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里凡尘

第二卷 一江春水一江绿 第二十四章 风起(六)

    
    可以说如果要从事修史这项工作的话,对于正统这个问题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也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黄线,但是现在的情况比起当时来可以说是更为复杂,毕竟当年对这个问题多多美化,而把李姓皇室当作首要便是了,可现如今已是过去了一百年,没有太多人去关注当年的事情。
    又过了这三任皇帝后,哪怕是不正统都变得正统了起来,而至于这正统的问题李俊有不得不提,毕竟他可不想皇位一传给自己的子嗣,什么皇舅皇叔的都出来开始造反了,所以说这是个很矛盾的问题。
    不提的话,总是担心后事,提的话,往上算三代,自己可不就打自己脸了吗,所以玄承,弘正年间负责修史的学士大学生们那是格外难做,技术含量较之前人可是不知高了几何,但相应的难度是大了不少,但若是做好了也更能讨得帝王的欢心。
    幸好秦瀚也只是负责打打下手,正二八经的还是要靠这位周大学士,否则真是要让他去做,多半是要掉脑袋的,能来到翰林院政治意义多半要大于实际意义,首先要是做的好这便是一项功绩,第二既然能打下手,也免不了经常出入于翰林院,能在翰林院的多半以后都是朝堂的中流砥柱,哪怕是不知名讳,混个脸熟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秦瀚对于这些事情在去之前便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当踏入翰林院的第一刻起便开始了他装孙子的旅程,不过过犹不及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周大学士,您看着平宣年间的前朝史记,在周朝的史传和赵传中两者矛盾重重,前者说在平宣十三年的八月派镇武大将军夏毅前去西凉御敌,怎在赵传这夏毅成了副将,而大将军一职则被平成大将军韩惑担任,查遍其他史料也都是大相径庭,有说夏毅的也有说韩惑的,更有甚者说是泽州都督担任,岂不是一笑柄?”
    听闻秦瀚此言,周添先是笑道:“还是莫要再叫我大学士了,被人听到了有窃居高位之嫌啊!”
    “还不是迟早的事。”秦瀚嘟囔道。
    周添嘴上这样说,但心里却是受用无比,摇了摇头不再纠结此事,于是道:“平宣八年到十五年有很多事情都是语焉不详,各方记载也是都有所出入,如果遇到这样难以抉择的问题,你就把觉得最可能的几个选出来,交给我来斟酌就好了。”
    秦瀚点了点头,得到了最心满意足的答案,前世的职场教会了他,做什么还是多留个心眼的比较好,否则做下属的那便有了背不尽的黑锅。
    翰林院目前有大学士九人,学士五十余人,爵位在身者三人,其中一部分人则是自愿留在翰林院的,浸于学问之中,不好官场名利,另一部分人则是被动留在这里的,一半是得罪了朝中权贵,一半是由于没有门路,最后一部分则是在翰林院混资历,虽说翰林院学士大多只有头衔,并无太多实际权力,但若是头衔混到了一定程度,只要是表露出入朝的意愿,皇帝大多都会准予并且给予不小的官职。
    先不说翰林院,朝堂上最近可是沸沸扬扬,不知是因赵淳进京带来的这股风还是怎的,说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都不为过,这场风波乃是由监察御史杨烁发起,直指兵部尚书魏诃,其奏本如是写道。
    “大秦国威,日渐欲盛,皇恩浩荡,万民乐业,自升监察御史之位后,深责任之重,分毫不感怠,臣之责乃防小窃位,浑噩者尸素,贪者朘民膏。
    凡事有利有弊,自朝弘正间起,兵戈暂止,以固疆土为第一也,而于安乐之境下亦有许多之为利者。
    臣官二十载,亦非其初出茅庐揪住小之事不放者,而其事则可危至我秦社稷,若不言听于天,臣有失于其位,有失于心。
    臣知今西南郡,兵力亏甚,仅平襄一地,岁报朝廷万府兵之饷,其余之三千兵之饷何往乎?而最恶者之不勤加习,致士战力渐弱,然卒能任?而实其内则惟足七千,此则善之矣,有甚者尤为足五,若真有外夷来犯,何能破敌?望陛下察,臣劾兵部尚书魏诃毁我大秦基,图利,罪当诛!
    ......”
