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顾璐虽然行踪不定,但是并没有刻意的隐藏踪迹,所以吴明花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抓到了他的尾巴。他艺高人胆大,施施然的就从大门走了进去。
然后,吴明就见到了那个著名的大光头。
房间中除了地上的一个蒲团之外,别无他物。既没有佛陀菩萨的神像,也没有檀香木鱼佛珠等常见的佛门物品。整个房间里面,窥视有那个盘膝坐在蒲团上的光头。
顾璐身高接近两米,肩宽胸厚,满身都是强健又不失韧性的肌肉,虽然是盘膝坐在蒲团上,依然能看出来很是魁梧。
感觉到有人闯了进来,顾璐从入定之中退了出来。他缓缓地睁开眼睛,感觉现在的情况似乎有些熟悉,而且是不太好的那种。
吴明心中一紧,对方的眼神凶猛凌厉,就像是看着猎物的猛兽一般。他本来想好了说辞,但是现在却觉得什么都不必说了。有着这种眼神的人,绝对不是好说话的。对方身上的气味很干净,然而吴明却只觉得血气冲天,也不知道要杀多少人才会有这样的血光。
再说了,对于武者来说,拳头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他微微一笑,右掌轻飘飘的拍出,掌劲绵绵不绝,在三尺外却又不带起一丝的涟漪,正是绵掌功夫练到绝顶才会有的迹象。武学之道,浩如烟海。当今世界上的武学理论千千万,阴阳变化正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种。而绵掌,则是阴阳变化的最好体现。
顾璐刚刚从入定中清醒过来,身体比脑袋转的更快。他脑中还在思索着万物唯识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问题,对面就一掌拍了过来,他不假思索,右手五指并拢,往前一啄,以点破面,击穿了重重的掌劲。
这一啄并没有如何威猛,只是恰好击中了掌劲的转合变化的衔接处,这才将之一举破去。吴明眼前一亮,心中暗赞。他及时撤掌,胸中先天之气生出变化,周身三百六十五个窍穴齐齐震荡,功力片刻间便被谷至顶峰。
然后,气劲汹涌,化作奇热高温,向着顾璐扑去。
举一滴以包函谷,发一灯焚却阿房。这一招“焚却阿房”,以先天一气为引,化作纯阳真火用以伤敌。火劲扑面,房间中的水份瞬间被蒸发,空气都变得干燥起来。
这样的武功,无论是江湖上,还是在朝堂上,都能算的上是最顶尖的一拨,也无怪乎吴明能自负才高目无余子。
然而,顾璐却是兴趣缺缺。比起摩诃叶轰出“菩萨灭”时引动的佛火,眼前的纯阳真火,就还未够班!
这人武功不错,却为何出现在这里?此前并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高手总不会像是大白菜,随便浇水施肥就能长出来啊。
隋朝朝廷的人?佛门?道教?江东士族?中原门阀?还是关陇集团?
顾璐心念急转,心中有了许多的猜测。因为可能性太多,反而不能把握住真正的有效信息。那么,就不用去管对方的来意,面对敌人,只需要用力地轰出豪快的拳头,将对方轰下就足矣!
没多久,吴明就在小树林中急急而奔。
败了,彻底的败了。无论是内功心法,还是武功招式,都被对方彻底的压制。即便是同样的招数,在那人手中使出来,威力就要大了许多,因此他的失败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他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欣慰。败了就是败了,怎么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就会不感到失落?特别是对于吴明这样的天才来说,失败就只会让他受到的打击更重更深。
奔出了十余里地,还是有被人窥视的感觉,吴明一咬牙,身法又快了三分。直到他跳入海水中后,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阴霾才消散雕。
他不敢在岛上多待,鼓荡余勇,连夜回到了大陆上。在之后的两个月里面,吴明都没能从被人轻易击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他是南朝世家子弟,出身高贵,又是天资过人,自小想要什么便没有得不到的。
然而,先是国家破灭,让他受了当头一棒。这还可以说是因为陈叔宝昏庸,不肯重用贤臣良将的缘故,可以把锅甩给别人。然而,引以为傲的武道上都被人打败了,这个锅又应该甩给谁去呢?
