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宝的一些做法在一些人看起来霸道了一些,看起来也确实没有体谅一些南洋小国的难处,这些可能也确实就是事实,这些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马三宝的一些做法确实霸道。
朱允煐能够理解马三宝的一些做法,说到底就是那些小国有着他们的一些难处。但是大明朝有着他们的一些谋划,对于陈祖义这样的海盗集团,大明朝肯定不会无视。
不管是招安也好,或者是剿灭也罢,这些显然都是该做的事情,毕竟这些海盗盘踞的地方也算大明朝船队频繁活跃的地方,这些海盗多少也劫掠过大明的商船。
至于说在一些南洋地区求活的华人等等,他们可能也算有着自己的盘算。
朱允煐不觉得他们是遗民、弃民,可是他也知道那些人一旦选择离开了大明,那也就不能完全算大明人士了。因为陈祖义也好,梁道明也罢,这些人都不算是正经的大明人士了。
对于这些人,朱允煐可以有着他的一些个盘算,不过大体也就是利用了。要说对他们就像对大明子民一般,那显然也就是不现实的事情,朱允煐没有那么博爱,大明朝现在也没有那么多的余力去照应那些人。
最多,也就是让这些人看起来有着一个依仗。当然了,这些人也需要配合大明做好一些事情。
陈迪现在可以说有点郁闷,因为天子的态度看起来不置可否,对于马三宝在海外的霸道,朱允煐显然是比较认可的,一点都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甚至从天子的一些表现来看,居然还是比较认可马三宝的那些做法。
这对于陈迪来说,多少也是有些有苦难言。他这样一些传统的儒生,基本上都是信奉圣人教化,很多的时候对于一些番邦,他们都是喜欢怀柔、施恩,这也是比较传统的做法。
比如说一些番邦来朝贡,中央王朝必然回赠更多的赏赐。对于那些番邦,也确实都是以安抚为主,甚至是‘有求必应’,这样似乎才能彰显天朝上国的气度等等。
但是现如今呢,以前的洪武皇帝还算不错的,虽然对于蒙元余部百般打压等等,但是寻常的番邦总体来说还说安抚为主。而英示天子就不一样了,他向来对番邦没有太多的宽容,很多的时候甚至是百般的谋划。
不管是以前的东瀛,还是刚刚亡国的高丽,这一切看起来都是英示天子在谋划着,让那些番邦失去了社稷,沦为了大明朝的藩属国。
以前的天朝上国的风度,在现在的大明看起来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谓的天朝上国的仁德,似乎在英示天子眼里不值一提,他有些时候甚至比一些商贾看起来还要功利。
一些番邦等等,在他的眼里似乎也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了,这就是英示天子。
那些番邦想要向大明抗议等等,看起来也就是完全在奢望了,他们的那些盘算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英示天子有着他自己的一些谋划,大明有着自己的一些布局。
或许等到朝廷的旨意传达的时候,马三宝那些人都已经在海外打完了仗、剿灭了那些海盗。说不定也会因此迁怒一些番邦小国,朝廷的大军已经在一些番邦登陆了。
这一切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这绝对不是陈迪在杞人忧天。
陈迪心情复杂的离开了武英殿,有着这样一个霸道的天子,对于大明周边的一些国家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情。而作为礼部尚书,必然也会因此有着很多头疼的地方了。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天子就是这样的性格。陈迪现在能够做的事情,那就是竭尽全力的去辅佐皇帝,这才是他应该做好的事情。
一些传统的优容,在朱允煐看起来也确实是多余的,对于他来说,周围的一些小国,也都有着他们的一些宿命,很多的事情其实说起来也会非常的现实。
朱允煐当然也明白,哪怕大明朝现在国势强盛,也没办法吞并掉所有的邻国,也不可能将一些小国的社稷彻底颠覆,或者完全可改造成大明朝宗室的藩属国,这确实不太现实。
而且也不能小看那些藩国,他们也都是有着自己的一些传统,有着自己的一些文化。
就像安南这样的地方,相比起大明朝肯定要弱小很多。只是他们那边也都是有着自己的一些历史,有着他们的一些江山社稷的传承等等,这些也都算得上事实。
甚至在这些国家的历史上,很多的时候也都是有着一些对抗天朝上国的传统和延续。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实际上都是一个样。很多的时候他们的社稷断了传承,但是私下里也会在不断的蓄力,有机会就要跳起来反抗。
所以对于朱允煐来说,这些也都是要考虑的。这就是哪怕现在大明朝的水师不断在南洋活跃,可是现在也没有派出大军南下,没有说借着安南现在改朝易代就直接出兵。
还是时机不合适,或者说大明朝现在也需要再等等,再合适的时候再去谋划这些事情。毕竟中南半岛那边太重要了,朱允煐不可能不在乎这些。
在陈迪离开后,朱允煐的脸色也垮了下来,有些事情看似还不错。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也在一些事情上看到了一些不足,他就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多想一些事情了。
宋忠就被匆匆召见,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看起来也有那么点迷糊。不过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他本身就是谍报的头子,是皇帝不折不扣的心腹,被皇帝召见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到了武英殿,他这才刚刚跪拜,一道奏折几乎是砸在了他的脸上。
这一下也使得宋忠冷汗直流,这是天子毫不掩饰的在表达着不满,看起来是有些事情超出了控制和认知,宋忠现在也不得不有那么一些慌张了。
看了一眼匍匐在地的宋忠,朱允煐冷哼一声,“看看吧,看看你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好事!”
