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为讲武堂的学员讲解算学,本是为培养人才,加快军事技术的更新换代。可是在某些人眼里,这却成了亲近天子的捷径,或是所谓的殊荣,千方百计的要将子弟塞进来。
尤其是那些想考散骑却没能如愿的。
这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刘协传授的算学已经超出了《九章》的标准,脱离了实用范畴,对普通人来说有点难度。他们听不懂,压力非常大。刘协要照顾他们,不得不放慢进度,也很难受。
而那些真正有能力从事军工技术研究的学员却因此牺牲了效率,没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刘协非常后悔,决心要改变这个局面,进行入学考试,将不够资格的人挡在门外。
天赋、基础才是唯一的标准,进讲武堂不能成为权贵子弟的又一项特权。
虞翻早就看不惯那些智商不够的学生,对刘协的决定求之不得。他答应得太爽快,反倒让刘协有些担心,嘱咐虞翻拟好试题后让他看一眼。
虞翻哈哈大笑,一口答应,随即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是否接受更多的女学员。
讲武堂几乎都是男子,仅有的几个女子都是研发军械的。孙尚香算是特例,但她是虞翻的入室弟子,与众不同。其他以统兵为目标的学员都是男子,无一例外。
虞翻也不赞同女子进讲武堂,但研发军械的除外。
就这几年的经验来看,女子除了体力上先天稍逊一筹外,在智力上并不差。加上她们没有统兵的野心,反而更能安心研究军械,更容易出成绩。
甄宓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她在宛城建桥的帮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女子。
他还发现,有女子参与的项目,男子的积极性也更高。
刘协同意了。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对性别进行限制,只是人们的观念调整有过程,愿意将女子送入学堂的还是不多。目前进讲武堂的女子大多是将领的妻子、女儿,进武堂也是为了将来能与家人一起出征,不必两地分居。
有女子愿意进讲武堂,他求之不得。
他更希望有女子学习用兵之道,将来纵横战场,成为大汉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使马云路、吕小环的事迹不会成为绝唱。
——
腊月初,交州送来捷报,孙策攻占苍梧郡治广信。
美中不足的是,因为遭到了反抗,伤亡比较大,将士们使用了非常手段,有过激行为。
简而言之,就是屠城了。
尤其是士燮留在原籍的族人,被杀了个干净。
看到战报的那一刻起,刘协就有些头疼。
不管有什么样的原因,屠城都是一个不可接受的暴行。但他也不打算苛责孙策,这几个月孙策很憋屈,遇到激烈的抵抗,一时失控,是意料之中的事。
军纪要整顿,正好配合即将结案的凉州驻军扰民案一起处理,以警告全军。
这件事可以由太尉府、司空府负责。
让他意外的倒是另一点: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广信居然还有人激烈反抗。
联想到交州诸郡的反应,不由得刘协不生疑,士家在当地的影响力这么大?
他与贾诩商量,派人去查一查,搞清楚情况。
这个任务落在了刚刚入职的太尉府令史赖恭肩上。
赖恭是零陵人,之前曾依附刘表,被刘表任命为交州刺史,却与同样接受刘表任命,出会苍梧太守的吴巨不合。两人相攻,赖恭不敌,弃官返乡,休息了几年。
刘协到零陵后,赖恭再次入仕,在太尉府为令史。令史是卑官,赖恭人到中年,当然是不甘心的,但他之前的履历是
在刘表麾下,在朝廷不算数,也只能如此。
现在有机会立功,他当然求之不得,非常积极。
——
赖恭出发后不久,刘协陆际续续就收到上书,大多是谴责孙策屠城暴行的。
甚至有人说,就是因为孙策残暴,所以士燮兄弟才不敢投降,交州才迟迟不服。如果朝廷改用仁义之将,交州根本不用打,立刻称臣。
对这样的奏疏,刘协一律留中不发,也不发表任何看法,就当这些奏疏没有出现过。
他想看看,究竟是哪些人在为士燮兄弟鸣不平。
——
洛阳。
荀彧拱着手,站在田垄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麦田,眉头紧锁。
今年的上计已经完成。经过一年的辛苦,今年河南尹的赋税增加了四成,基本达到预期。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收成会比今年更好,新技术的推广将会带来更大的收益,两年翻一倍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他不应该如此忧心。
他担心的是交州。
孙策、士孙瑞两路并进,士燮兄弟抵挡不住,在郁林、苍梧、交阯先后失守之后,他们退往日南、九真,同时托人求援,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赦免,最好还能保住官职。
赶到洛阳来找荀彧的是刘陶从子刘杨。
刘杨曾随刘陶读书,与士燮算是同门。士燮兄弟每年派人到颍川送礼,他也在名单之列,收益颇丰。
「府君打算沉默到什么时候?」见荀彧一直不说话,刘杨有些沉不住气了。「等到孙策屠番禺、胥浦、西卷吗?」
荀彧转头看着刘杨,神情无奈。「元茂,要想避免广信屠城的惨剧再现,最好的办法是立刻投降,而不是与天子讨价还价。你以为他们现在还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刘杨沉下了脸。「府君此言,恕杨不敢苟同。就算你不在乎士燮兄弟,难道也不在乎那些避难交州的中原人士?你可知道,广信被杀的人中,有我汝颍才俊?」
「我知道,但是……」
「但是他们该死,是吗?」刘杨怒不可遏。「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府君这般有先见之明,早就看出天子的英明,及时投效。但这不代表他们就应该死,而且是被孙策那样的武夫像猪狗一样屠戮。身为君子,你就没有一点恻隐之心吗?」
说完,不等荀彧回答,刘杨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道不同,不相为谋。府君不愿出手救人,我也不敢勉强,自去寻其他门路。但府君将来返乡,若是有什么不动听的,也怨不得别人。」
荀彧举臂欲呼,想了想,又放下了。
一旁侍候的荀俣走了过来,看了一眼刘杨的背影,很不高兴的说道:「阿翁,这些人怎么如此可恶?阿翁让那么多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视而不见。阿翁不愿救几个自己作死的读书人,他们就不远千里的赶来。」
荀彧摸着荀俣的小脸蛋,一声叹息。「是啊,这些人的眼里只有他们自己,没有别人。」
小说推荐