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之所

第两百七十九章 古都长安

    
    房外,吴铭如一杆标枪般挻立,见到刘璋拉门出来,连忙弯下腰:“参见主公!”
    刘璋冲着吴铭笑了笑,道:“起来吧!走,陪我去城里走走!”
    吴铭连忙制止道:“主公,长安新附,敌散兵游勇未及全部剿灭,而且长安久为董卓治所,城中心腹极多,如果他们利用对长安地形熟悉的优势伏击主公,主公的处境将十分危险,主公此时尚不宜轻易走出府门,主公若是要外出巡视,还是暂缓数日,待城中更安定一些再说吧!”
    刘璋道:“无妨,董卓几十万大军尚不能伤我分毫,如今董卓兵败被俘,区区散兵游勇,还能伤的了我?”
    “可是……”
    “就这样决定了……”刘璋不容分说。
    “是!”吴铭只得应了一声,随即去安排外出事宜。
    不多时,换了一身常服的刘璋在吴铭及数十位同样更换了常服的虎卫师精锐或明或暗严密保护下走出了昔日的丞相府。
    当年,刘邦取得天下,在选择长安还是洛阳作为帝国都城而伤神之时,齐人娄敬进言“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深得刘邦信任的张良对娄敬之意大为赞同,于是劝说刘邦“洛阳其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刘邦听从二人之言,遂定都长安,并让丞相萧何负责营建长乐、未央二宫。后经武帝大规模扩建,长安始有今日规模。然而辉煌了两百年后,长安在王莽之乱中毁于战火,光武帝刘秀始迁都洛阳,仍定长安为西京,并慢慢开始修缮,至灵帝时,又有了一代帝都的雄姿。可惜好景不长,董卓西迁长安后在统治区域内倒行逆施,长安百姓枉死无数,许多百姓难以忍受董卓暴政偷偷迁离了长安,此时长安城中百姓五不存一、民生凋敝,刘璋接手了一个可谓百废待兴的长安城,或许,长安城注定将在他的手中恢复往日荣光!
    但是,长安作为大汉故都,规模十分庞大,仅仅一个数字便可以说明长安城的规模,根据丈量,长安城东、西、南、北四墙总长度达到五十余里,可见城中面积之大。作为都城,长安城有着十二道城门,三十六道门道。城中大小街道都严格按照一道中轴线纵横分布,也就是说只要你的眼神够好,即使是长达十余里的安门大街,你也可以站在街头,清晰的看到十余里外街尾的情形……这些,都是刘璋穿越以前在一些书刊或者度娘上看到的,当他身临其境的行走在长安的街道上,才发觉在后世史家所有的注解都显得那样的苍白,如果想要感受一个真正的长安,一个承载了西汉王朝两百年盛世的帝都的风采,你只有和刘璋一样身临其境,你才能真正明白,而即使是最美妙、最真实,或者最夸张的文字注解都不能表达出一个真实长安的十分之一!而且刘璋所见的是一个历经了战火、饱偿了动乱,又有近两百年岁月沉淀后的长安,看着两旁斑驳着历史的街道,刘璋毫无缘由的暗暗叹息。
    刘璋自董府出门,旁边便是在原未央宫遗址上重新修建的亲的未央宫,刘璋在宫门外驻足片刻后便转身离开,一路查看了武府(已是废墟,遗址中有不少失去家园的百姓在里面搭建了临时居所)、长乐宫、明光宫等等,来到了东市。
    长安城作为昔日帝国都城,城中宫室、官署、府存的面积占去了三分之二,市集、作坊、居民区等仅占了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被称为“闾里”的大多座落在都城的北部,也就是所谓的东市、西市一带。
    自从长安被关羽攻陷后,在诸般仁政的引导下,长安正在逐步复苏,但是这一是个漫长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城中百姓大多对刘璋还抱有疑虑,尚持观望心态,因而街道、集市鲜有百姓走动,即使为各种原因所迫而出门的百姓也是深埋其头,勿勿走过。
    缓步前进的刘璋一面为长安的冷淡、破败而神伤,一面也暗暗为长安、乃至大汉王朝将在自己手中被再次发扬光大而激动,后世的他听惯了汉代名将陈汤的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然而现实却总是令人徒叹无奈,但是现在,他要让这一句话名副其实。
    这一程走来不下十里,让惯于马、车代步的刘璋感到一丝疲惫,刘璋吩咐吴铭派人将满宠、荀攸等请来议事后回到房中,乘巧的素菲、诗涵姐妹连忙扶他坐下,一人打来热水,一人轻轻为刘璋轻轻捶捏发酸的双腿。
    温热的毛巾擦洗一番后,刘璋顿扫疲惫,拉住两姐妹的手说了一会儿话,直到吴铭在外禀报满宠等奉命前来后,起身去了议事的大堂。
    跪坐案前的满宠、荀攸等见刘璋走进大堂,连忙起身拜见。
    刘璋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免礼后,居中而坐,众人也都重新坐回座位。
    刘璋朗声道:“各位,如今关中大部已经被收复,虽有段煨等人仍拥兵在外,但已难成器侯,董卓劝降的书信业已派人送往各处西凉叛军之手,如若他们识趣便好,否则,孤决不会有妇人之仁,必以雷霆之势一举全歼所有敌军。下一步,重点将从兴兵讨伐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今天召大家前来,就是希望大家群策群力,一起为关中百姓做些事情,早日让关中百姓回到安居乐业的日子。现在,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少时,满宠看了看众人,向刘璋行了一礼,说道:“主公,关中深受董卓暴政之苦,大多百姓处于食无果腹、衣无敝体、病无可医,甚至死而无敛的境地之中,西北的隆冬转眼便止,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否则不知又将有多少百姓死于西北的寒风之中。属下以为,事有轻重缓急,而当前最重要的莫过于让百姓有果腹之物、御寒之衣,只要挨过这冬季,等到春暖花天,但可开始春耕,待到来年秋收后,百姓便可慢慢实现自给。”
    刘璋点了点头,道:“以伯宁之见,应该如何解决食、宿之事呢?”