宋忠自然是慌忙去捡地上的奏折,他现在心里也确实有些慌张。但是他现在也确实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惹得皇帝如此不满。
这个时候还说不要瞎琢磨了,还是赶紧看一看奏折,这样才知道答案。知晓了原委之后,说不定可以找到应对的办法,而不是现在这样胆战心惊的跪着在不断的反思、琢磨。
快速的扫了一眼奏折,宋忠更是冷汗直流,他当然也明白皇帝为何如此不满了。
这些奏折说的是南洋的事情,说的是马三宝率领的船队的一些所作所为。可是一般情况下来说,这是递到了鸿胪寺、礼部,甚至很有可能是从通政司递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流程确实就是这么个流程不假,看起来也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这就是正常的奏折的流程。要是这些奏折是在锦衣都督府被搜出来,那肯定是杀头的罪过,那就是锦衣卫私藏奏折等等。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啊,这是南洋发生的事情,锦衣卫这边一点动静都没有听到,或者说锦衣卫这边的情报还没有收集到,但是礼部那些人都知道了,说不定朝廷上很多人都知道了。
作为天子耳目,作为探查海外信息的谍报组织,锦衣卫这一次是真的失职了。从奏折那三言两语看来,大明舰队的动作可不小,按说锦衣卫必然是提前知晓这些事情的。
这一下宋忠也是跪的更加恭敬了,汗流浃背的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冤枉了。皇帝现在非常不满,好像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一些事情了,因为锦衣卫是真的出了很大的纰漏。
朱允煐冷哼一声,非常不高兴,“锦衣卫,那是朕的耳目。现在朕耳聋眼瞎了,还要其他人来告知朕,朕才能知晓一些事情,是这个理不是?”
宋忠只能磕头,也非常惶恐,“臣知罪,臣罪该万死!”
“万死?”朱允煐不太乐意,直接起身走到宋忠跟前,“要是再有这般事情,你就不用请罪,直接去诏狱就好!朕那般信重汝等,汝等就是这般办差的?”
宋忠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这个时候也只能是连连磕头了,这个时候也不要试着争辩什么,这个时候只需要认罪就好。要是争辩的话,必然是让皇帝更加不满的。
其实宋忠也算是了解皇帝,现在虽然被严厉申饬,但是问题基本上不大,这也就是皇帝的敲打。对于宋忠来说,也不需要担心因为这件事情就被皇帝问罪,皇帝没有那么严苛。
大概也就是这段时间锦衣卫确实做了些事情,有那么些顺风顺水的,这就有些疏忽了。这样的事情都给办砸了,皇帝这个时候不太乐意,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说起来也算伴君如伴虎啊,找到了油棕的树苗、种子,也找到了那些昆仑奴去种树,甚至还找到了一些木薯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大的功劳。
可是现在呢,就因为办砸了一些差事,或者说就是在一些事情上没能做到最好,皇帝这就来问罪了。再多的功劳,似乎也是抵消不了一些过失。
这个时候的宋忠,可能也是真的有那么一些委屈吧,但是他大概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因为皇帝就是这样的性格,功是功、过是过,很多的时候皇帝就是有功就赏有过就罚。想要说功过相抵这样的事情,皇帝看起来是不太认可的。
敲打一下宋忠,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朱允煐确实不会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就处罚宋忠,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就怀疑锦衣卫的办事能力。
但是谁让他是皇帝呢,他在这样的事情当中看到了锦衣卫的不足之处,看到了宋忠这些人有些膨胀。这个时候要是不去敲打一下的话,他心里肯定不踏实。
宋忠也算是如蒙大赦,这也是被皇帝敲打一番之后,这也算是全身而退了。
在宋忠本人觉得自己好像谨慎一些了,不再像此前那般连连建功就飘飘然了。大概也是回到了衙门之后,也需要敲打一下手底下的人了。他在皇帝这里被责罚了,底下的人也不要想好过。
说到底就是底下人办事不牢,这才让他被皇帝责罚,这个事情可不能就这么过去了。要不然的话,说不定以后还会上演这样的事情。
这时候要是不去提前防范,说不定会出现更大的疏漏。到时候就算不会被皇帝问罪,而一旦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宋忠也明白自己几乎也就是没了前途,下场或许比较凄凉了。
这些事情也都是他应该做的,锦衣卫指挥使位高权重,性质敏感,那么很多的事情就不能不在乎。此前取得的一些功劳,暂时就不要去在意,还是办好现在该做的事情才好。
朱允煐也就是笑了笑,稍微的小惩大诫也就行了,敲打一番也就行了。毕竟宋忠和锦衣卫,整体来说还是办事可靠的,朱允煐也需要他们继续努力的工作、再建新功。
看着奏折,朱允煐平静说道,“把折子送去东厂,让蒋瓛也看看。”
王承恩自然也就是听从旨意就好,皇帝是什么样的一个心思,王承恩肯定不会去瞎琢磨。只要办好皇帝交代的差事,这对于他来说也就足够了,这些也是最重要的。
继续处理政事吧,虽然有那么一些事情确实让朱允煐觉得有些意外。但是总体来说是可控的,这也就足够了,他看起来关心的也就是这些事情。
不过现在也需要多留意一下舰队那边的事情,或许在南洋那边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说不定和海盗集团的大战已经开始了。
这个时候还是要多留意一些,因为这些个事情,也确确实实会稍微影响朱允煐的一些走向海洋的计划,这些个事情也确实不能掉以轻心。
说起来,对付海盗,哪怕是庞大的海盗集团,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吧?!