    仅有数百字之多,但却字字诛心,李俊看着这番奏折,双眼不自觉地便眯了起来,奏折上所说的事情他并非不知情,早在两年前便通过督察府以及皇城司了解了各地的情况,但他一直隐忍不发,自是有其目的。
    这名叫杨烁的监察御史,正如他所说并不是那种抓住一些小辫子便揪住不放的人,也是在监察御史中的一股清流,声明在外连李俊也是有所耳闻,他的奏折更是极难见到,但他却是不出则以,一出手便步步是杀招,李俊曾以为他是哪位朝中权贵的刀刃,但观察了数年却发现此人生活清贫如初,如同那些清流一般,只认死理,不动分毫,如同那石敢当一般,言他人不敢言,做别人不敢做。
    这份奏折在呈上去的第三天朝会上才提及,李俊话刚一说罢,魏诃便走上前跪于朝堂上,一边卸去官帽一边道:“臣既已被御史弹劾,自当自证清白,再任这兵部尚书一职恐怕有所不妥,城臣今日便先辞去兵部尚书一职,望陛下恩准。”
    朝堂之上此刻落针可闻,每个人都清楚这背后将掀起多大的风雨,半响后李俊才铿锵有力道:“爱卿既然这样想,看来多半是愿望爱卿了,不过既然有御史弹劾,寡人也不好置之不理,所以自当恩准你的要求。”
    “谢主隆恩!”
    “那就先委屈爱卿这一阵时日了,即刻起寡人命刑部,大理寺,督察府三司会审,不得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恶人,若有包庇株连九族!一定要给朕的爱卿还一个清白。”
    本还没有觉得有什么的马暨,听闻此顿时冷汗直流,低着头一时间不敢动弹分毫,直到李俊那句“爱卿先退下吧”马暨这才战战兢兢的起来退出了朝堂。
    待马暨走后,朝堂上百官的面色可谓是精彩绝伦,有眉头紧皱者,有左顾右盼者,还有幸灾乐祸者,李俊将这一切都是一一看在眼里。
    内阁首辅任贤安,仪态比起他人来自是非比寻常,在场众人神情百态,唯有他一人淡然自若,仿佛早已是了然于胸,身旁的平国公李成安也是垂手而立,耷拉着一双眼皮,一副垂垂老矣的样子,不知在想着什么。
    随之在一旁的内阁大臣兼大司农杨浦也是面无表情,但眼中的喜色确实怎么也掩饰不住,若是此事落实了,对于平国公一党可以说是不小的打击,李成安在大秦军伍的影响力是绝无仅有,最大的一个支柱便是兵部尚书一职,一直把握在其手中。
    若是能把兵部尚书夺过来,无异于斩他一臂,此刻杨浦以在脑海中开始某算起来,事后该像李俊推荐那些人选来做这个位置,在他看来魏诃的下台已是注定的了。
    不光是这三位阁老,其余大臣们也是在纷纷猜测李俊话中的意思,但不管怎样魏诃的命运好似已经注定,毕竟对于他们这些“小臣”们来说,任何一个抉择都将会决定他们的命运。
    此时上柱国已是抵达帝京,在帝京中他也是有自己御赐的宅子,规模不小,位置更是绝佳,府内阁楼林立,庭廊幽长,四周处处散发着花香四溢的味道。
    府中有一一亩见方的池塘,不同于其他文人雅士,豪门大户的做派,养养锦鲤,在弄些荷花,赋诗几首,好一番高人做派,赵淳只是在池中建有一湖亭,供他垂钓所用。
    这也是这位大将军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几乎每次来帝京,三成的时间都耗在了这上面,不知他是怎样想的,约莫是觉得和鱼打起交道来比人可要轻松许多。
    常年不在帝京,但是消息却是极为灵通,朝堂早上发生的事,到了午时就传到他了这里,闻此微微一笑道:“寻常年月倒也不曾听说如此之事啊,怎我一来帝京便发生此事,前两次也都是如此,你说这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虎豹骑副将闻言思量了一会后道:“末将虽说猜不出其中玄机,但却总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不过这魏诃我早年倒也见过,胸中颇有经略,再加上此人乃是平国公门生,我看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
    赵淳听此摇了摇头道:“不然,李成安这老王八别的本事没有,善摄人心,察言观色的本事倒不小,如今虽说已是年迈,但陛下对他还是多为倚重,若是换做以前多半会卖他这个面子,可今日陛下竟从朝堂上直接提了出来,显然是不想善了。”
    “而我们的这位陛下,年少时我就看出来他是那心思阴沉之辈,既然至此,多半会用那雷霆手段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