论出于血脉恩情还是因果牵连,许多事情必然向着秦国那边,兄长夹在中间便左右为难了。
    李承钰内心流转了多少想法且不提,说起血手陵,寒天也奇怪那家伙竟然当真没有出现。
    寒冷笑:“若要破坏两国建立邦交,明日清晨祭天之时才是最好的时机呢!”
    此后三人又聊了许多话,因有寒天的幻术在,不用担心被旁人听去,便什么内容都能说,倒是显得随意。
    也许是气氛的缘故,寒天突然觉得李承钰其实也没有印象中那般沉闷这就是第一印象作祟了,李承钰其实从来都不沉闷,只是在山上时许多话题与大师兄聊不到一起去,因此少言语罢了。
    宴席之上,越到后面便越显得随意。
    有了高台上李承钰三人的带头,下面各有交好的各国使臣拼了桌子闲谈的不再少数,也有人端着酒杯到处走动的,还有人喝得半醉之后起身跳舞的,不一而足。
    虽然在旁人看来宴会中渐渐有群魔乱舞之相,但是大家高兴便好。
    就连李承钰的几个弟弟,都端了酒杯上来敬寒三人。
    一是三皇子吴王李运,二是与李承钰一母同胞的四皇子魏王李弘胜,都是风度翩翩,极有君子之风的人,如果寒是普通人的话,恐怕怎么看也只能看到兄友弟恭的和谐场面。
    当真是单纯的对李承钰尊敬孺慕的,算起来只有靖王李潇,作为文德皇后生下的最后一个儿子,如今不过九岁,但性格温和恭顺、谦让有礼,好学且尊师重道,是个很让人喜欢的孩子。
    如果不是调皮起来非要喝酒被李承钰一只手拎着出去交给千牛卫让带回寝宫的,小家伙的出场就没什么瑕疵了。
    宴席散去时已是深夜。
    ......
    次日天色尚暗,所有人仍在龙章台聚集。
    唐国和秦国不同,公主没有特殊的权利,长公主也不过是皇帝长女罢了。但是凡事讲究个平衡,同样上祭台行礼祭天,秦国有寒天和寒二人共执国书,唐国这边总不能孤零零的李承钰一人吧?
    不仅于理不合,看上去可能也不大好看。
    因此唐国这边上祭台的除了寒天之外,还有嫡公主晋阳公主。晋阳公主在诸多皇帝之女中并非最长,但作为文德皇后所生三子二女中唯一及笄的公主,自然是最适合于李承钰一同共执国书走上祭台的人。
    宣召之后,早已在内宫等候多时的晋阳公主一身盛装的来到龙章台。若论年龄,晋阳公主不过比寒小了一岁左右,但看上去却仍显得稚嫩,在这一百多个国家使臣皆在的场面下多少是不适应的,虽努力保持镇定,寒透过她的眼神却看见些许慌乱,配上那副不比她兄长差半分的好颜色,让人不由得心生怜意。
    祭天之礼并不设在皇宫之中,而在郊外,因此所有人还需移步祭台所在。
    未必所有国家的使臣都乐意留下观礼,但是高台上办事的两位大佬大家都惹不起,所以无论乐不乐意自然都要留下。
    礼部尚书恭请大家移步观礼之后,负责守卫龙章台安全与秩序千牛卫们便按照早已得到的吩咐安排各国使臣登上各家车马,以方便赶往祭台所在。
    高台上的唐皇李言庆和李承钰父子、寒天和寒兄妹走了下来,晋阳公主挪步到了父兄身边,心中的无措便少了几分。
    “不要慌,接下来我是如何做的,晋阳跟着我便好。”李承钰握住晋阳公主的手,安慰道。
    晋阳便露出欢乐的笑容来,小声又坚定的道:“有大兄在,我不怕的!”
    皇后所出,父兄疼爱,难怪即便长于宫廷之中,眼神依然那般的清澈纯粹。
    “同样的出身,永平便过得没有那么无忧无虑。”暗暗叹息一声,寒天传音同寒道。
    寒从寒天此前的讲诉中知晓他妹妹永平公主的存在,然而人未见过,便不好多说什么。
    除了各国使臣只是作为观礼的客人之外,唐国皇室诸子、文武百官都是要参与祭天的。
    祭台位于盛京城南郊,称为阑丘。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承天门之后,于皇城中央经过,而后自朱雀门而出,需得横穿整条朱雀大道,也就是南北横穿大半个盛京城,出城去赶往阑丘。
    于是寒继昨日上午与寒天一同乘车马横穿整条玄武大道之后,今日又一起乘着同一辆车马横穿整条朱雀大道。
    待队伍到了阑丘,花了一个多时辰,时间距离定好的吉时已经近了。圆形的三层祭台之上一切皆已准备就绪,唐国国师负责司仪之事。
    太阳东升,时辰已到。
    已经响彻了一刻钟的钟声骤然停止,鼓乐声起,祭天之礼终于开始了。此时阑丘祭坛所在之地,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气氛既神秘又肃穆。
    圆形的三层祭台之上,一应器具皆是早已备好。
    祭台下方,为首的是唐国所有成年、已封了亲王的皇子,亲王之后,文武百官着冠弁服而立,神情肃穆。
    唐皇李言庆身穿大裘,内着衮服,衮服上纹饰着日月星辰、山川与龙,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着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祭台的东南侧。
    鼓乐齐鸣之后,国师唱起祭文,报知上天降临享用祭品,唐皇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并将其随着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一起在柴垛上由其点燃。
    这便是祭天之中的燔燎了。
    燔燎之后,便意味着天意降临这个过程相传在上古的时候天道是会给予回应的,现在当然没有了。
    祭品仍在燃烧,唐皇立于天之牌位前,长跪叩首,高唱今日祭天之意,一乞瑞雪丰年,二乞百姓安康,三乞皇室万年,然后又用了极长的篇幅同天之牌位汇报唐国与秦国将于祭台之上交换国书以定邦交之事。
    唐皇退下祭台之后,国师继续唱喏,祭文冗长且生涩,在场能听懂的大概也不多,几番之后,终于该寒几人出场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