他潜回江浙老家,痛定思痛,准备好好磨练武艺,下次定然要将那沙加轰下。就在他准备钻研武功的时候,家里面送来了一个少年,说是让他教导。
吴明一看那孩子,心中就明白了几分。这种气质和长相,还有“宫九”这个一听就是化名的名字,大概是宫里面跑出来的吧。
收留前朝皇族这种罪名,是足以抄家灭族的。但是吴明并不放在心上。南朝虽然灭亡,但是江东豪族并没有沉沦下去。吴周沈王这些世家,传承上千年,追踪溯源能到春秋战国那个时代,就算是差一点的,那也是从东汉末年就雄踞一方,见惯了人事变迁。
他们曾经跟着孙策平定江东,曾经坐看晋朝覆灭,也曾经见识了如梦六朝烟雨,如今不过是又一次的朝代变换罢了。杨坚固然雄武,但是当年陈霸先,刘裕等,哪一个不是盖世的英雄?
收留一个前朝之后罢了,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
吴明本不耐烦教导宫九,随意地指点了他一些武功,却发现这男孩天赋惊人,虽然还比不上他自己,但也是很少有能够跟他相比的。说是四千年一见是夸张了,百年难得一见那还是配得上的。
宫九天资如此惊人,然而性情乖戾,喜怒无常,时有将人折磨致死的事情发生。吴明对此无动于衷,死个把下人又算的了什么。别说他们这样的世家大族了,门户稍微大一点的人家,哪个没有几条人命?
他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将那给予了他第一次失败的家伙轰下。
这个世界武学昌明,满大街的都能弄到武功秘籍。但是一般的核心武学以及修炼的窍门都掌握在一些大势力的手中,都是秘而不宣的。像天下会和白云城那样,毫无顾忌地将修行的心得体会刊发出来的,非常少。
以前这样做的也不是没有,比如说太平道的张角兄弟,五斗米道的孙恩等.........
在教导宫九的同时,吴明将天下会和白云城那边看到的秘笈中比较高端的都修炼了一遍。那些一眼就能看到顶的,先是什么七十二绝技,五虎断门刀,斩铁拳之类的,则没有花力气去关注。
这一日,天朗气清,小雪初晴。吴明刚刚将《易筋经》研究了一番,明白了冲击黑级浮屠的关窍,就听说岭南军趁着下雪的时候,突袭了隋军靠近五岭海边的一个营地。
据说当天岭南军并没有使用大炮轰击,而是乘船靠岸,人人卸去衣甲,弃了长枪大盾。战场之上,长兵重甲才是正道,短兵单刀长剑等都不过是江湖上私斗的武器。所以隋军见了之后,都是大笑。
岭南军的主将是宋缺之弟宋智,当是时也,他单衣单剑,领着三千多人一拥而入,推到栅栏,将隋军杀散。雪中弓弦一时未能取出备好,小雪之前下过一段时间细雨,顶面泥泞,隋军的具装甲骑也施展不开,加之军官士兵都以为对方跟以前一样,是过来示威的,未做准备,因此被打的大败。
这一战之后,有好事者将宋缺宋智两人并称,给他们取了“天刀地剑”的外号。
隋军再次败绩,这次虽然不像上次那样伤亡惨重,但是却依旧让朝廷的声望下降了许多。北方来的那些文臣武将,在收刮地皮方面也是手段高超,弄得本地的豪强叫苦不迭。因此,吴地这边最近就变得浪涛汹涌涌起来。
不过事情暂时还在酝酿之中,还用不到他出场,吴明便继续勤修苦练,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将《易筋经》黑级浮屠练成,并一举冲上了“三间战纹”的境界。
于是,等到冬去春来,吴明再次启程南下。上一次来的时候,他对沙加只是略有所闻,并不清楚对方的底细。虽然上一次扑街了,但是这一次可不一样,他做好了从组的准备。
也是那个沙加太过托大,将自身的跟脚全然暴露了出来,不然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让自己找到了对付他的方法。
《易经经》,《金钟罩》,《九阳神功》等武功虽然品阶非凡,但是既然明白了其中的一切变化,那么在找出破解的方法就要容易的多。他也是
吴明站在船头,望着水面渐渐地变成蓝色,心中踌躇满志,他已经开始盘算着击败对方之后,应该要怎么说。说实话,那沙加和尚是个人才,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在实务上也很有些手段。
这两天他就看到了不少从南边满载而归的船队,都是跟吴地豪族,还有朝中大佬有关的生意。好几年前,南方海岛上的香料就是中原地区的抢手货。
好不容易战争暂停了,趁着隋军再次南下之前,地方上的豪强们是抓紧时间多赚一点。不管怎么说,钱这东西,是没人嫌多的。像是史万岁杨素,在岭南被宋缺打的狼狈不堪一样,现在还不是一样偷偷摸摸的在跟那边做生意。
当然,做生意归做生意,哪天朝廷再次下令南征,他们该动手的还是会动手,这点跟南边的豪强又有所不同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