    满宠道:“回主公,关中虽然百姓困苦,但是西凉集团各级官员却是脑满肠肥,府库更是充溢之极,我军此次北伐大获全胜、缴获颇丰,其中缴获的粮食救济关中百姓渡过这个隆冬不成问题,整个冬季可由汉中调运粮食、物资输入关中,以备来年之用,如此坚持到来年秋收应无问题。不过属下以为我们不能无条件救济百姓,常言有道‘升米恩、斗米仇’,若令百姓养成惰性,盼望始终接受我军救济,终有一日我军将力不从心。目前长安施行的以工代赈属下便以为非常合理,目前军事打击已近结束,大量军队可以腾出手来从事建设,可以让军队以及俘虏的西凉士兵配合百姓重建家园、修筑道路、建设城池、开垦农田以备来年耕作等等,让告诉所有百姓必须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才能领取到救济之粮,当然了,那些实在因为年龄或身体原因不能从事劳作的人也可以领取一份救济粮。”
    逢纪道:“伯宁之言有理,属下以为,以工代赈,这第一工便可选择为百姓修缮房屋,以抵御严寒,否则西北的寒冬必定会夺去许多百姓的生命。何况就算我军不救济,百姓也会寻找避风之所,此刻百姓是为自己修建家园,又有救济粮可领,必然欣然投入其中。只在避开了冬季的饥寒,来年关中就会慢慢复苏,待得两三年的沉淀后,关中又将是沃野千里,成为主公的又一大粮仓。”
    郭嘉道:“关中百姓大多背井离乡,农田荒废、商业低迷,必须尽快展开宣传,将我军的新政推广至整个关中,号召百姓重回家园,有了百姓才有劳动力从事生产,有了生产才有收益,才能进行商业往来,而商业又是我军重要的赋税来源。”
    荀攸跟着道:“虽说战事即将平息,但我军却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方面须防范关中西凉余孽死灰尘复燃,另一方面,草原即将降雪,匈奴人处境将变得十分困难,须加强北方警戒,以防备匈奴突然窜入关中为祸百姓!”
    戏志才点头道:“北方的确不能疏忽大意,往年匈奴便时常在无法放牧的冬季深入北方各州劫掠,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必须加强左冯翊的兵力,时刻防备、反击匈奴人的入侵!”
    荀攸又道:“关中各县城池年久失修,是否可以派出精锐士兵驻防左扶翊、北地郡各县,同时动员各县百姓协助士兵修缮城防。那些西凉俘虏身体大大强于普通百姓,是很好的劳动力,是否可以将他们配给各县,参于修缮城防,让他们用他们的又手赎还以前的罪孽。”
    郭嘉跟着说道:“匈奴骑兵行动迅速,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很难有效应对其入侵,眼下关中大战已无,可否向潼关派出一股精锐步兵,命刚刚赶往潼关一线的骑兵主力撤回长安,以抵御匈奴人,保卫长安安全?”
    众人纷纷称是,此时的益州军中大多数人已经将刘璋视作了大汉天子,他的安危至关紧要,绝不能有一丝差迟,而刘璋短期内不可能离开长安,因而必须确保长安的安全。
    ……
    众人各抒己见,不多时便讨论出一系列的办法。
    刘璋遂下令将以工代赈的榜文发下去,同时派出许多宣传队深入各地宣传政策号召百姓返回故乡,又命人自汉中调运粮草,以备来年之用,紧着又将性格越来越沉稳的关羽调往潼关,全权负责潼关一线诸事,调北宫衍驻左扶翊、李典驻北地郡以防备匈奴,调华雄部驻防长安。
    一道道榜文发布,关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施工热潮,百姓不用再忍饥挨饿,不再担心被突然撞进家门的西凉军抢去最后一粒粮,不会眼看着妻女老母遭受侮辱,不用担心随时可能会被无辜杀害,社会秩序慢慢开始安定下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