大明朝的水师,也算得上精锐,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一股力量。小小海盗,应该不足为虑。
(本章完)
小说推荐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 历史小说执笔见春秋连载
- 最新章:第639章:李景隆的忧愁
- 大明:这个皇孙可太稳了!
- 穿越到大明,熟知后面历史的朱允熥,决定自己掌控命运。于是,他开始做准备。储君将立之时兵部尚书“臣以为,三殿下文韬武略,可为储君”礼部尚书“臣以为,三殿下知书达理,可为储君”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臣附议”吏部尚书看着五人“原来你们都是三殿下的人.大军北伐时也速迭儿“想那朱允熥不过是黄毛小子,也
- 历史小说归来仍是年少连载
- 最新章:请假条
- 大明皇孙
- 他本是天子之孙,却大开商铺,把中华第一铺的牌匾挂遍九州;他本是文弱书生,却射箭骑马,创建九天门,令称霸一时的锦衣卫闻风丧;世人都道‘小子王白’文采斐然,世事达练,当属大明第一文豪,却不知他武艺卓越,兵法奇强,就连凉国公蓝玉都自愧不如!异世而来,一缕孤魂,降落在皇孙之身,从此皇权霸业,江山美色一一而至
- 历史小说马部长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四章 启程
-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 系统+权谋+争霸+海战+爆兵+殖民,大唐废太子李承乾长子李世民长孙李象被现代青年魂穿,并获得皇帝养成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即可获得金钱武器各朝代王牌军队猛将。嘟嘟,恭喜宿主完成保住父亲太子位之任务,奖励三千大雪龙骑。嘟嘟,恭喜宿主完成京城平叛任务!奖励六千大汉羽林卫,羽林卫统帅霍去病。嘟嘟,恭喜宿主完
- 历史小说宝哥连载
- 最新章:第525章 降将昂古尔泰
-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 【曾用名《盛世华唐】贞观十年六月己卯,皇后长孙氏病危,群医束手无策。恰在此时,隐居太白山的神医孙思邈回长安给新收的徒儿申请度牒。李世民大喜,请孙思邈入宫诊治“神医,此病你能救否“不能,但我徒儿能“不知贵徒在哪里“他,就在宫外”老书《文唐》二百四十万字,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瞅瞅
- 历史小说见月明连载
- 最新章:0438 荣耀而归3
- 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
- 洪武十五年,一个后世人意外来到了大明王朝,完全不一样的大明。北元名将王保保正厉兵秣马,意欲重振旗鼓,入主中原;建州女真趁势崛起,披荆斩棘建立了后金王朝;大日幕府统治无力,各地大名逐鹿天下,侵入东海烧杀劫掠…这个大明,更加动荡,但也更加璀璨
- 历史小说朕闻上古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章 村庄
- 我猪肉王子竟是大明皇长孙?
- 穿越大明,本以为只是个普通身份,岂料竟是大明皇长孙!洪武四大案,有我在,必翻!大明宝钞,有我在,必不可能贬值!曾经欺负过华夏的,有我在,有仇必报
- 历史小说小耳朵是只猫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八章 终结
- 逍遥皇子俏皇妃
- 沈千凤带着未来逆天宝贝穿越清远大陆,重生于帝国护国大将军府嫡女沈千凤的身上。一切的故事就从此刻开始,且看一代天骄怎么反转子自己的命运,携手逍遥王爷。铲除贪官,除奸佞,守卫国土,平四方。守护着两人的爱情的成果的时候,也守护着如画江山
- 玄幻小说明月之舞连载
- 最新章:第十章 人间仙境
- 尊皇令:皇叔,太腹黑!
- 【2016“NEXTIDEA”女生原创文学大赏参赛作品【新书《火爆魔妃:暴君,萌宝砸中你》已发】女扮男装的小皇上被皇叔发现了,小皇上欲哭无泪,摊上了个腹黑皇叔,不但挖朕的墙角,还把朕也一同挖了。朕不干了,一万两黄金贱卖皇帝之位,还赠送个皇叔,谁爱要谁要。皇宫头条:某日,就在皇叔接受了自己是断袖时,朕
- 都市小说尼图连载
- 最新章:第2923章 成离篇:全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